Workflow
电话卡
icon
搜索文档
山东联通协同警方精准打击,铲除诈骗窝点土壤
齐鲁晚报· 2025-08-25 07:28
打击行动成效 - 山东联通协助公安机关精准打击利用猫池GOIP和多卡宝设备的诈骗窝点并取得显著成效 [1] - 工作团队通过深度分析话务模型流量数据和入网信息成功锁定多个非法窝点线索 [3] - 警方捣毁多个窝点查缴作案设备数十台并收缴非法电话卡千余张有效切断诈骗犯罪链条 [3] 技术手段应用 - 公司依托自身技术优势与大数据能力为打击行动提供全程技术支撑 [1][3] - 通过强化实名制审核和异常行为监测预警实现批量开卡和异常开卡的快速识别与处置 [4] - 采用技防加人防相结合的方式升级码号批量入网管控机制 [4] 行业协作机制 - 在省通信管理局与公安部门统一指挥下开展专项打击行动 [3] - 公司将深化与公安机关的协同联动持续推进打猫行动向纵深发展 [6] - 通过更先进技术手段和更严密内控体系构建更高水平的平安省份 [6] 内部管控措施 - 持续强化内控管理并筑牢安全防线 [4] - 加强代理渠道管理考核从源头遏制电话卡被用于诈骗的风险 [4] - 坚决杜绝违规办卡养卡卖卡等行为 [4] 行业影响警示 - 行动表明严禁任何形式出租出借出售个人实名电话卡和物联网卡 [3] - 每张非法利用电话卡都可能成为诈骗犯罪的帮凶 [3] - 公司提醒用户保管好个人证件和电话卡避免触犯法律 [3]
出售出租银行卡电话卡?当心掉进帮信罪的坑
新华社· 2025-07-29 13:42
帮信罪治理新规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意见,明确帮信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认定标准和处罚原则,强调对电诈黑灰产业链的打击[1][2] - 帮信犯罪呈现"三低一高"特征:35岁以下被告人占比超80%,25岁以下占三分之一,未成年人及在校学生涉案问题突出[2] - 电信诈骗团伙大量收购实名电话卡、银行卡,并组织利用未成年人、在校学生等群体实施犯罪[2] 司法处理原则 - 对未成年人、在校学生及犯罪链条末端情节较轻者依法从宽处理,但强调"从宽不等于放纵",典型案例中在校生组织者被判有期徒刑8个月缓刑1年,两名未成年参与者获不起诉决定[2][3] - 对组织性、职业性及跨境协同实施的帮信犯罪,以及组织者、策划者等从严惩处,特别列明跨境非法技术支持及利用AI技术犯罪等情形[4] - 检察机关对犯罪所得不足5万元且有自首、退赃等情节的从犯可作不起诉决定,但需承担行政责任(如案例中朱某某被行政拘留10日并罚款)[6] 司法认定标准 - 明确帮信罪需综合认定"明知"和"情节严重",防止仅凭单一情节客观归罪,要求查证被帮助对象的犯罪金额是否达到认定标准[6][7] - 宁波检察院指出新规细化"明知"认定规则和"两卡"案件"情节严重"标准,强化对"卡头""卡商"打击,提升基层办案精准度[7] 行业综合治理 - 严惩通信行业"内鬼",案例中广电网络分公司站长协助办卡获刑并被禁止5年内从事通信运营类工作,法院同步向涉案单位发出司法建议[8] - 要求司法机关发现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存在系统性风险时及时制发司法建议书,推动压实主体责任强化内部监管[8] - 专家评价新规兼具"治已病"与"治未病"功能,通过宽严相济和系统治理组合拳清除犯罪滋生土壤[9]
中国多部门出新举严密法网 瓦解电诈等生存根基
中国新闻网· 2025-07-28 07:06
监管政策动向 -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16条意见 旨在严密刑事法网并加大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的刑事追诉力度[1] - 意见明确帮信罪主观明知认定规则 调整"情节严重"认定标准为收购、出售、出租电话卡20张以上(不再区分他人或本人)[1] - 检察机关通过打击技术流、资金流与信息流切断对上游犯罪的技术支持、资金通道和通讯链条[2] 犯罪活动特征与执法数据 - 全国法院一审审结的帮信犯罪案件2023年超过10万件 2020年以来呈现逐年增长趋势[1] - 帮信犯罪呈现职业化、跨境化特征 亟须有力打击[1] - 电话卡、银行卡滥用是电信网络诈骗高发的重要根源 公安部今年查处"两卡"违法犯罪嫌疑人23万人[2] 执法行动成效 - 公安部刑侦局今年下发"断卡"线索78万条 打掉非法开卡团伙5500余个并缴获非法"两卡"17万余张[2] - 抓获银行、运营商"内鬼"23名 有效瓦解电诈犯罪的生存根基[2]
4名男子向小学生借电话手表,被警方抓了!
环球网· 2025-07-16 02:55
犯罪手法 - 4名嫌疑人通过境外聊天软件获取高价收购小学生电话卡的信息后,流窜各地专挑放学时段作案 [4] - 作案时两人一组,一人以借电话为由偷取SIM卡,另一人分散学生注意力 [4] - 得手后通过境外聊天软件与诈骗团伙对接,将电话卡用于实施诈骗 [4] - 待电话卡被封停后直接丢弃 [4] 案件侦破 - 永安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根据学生描述锁定同一伙嫌疑人 [1] - 民警追踪侦查后在外地抓获4名嫌疑人 [1] - 打掉一个横跨福建、江西、湖南三省的专门盗用儿童电话卡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 [1] 受害者情况 - 7名小学生家长收到电话卡涉诈被封停通知 [1] - 学生反映在放学途中被陌生人以借电话为由偷走SIM卡 [1] - 返还后电话手表无法使用,家长检查发现附属卡丢失 [1] 行业影响 - 随着公安机关对"两卡"管控加强,不法分子转向社会经验欠缺的小学生下手 [5] - 案件显示儿童智能穿戴设备存在被利用进行电信诈骗的风险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