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首饰

搜索文档
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珍珠加工企业迎发展新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9-29 09:47
作为在珍珠首饰行业深耕31年的头部企业,京润珍珠于2024年11月30日正式获批加工增值免关税试点享 惠主体资格。截至今年,该公司已累计进口原材料15批次,出区销售商品3133件,内销货值达1449万 元,享惠金额约150万元。 从"境外分类"到"区内质检" 通关效率实现质的飞跃 珍珠原料具有非标属性,形状、品质差异大,传统通关模式下,企业需在境外完成分级核算,导致流程 繁琐、周期长、差旅成本高。京润珍珠集团董事总经理周朔介绍:"过去我们从供应商交付到通关入库 需要半个月以上,现在通过'两步申报',一周内就能完成,效率提升一倍以上。" 今年6月,海关总署全面推广"两步申报"通关模式,企业可先以"统货"形式概要申报、实现快速通关, 待原料运抵厂区完成质检分级后,再进行完整申报。京润珍珠于8月6日完成首单统货申报,8月13日完 成明细申报,9月16日内销出区,形成完整业务闭环。 人民网海口9月29日电(枉源) 近日,京润珍珠成功实现"两步申报"与"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组合运 用,成为海口市首家享受该政策叠加红利的企业。这一创新实践不仅大幅提升了企业通关效率、降低了 运营成本,也为海南自贸港政策在非标产品行业的 ...
研判2025!中国珠宝首饰行业产业链、发展背景、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9 01:53
行业概述 - 珠宝首饰行业2023年市场规模达8200亿元,同比增长14.05%,2024年受宏观经济影响萎缩至7788亿元 [1][11] - 黄金产品占主导地位,2024年市场规模5688亿元,占比73.0%,其次为玉石(980亿元,12.6%)和钻石(430亿元,5.5%) [1][11] - 消费观念从实用功能转向品质、品牌和文化内涵,需求多元化涵盖钻石、彩色宝石、翡翠等 [1][11]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黄金、钻石、玉石等原材料及加工设备供应商,中游为设计、研发、制造环节,下游为线上线下销售渠道 [4] - 线下渠道(珠宝专卖店、百货商店)占比超80%,高价值产品更依赖实体店体验 [6] 经济背景 - 2024年中国GDP增长5.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3%,但增速较往年下滑 [8] - 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同比下降3.1%,降幅居商品类别首位,反映非必需品消费承压 [8] 竞争格局 - 行业集中度较高,中国黄金以604.6亿元营收居首,老凤祥(567.9亿元)和豫园股份(469.2亿元)紧随其后 [13] - 中国黄金形成多品牌矩阵,黄金珠宝收入占比98.8%,老凤祥珠宝首饰业务收入占比82.6% [15][17] 发展趋势 - 两极化消费凸显:高端市场受高净值人群青睐,大众市场偏好性价比和时尚快消类产品 [19] - 文化元素融入品牌建设,推动行业进入品牌经济时代 [19] 代表企业 - 主要上市企业包括周生生、潮宏基、周大生、老凤祥、中国黄金等,涵盖黄金、钻石、玉石等多品类 [2] - 中国黄金以全产业链布局为特色,老凤祥拥有多元产品线及百年品牌历史 [15][17]
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是信心所在(走市场 看韧性 强信心)
人民日报· 2025-05-10 21:30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展 - 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目标是打造引领中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1] - 政策推动下海南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年均增长20%以上,实际使用外资规模稳步增长[1] - 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已覆盖海南全岛,企业增值超30%可免征进口料件关税[2] - 截至2024年3月海南加工增值内销货值达75.46亿元,免征关税约6.01亿元[2] 企业案例与政策效应 - 海南京润珍珠通过加工增值政策节约关税成本超250万元,2024年计划将门店从100多家增至300-400家[2][3] - 正大集团在海南业绩每年翻番,2024年兴隆咖啡文化园游客突破40万人次[4][5] - 咖啡生豆纳入零关税清单后,正大集团进口生豆加工出口成本节省13%-20%[5] - 2024年海南新增外资企业超2000家同比增长约20%,全球招商大会签约项目265个总金额2336亿元[7] 跨境电商与数据流动 - 小本经盈公司利用海南数据流动政策,直播间单日营收从1万元增至13万元,4月营收比2月增长5倍[8][9] - 海南推出跨境数据通道解决电商网络不稳定问题,降低企业合规成本[9] - 邓白氏中国成为海南首家通过数据出境安全评估企业,获批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试点[10] - 海南组建算力集团提供免费算力推动电商与AI结合,未来将引入大数据精准匹配供需[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