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Roadster

搜索文档
莲花跑车EMEYA/ELETRE新款上市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07:43
近日,莲花跑车在上海举办莲花EMEYA/ELETRE新款上市发布会。新款莲花EMEYA全国统一零售价为53.8万元起,新款 莲花ELETRE全国统一零售价为55.8万元起。 事实上,每一项技术突破都来之不易。除了通过数字化底盘为用户带来全新跨代式的驾控体验,莲花跑车还拥有多项独 家"黑科技",为产品注入超越同级的性能基因,构筑起难以复制和超越的神车实力。(易知微) 当下,汽车产业空前繁荣,却陷入严重的同质化困局,原创精神愈发稀缺却更显珍贵。莲花集团CEO冯擎峰表示,在汽车 工业的发展进程中,虽然时代滚滚向前,技术更迭不断,但在每个时代下都无疑留下了一些宝贵而永不磨灭的东西——那 就是原创精神。 面对电动化浪潮,莲花跑车再次展现引领。特斯拉首款电动跑车Roadster基于ELISE底盘开发,莲花跑车更量产出全球首台 超两千匹马力的纯电超跑EVIJA X。 如今,莲花跑车又用数字化赋能的智能主动控制技术,致力于更好地平衡驾控的操控性与舒适性这一长期存在的工程挑 战。 一部莲花车,半部驾控史。自诞生起,莲花跑车一直以超越时代的创新精神,不断探索驾控性能的新高度,用77年的赛道 积淀与满墙的冠军荣誉,见证了品牌在机械 ...
这一次赌上10年,马斯克说:没有不可能
创业邦· 2025-09-22 10:41
以下文章来源于笔记侠 ,作者老贾 笔记侠 . 点我关注,与270万读者一起看透新商业本质。笔记侠,中国新商业知识干货共享社区,8000多篇干货 笔记,宏观趋势、组织管理、商业模式等28个主题可精准搜索。 来源丨笔记侠(Notesman)。 编辑丨贾宁 图源丨Midjourney 9月5日,特斯拉董事会与埃隆·马斯克签下了一份 " 人类商业史上最大胆的赌约 " :如果马斯克能够 在未来10年内,将特斯拉的市值从今天约1万亿美元提高到8.5万亿美元,同时实现一系列运营目标, 他将获得约1万亿美元的薪酬。 如果失败,他在这期间几乎拿不到任何现金报酬。 8.5万亿美元是个什么概念?它已经超过了今天(2025年9月17日)全球市值前两名英伟达(4.2万 亿)和微软(3.7万亿)的市值总和。 消息一出,震惊全球。 很多人说董事会疯了,说这是 " 虚张声势的资本游戏 " ,甚至质疑: " 这根本不是激励,而是一场 博眼球的营销闹剧。 " 但如果你了解马斯克过去20多年的思维方式,就会明白:这个看起来荒谬的赌局,背后藏着一套极其 理性的逻辑。 从PayPal、特斯拉到SpaceX,马斯克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他最擅长的,就是把世 ...
这一次赌上10年,马斯克说:没有不可能
搜狐财经· 2025-09-18 14:17
内容来源:笔记侠(Notesman)。 责编| 贾宁 排版| 拾零 第 9185 篇深度好文:5864 字 | 15 分钟阅读 思维方式 笔记君说: 9月5日,特斯拉董事会与埃隆·马斯克签下了一份"人类商业史上最大胆的赌约":如果马斯克能够在未来10年内,将特斯拉的市值从今天约1万亿美元提高 到8.5万亿美元,同时实现一系列运营目标,他将获得约1万亿美元的薪酬。 如果失败,他在这期间几乎拿不到任何现金报酬。 8.5万亿美元是个什么概念?它已经超过了今天(2025年9月17日)全球市值前两名英伟达(4.2万亿)和微软(3.7万亿)的市值总和。 消息一出,震惊全球。 很多人说董事会疯了,说这是"虚张声势的资本游戏",甚至质疑:"这根本不是激励,而是一场博眼球的营销闹剧。" 但如果你了解马斯克过去20多年的思维方式,就会明白:这个看起来荒谬的赌局,背后藏着一套极其理性的逻辑。 从PayPal、特斯拉到SpaceX,马斯克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他最擅长的,就是把世人眼中的"不可能"变为"可能"。别人眼里遥不可及的"月亮",在他眼中, 只不过是下一站目的地。 《埃隆·马斯克传》中曾多次提到他的核心信念:"如果你目标定得高, ...
汽车,最终还是走了手机的老路?
虎嗅APP· 2025-08-07 10:13
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格局 - 电动汽车市场热度持续攀升,油电同价趋势已从A、B级轿车扩展至家庭SUV领域 [2] - 理想i8、乐道L90和问界M8纯电版等车型的上市成为7月车圈最重磅消息 [2] - 行业竞争焦点已从产品定义转向体系化能力比拼,需要高强度研发投入和充足营销资源支撑 [2] 三代定律在行业中的应用 - 智能汽车产品迭代规律向消费电子行业靠拢,遵循"三代出精品"的发展路径 [5] - 华为P系列手机通过三代产品迭代实现高端化突破,双摄设计成为行业标杆 [5] - 特斯拉通过Roadster、Model S/X到Model 3的三代产品演进确立行业领导地位 [6] - 华为汽车业务经历SF5、问界M5/M7到问界M9的三代发展,验证该定律有效性 [6] 智界品牌发展现状 - 智界品牌面临中大型SUV和轿车市场的激烈竞争,近期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 [8] - 华为与奇瑞明确分工,将共同打造面向年轻消费者的汽车品牌 [10] - 智界在上海和深圳建立双设计中心,融合时尚与科技元素 [12] - 芜湖研发中心未来3年将扩至5000人团队,投入超百亿元 [12] 智界生产制造能力 - 超级工厂实现冲压、焊接、涂装工序100%自动化 [14] - 总装过程质量参数100%数字化可追溯,引入AI检测技术 [14] - 生产效率达1分钟/台车,质量表现超过行业水平 [16] - 工厂采用华为技术和品质标准,华为深度介入运营管理 [14] 智界团队与渠道建设 - 部分问界项目人员加盟智界团队,带来成功经验 [16] - 奇瑞抽调星纪元MPV项目成员增援智界产品团队 [16] - 成立独立新能源公司,华为主导一体化运营管理 [16] - 鸿蒙智行主导销售渠道建设,提供"鸿蒙大饭店"服务体验 [16] 智界技术优势 - 智界是华为汽车新技术首发平台,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 [17] - 首搭华为800V高压电池平台和碳化硅动力平台 [20] - 首发iDVP智能数字平台,协调控制器件数量提高3倍 [20] - 途灵智能底盘平台首次搭载于智界S7 [20] 新产品规划 - 智界R7和S7新款将于8月8日开启小订,月底上市 [24] - 新车将配备极光绿车色和罗兰紫内饰,辅助驾驶看齐问界M8 [24] - 规划大型SUV R9和首款MPV车型,后者基于E0X-L平台开发 [24] - MPV代号EHV,将成为鸿蒙智行唯一覆盖三大主流品类的品牌 [24]
电动汽车百年沉浮
经济日报· 2025-08-02 21:47
电动汽车发展历史 - 第一台小型电动车于1834年由托马斯·达文波特发明,时速仅4公里/小时且电池不可充电 [1] - 1881年古斯塔夫·特鲁夫推出首辆可充电的电动三轮车,采用铅酸电池并在巴黎国际电器展览会亮相 [1] - 1884年托马斯·帕克实现电动车批量生产,时速提升至23公里/小时,比燃油车发明早两年 [2] - 1891年威廉·莫里森开发的电动轿车可载6人,续航达50公里,在纽约引发轰动 [2] 早期市场格局 - 1900年前后美国燃油车市占率超60%,但因噪声大、手摇启动等缺陷被视为落后技术 [3] - 电动汽车因外形优美、噪声小获得社会名流青睐,爱迪生专门为其研发新型电池并申请专利 [3] - 1908年福特T型车通过流水线生产将售价降至600美元,而电动车售价超1700美元 [4] - 1913年全美加油站网络普及,叠加电动车续航短、充电不便等短板,导致其市占率急剧萎缩 [4] - 1920年电动车几乎消失,仅剩高尔夫球车等特种车辆使用,1930年代全美仅4家电动车生产商存活 [4] 技术复兴与突破 - 2008年特斯拉Roadster续航达394公里,百公里加速3.7秒,但10.9万美元高价导致市场接受度低 [5][6] - 2010年后比亚迪、日产、宝马等车企入局,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从50Wh/kg提升至250Wh/kg以上,成本下降90% [6] - 2020年全球电动车销量突破300万辆,中国市场占比50%,特斯拉上海工厂投产,比亚迪推出刀片电池 [6] 未来行业展望 - 2025年全球电动车销量预计达2000万辆,占新车销售总量25%以上,中国每10辆新车中超4辆为新能源车 [7] - 固态电池量产可能使续航突破1000公里,无线充电技术将停车位变为"隐形加油站" [7] - 行业需应对锂、钴等原材料供应压力及废旧电池回收体系完善等挑战 [7]
理想汽车CEO李想:从没说过「臭搞技术的」这五个字;周鸿祎谈AI大战:苹果彻头彻尾败了,谷歌被蚕食;小米AI眼镜由雷军亲自拍板
搜狐财经· 2025-07-30 04:01
小米AI眼镜 - 小米首款AI眼镜由雷军亲自拍板立项,项目负责人李创奇透露销量超出预期数倍,即便备货量超过行业一半创业公司一年的量仍快速缺货[1] - 产品采用最贵元器件,1999元定价虽有毛利但整体仍亏本,已进入数千家小米之家和数百家传统精品眼镜店[2] - 团队目标三年内年出货量超五百万,中国7亿近视人群背景下智能眼镜潜在市场规模或达五千万[2] 比亚迪方程豹 - 方程豹豹5在河北洪灾救援中表现突出,A柱未变形且保持通电状态,底盘稳定性使车辆未翻转[3] - 公司决定向参与救援的车主赠予豹5及全套装备以鼓励见义勇为行为[2] AI行业观点 - 周鸿祎评价苹果AI战略"彻头彻尾败仗",谷歌搜索业务被AI蚕食,Meta因Llama版本落后且作弊面临最大焦虑[5] - 阿里云创始人王坚预测当前90%的AI应用将在十年内消失,认为OpenAI造成对AI能力的偏见[7] 理想汽车 - CEO李想澄清从未使用"臭搞技术的"表述,强调只研发对用户有价值的"香技术"[6] - 即将发布的纯电SUV理想i8定位"空间越级",售价35-40万元,在Model X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空间利用率[6] 影石创新 - 官宣首款全景无人机品牌"影翎Antigravity",重量低于249克符合欧盟C0类标准,支持8K 360度视频[8] - 产品8月开启公测,已完成两款原型机开发(穿越机与传统航拍机型)[9] 三星与特斯拉合作 - 三星与特斯拉达成165亿美元芯片供应协议(2025-2033年),将在美国工厂生产AI6芯片[29] - 马斯克确认三星正生产AI4芯片,台积电将负责AI5芯片在台湾和亚利桑那的生产[29] 特斯拉Roadster - 高管确认项目仍在开发中,计划年底进行"震撼演示",可能展示SpaceX合作的悬浮技术和1.1秒零百加速[34] - 部分用户已支付5万美元定金,车型多次延期后有望搭载突破性技术[34] 英特尔架构调整 - 计划剥离网络和边缘计算事业部(NEX),该部门2024年营收58亿美元(占10.9%),停止与英伟达直接竞争[36] - 前中国区总裁杨旭加入AMD任副总裁,将影响AMD与中国OEM厂商合作格局[30] 华为与三星折叠屏 - 华为Mate XTs与三星Galaxy Z TriFold将于9月同期发布,开启首场三折叠屏大战[17] - 三星采用G字型折叠方案(左右屏向中间折叠),内屏9.9英寸,定价或超2万元[17] - 华为保持Z字形折叠,升级麒麟9020芯片,维持10.2英寸全球最大折叠屏[18] 中国长安汽车 - 新成立集团注册资本200亿元,经营范围涵盖新能源汽车销售等,计划7月30日举行媒体沟通会[20] 京东校招 - 2026校招开放3.5万岗位(应届生2万+实习生1.5万),投入70亿建青年公寓提供实习生免费入住[23] 淘宝闪购 - 连续两周周末日订单超9000万,准时率96%,带动140万商家订单与实收双增长[24] 宝马限量版 - M4纽博格林限量版售价108.8万元(全国53台),搭载530马力3.0T发动机,内饰含赛道刺绣等专属设计[25][26][27]
理想汽车CEO李想:从没说过「臭搞技术的」这五个字;周鸿祎谈AI大战:苹果彻头彻尾败了,谷歌被蚕食;小米AI眼镜由雷军亲自拍板
雷峰网· 2025-07-29 00:30
小米AI眼镜 - 小米AI眼镜项目由雷军亲自拍板立项,三年内目标年出货量五百万 [4] - 首款AI眼镜发布后快速缺货,销量超预期数倍,备货量超行业一半创业公司一年量 [4] - 产品采用最贵元器件,1999元定价虽有毛利但整体仍亏本 [4] - 已进入线下数千家小米之家及数百家传统精品眼镜店 [4] - 中国近视人群达7亿,智能眼镜潜在出货量或超五千万 [4] 比亚迪方程豹 - 方程豹豹5参与河北洪灾救援,A柱未变形且保持通电状态 [6] - 车辆被山洪冲撞后未翻转,底盘稳定性获验证 [6] - 比亚迪决定向救援车主赠予豹5及全套装备以鼓励见义勇为 [6] AI行业竞争 - 周鸿祎评价苹果AI战略"彻头彻尾败仗",谷歌搜索业务正被AI蚕食 [8][9] - Meta因Llama版本表现不佳及刷榜丑闻陷入焦虑,开出上亿美元薪酬抢人 [8][9] - 阿里云创始人王坚预测90%当前AI应用将在十年内消失 [10] 理想汽车 - CEO李想否认"臭搞技术的"言论,强调专注用户价值技术 [9] - 即将发布首款纯电SUV理想i8,定位35-40万元区间,空间利用率超Model X [9] 影石创新 - 官宣首款全景无人机品牌"影翎",重量低于249克符合欧盟C0标准 [11][12] - 支持8K和360度全景录制,8月开启公测 [11][12] 法拉第未来 - FX Super One MPV获超1万份付费预订单,定位解决美国用户三大痛点 [14][15] - 计划将30万美元FF91核心技术下放至该车型 [15] 小鹏汽车 - 副总裁否认产品线整合传闻,强调坚持纯视觉路线 [15][16][17] - 警告造谣媒体将面临法律追责 [16] 零跑汽车 - D系列SUV瞄准30万元市场,否认"半价理想"说法 [20] - 定位全尺寸SUV,搭载行业领先技术 [20] 折叠屏手机 - 华为Mate XTs与三星Galaxy Z TriFold将于9月展开三折叠屏大战 [22][23] - 三星采用G字型折叠方案,内屏9.9英寸,定价或超2万元 [22] 三星与特斯拉 - 达成165亿美元芯片供应协议,生产特斯拉AI6芯片 [34][35] - 三星美国得州工厂将专供特斯拉芯片,战略意义重大 [35] 特斯拉Roadster - 项目确认推进中,年底将进行"震撼演示" [38] - 拟搭载SpaceX悬浮技术,0-60英里加速仅1.1秒 [38] 英特尔调整 - 分拆NEX网络部门寻求外部投资,年营收58亿美元 [40] - 前中国区总裁杨旭加入AMD,负责联想全球客户 [36] 京东人才战略 - 2026校招开放3.5万岗位,投入70亿建青年公寓 [27][28] - 实习生可申请免费入住配套公寓 [28] 淘宝闪购 - 日订单连续两周超9000万,140万商家订单实收双增长 [29] 腾讯内容治理 - Q2打击320万QQ号,清理58万条水军内容 [30] - 重点整治黑话烂梗及网络诈骗 [30]
消费者到底需要怎样的汽车门把手?
第一财经· 2025-05-27 01:05
工信部拟修订汽车门把手安全标准 - 工信部5月8日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修订意见 这是继4月加强辅助驾驶规范后又一汽车安全领域重要举措 [1] - 新标准拟增加对"布置、标志、安全功能、结构强度"的要求 重点解决隐藏式门把手安全冗余不足等问题 [11] - 现行2014版行业标准仅规范传统机械门把手的耐久性等基础属性 未覆盖新能源车特有的隐藏式门把手安全隐患 [7] 隐藏式门把手发展历程 - 该设计最早见于1952年奔驰300SL鸥翼门车型 特斯拉2012年Model X延续了这一设计 [1] - 特斯拉自2008年Roadster起全线采用隐藏式门把手 初期用于凸显豪华定位 后成为品牌审美符号 [2] - 目前该设计在15万元以上中高端新能源车型普及率较高 如比亚迪宋L/汉等 但低价车型仍多用机械把手 [3] 隐藏式门把手技术经济性分析 - 主要优势为降低风阻系数5%-12% 对应提升续航5-10公里 电池成本可减少1%-2%(节省数百元) [2][3] - 但实际结构复杂 需配备传感器/电机/压力监测等系统 单件成本达100元(机械把手仅20-30元) [3][6] - 随着电池技术突破(续航普遍达400公里+) 5-10公里续航提升的经济价值显著降低 [3] 行业应用痛点与趋势 - 故障率高 涉及传感器识别/电机弹出/压力监测等多环节 任一部件故障即导致功能失效 [4] - 安全风险突出 事故中易出现断电无法开启等问题 现行标准未覆盖这些场景 [7][11] - 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 车企可能降低该部件成本 进一步放大安全隐患 [6] - 新能源车市占率超50%后 隐藏式门把手作为差异化噱头的商业价值正在减弱 [11]
独家供应蔚来乐道,这家电驱动公司把电机“转速”打下来
钛媒体APP· 2025-05-13 02:52
电驱动技术发展趋势 - 扁线电机被视为未来电驱动技术的主流方向,一线整车厂均在研发储备 [2] - 混磁电机技术早在2007年已由宝马应用于i3、i8等新能源车型 [2] - 马威动力2010年实现混磁电机HSM技术在BMW量产,后续被特斯拉、法拉利等采用 [2] - 2023年特斯拉Model S和Roadster首次搭载混磁电机,引发行业关注 [3][4] 混磁电机技术特性 - 混磁电机在极端工况下性能优于永磁同步电机,但早期存在抖动和噪音问题 [4] - 马威通过非对称磁隔桥专利技术解决振动问题,优化磁槽并提高功率密度 [5] - 混磁电机转子磁铁采用非对称设计,与传统电机结构差异显著 [5] - 技术优势包括功率密度提升、转矩波动减少、噪音降低及效率优化 [5] 电机性能与成本平衡 - 行业追求高速电机(25000-35000转/分钟),但国内路况限制其实际效用 [6] - 高转速电机导致配套部件成本大幅提升,不符合当前极致成本控制需求 [6] - 电机核心评价标准为功率、扭矩、效率和重量,安全性与可靠性为重中之重 [7] - 领先电机能量密度需达10千瓦/公斤以上,且需低成本制造 [7] 马威动力技术突破 - 闭口槽连续扁线混磁电机独家供应蔚来乐道L60,功率密度达17.4kw/kg [8][9] - 关键技术突破包括高磁阻嵌入式永磁电机设计、闭口槽连续波绕技术(W-pin)和浸没式油冷方案 [9] - 浸没式油冷技术可翻倍提升额定扭矩和功率,且无需额外成本 [9] - 阿斯顿马丁150千瓦电机采用该技术,有效部件仅8公斤多,转速达21000转/分钟 [10] 行业竞争与发展 - 汽车行业进入淘汰赛阶段,供应商需通过技术创新而非无序竞争保持优势 [10] - 基础研究成为关键,行业需从追赶转向原创技术开发 [10]
安静而独特:逾百年来电动汽车的跌宕起伏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4-28 14:58
电动汽车发展历史 19世纪至20世纪初 - 早期电动汽车采用可充电铅酸电池 取代马车 主要面向富人市场 [10] - 1896年Riker Electric Roadster成为最早电动汽车之一 时速达15英里(24公里) [10] - 1897年纽约电动汽车公司整合多家制造商 采用可更换电池技术维持出租车运营 [12] - 1900年电动汽车占美国道路车辆三分之一 但价格普遍昂贵 [14] - 1901年保时捷推出世界首款混合动力车Lohner-Porsche Mixte 结合汽油发动机与电池 [14] 1908-1970年衰退期 - 福特T型车凭借低价(1912年售价降至300美元)和便利性颠覆市场 1915年销量已导致部分电动车企倒闭 [16] - 1916年Woods混合动力车因价格过高失败 1918年公司破产 [16] - 1920-1970年电动汽车进入50年蛰伏期 仅因石油危机短暂复苏 如1959年Henney Kilowatt仅生产50辆 续航40-60英里(64-96公里) [19][21] - 1960年代通用福特实验性开发Electrovair II/Comuta等车型 但未商业化 [21] 1970-2000年技术探索 - 1970年代石油危机推动政府投资 雪佛兰Electrovette等改装车型因续航不足失败 [24] - 1996年通用EV1成为首款商业化尝试 最终仅生产1117辆后停产 [24][26] - 1997年丰田普锐斯开创混合动力先河 2000年全球上市 [26] 现代电动汽车革命 2000-2020年突破阶段 - 特斯拉2003年成立 2008年Roadster采用锂离子电池技术 2012年后推出Model S/X/3/Y系列 [29][31] - 2010年日产聆风奠定现代电动车基础 续航73英里(117公里) 2014年累计销量破10万辆 [31] - 雪佛兰2011年推出Volt插混 2016年Bolt纯电续航达238英里(383公里) [33] 2020年后市场格局 - 2024年美国电动车渗透率8%(128万辆) 特斯拉份额降至50%以下 福特/雪佛兰/Rivian分别占7.5%/5.2%/3.5% [36] - 全球市场分化明显 欧洲渗透率22.7% 中国达47.6% [8] - 混合动力技术短期复苏 但车企仍长期押注纯电平台 [38] 关键技术演进 - 电池技术从铅酸(1859年)到锂离子(2003年)的跨越 续航从40英里提升至380+英里 [10][29][33] - 充电网络扩展缓解里程焦虑 Lucid等品牌接入特斯拉超充体系 [6][31] - 自动驾驶与软件定义汽车优先采用电动平台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