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电能

搜索文档
昭平电厂:绿色能源点亮八桂 安全创新铸就标杆——广西首个股份制水电项目30年的实践与探索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24 12:22
项目历史与建设 - 昭平电厂位于广西贺州市昭平县桂江中游松林峡谷出口处 配备近300米拦河大坝[1] - 项目最早于1958年12月在前苏联专家指导下作为外援项目动工 但因国家经济困难及缺乏大型水电站建设经验于1961年停建[3] - 1978年后被列为"八五"重点工程重新启动 1989年12月正式动工建设 1995年9月全面投产发电[4][5][8] 运营规模与环保贡献 - 总装机容量达6.3万千瓦 三十年来累计发电量超过68亿千瓦时[1] - 相当于节约标煤超209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568万吨[1] - 是桂江梯级开发首个中型枢纽工程 兼具发电、水利与航运功能[4][5] 安全管理与文化 - 建设期开创广西中型水电工程无因工重伤死亡、无火灾事故、无重大设备事故先例[7] - 2022年获评"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 安全生产实现"零事故、零伤亡"目标[10][11] - 构建特色现代化安全管理体系 设备完好率保持在98%以上[10][11] 技术创新与荣誉 - 累计获得29件专利证书 入选2025年第二批广西"人工智能+制造"典型案例[11] - 荣获自治区"创新型中小企业"称号 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机组升级改造[11] - 《桂水丹心 七彩水电》党建案例入选第六届国企党建创新优秀成果[11] 管理改革与绿色转型 - 2023年9月纳入广西能源股份水电管理中心 实行"一厂管多厂"集约化管理模式[11] - 京南电站厂区光伏项目并网发电 盘活闲置土地70亩 年平均上网电量532.98万千瓦时[12] - 探索出传统水电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新路径[11][14]
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下闸蓄水,每年可生产超18亿度清洁电能
搜狐财经· 2025-09-20 10:19
项目概况 - 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下闸蓄水 从建设施工阶段全面转入运行准备阶段[1] - 工程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库玛拉克河中下游 最大坝高247米(相当于80多层楼高) 创造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建设世界纪录[3] - 工程计划总装机容量75万千瓦 承担新疆南疆四地州电力系统调峰任务 兼具灌溉防洪等综合功能[3] - 项目计划于明年全面完工并投入运行[3] 经济效益 - 项目建成后每年可生产超过18亿度清洁电能 可满足65万户家庭一年用电需求[3] - 工程将为阿克苏地区农业灌溉提供稳定水源[3]
藏粤直流工程“9毫秒闪送”,其意义不止于快|羊晚快评
搜狐财经· 2025-09-16 12:18
工程概况 - 藏粤直流输电工程于9月16日启动建设 实现西藏清洁电能9毫秒输送至粤港澳大湾区 [1] - 工程线路全长2681公里 跨越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和华南丘陵三级地理阶梯 [3][4] - 线路全线近90%为山地 30%为高山大岭 面临4300米超高海拔直流输电技术挑战 [3] 技术创新 - 工程突破2000万千瓦级新能源并入弱电网与直流送出核心技术 自主研制适用于超高海拔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 [3] - 建设过程全面推广机器代人 应用全状态感知 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装备 [3] - 技术突破巩固扩大中国在国际电力工业领域的领先优势 [3] 能源协同效应 - 工程每年为粤港澳大湾区输送超430亿千瓦时清洁电能 相当于广东省年用电量的显著补充 [4] - 带动西藏水能 风能 太阳能资源开发 预计创造直接就业10万余人 [4] - 打破西电东送传统模式 实现资源与市场 保护与发展的精准对接 [4] 区域经济影响 - 解决西藏清洁能源送出瓶颈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 [4] - 保障广东用电需求(用电量常年全国第一)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绿色引擎 [4] - 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模式 把区域差异转化为协同增量 [4]
中巴经济走廊苏吉吉纳里水电站举办投运一周年庆祝活动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16 05:51
项目运营成果 - 苏吉吉纳里水电站实现商业运行一周年并举办庆祝活动 [1] - 项目位于巴基斯坦西北部开普省昆哈河流域 由中国能建投建并运营 [1] - 一年来实现电力生产零事故零损失的安全运营目标 [1] - 累计向巴基斯坦输送清洁电能28亿度 [1] 战略意义 - 项目是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先行的中巴经济走廊首批清单项目 [1] - 为巴基斯坦持续输送清洁能源 优化能源结构 降低传统能源依赖 [1] - 筑牢国家能源安全防线并发挥关键作用 [1] - 中巴经济走廊标杆项目 清洁能源优势显著 [1] 合作发展 - 巴基斯坦政府将全力支持水电站发展 持续强化安全保障措施 [1] - 推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务实合作 [1] - 为构建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巴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支撑 [1] - 为高质量共建中巴经济走廊注入新活力 [1]
中企承建的柬埔寨额勒赛下游水电站投产10余年,年均为柬提供10%以上电能—— 中国技术,守护柬埔寨万家灯火(共建“一带一路”·第一现场)
人民日报· 2025-09-13 22:06
核心观点 - 中国华电集团投资建设的额勒赛下游水电站为柬埔寨提供年均10%以上电力供应 显著降低用电成本并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同时通过技术输出和人才培养提升柬埔寨水电行业自主能力 [1][2][3][8] 电力供应与经济效益 - 水电站年均发电量约10亿千瓦时 占柬埔寨全国年均电力供应10%以上 [1] - 投产前柬埔寨全国用电量20%依赖高成本重油发电和进口 当前戈公省电价显著下降且供电稳定性提升 [2][3] - 稳定电力供应促进戈公省渔业加工产业发展 实现海鲜冷冻深加工和远销增收 [3] 技术标准与创新 - 水电站试验中心采用中国先进标准 覆盖继电保护/发电机/变压器等90多项检测项目 为柬埔寨首个同类设施 [4] - 已取得8项实用新型专利 通过常态化检测延长设备寿命并保障安全运行 [4][5] - 远程监控系统实时追踪机组运行状态/水库水位及发电负荷 实现异常情况预警 [4] 本地化运营与人才培养 - 联合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中文+水电职业技能"培训班 学制一年涵盖多领域课程 [7] - 设立一带一路能源学院培训班/桂水工坊/华电夜校及丝绸之路奖学金 累计培养多名柬籍技术管理人才 [7] - 本地员工通过培训掌握电压/频率等专业知识 部分人员从电工转岗为专职翻译或技术岗位 [7]
“十四五”粤港澳大湾区首个抽蓄工程实现“投产即入市”
科技日报· 2025-09-08 00:25
项目投产与市场意义 -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首台机组投产并实现"投产即入市" 这是中国抽水蓄能电站首次实现该模式 [1] - 电站每小时发电30万千瓦时 相当于5万居民用户日用电量 电力市场交易规模达150万千瓦 居全国抽蓄电站之首 [1] - 通过低电价时段抽水蓄能 高电价时段放水发电 获得调节负荷和消纳新能源的市场收益 [1] 运营数据与交易表现 - 2024年10月以"报量报价"方式整站参与电力现货交易 截至8月底累计交易电量超17.4亿千瓦时 [1] - 机组已响应市场需求启动4200余次 体现其调节能力与市场响应效率 [1] - 剩余三台机组确保年内投产 届时总装机规模达240万千瓦 调节能力达480万千瓦 [2] 环境效益与区域影响 - 年最大消纳清洁能源约72亿千瓦时 相应减少标准煤消耗218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90万吨 [2] - 清洁能源消纳能力为国内同规模抽蓄电站最强 显著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电网调节能力 [2] - 项目总投资约120亿元 推动大湾区抽蓄在运规模突破1000万千瓦 调节能力突破2000万千瓦 [2]
蒙东地区三项风光储能基地项目送出工程顺利开工
中国能源网· 2025-09-05 23:32
项目投资与建设 - 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批保障性并网大型风电基地建设项目包括克什克腾旗100万千瓦风储能基地、巴林左旗100万千瓦风光储基地及阿鲁科尔沁100万千瓦风储基地的送出工程同期开工[1] - 三项送出工程总投资3.71亿元 涉及改扩建500千伏变电站2座 架设500千伏线路110.3公里 组立铁塔268基[1] - 工程计划于2025年11月30日投入运行 投产后年贡献清洁电能86.7亿千瓦时 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62.95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22万吨[1] 基础设施与能力提升 - 工程系统性提升蒙东地区新能源接入能力 并增强跨区域电力互济能力[1] - 国网蒙东电力组建检查专班开展开工前检查 实施专项施工方案报审 人员安全准入考试及保命技能培训[1] - 通过安全技术交底和电网建设事故案例学习 提升参建人员安全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1] 经济与产业影响 - 项目投产后年产值约24亿元 带动清洁能源产业集聚[1] - 助力内蒙古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1]
“提供优质的清洁电能,点亮人们的美好生活”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01 06:03
项目概况 - 柬埔寨额勒赛下游水电站由中国华电集团投资开发 总装机容量33.8万千瓦 年均发电量约10亿千瓦时[1] - 项目位于戈公省 距离金边约300公里 投产十余年 极大缓解当地电力供应紧张局面[1][3] - 被柬埔寨参议院主席称为"中国人民送来的珍贵礼物"[1] 运营管理 - 电站实行24小时值班制 汛期重点监测水位变化及上游降雨 每小时上报水情数据[2] - 当前大坝水位107米属正常范围 超108米需泄洪 通过气象预测启动应急预案防范强降雨[2] - 集控中心采用远程监控系统 每半小时检测发电机电压 电流 频率及机组温度等关键参数[5] 技术标准 - 电站试验中心参照中国最先进标准配置 为柬埔寨首家特种设备常态化检测中心[6] - 涵盖继电保护 发电机 变压器等90余项检测 采用色谱仪分析变压器油质保障设备健康[5][6] - 引入中国安全 质量 环保管理体系 开创柬埔寨水电项目技术监督先河[5][6] 社会经济影响 - 电站年发电量占柬埔寨全国10%以上 投产前该国电量缺口超20% 依赖高成本重油发电及进口[3] - 电价显著下降 停电频率减少 戈公省新增厂房及海产品冷冻加工设施 促进居民收入增长[3] - 为戈公省架设32公里22千伏输电线路 帮助该省接入全国电网[3] 人才培养 - 与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举办"中文+水电职业技能"培训班 学制一年 覆盖汉语及专业技术课程[7][8] - 提供"丝绸之路"奖学金 组织柬籍员工赴华学习 累计培养本地技术管理人才[9] - 当地员工通过培训从电工转岗翻译 或掌握发电功率 电压频率等专业运维技能[8][9] 中柬合作 - 项目带动本地就业 柬籍员工参与建设并学习世界先进水电技术[9] - 为在柬中资电力企业提供检测服务 输出中国设备 技术及标准[6] - 通过文化融合与技能传递 促进中柬员工感情融洽[9]
长江电力上半年净利润增长14.86%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14:3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66.98亿元 同比增长5.34% [1] - 净利润130.56亿元 同比增长14.86%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39.91亿元 同比增长4.21% [1] - 实现对外股权投资4.19亿元 投资收益约25.89亿元 [2] 发电运营 - 六座梯级电站上半年发电量达1266.56亿千瓦时 同比增发60.38亿千瓦时 [1] - 单日发电量连续21天突破10亿千瓦时 最大出力超5900万千瓦 [1] - 110台机组实现零非停 创历史最好水平 [1] - 顺利完成全国两会等重要保供任务 [1] 业务拓展 - 向家坝 葛洲坝扩机纳入长江流域水电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1] - 抽蓄业务稳步发展 河南巩义 江西寻乌项目完成投资决策 [1] - 甘肃张掖 重庆菜籽坝 湖南攸县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1] - 国际业务持续拓展 秘鲁圣加旺Ⅲ水电站接管后安全稳定运行 [1] 股东回报 - 上半年实施中期分红 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7.33元(含税) [2] - 上半年共分派现金股利230.74亿元(含税) 年度分红总额创历史新高 [2] - 控股股东中国三峡集团计划增持公司股份40-80亿元 [2] - 截至2025年8月28日已增持3879.58万股 合计金额10.99亿元 [2]
8800天,黄河之畔的安全答卷——国网甘肃刘家峡水电厂安全生产8800天纪实
中国能源网· 2025-08-29 10:30
安全生产记录 - 公司连续安全生产8800天创历史最高纪录 [1] 运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完成开停机操作2829次较同期增加1045次 [3] - 2020年主汛期实现机组稳定满发82天泄洪历时69天 [3] - 通过精细化调度将高水头发电潜力发挥到极致 [4] 基础设施升级 - 2007年投运甘肃省首座330千伏GIS开关站 [6] - 2011年投运220千伏GIS开关站解决窝电难题 [6] - 2018年洮河口排沙洞扩机工程并网发电实现一洞两用 [6] - 2018-2024年完成3台机组定子改造和2台机组整机改造 [6] 技术创新应用 - 室内无人机巡视在省内首次应用 [6] - 采用水下机器人进行进水口拦污栅检查 [6] - ECS新一代应急指挥系统实现精准研判和快速联动 [6] - 全面建设智慧巡检及安全管控系统 [6] 人才与文化建设 - 通过师带徒和技能竞赛培养技术能手 [7] - 党建+安全生产模式设立党员示范岗和突击队 [8] - 2023年获评全国电力行业安全文化建设精品工程 [8] - 2024年获国家电网安全文化示范单位称号 [8] - 推行五级五控管理和全员安全责任清单 [8] 战略定位 - 作为西北电网重点调峰电源和黄河流域枢纽电站 [3] - 承担系统调峰调频及防汛防凌重要任务 [3] - 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发挥压舱石作用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