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贷贴息
icon
搜索文档
YiwealthSMI|网商银行高赞榜霸榜终结,“真实感”内容助力中小银行上榜
第一财经· 2025-09-29 07:36
银行社交媒体指数总榜排名变化 - 8月银行SMI总榜整体稳定 中尾部机构出现变动 网商银行进入Top10 浙商银行进入Top12 江西银行进入Top13 贵阳银行进入Top18 [1] - 晋商银行从7月Top13退出 河北银行从7月Top17退出 兴业银行从7月Top18退出 稠州银行从7月Top20退出 [1] 抖音平台内容表现 - 邮储银行作品获近16万点赞 打破网商银行《画100家小店》系列霸榜 内容聚焦贷款支持环境绿化及生态保护项目 [2] - 抚顺银行通过真实对话场景展示防非反诈工作 强化银行作为消费者财产安全防线的形象 [2] - 抖音指数排名前五:中国邮政储蓄银行84.47 恒丰银行82.96 网商银行82.58 微粒贷82.05 抚顺银行81.34 [12] 视频号平台内容特征 - 内容聚焦周年庆宣传 半年报及消费贷贴息新闻 [3] - 网商银行借苏超比赛获超千点赞 南京银行推出古装微短剧化解钱庄难题 [3] - 视频号指数排名前五:兴业银行81.52 招商银行80.08 新网银行79.59 中国农业银行78.99 长沙银行78.17 [15] 公众号平台内容主题 - 上榜作品以活动 福利权益及公告为主 [3] - 公众号指数排名前五:中国建设银行84.66 中国银行微银行83.61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83.53 中国农业银行微银行83.25 中原银行83.22 [17][18] 高流量作品案例 - 邮储银行抖音作品《到绿水青山中去》践行生态理念 [21] - 网商银行抖音作品《画100家小店》记录凌晨收摊的温州瘦肉丸奶奶 [21] - 兴业银行视频号作品以37年发展历程展示金融实践 [29] - 新网银行视频号作品为成都世运会打call [29] - 建设银行公众号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工作公告 [35]
上线专属模块,合规交易自动识别,消费贷“国补”今日开办
中国证券报· 2025-09-01 13:07
消费贷贴息政策实施 - 消费贷财政贴息工作于9月1日正式执行 多家银行上线"贴息专区"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补贴利息 [1] - 客户可通过手机银行申请贷款并在线签署贴息协议 系统自动扣减贴息资金 [1] 银行贴息业务办理流程 - 工商银行App可实现几分钟内审批贷款额度 客户同步签署信用贷款合同和财政贴息服务协议 [2] - 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均在手机银行设立"个人消费贷贴息"专属模块 提供协议签署 贴息记录查询及累计贴息金额展示功能 [1][2] 贴息利率与客户受益情况 - 工商银行实际审批利率低至3.05% 3年期贷款利息总额约14000元 累计贴息最高可达3000元 [2] - 贴息资金在每月还款时直接扣减 有效节省客户利息支出 [2] 贴息范围与识别条件 - 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全纳入贴息范围 系统自动识别符合条件的消费交易 [6] - 单笔超过5万元消费在家用汽车 电子产品 家居家装 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亦可享受贴息 [6] - 线上支付 刷卡消费及绑定微信/支付宝的支付交易可被系统自动识别 [6] - 向个人账户转账 提取现金或向支付宝/微信充值等行为无法自动识别贴息 需人工审核证明材料 [7] 资金用途监管要求 - 严禁消费贷资金用于购房 偿还房贷 股票债券期货投资等违规用途 [8] - 农业银行明确禁止提供假资质 假交易等不法中介行为 包括"包装贷""职业背债人"等套利模式 [8] - 对违规套取贴息资金的行为 银行将追回资金并纳入个人不良征信记录 [8]
财经观察:为什么要促消费、“反内卷”、“薅羊毛”……专家这样说
人民网· 2025-08-18 01:35
消费对经济的重要性 - 消费支出是GDP构成中的主要部分,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1] - 消费需求疲软会导致价格指数下降,消费需求旺盛则推动价格指数上升 [1] - 上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显效,消费活力释放,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增强 [1] 提升消费占GDP比重的路径 - 中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低于发达国家,提升比重是大趋势 [2] - 提升居民消费能力需通过产业升级提高收入,如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先行业带动收入增长 [2] - 改善消费环境和供给可释放潜力,例如体育赛事需求未被充分满足 [2] 消费领域的"反内卷"必要性 - 内卷式恶性竞争扰乱市场秩序,长期损害消费者福利 [3] - 外部因素如逆全球化措施削弱出口动能,内部因素如产能过剩加剧内卷 [3] - 低价产品短期利好消费者,但长期不利经济健康 [3] "反内卷"的产业策略 - 需通过产业升级提升集中度,如锂电池行业因高集中度获得更大利润空间 [4][5] - 向上游和海外拓展利润来源,改善产业格局以提升居民收入 [5] 政策红利的利用 - 以旧换新补贴覆盖家电、汽车等领域,补贴金额有限需抓紧使用 [6] - 地方政府推出服务、餐饮等消费补贴,消费贷贴息可降低大件消费成本 [6] - 传统消费和新型消费均有潜力,消费者应积极拥抱数字经济政策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