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浦投贷
icon
搜索文档
千帆竞发飘动“浦发蓝”!浦发银行青岛分行助力涉海企业破浪前
齐鲁晚报网· 2025-09-26 05:53
核心观点 - 浦发银行青岛分行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支持海洋经济发展 累计服务涉海企业1200家 累计发放涉海贷款超300亿元[1][6] - 公司针对涉海企业融资痛点设计专属方案 包括渔船抵押+海域使用权抵押组合担保模式及科技信用贷等 有效解决抵押难评估难问题[2][3][4] - 公司构建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体系 覆盖科技企业种子期到成熟期 并打造线上供应链融资平台支持上下游企业[4][5] 普惠金融服务 - 针对荣远渔业船舶更新需求 创新渔船抵押+海域使用权抵押组合担保模式 突破资产抵质押局限 成功为企业授信[2][3] - 该企业拥有40艘远洋作业船舶 因设备老化需资金升级 浦发银行通过专业评估认定现有船舶为稀缺资源且具备高资产价值[2] - 授信资金填补企业资金缺口 使40艘远洋船舶实现焕新升级 为日常作业与长远发展注入资金动能[3] 科技企业支持 - 为青岛某海洋保健食品制造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 采用海域使用权抵押+科技信用贷模式[3][4] - 该企业为青岛市专精特新示范企业 深耕海洋生物领域十余年 因持续投入研发导致流动资金紧张[3] - 通过实地调研评估海域内生物资源价值 争取更高抵押额度 使企业顺利获得贷款支持[4] 产品体系创新 - 构建覆盖科技企业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4] - 设计专属授信产品 创设以5+7+X为核心的浦科产品体系 包括五大拳头产品和七大金融服务方案[4] - 五大拳头产品含浦创贷浦投贷浦新贷浦研贷浦科并购贷 七大方案涵盖中试金融A轮金融专精特新数字金融等[4] 供应链金融 - 打造行业领先线上融资业务平台 围绕涉海企业上下游制定N+1+N金融服务方案[4][5] - 通过浦链通浦贴通浦证通等数智化供应链产品 提供在线快速放款服务[5] - 解决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抵质押品缺乏和传统融资不畅问题 为海洋装备制造及涉海新材料客群提供生态化融资支持[5] 战略布局 - 2015年将海洋经济列为分行战略高地 设立蓝色经济金融服务中心[6] - 2023年开设海洋特色专业支行新都心支行(暨深蓝支行)开启蓝色金融新篇章[6] - 截至2025年6月末累计服务涉海企业1200家 累计发放涉海贷款超300亿元[6] 政银企合作 - 联合青岛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举办三场科技会客厅科技沙龙活动 包括深海装备专场[7] - 作为协办单位支持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海洋专业赛 聚焦海洋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前沿领域[7] - 参与政府蓝色金融活动 包括海洋发展局座谈会及海洋金融深度融合交流会 分享支持海洋经济的成效与特色产品[7]
深耕蓝色经济,开海千帆竞发飘动“浦发蓝”
齐鲁晚报· 2025-09-25 23:36
核心观点 - 浦发银行青岛分行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支持涉海企业发展 助力青岛打造现代海洋城市[1] - 截至2025年6月末 累计服务涉海企业1200家 发放涉海贷款超300亿元[5] 普惠金融服务 - 针对荣远渔业船舶设备老化问题 创新推出"渔船抵押+海域使用权抵押"组合担保模式 突破涉海资产抵质押局限[2] - 荣远渔业拥有40艘远洋作业船舶 通过创新授信方案实现船舶焕新升级[1][2] 科技金融服务 - 为青岛某海洋保健食品制造企业定制"海域使用权抵押+科技信用贷"融资方案 综合评估海域生物资源价值提高抵押额度[3] - 构建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设计"5+7+X"浦科产品体系 包括五大拳头产品和七大金融服务方案[3] 供应链金融服务 - 打造线上融资业务平台 围绕涉海企业上下游制定"N+1+N"金融服务方案[4] - 通过浦链通、浦贴通、浦证通等数智化产品提供在线快速放款服务 解决供应链企业抵质押品缺乏问题[4] 战略布局与发展历程 - 2015年将海洋经济列为分行战略高地 设立蓝色经济金融服务中心[5] - 2017年获得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委对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先行先试的高度评价[5] - 2023年开设海洋特色专业支行新都心支行(暨深蓝支行)[5] 政银企合作 - 2024年11月联合青岛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举办三场"科技会客厅"科技沙龙活动 聚焦深海装备领域[6] - 2024年12月作为协办单位参与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海洋专业赛 聚焦海洋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6] - 2024年参与青岛市海洋发展局蓝色金融座谈会和海洋金融深度融合交流会 作为唯一股份制银行代表发言[6]
浦发银行重构科技金融“作战图” 以“伙伴思维”深耕战新赛道 问生态协同要“乘数效应”
上海证券报· 2025-08-28 19:39
核心观点 - 浦发银行通过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深度服务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需求 包括提供灵活信贷支持 跨境金融服务和产业链生态协同 实现科技金融贷款余额突破10000亿元 服务客户超24万户[2][3][5][6][8][10] 科技金融业务规模 - 截至6月末科技金融贷款余额突破10000亿元 较前期增长超1000亿元 位列股份制银行前列[2] - 服务科技型企业客户数量超24万户 覆盖全国超70%的科创板上市企业[2] 创新信贷产品体系 - 推出"浦研贷"产品 针对研发投入阶段提供灵活信贷支持 审批周期仅3天 支持随用随取和额度滚动使用[4][5] - 开发"浦创贷"服务初创期科技企业 "浦投贷"通过投资基金联盟实现"贷早 贷小 贷硬科技"[5] - 为嘉晨西海提供6000万元综合授信 支持RNA药物研发企业未盈利阶段的资金需求[4] 科技企业服务案例 - 服务擎朗智能:提供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和自贸FT账户 支持其全球60国600城业务布局 机器人部署量超10万台[3] - 服务埃斯顿:通过流贷 并购贷款和"浦链通"支持产业链 2019年创新信用贷模式助力收购德国克鲁斯100%股权[8][9] - 通过链主企业带动南京江宁区形成机器人产业集群 为区内近100家关联企业提供全流程金融服务[10] 科技金融能力建设 - 开发"科技雷达"评价体系 精准评估企业科技创新力 支持更早更小更新型企业[6] - 建立数智化科技信贷风控体系 提升服务效率和风险识别能力[6] - 针对生物医药行业总结未盈利企业用户画像 并推广至集成电路和新材料领域[6] 生态化服务延伸 - 通过银企长期互信拓展合作空间 为嘉晨西海配套资本金账户 股权激励计划和跨行代发服务[7] - 依托集团资源和政府合作 在张江创孵基地基础上扩展孵化服务 前瞻布局"从0到1"科研阶段[10]
浦发银行青岛俩支行获评2024年度青岛市科技金融特色支行
齐鲁晚报网· 2025-08-22 10:48
核心观点 - 浦发银行青岛分行通过科技金融特色支行建设、数智化产品创新和生态协同模式 成为青岛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金融推动力量 并取得显著服务成效 [1][5][8][10] 体系布局 - 浦发银行启动科技支行梯度培育三年计划 聚焦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 打造专业化服务能力 [2] - 香港东路科技支行作为2018年青岛股份制银行首家科技专营机构 累计服务近500家科技企业 专注解决早期企业"首贷难、信用贷难"问题 [2] - 城阳支行聚焦轨道交通、绿色能源等战略新兴行业 累计服务超600家科技企业 其中专精特新企业118家 [3][4] - 通过组建行业专属团队 与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合作成立全市首个科技金融联合服务基地 强化产业信息交流 [3] - 创新构建"投贷生态圈"服务模式 成功培育2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3] 数智驱动 - 打造"5+7+X"浦科产品矩阵 包括浦创贷、浦新贷、浦研贷、浦投贷和浦科并购贷五大拳头产品 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 [5][6] - 针对青岛特色产业定制开发数转贷、高新贷、人才贷等特色产品 [6] - 自主研发"科技雷达"系统 基于科技五力模型整合专利数据、研发投入等多维度信息 实现从"看财报"到"看专利"的风控转变 [6] - "抹香鲸"数智拓客平台实现从洞察选客到线上风控的数字化闭环 [7] 生态协同 - 以"科技会客厅"为核心载体 常态化联动政府、科研院所、产业龙头与投资机构 围绕青岛"10+1"产业体系开展资源对接 [9] - 2024年9月举办智能网联汽车科技沙龙 2025年3月聚焦科技并购新政红利探讨 [9] - 创新实践"商行+投行+生态"服务模式 提供股、债、贷、保等一体化解决方案 [10] - 完成多项青岛首单创新业务 包括首笔科技创新再贷款、首批科技并购试点、首单保贷联动业务等 [10] 服务成效 - 截至2025年6月末 服务科技企业超6000家 信贷支持超270亿元 [10] - 覆盖辖区内70%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全部科创板上市企业 [10] - 香港东路科技支行与城阳支行从全市68家申报机构中脱颖而出 入选2024年度科技金融特色支行名单 [1][2]
在科创的“雨林”中奋力向上生长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55
浦发银行科技金融服务战略 - 提出"科创热带雨林"生态服务构想 聚合资源打造科技企业成长环境 实现科技金融有效供给 [2] - 服务模式经历三阶段演进 从专业化产品到综合化金融服务 再到全生命周期生态服务 [2] - 坚持"商行+投行+生态"一体化服务 深化"股债贷保租孵撮联"业务打法 提供长周期立体化多元服务 [2] -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 服务科技型企业6万户 贷款余额超5300亿元 股份制银行中位居前列 [2] 科技金融产品创新 - 推出"浦投贷"投贷联动产品 采用"贷款+外部直投"模式 为早期硬科技企业配套信贷支持 [5] - 创新科技企业"打分卡模式" 关注研发创新能力 贷款比例达投资金额30% 最高额度1000万元 [6] - 产品体系包含"5+7+X"结构 五大拳头产品覆盖全生命周期 实现标准化向定制化转型 [6] - 提供无还本续贷机制 还款来源可为新一轮融资 推动贷款向早期硬科技领域拓展 [6] 硬科技企业典型案例 - 瓴钛科技研发国产首颗高性能4D成像MMIC芯片 2024年上市填补国内空白 性能达国际尖端水平 [4] - 获浦发银行500万元"浦投贷"授信 缓解产业导入阶段资金压力 产品迭代速度显著加快 [4][5][6] - 九益气浮导轨研发气浮陶瓷导轨 实现进口替代 成本比国外产品降40% 交付效率大幅提升 [7] - 获浦发银行500万元前期授信及200万元"浦投贷" 支持生产线建设与设备租赁 [8] 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 - 西安设立"硬科技"支行 95%客户集中硬科技领域 实施差异化制度机制保障 [8] - 提供"专业经营 专项考核 专门审批 专属资源"特色服务体系 赋能科技企业发展 [9] - 深入产业链研究 挖掘"水下企业"助科技成果转化 对接风投机构资源 [8][9] - 西科控股获浦发银行信贷支持 投资孵化近500家企业 累计投资规模超百亿元 [12] 创新孵化生态构建 - 2024年5月设立张江创孵基地 集成创业孵化与金融服务 构建综合性创新生态系统 [11] - 入孵企业需符合"3+6"产业体系 收入5000万元以内 经团队技术路线等多维度筛选 [12] - 目前已入驻35家企业 提供贷中贷后全流程管理 配套认股选择权等创新服务 [12][8] - 与西科控股投贷联动覆盖率近60% 融资资金全部流向硬科技企业 信贷资金前移 [13] 科技企业评价能力提升 - 借助大数据与专业机构筛选 创新科技企业评价模型 结合一线员工专业经验 [14] - 突破传统评级限制 以发展眼光陪伴企业成长 投资未来思路贯穿服务全环节 [14]
在津银行机构通过投贷联动模式累计发放贷款超27亿元
新华财经· 2025-07-09 06:43
天津银行业投贷联动进展 - 截至今年6月末天津银行机构通过投贷联动模式累计发放贷款27.3亿元 [1] - 9家银行基于投资机构清单开展投融资撮合及产品研发 推出"投联贷""新兴产业赋能贷"等创新产品 [1] - 天津市金融监管局等六部门5月印发方案 提出拓展"投资机构清单"并推动"科产融"良性循环 [1] 投资机构清单更新与政策支持 - 新发布清单包含20家京津冀地区注册且中基协登记的基金管理人 [2] - 银行可与清单内机构在信息共享 项目推介 产品创新等方面合作 采用"贷款+外部直投"等模式支持科创企业 [2] - 天津市政府印发措施 提出创新投贷联动模式并建立"科技—产业—金融"新循环长效机制 [2] 未来银投合作方向 - 天津市银行业协会将联合基金业协会持续完善清单 推动银投合作深入发展 [2] - 重点加大对科技创新和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2]
科技金融加速发展,股权投资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Wind万得· 2025-06-13 22:41
科技金融演进历程 - 科技金融是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主要内容是统筹运用股权、债权、保险等手段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并着力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4] - 科技金融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萌芽期(1978-1984年)以政府财政资金支持科研项目为主,起步期(1985-2005年)科技创新的重要性逐步增加,探索期(2006-2015年)探索建设系统化制度和丰富科技金融工具,融合发展期(2016年至今)科技与金融的融合进一步加深 [5] - 近两年来政策层面不断加大对科技金融的支持力度,例如2025年5月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 [5] 银行业与股权投资助力科技金融 - 2024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2025年5月增加额度3000亿元,合计8000亿元 [8] - 2025年一季度末获得贷款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27.18万家,获贷率49.60%,高于去年同期3.60个百分点;获得贷款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26.71万家,获贷率57.70%,高于去年同期1.30个百分点 [8] - 截至2024年末主要国有大行在科技金融领域的贷款规模合计超10万亿元 [9] - 2025年1月-5月获得融资的科创企业共1765家,同比增长15.13%;合计融资金额1116.07亿元,同比增长26.84% [13] - 早期阶段(A轮及之前)的融资事件数量占比较高(51.4%),298家企业获得亿元及以上融资,同比增长29.57% [13] 银行与创投机构合作案例 - 浦发银行苏州分行2024年推出"浦投贷",结合企业股权融资能力测算授信额度,为咖爷科技提供500万元科技贷款 [13] - 浦东创投2024年8月发布"创新贷"产品,浦发银行为其制定专属金融服务方案,上海亚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获得1000万元授信额度 [14][15] - 中国银行北京分行与北京国管联合推出"中银科创产投贷",为政府引导基金拟投或被投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15] 科技金融未来展望 - 在"金融五篇大文章"导向下科技金融的重要性正不断提高,相关政策将持续优化和完善 [16] - 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将更加聚焦人工智能、半导体、生物医药等硬科技领域,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企业的投资力度 [16] - 资本市场制度持续改革将降低科技型企业上市门槛,提升私募股权投资者的信心 [17]
科技金融加速发展,股权投资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来觅研究院· 2025-06-13 06: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科技金融是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对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至关重要,我国正加速构建适应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金融体系 [3][4] - 科技金融发展历经四个阶段,政策层面不断加大支持力度,银行业和股权投资在助力科技金融方面成效显著 [5][8][12] - 未来科技金融重要性将不断提高,政策持续优化,生态不断健全,私募股权投资将发挥更重要作用,资本市场改革也将推动科技行业发展 [17][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科技金融演进历程 - 科技金融主要内容是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 [4] - 发展经历四个阶段:萌芽期(1978 - 1984 年)以政府财政资金支持科研项目为主;起步期(1985 - 2005 年)科技创新重要性增加,财政支出进一步增加;探索期(2006 - 2015 年)探索建设系统化制度和丰富科技金融工具;融合发展期(2016 年至今)科技与金融融合加深,服务体系更完善 [5] - 2024 - 2025 年有多部政策发布,从监管引导、投融资、退出等多维度为科技创新提供金融服务,推动科技创新与金融深度融合 [6] 银行业与股权投资助力科技金融 - 银行业:央行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2024 年设 5000 亿元,2025 年增加 3000 亿元,合计 8000 亿元,引导金融机构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2025 年一季度末,科技型中小企业获贷率 49.60%,高于去年同期 3.60 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获贷率 57.70%,高于去年同期 1.30 个百分点;商业银行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机制,近 3 年科技领域贷款规模持续增加,截至 2024 年末,主要国有大行在科技金融领域贷款规模合计超 10 万亿元 [8][9] - 股权投资: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可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长期稳定资金和增值服务,推动企业成长和科技成果转化;2025 年 1 - 5 月,获融资科创企业 1765 家,同比增长 15.13%,融资金额 1116.07 亿元,同比增长 26.84%;早期阶段(A 轮及之前)融资事件数量占比 51.4%;298 家企业获得亿元及以上融资,同比增长 29.57% [11][12] - 合作模式:银行携手创投机构,如浦发银行苏州分行推出“浦投贷”,浦东创投发布“创新贷”;银行与政府引导基金合作深化,如中国银行北京分行与北京国管联合推出“中银科创产投贷” [14][15][16] 展望 - 科技金融重要性提高,政策持续优化,生态不断健全,向多元化、综合化金融服务方向发展 [17] - 私募股权投资聚焦硬科技领域,注重长期价值投资,与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加速企业成长壮大 [19] - 资本市场制度改革降低科技型企业上市门槛,畅通融资渠道,提升私募股权投资者信心,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私募股权市场 [19]
浦发银行苏州分行:科技金融的“苏州实践” 如何赋能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9 17:23
科技金融创新实践 - 浦发银行苏州分行针对科创企业"轻资产、高研发、长周期"特点,重构传统信贷模式,打造覆盖全生命周期的"5+7+X"浦科产品体系 [1] - 截至3月底,该行已服务95%科创板上市企业、75%北交所上市企业、超60%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 - 创新逻辑实现三大转变:从"看过去"到"看未来"、从"看资产"到"看技术"、从"单一信贷"到"生态赋能" [1] 研发阶段融资解决方案 - "浦研贷"突破传统抵押担保模式,为悉智科技提供2000万元3年期纯信用贷款 [2] - 创新风控逻辑:将研发费用化支出折算为"技术资产",结合专利数量、团队背景等软信息评估 [2] - 资金注入使企业研发团队扩充50%,材料验证周期从1年缩短至半年 [2] 成长期投贷联动机制 - "浦投贷"首单落地咖爷科技,提供500万元贷款,创新性将股权融资能力纳入授信模型 [3] - 形成"投资机构筛选项目、银行配套融资"的协同效应,实现股权与债权融资有机衔接 [3] - 2025年牵头主承销苏州元禾控股6亿元科技创新债券,专项支持智能制造等领域 [4] 成熟期产业整合服务 - 2025年3月落地苏州股份制同业首单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提供10年期融资支持专精特新企业 [5] - 推出"科技企业并购贷款千亿行动计划",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强链补链 [6] - 创新实践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呼应国家培育新质生产力战略 [6] 全周期服务闭环 - 形成"浦研贷→浦投贷→并购贷款"三级产品体系,覆盖实验室到产业链全流程 [6] - 服务范围从单一企业支持扩展到产业生态优化重组 [5] - 在苏州科技金融圈建立"要并购,选浦发"的市场口碑 [6]
浦发银行长沙分行落地湖南首笔上市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业务
长沙晚报· 2025-04-15 09:05
文章核心观点 浦发银行长沙分行落地湖南市场首单上市公司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业务,积极推进科技金融战略,后续将为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助力湖南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1][2][3] 业务成果 - 落地湖南市场首单上市公司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业务,为省内某上市公司并购项目提供1.85亿元授信支持,期限9年,融资比例突破60%,首笔投放1.5亿元 [1] - 科技型企业贷款规模近200亿元,较年初净增约25亿元;服务全省区域内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创板上市公司、北交所上市公司覆盖率分别达51%、88%、100% [2] 政策背景 - 3月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推出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政策,放宽贷款金额占并购交易总额比例和贷款期限 [1] 项目情况 - 收购方是湖南省某电缆附件行业龙头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营高压电力设备研发与制造;并购标的为能源材料领域优质企业,专注绝缘材料研发及生产,拥有多项核心技术专利及成熟产能 [1] - 收购完成后并购方将融合标的方技术优势,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巩固在新能源领域市场地位 [1] 服务模式与产品体系 - 积极探索“股、债、贷、保、租、孵、撮、联”一体化服务模式,运用数智化工具,构建“5+7+X”为核心的“浦科”产品体系,打造接力式产品矩阵 [2] - “浦创贷”满足种子期和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最初一公里”融资需求;“浦投贷”支持“早期、小额、硬科技”融资;“浦新贷”聚焦五类政府资质评估企业;“浦研贷”面向成长期和成熟期科技型企业;“浦科并购贷”支持市场化并购重组 [2] 未来规划 - 坚持以总行“数智化”战略为引领,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深耕“五大赛道” [3] - 聚焦“科创企业、国资国企、上市公司、私募机构”四大领域客群,贯彻“商行+投行+生态”理念,提供“融资+融智”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3] - 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国资国企转型升级以及上市公司产业整合,赋能湖南省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