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洋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深耕蓝色经济,开海千帆竞发飘动“浦发蓝”
齐鲁晚报· 2025-09-25 23:36
核心观点 - 浦发银行青岛分行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支持涉海企业发展 助力青岛打造现代海洋城市[1] - 截至2025年6月末 累计服务涉海企业1200家 发放涉海贷款超300亿元[5] 普惠金融服务 - 针对荣远渔业船舶设备老化问题 创新推出"渔船抵押+海域使用权抵押"组合担保模式 突破涉海资产抵质押局限[2] - 荣远渔业拥有40艘远洋作业船舶 通过创新授信方案实现船舶焕新升级[1][2] 科技金融服务 - 为青岛某海洋保健食品制造企业定制"海域使用权抵押+科技信用贷"融资方案 综合评估海域生物资源价值提高抵押额度[3] - 构建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设计"5+7+X"浦科产品体系 包括五大拳头产品和七大金融服务方案[3] 供应链金融服务 - 打造线上融资业务平台 围绕涉海企业上下游制定"N+1+N"金融服务方案[4] - 通过浦链通、浦贴通、浦证通等数智化产品提供在线快速放款服务 解决供应链企业抵质押品缺乏问题[4] 战略布局与发展历程 - 2015年将海洋经济列为分行战略高地 设立蓝色经济金融服务中心[5] - 2017年获得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委对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先行先试的高度评价[5] - 2023年开设海洋特色专业支行新都心支行(暨深蓝支行)[5] 政银企合作 - 2024年11月联合青岛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举办三场"科技会客厅"科技沙龙活动 聚焦深海装备领域[6] - 2024年12月作为协办单位参与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海洋专业赛 聚焦海洋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6] - 2024年参与青岛市海洋发展局蓝色金融座谈会和海洋金融深度融合交流会 作为唯一股份制银行代表发言[6]
金融“鱼群”游进蓝色牧场:青岛海洋经济新养殖记
中国证券报· 2025-09-02 22:43
海洋牧场发展与金融支持 - 青岛鲁海丰食品集团投入12亿元建造300多个智能型深水抗风浪网箱 每个网箱可收获40吨鱼 养殖鲈鱼 大泷六线鱼 黑鲪等鱼种[1] - 公司拥有5万余亩海域和1534公顷休闲海钓钓场 通过投放人工鱼礁 种植海草修复生态 并采用发光诱饵装置提升鱼类产量[2] - 建设60万吨冷藏库(含5.3万吨超低温冷库和30万吨保税冷藏物流库) 业务覆盖远洋渔业 水产品深加工 冷链物流 酒店餐饮及高端休闲旅游[3] 金融机构对海洋经济的赋能 - 交通银行青岛分行为鲁海丰提供银团贷款和跨境结算EASY系列线上服务 助力企业降低财务成本[3] - 该行建立"境内分行+境外机构"协同机制 为涉海企业提供一站式跨境金融服务 截至2025年6月末授信余额237.71亿元 较年初增加28.58亿元[4] - 青岛市33家金融机构推出177项特色海洋金融产品 涵盖蓝色债券 项目融资 海上保险等十二大品类[7] 保险业对海洋装备与科研的保障 - 中国人保财险为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深海一号"科考船及科研人员提供累计超15亿元风险保障[6] - 2025年上半年人保财险青岛市分公司承保涉海类保险业务保费3.1亿元 同比增长25% 累计承担保险责任金额1.08万亿元[6] - 平安财险 东海航运保险在青岛设立总部级海洋保险中心 推动保险业参与海洋治理[6] 政府与监管机构的协同推进 - 青岛金融监管局联合海洋发展局整合推送67个重点项目和201户企业信息 打破银企信息壁垒[7] - 黄岛金融监管支局向8家产业链龙头企业派驻金融服务特派员 组建14人涉海金融服务专家团提供一站式服务[8] - 截至2025年6月末青岛市涉海贷款余额1449.05亿元 较年初增长15.47% 海洋保险保费收入6.74亿元 同比增长15.75%[8]
深圳科技贷款余额超2万亿 海洋金融增长明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2 04:53
深圳金融运行情况 - 2025年上半年深圳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4.1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近6000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8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超3500亿元 [1] - 深圳形成科技、普惠贷款余额2个'2万亿',绿色、数字经济贷款余额2个'1万亿'的信贷格局 [1] - 深圳海洋金融相关贷款余额增速明显,绿色港口和航道、绿色船舶制造、绿色渔业等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25.4% [1][3] - 2025年6月深圳金融机构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2.85%,同比下降0.52个百分点,处于历史低位 [1] 货币政策实施 - 深圳人行落实降准政策向辖内释放资金614亿元 [2] - 清单内已有超1850家科技企业、89个项目获贷超410亿元 [2] - 深圳25家银行实现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支持行业领域的贷款全覆盖 [2] - 深圳地方法人银行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显著增长 [2] 科技创新金融 - 科技贷款余额2.1万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近2万亿元 [3] - 102家企业签约"腾飞贷"36亿元,"科技初创通"助力3761家企业获得贷款48.4亿元 [3] - 9家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14只,规模合计207.5亿元 [2][3] - "种子基金+种子贷"支持体系已助力153家早期科技企业获贷1.3亿元 [3] 绿色金融发展 - 绿色贷款余额1.3万亿元 [3] - 累计发放碳减排贷款187.5亿元,带动碳减排395万吨 [3] -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和国有大行聚焦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工程和装备等加大信贷支持 [3] 普惠金融与数字金融 - "个体通""小微通""深质贷"累计服务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超11万户,发放贷款超33亿元 [4] - 深圳民营经济贷款余额4.26万亿元,较年初新增849.75亿元 [4] - 数字人民币试点累计开立数币钱包近3000万个,累计签约预付式经营机构3800家、管理预付资金近31亿元 [4] - 地方征信平台促成企业获得融资5744亿元 [4] 跨境金融业务 - 2025年上半年深圳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为27632.8亿元,同比增长24.3% [4] - 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为5512.8亿元,同比增长12.5% [4] - 深圳辖内超1700家企业参与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业务规模超1700亿美元 [5] - "跨境理财通"2.0落地以来深圳银行新增个人投资者约3万名,跨境收付金额合计472亿元 [5] 消费金融与跨境支付 - "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新发放贷款金额103.78亿元 [6] - "创业担保贷+稳岗扩岗专项贷款"发放贷款余额超290亿元 [6] - 2025年上半年微信支付外卡交易笔数、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6倍、1.5倍 [6] - 港人在深共开立内地银行账户超321万户,其中代理见证开户超41万户 [6] 外籍人员消费 - 2025年1至6月外籍人员在深非现金支付交易8587.54万笔、118.1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35% [7] - 韩国、美国、新加坡位列深圳入境消费市场前三大客源国 [7] - 老挝、蒙古游客在深消费额同比分别激增150倍、23倍 [7]
深圳成立海洋金融联盟 助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中国新闻网· 2025-07-18 03:35
深圳市海洋金融联盟成立 - 深圳市海洋金融联盟成立大会举行,推动"金融+海洋"深度融合,助力深圳海洋金融生态建设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 [1] - 联盟采用"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生态协同"的发展路径,理事长单位为中国银行深圳分行 [1] - 副理事长单位深圳港资本公司提出共筑"产金协同"新方式,拓展"蓝色金融"新空间 [1] 首次投融资对接会成果 - 首次投融资对接会实现金融供给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5家金融机构推介海洋专属金融产品 [1] - 7家重点涉海企业参与融资路演,对接涉海融资项目26个,涉及绿色航运、高端装备、海洋能源开发、海洋渔业等领域 [1] - 对接会涵盖科创贷、渔业贷等特色海洋金融产品 [1] 深圳海洋经济现状 - 2024年深圳海洋生产总值达5409亿元,占全市GDP比重14.7%,同比增长5.8% [2] - 深圳世界海事之都排名跃居第23位,拥有740家持牌金融机构和419家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8.66万亿元 [2] - 深圳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第九 [2] 金融机构支持海洋经济举措 - 国开行深圳市分行涉海融资余额超300亿元,覆盖海洋基础设施建设、高端装备制造、绿色航运等领域 [2] - 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设立300亿元海洋板块专属授信额度,覆盖海洋渔业全产业链 [2] - 中国银行、农业银行联合发行粤港澳大湾区首单5亿元蓝色债券,支持海洋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 [2] - 平安财险推出全国首个红树林碳汇指数保险,人保财险承保国家级深海装备 [2] 未来发展规划 - 联盟计划每年举办1至2次投融资对接活动,推动信贷、股权、风险保障等服务落地 [1] - 深圳将进一步整合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资源,推动金融机构与涉海企业常态化对接 [2] - 探索海洋风险保障体系与海洋金融产品创新,为海洋经济注入持久动能 [2]
工行宁波市分行支持全国首个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13 09:07
项目概况 - 象山环石浦港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项目总投资30亿元 周期20年 涵盖5个子项目 [3] - 项目通过国家生态环境部审评 纳入中央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 为宁波市首个EOD模式入库项目 [3] - 项目将生态环境治理由公益性转变为经营性 解决"绿水青山如何变成金山银山"的问题 [3] 融资进展 - 工行宁波市分行象山支行完成8亿元授信额度审批 并发放首笔贷款 [1] - 首笔贷款资金用于水产城改造提升工程 助推石浦绿色产业群开发进程 [4] - 采用联合贷款形式 由国有大行与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共同提供融资 [4] 产业规划 - 石浦绿色产业群开发项目涵盖生态渔业、海洋信息产业、再生资源产业 [3] - "东门岛海洋渔文化非遗保护与传承"项目包括渔文化传承中心、游客集散中心及旅游综合开发体配套基础设施 [3] - 项目致力于打造集多种产业于一体的生态产业园 实现港产城融合发展 [3] 战略意义 - EOD模式将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激发环石浦港区域发展活力 [3] - 项目形成生态环境、精尖人才、优质产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3] - 海洋金融作为绿色金融新兴领域 为宁波经济绿色转型注入新动能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