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业务(空气悬架/智能驾驶/智能座舱部件)

搜索文档
【拓普集团(601689.SH)】2Q25业绩符合预期,热管理能力全面提升开拓液冷新增长点——2025年半年报业绩点评(倪昱婧)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9-03 23:07
核心观点 - 公司2Q25业绩符合预期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但净利润同比下降 主要受大客户皮卡销量低迷及新业务开拓费用增加影响 [3] - 热管理能力全面提升 开辟液冷服务器等新领域增长曲线 获得首批订单15亿元 [4] - Tier 0.5模式持续深化 通过全球化产能扩张和智能汽车/机器人平台化布局驱动多元业务增长 [5][6] 财务业绩 - 1H25总营业收入129.4亿元 同比增长5.8% 归母净利润13.0亿元 同比下降11.1% [3] - 2Q25营业收入71.7亿元 同比增长9.7%环比增长24.3% 归母净利润7.3亿元 同比下降10.0%环比增长29.0% [3] - 1H25毛利率19.6% 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 销管研费用率9.4% 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 [4] - 2Q25毛利率19.3% 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6个百分点 销管研费用率8.6% 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8个百分点 [4] 业务分项表现 - 汽车电子业务收入11亿元 同比增长52% [4] - 内饰功能件收入44亿元 同比增长12% [4] - 热管理系统收入10亿元 同比增长7% [4] - 减震系统及底盘系统收入受大客户影响同比下滑 [4] - 电驱系统业务毛利率达30.6% [4] 新业务布局 - 机器人领域直线执行器 旋转执行器 灵巧手电机已多次送样 [4] - 热管理技术延伸至液冷服务器 储能 机器人领域 实现电子膨胀阀等核心部件自研 [4] - 已对接华为 A客户 英伟达等数据中心提供商 获得首批订单15亿元 [4] 产能与全球化 - 计划2025年将闭式空气悬架产能提升至150万套/年 [6] - 墨西哥一期项目全部投产 [6] - 泰国一期工厂计划2026年初投产 波兰工厂二期在筹划中 [6] 平台化优势 - 智能汽车领域单车配套金额最高达3万元 配套特斯拉 赛力斯 极氪 小米 比亚迪等客户 [6] - 机器人领域布局执行器 传感器 结构件 减震器 电子皮肤等产品 形成平台化供应优势 [6]
拓普集团(601689):2025年半年报业绩点评:2Q25业绩符合预期,热管理能力全面提升开拓液冷新增长点
光大证券· 2025-09-02 08:3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基于公司在机械/电控/软件的一体化研发整合能力及智能化业务布局前景 [3] 核心观点 - 2Q25业绩符合预期 营业收入同比+9.7%至71.7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10.0%至7.3亿元 净利润率波动主因大客户皮卡销量低迷及新业务开拓费用增加 [1] - 热管理能力全面提升 电子膨胀阀等核心部件实现自研 技术延伸至液冷服务器/储能/机器人领域 获华为/A客户/英伟达等首批订单15亿元 [2] - Tier 0.5模式深化 单车配套金额至高3万元 配套特斯拉/赛力斯/极氪/小米/比亚迪等客户 机器人领域布局执行器/灵巧手电机/传感器等全产品线 [3] - 全球化产能扩张 2025年闭式空气悬架产能将提升至150万套/年 墨西哥一期投产 泰国/波兰工厂建设推进中 [3] 财务表现 - 1H25总营业收入同比+5.8%至129.4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11.1%至13.0亿元 [1] - 2Q25毛利率同比-1.1pcts至19.3% 销管研费用率同比+0.9pcts至8.6% [2] - 汽车电子业务收入同比+52%至11亿元 内饰功能件收入同比+12%至44亿元 热管理系统收入同比+7%至10亿元 [2] - 电驱系统业务毛利率达30.6% 机器人业务持续送样并预计贡献利润 [2] 盈利预测 - 维持2025E/2026E/2027E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3.1亿元/45.6亿元/53.9亿元 [3] - 预计营业收入增长率2025E-2027E分别为24.79%/30.80%/14.65% [4] -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2025E-2027E分别为10.20%/37.76%/18.30% [4] - ROE(摊薄)预计从2025E的15.04%提升至2027E的18.13% [4] 业务分项表现 - 减震系统及底盘系统受大客户影响收入下滑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2025E预计达51.98亿元 较2024年32.36亿元显著改善 [10] - 研发费用率维持在5%左右 2025E预计投入16.60亿元 [12]
拓普集团(601689):跟踪报告:短期盈利性波动,持续看好智能汽车+机器人的长期增长逻辑
光大证券· 2025-04-30 09: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业绩稳健,1Q25净利润率回落,总体业绩表现稳健,主要因下游大客户销量下滑、新工厂和新业务开拓费用增加 [1] - 短期盈利性波动,九大产品线稳步推进,短期业绩或受下游大客户车型周期波动等拖累,长期看好基于智能汽车+机器人业务布局与产品储备驱动的业绩增厚前景 [2] - 全球化步伐加速,智能汽车+机器人双平台化布局前景可期,随着2025E - 2026E大客户新车型投产+人形机器人逐步量产,看好全年车端及机器人端业绩兑现 [3] - 鉴于关税等因素,下调2025E/2026E归母净利润预测,新增2027E归母净利润预测,长期看好公司研发整合能力及智能化业务布局与兑现前景,维持“买入”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总营业收入同比+35.0%至266.0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39.5%至30.0亿元;1Q25营业收入同比+1.4%/环比 - 20.4%至57.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 - 12.4%/环比 - 26.2%至5.7亿元 [1] - 2024年毛利率同比 - 2.1pcts至20.8%,销管研费用率同比 - 1.1pcts至8.0%;1Q25毛利率同比 - 2.5pcts/环比+0.1pcts至19.9%,销管研费用率同比+1.8pcts/环比+2.7pcts至10.4% [2] 业务分拆 - 车端:2024年汽车电子业务收入同比+906%至18亿元;内饰功能件、底盘系统、热管理系统收入同比+28%至84亿元、同比+34%至82亿元、同比+38%至21亿元;减震系统收入同比+2%至44亿元 [2] - 机器人端:电驱系统已批量供货,灵巧手电机多次送样并开始批量供货,2024年电驱系统业务毛利率为50.9%,预计持续正向贡献利润 [2] 产能布局 - 国内:计划2025E新增第三条闭式空气悬架产线,建成后总产能可达120万套/年 [3] - 国外:拓普墨西哥热管理工厂和内饰工厂分别于2024/8和2024/9投产,热管理工厂年产能已达30万套,筹划建设墨西哥二期项目,泰国一期工厂计划2026年初投产,波兰工厂计划扩产 [3] 平台化布局 - 车端:单车配套金额至高可达3万元,已配套特斯拉、赛力斯等客户 [3] - 机器人端:已布局直线执行器等多种产品,预计形成业务平台化供应优势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9,701|26,600|33,195|43,419|49,779| |营业收入增长率|23.18%|35.02%|24.79%|30.80%|14.6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151|3,001|3,307|4,555|5,389|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26.50%|39.52%|10.20%|37.76%|18.30%| |EPS(元)|1.95|1.78|1.90|2.62|3.10|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15.60%|15.35%|15.04%|17.79%|18.13%| |P/E|27|29|27|20|17| |P/B|4.2|4.5|4.1|3.5|3.1| [4] 财务报表 - 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展示了2023 - 2027E各年的相关财务数据 [8][9] 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毛利率|23.0%|20.8%|20.3%|20.7%|21.0%| |EBITDA率|20.9%|20.0%|18.9%|16.6%|15.9%| |EBIT率|14.7%|13.9%|12.5%|11.8%|12.1%| |税前净利润率|12.5%|12.9%|11.3%|11.9%|12.3%| |归母净利润率|10.9%|11.3%|10.0%|10.5%|10.8%| |ROA|7.0%|8.0%|7.3%|8.6%|9.1%| |ROE(摊薄)|15.6%|15.3%|15.0%|17.8%|18.1%| |经营性ROIC|12.3%|13.0%|13.1%|14.8%|16.8%| |资产负债率|55%|48%|51%|51%|50%| |流动比率|1.20|1.43|1.36|1.42|1.54| |速动比率|0.91|1.13|1.01|1.04|1.15| |归母权益/有息债务|1.91|2.83|3.15|4.27|5.34| |有形资产/有息债务|3.98|5.15|6.21|8.48|10.34| [10] 费用率、每股指标与估值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销售费用率|1.31%|1.03%|1.10%|1.20%|1.25%| |管理费用率|2.76%|2.33%|2.35%|2.45%|2.50%| |财务费用率|0.44%|0.62%|-0.08%|-0.19%|-0.29%| |研发费用率|5.01%|4.60%|5.00%|5.00%|5.00%| |所得税率|13%|12%|12%|12%|12%| |每股红利|0.56|0.52|0.53|0.73|0.87| |每股经营现金流|3.05|1.92|2.99|3.54|4.11| |每股净资产|12.51|11.60|12.65|14.74|17.10| |每股销售收入|17.88|15.78|19.10|24.98|28.64| |PE|27|29|27|20|17| |PB|4.2|4.5|4.1|3.5|3.1| |EV/EBITDA|15.9|17.9|15.4|13.3|11.7| |股息率|1.1%|1.0%|1.0%|1.4%|1.7%|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