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无线传感SoC

搜索文档
琻捷电子冲刺IPO:花上亿元买的资产 次年就商誉减值超7000万元 交易对手还是公司间接股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09:24
上市申请与公司背景 - 车规级芯片公司琻捷电子科技以特专科技公司身份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寻求根据上市规则第18C章上市 [1]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04百万元 223百万元 348百万元和157百万元 业务规模较小 [2] - 报告期内亏损额分别为人民币205百万元 356百万元 351百万元和143百万元 尚未实现盈利 [2]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为全球第三大汽车无线传感SoC公司 也是中国最大的汽车无线传感SoC公司 [2] 销售模式与客户结构 - 销售模式分为分销和直销两种 [2] - 2025年上半年第一大客户F为股东旗下附属公司 贡献总收入22.9% 是前五大客户中唯一直销商 [1][3][5] - 2024年客户F贡献总收入25.2% [3] - 分销商数量从2023年末480家下降至2024年末182家 2025年上半年末进一步降至119家 [2] - 2024年退出分销商356家 新增58家 2025年上半年退出97家 新增34家 [2] - 前五大客户中直销客户数量从2022年 2023年的3家 降至2024年2家 2025年上半年仅1家 [3] 重大收购事项 - 2022年以总价约人民币126百万元收购聚洵半导体100%股权 转让方包括科隆股份和张智才等 [1][6] - 收购产生商誉人民币76.1百万元 为可识别净资产42.1百万元与现金对价118.2百万元之间的差额 [6] - 2023年对聚洵半导体全额计提商誉减值损失人民币76.1百万元 原因为其业务和财务表现 [7] - 科隆股份2021年以人民币49.4百万元收购聚洵半导体51%股权 2022年以人民币59.7百万元出售给琻捷电子 并获分红款15.3百万元 产生收益23.1百万元 [12] 股权交易与关联方 - 收购聚洵半导体交易对手方张智才 蒋宇俊 华秋电子 嘉立创 上海禅生在交易完成前的2022年4月 9月成为琻捷电子间接股东 [1][9][10][12] - 上述交易对手通过共青城英锐创合伙企业持有琻捷电子1.96%股份 该合伙企业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公司执行董事徐红如全资拥有的公司 [9][11][12] - 共青城英锐创成立于2022年3月 2022年4月正式入股琻捷电子 [12]
琻捷电子冲刺IPO:花上亿元买的资产,次年就商誉减值超7000万元,交易对手还是公司间接股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09:08
上市申请与公司概况 - 琻捷电子以特专科技公司身份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寻求根据上市规则第18C章上市 [1] - 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为全球第三大汽车无线传感SoC公司 也是中国最大的汽车无线传感SoC公司 [2]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分别为1.04亿元(2022年) 2.23亿元(2023年) 3.48亿元(2024年) 1.57亿元(2025年上半年) [2] - 同期亏损额分别为2.05亿元(2022年) 3.56亿元(2023年) 3.51亿元(2024年) 1.43亿元(2025年上半年) 公司尚未实现盈利 [2] 客户结构变化 - 客户F(股东旗下附属公司)在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均为第一大客户 分别贡献总收入的25.2%和22.9% [3] - 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中仅客户F为直销客户 其余四家均为分销商 [2][5] - 分销商数量从2023年末的480家下降至2024年末的182家 再降至2025年上半年末的119家 [2] - 2024年退出分销商356家 新增仅58家 2025年上半年退出97家 新增仅34家 [2] 收购与商誉减值 - 2022年以总价1.26亿元收购聚洵半导体100%股权 交易对手包括科隆股份 张智才等 [1][6] - 收购初始确认商誉7610万元(现金对价1.182亿元与可识别净资产4210万元的差额) [7] - 2023年对聚洵半导体全额计提商誉减值准备7610万元 原因为业务和财务表现未达预期 [7] - 科隆股份2021年以4940万元收购聚洵半导体51%股权 2022年以5970万元出售给琻捷电子 并获1530万元分红款 产生收益2307万元 [12] 股权交易关联关系 - 交易对手张智才 蒋宇俊等通过共青城英锐创间接持有琻捷电子1.96%股份 [9][12] - 共青城英锐创成立于2022年3月 2022年4月入股琻捷电子 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公司董事徐红如全资拥有的公司 [12] - 股权转让交易于2022年3-5月进行 交易对手在交易完成前已成为公司间接股东 [1][12]
IPO一周资讯|纳斯达克提交代币化证券交易提案
搜狐财经· 2025-09-15 07:39
上市企业 - 金融服务提供商道元集团于美国东部时间9月9日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发行150万股股份 募集资金600万美元 市值达3209万美元 [1] - 折叠自行车公司大行科工于北京时间9月9日在港交所主板IPO上市 全球发售792万股股份 募集资金3.92亿港元 市值达15.7亿港元 按2024年零售量计在中国内地折叠自行车行业市场份额达26.3% 按零售额计市场份额为36.5% [2] 递表企业 - 汽车无线传感SoC公司琻捷电子于北京时间9月5日递表港交所拟主板IPO上市 按2024年收入计为全球第三大汽车无线传感SoC公司及中国最大汽车无线传感SoC公司 [2] - 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思格新能源于北京时间9月8日再次递表港交所拟主板IPO上市 按2024年产品出货量计为全球排名第一的可堆叠布式光储一体机解决方案提供商 市场份额达28.6% [3] - 生物医药公司甫康药业于北京时间8月31日递表港交所拟主板IPO上市 专注于开发癌症相关疾病治疗领域的突破性疗法 [4] - 城市道路客运信息服务提供商盛威时代于北京时间9月11日再次递表港交所拟主板IPO上市 [5] - 管理及技术咨询公司Barentsz于美国东部时间9月8日递表美国SEC拟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计划募集资金约500万美元 [6] - 手机应用开发商EvoNexus于美国东部时间9月8日递表美国SEC拟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计划发行200万股股份 拟募集资金800万美元 [7] 招股企业 - 激光雷达研发与制造企业禾赛科技于9月8日至9月11日招股 拟全球发售255万股股份 计划募集资金约41.6亿港元 预计9月16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8] - 数字医疗综合服务提供商健康160于9月9日至9月12日招股 拟全球发售3364.55万股股份 计划最高募集资金约5亿港元 预计9月17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9] - 生物制药公司劲方医药于9月11日至9月16日招股 拟全球发售7760万股股份 计划募集资金约15.82亿港元 预计9月19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已建立产品管线包括八个候选产品 其中五个正在临床开发中 [10][11] 市场动态 - 纳斯达克于美国东部时间2025年9月8日向SEC提交规则修改提案 申请允许在其主板市场交易代币化证券 涵盖股票与交易所交易产品 若获批准最早将于2026年第三季度实施 [12] - 香港《施政报告》将于9月17日公布 香港证券及期货专业总会建议分三阶段下调甚至取消股票印花税 同时改革创业板参考纳斯达克分层模式 [13]
中国销量前十车企都在用,这家芯片公司赴港IPO
新浪财经· 2025-09-11 07:24
公司概况 - 琻捷电子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致力于提供创新的传感芯片[3] - 核心研发团队来自复旦大学 在无线传感SoC关键技术领域平均拥有约20年经验 成员曾任职于高通、Cadence等全球知名科技公司[4] - 创始人李梦雄及李曙光共同控制公司约32.25%的已发行股本总额[4]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为全球第三大汽车无线传感SoC公司及中国最大汽车无线传感SoC公司 市场份额达7.3%[3][8] - 中国2024年销量前十大汽车OEM均已采用公司产品[3] - 按产品2024年收入计 BMS SoC排名全球第一[11]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1.04亿元增长至2024年3.48亿元 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1.57亿元[5] - 2022年至2024年期内亏损分别为2.05亿元、3.56亿元、3.51亿元[5] -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亏损收窄至1570万元 同比显著改善[5] 产品与技术 - 汽车无线传感SoC贡献2024年总收入的60.06% 收入达2.09亿元[6] - 智能轮胎传感SoC 2024年销量达3245.2万颗 同比增长160.74%[10] - BMS SoC 2025年上半年销量140.7万颗 同比增长99% 营收0.25亿元同比增长109.58%[1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汽车传感SoC累计出货量达1.64亿颗 搭载于40余种车型[9] 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研发成本分别为0.77亿元、0.96亿元、1.08亿元 呈现逐年递增趋势[6]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成本0.36亿元 同比下降10.8% 主要因优化研发团队架构[6] 战略布局 - 重点开发无线BMS SoC(wBMS SoC)适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及储能电池[11] - 启动机器人应用传感SoC战略开发 包括电涡流位置传感SoC和人形机器人专用传感芯片[12] - 全球wBMS SoC市场规模预计从2026年1亿元增长至2030年207亿元 中国份额将达150亿元[11] 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8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纪源资本、经纬创投、华登国际及吉利资本、广汽资本等产业机构[12] - 2024年11月最后一轮融资后估值为36.35亿元[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