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氯碱相关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浙江沪杭甬拟吸收合并镇洋发展实现“A+H”上市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03 16:42
交易结构 - 浙江沪杭甬以发行A股方式换股吸收合并镇洋发展 换股比例为1:1.08 即每1股镇洋发展股票可换1.08股浙江沪杭甬A股股票 [1] - 交易完成后镇洋发展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 浙江沪杭甬作为存续公司承接其全部资产、负债及权利义务 [1] - 浙江沪杭甬为本次合并发行的A股及原内资股将申请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形成"H股+A股"两地上市格局 [1] 股权结构 - 交易完成后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将直接及间接合计持有存续公司66.74%股份 保持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地位 [1] 业务整合 - 交易前浙江沪杭甬主营业务为高速公路业务和证券业务 其中证券业务由子公司浙商证券经营 [2] - 镇洋发展专注于氯碱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2] - 交易后浙江沪杭甬主营业务将拓展至化工行业 通过资产、人员和管理整合增强综合实力 [2] 战略意义 - 此次交易是浙江沪杭甬多元化布局、拓展业务版图的重要举措 通过切入化工行业增强抗风险能力 [2] - 浙江交通集团可借此深化国企改革 将镇洋发展纳入交通能源生态链 加速氢能储运、光伏材料等基建领域发展布局 [2] - 交易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 拓宽资金来源为高速公路建设提供支持 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
浙江沪杭甬拟换股吸并镇洋发展 实现“A+H”两地上市
证券日报网· 2025-09-03 06:00
交易方案 - 浙江沪杭甬以发行A股方式换股吸收合并镇洋发展 换股比例为1:1.08 即每1股镇洋发展股票可换1.08股浙江沪杭甬A股股票 [1] - 交易完成后镇洋发展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 浙江沪杭甬作为存续公司承接其全部资产、负债及业务 [1] - 浙江沪杭甬将形成"A+H"两地上市格局 交通集团作为控股股东直接及间接持有存续公司66.74%股份 [1] 业务影响 - 交易前浙江沪杭甬主营高速公路业务及证券业务(通过子公司浙商证券运营) [2] - 镇洋发展专注于氯碱相关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 [2] - 交易后浙江沪杭甬主营业务拓展至化工行业 通过整合增强综合实力 [2] 战略意义 - 交易是浙江沪杭甬多元化布局的重要举措 通过拓展化工行业增强抗风险能力 [3] - 交通集团可借此深化国企改革 消除上市公司架构冗余 将镇洋发展纳入交通能源生态链 [3] - 加速集团在氢能储运、光伏材料等基建领域发展 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打造新增长极 [3] 协同效应 - 双方凭借氢能制备、应用场景及终端网络优势 在新能源交通基建领域形成深度协同 [4] - 业务与资源全面整合可优化治理结构 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增强核心竞争力与行业地位 [4] - "A+H"双融资平台有助于拓宽融资渠道 为高速公路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3][4] 后续挑战 - 交易需双方董事会再次审议、股东大会批准及相关监管机构核准 [4] - 化工行业周期波动频繁 存续公司需有效应对化工业务业绩波动 实现主业平稳融合 [4] - 高速公路强监管属性与化工强周期特征差异显著 需尽快完成风控体系整合与适配 [4]
镇洋发展: 浙江沪杭甬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浙江镇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暨关联交易预案(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9-02 17:11
交易方案概述 - 浙江沪杭甬以发行A股方式换股吸收合并镇洋发展 浙江沪杭甬为吸收合并方 镇洋发展为被吸收合并方 交易完成后镇洋发展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 存续公司承继镇洋发展全部资产、负债、业务及人员 [9] - 浙江沪杭甬A股发行价格为13.50元/股 镇洋发展换股价格以定价基准日前120日均价11.23元/股为基础 给予29.83%溢价率 即14.58元/股 [10] - 换股比例确定为1:1.0800 即每股镇洋发展A股可换取1.0800股浙江沪杭甬A股 [11] - 镇洋发展总股本441,895,215股 浙江沪杭甬将发行477,246,833股A股作为合并对价 [12] 股权结构变化 - 交易完成后交通集团直接及间接持有存续公司4,348,415,547股 占总股本66.74% 仍为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27] - 交易后内资股(A股)合计持股比例从66.49%升至68.95% H股持股比例从33.51%降至31.05% [27] - 原镇洋发展其他股东将持有存续公司216,081,281股 占比3.32% [27] 股东权益保护机制 - 为浙江沪杭甬异议股东提供收购请求权 为镇洋发展异议股东提供现金选择权 [15][18] - 现金选择权提供方为交通集团及指定主体 收购请求权提供方同样为交通集团及指定主体 [15][18] - 异议股东需在股东会上投反对票并持续持股至实施日方可行使权利 [16][19] 业务整合与协同效应 - 交易前浙江沪杭甬主营高速公路投资经营及证券业务 镇洋发展专注氯碱化工产品研发生产 [26] - 交易后存续公司业务拓展至化工行业 可通过氢能制备与应用场景实现交能融合协同 [26] - 借助"A+H"双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 实现全产业链协同效应 [26] 财务影响 - 根据2024年度审计报告 浙江沪杭甬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及资产净额占比均超过50% 构成镇洋发展重大资产重组 [24] - 交易完成后存续公司每年现金分红不低于每股0.41元 [25] - 截至预案签署日审计估值工作尚未完成 无法定量分析财务影响 [28] 交易进度与审批 - 交易尚需双方再次董事会审议及股东大会批准 [3] - 需取得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中国证监会、上交所、联交所等监管机构批准 [29] - 若因股价波动或内幕交易嫌疑可能导致交易被暂停、中止或取消 [52] 资产与债务处理 - 交割日起镇洋发展所有资产及负债由存续公司承继 [22] - 存续公司承接镇洋发展所有合同及员工聘用协议 [23] - 双方将依法通知债权人并履行债务清偿或担保义务 [21]
又一起上市公司吸收合并!股价提前涨停!
IPO日报· 2025-08-21 00:32
重大资产重组方案 - 浙江沪杭甬拟通过发行A股股票换股吸收合并镇洋发展 [1][2] - 镇洋发展股票及可转债自8月20日起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 [3] - 消息公布前一日(8月19日)镇洋发展股价涨停,市值达68亿元 [4] 交易双方背景 - 浙江沪杭甬主营高速公路投资运营,拥有沪杭甬高速等9条公路资产,为港股上市公司 [7] - 镇洋发展主营氯碱化工产品,2021年11月登陆上交所,控股股东同为浙江省交通集团 [7] - 浙江沪杭甬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稳定在52-55亿元,镇洋发展同期净利润从3.8亿元下滑至1.91亿元 [8][10] 财务表现对比 - 镇洋发展2024年营收28.99亿元(同比+37.1%),但净利润1.91亿元(同比-23.21%) [8]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减50.41%-57.89%至4500-5300万元,主因产品价格下行 [8][9] - 吸收合并后上市公司业绩将显著改善,浙江沪杭甬将实现"A+H"双上市平台 [11] 行业动态与政策 - 2025年已发生国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证券案例,中国船舶合并中国重工等项目推进中 [13] - 证监会2024年5月修订《重组办法》,明确吸收合并锁定期规则(控股股东锁6个月,其他股东不设限) [15][16] - 港股吸收合并A股案例罕见,此前中国能源建设2021年换股合并葛洲坝并实现A股上市 [16]
又一起上市公司吸收合并!股价提前涨停!
国际金融报· 2025-08-20 11:01
重大资产重组方案 - 浙江沪杭甬拟通过发行A股股票换股吸收合并镇洋发展 [1] - 交易完成后浙江沪杭甬将实现"A+H"两地上市 [8] - 镇洋发展股票及可转债自8月20日起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 [2] 公司基本面对比 - 镇洋发展2024年营收28.99亿元(同比+37.1%)但净利润1.91亿元(同比-23.21%) [5] - 浙江沪杭甬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稳定在52-55亿元区间 [7] - 镇洋发展预计2025H1净利润4500-5300万元(同比-50.41%至-57.89%) [5] 市场反应与行业动态 - 公告前一日(8月19日)镇洋发展股价涨停市值达68亿元 [3] - 2025年已出现国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证券等案例 [9] - 证监会5月修订《重组办法》明确吸收合并锁定期规则 [10][11] 历史案例参考 - 中国能源建设2021年换股吸收合并葛洲坝后实现A股上市 [11] - 港股公司吸收合并A股公司案例较为罕见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