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船
icon
搜索文档
民船订单量价齐升 中国重工、中国船舶预计中报净利润大幅增长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11 16:41
公司业绩预增 - 中国重工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5亿元至18亿元,同比增长181.73%至238.08%,扣非归母净利润13亿元至16亿元,同比增长192.96%至260.57% [1] - 中国船舶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8亿元至31亿元,同比增长98.25%至119.49%,扣非归母净利润26.35亿元至29.35亿元,同比增长119.89%至144.93% [1] - 业绩增长主因包括民船交付量增加、订单价格提升、成本管控优化及智能化改造缩短建造周期 [1][2] 行业发展趋势 - 船舶行业整体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手持订单结构升级优化,高附加值船型(如LNG运输船、VLCC)占比提升 [2] - 2025年1-4月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全球市场份额49.9%、67.6%、64.3%,主要指标全球第一 [4][5] - 全球造船业手持订单饱满,产能供给偏紧,行业周期上行趋势延续 [5] 公司合并重组进展 - 中国船舶拟以1151.50亿元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为全球船舶行业最大规模企业合并案例 [2] - 合并交易已获上交所审核通过并提交证监会注册,待批文后实施 [3] - 合并后公司手持订单量占全球15%,造船完工量占比超14%,新签订单量占比超16% [4]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中国重工为国内产业链最完整的船舶及海洋装备制造企业,五大业务板块覆盖海洋防务、运输装备等 [3] - 中国船舶为全球唯一同时在建大型LNG船和邮轮的上市公司,细分船型订单量全球领先 [3] - 合并后将减少同业竞争,优化产业布局,发挥协同效应提升产能和盈利能力 [4]
中国重工(601989):业绩预增超预期 船价已现企稳迹象 重组事项提上日程
新浪财经· 2025-07-11 10:33
业绩预增 - 公司2025H1归母净利润预计15亿-18亿元,同比增加182%-238%,扣非归母净利润13-16亿元,同比增加193%-261% [1] - 2025Q2归母净利润预计9.81-12.81亿元,同比增加147%-222%,环比一季度增加89%-147%,中值11.3亿元超预期 [1] 订单与交付 - 2025H1交付订单29艘/85万CGT,2025H2排产民船28艘/89万CGT [1] - 2025H1和2025H2交付的高价订单比例分别为75%和96%,成本端钢材价格预计同比下降6% [1] 行业政策与市场 - 美国301新方案取消对中国造新船手持订单收费,对非中国船东收费力度降低,利空情绪逐步出清 [2] - 6月新造船价格指数187点,月环比上涨0.22%,订单量载重吨口径环比上升180%,金额口径环比上升39% [2] - 6月中国新签订单载重吨全球占比70%,金额占比61%,环比分别提高14pct和38pct [2] 合并与产能 - 公司与中国船舶合并后产能可达全球总产能的33%(DWT口径)或18%(CGT口径) [3] - 中国船舶最大产能1432万DWT/435万CGT,中国重工最大产能1513万DWT/287万CGT [3]
双双预计净利润翻倍!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上半年业绩为“南北船”合并添彩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0 14:58
业绩预告 - 中国船舶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28亿元至31亿元,同比增加98.25%至119.49% [1][8] - 中国重工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15亿元至18亿元,同比增长181.73%至238.08% [1][8] - 净利润增长原因包括交付民船价格提高、交付民船数量增长等 [8] 行业与公司动态 - 船舶行业整体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中国船舶手持订单结构升级优化,交付民品船舶价格同比提升,建造成本管控得当,营业毛利同比增加 [9] - 中国重工发挥主建船型批量建造优势,强化精益管理、深化成本管控,交付民船产品数量大幅增加,营业收入相应增长 [9] - 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重大重组事项获上海证券交易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议通过,待中国证监会签发注册批文后即可正式实施 [10] - 合并后中国船舶将吸纳大连造船、武昌造船、北海造船等优质资产,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产品结构最全的造船旗舰上市公司 [10] 经营目标与战略布局 - 中国船舶2025年经营目标为完成营业收入805亿元,包括民品造船完工89艘、修船完工270艘,实现应用产业产值16.10亿元 [11] - 当前市场订单需求扩张主要集中在大型LNG运输船、VLCC等高技术门槛船型 [11] - 中国船舶在手订单已排期至2029年,公司将提升智能化制造和精益化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增加船舶交付总量、降低制造成本 [11] - 公司将布局深海科技产业,增强深海装备研制能力,促进产业创新协同发展 [11] 政策与行业趋势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重创新驱动和高效协同 [10] - 全球船舶行业处于大周期上升阶段,船舶老龄化趋势推动更替需求扩大,绿色低碳背景下老旧船型更替进程加快 [11]
中国重工:上半年净利预增182%-238%
快讯· 2025-07-10 10:00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亿元-18亿元 [1] - 净利润同比增长181 73%-238 08% [1] 业绩驱动因素 - 主建船型批量建造优势发挥 [1] - 精益管理强化与成本管控深化 [1] - 民船产品交付数量大幅增加带动营业收入增长 [1] 经营改善措施 - 效率效益提升 [1] - 经营业绩同比明显提升 [1]
中国重工计划今年营收超600亿 在手民船订单1400亿中高端占75%
长江商报· 2025-05-21 23:49
公司业绩与目标 - 公司计划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超过600亿元,若达成将创历史新高 [1][2] - 2025年一季度末手持民船订单超3000万载重吨,金额超1400亿元,中高端船型占比超75% [1][3]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554.36亿元,同比增长18.7%,归母净利润13.11亿元,实现扭亏 [2]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22.16亿元,同比增长20.12%,归母净利润5.19亿元,同比增长281.99% [1][2] - 一季度民船交付量同比增长20%以上,毛利率提升超5个百分点 [2] 行业动态 - 2024年全球造船业上行,我国造船完工量5025.33万载重吨(占全球57.01%),新接订单12903.36万载重吨(占全球76.96%),手持订单24251.32万载重吨(占全球66.54%) [3] - 公司手持订单生产排期已至2028年底,新接订单中主建船型批量订单占比达90%,绿色船型占比近60% [3] 并购与整合 - 中国船舶拟吸收合并公司以消除同业竞争,存续公司总资产将突破4000亿元,成为全球造船业"巨无霸" [4][5] - 合并后将促进专业化整合,实现优势互补,提升国际竞争力 [5]
中国船舶(600150):盈利持续释放 造船龙头合并重组未来可期
新浪财经· 2025-05-06 10:32
财务表现 - 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5.84亿元,同比+5.01%,归母净利润36.14亿元,同比+22.21% [1] - 25年Q1营业收入158.58亿元,同比+3.85%,归母净利润11.27亿元,同比+180.99%,超预告中值11亿元 [1] - 24年主营业务毛利率达9.94%,同比提升0.43pct,船舶造修及海洋工程业务毛利率9.57%,同比+0.29pct [2] - 25Q1毛利率达12.84%,同比大幅提升6.16pct [2] 盈利能力提升原因 - 24年交付船舶量价上升,智能化制造和精益化管理提升生产效率 [2] - 原材料钢材价格走低抵消部分配套设备价格上涨影响 [2] - 扣除上年同期外高桥造船收回4座海工平台影响后,毛利率同比增加3.56pct [2] 订单情况 - 24年承接民船订单154艘/1272.46万载重吨/1039亿元,同比增加26艘/353.85万载重吨 [3] - 修船业务承接296艘/20.73亿元,应用产业承接合同金额22.90亿元 [3] - 24年完工交付民船93艘/721.34万载重吨,同比增加12艘,吨位数完成年计划112.74% [3] - 截至24年底手持民船订单322艘/2461.07万载重吨/2169.62亿元,生产排期已至2028年 [3] 行业现状 - 24年我国造船完工量5076.31万载重吨,同比+9.63%,新船订单量13496.57万载重吨,同比+62.38% [4] - 手持订单量24546.78万载重吨,同比+48.88%,占世界总量56.88%/75.81%/66.70% [4] - 油轮、散货船订单/运力仍处历史低位,双燃料等绿色船舶需求持续增长 [4] - 美国301新方案落地对造船厂影响减小,后续订单量有望恢复 [4]
中国船舶(600150):24A、25Q1点评:盈利持续释放,造船龙头合并重组未来可期
长江证券· 2025-05-06 08: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船舶24年及25年一季度业绩持续释放,盈利能力持续增长,后续业绩有望持续释放 [2] - 2024年船舶行业景气度持续向上,我国市场份额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公司新签及交付订单量价齐升,盈利能力得到释放 [2] - 船舶行业供需缺口持续,环保需求带动绿色船舶订单占比提升,船舶集团重组合并后经营效率提升,公司业绩有望持续高增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中国船舶24年实现营业收入785.84亿元,同比+5.01%;归母净利润36.14亿元,同比+22.21%;25年Q1实现营业收入158.58亿元,同比+3.85%,实现归母净利润11.27亿元,同比+180.99%,超此前预告中值(11亿元) [4] 事件评论 - 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增长,24年主营业务毛利率达9.94%,同比提升0.43pct,25Q1毛利率达12.84%,同比大幅提升6.16pct [10] - 2024年公司新签及交付订单量价齐升,共承接民船订单154艘/1272.46万载重吨/1039亿元,同比增加26艘/353.85万载重吨;交付民船93艘/721.34万载重吨,同比增加12艘 [10] - 2024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船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同比均增长,市场份额连续15年居世界第一,后续造船订单量有望维持较高位置 [10] - 展望25年,中国船舶合并中国重工后发挥协同效应,业绩有望持续高增,预计2025 - 2026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73.5亿元、100.8亿元,对应PE分别为18倍及13倍 [10]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78584|90965|99961|109957|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614|7347|10082|12800| |EPS(元)|0.81|1.64|2.25|2.86| |市盈率|36.23|17.82|12.99|10.23| |市净率|2.57|2.25|1.92|1.62| |总资产收益率|2.0%|3.8%|4.8%|5.6%| |净资产收益率|7.1%|12.6%|14.8%|15.8%| |净利率|4.6%|8.1%|10.1%|11.6%| |资产负债率|69.6%|67.1%|64.7%|61.9%| |总资产周转率|0.43|0.48|0.48|0.48|[14]
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因深化精益管理、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交付量 [1][4] 本期业绩预告情况 业绩预告期间 - 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1] 业绩预告情况 - 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 - 6亿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同比增加269.66% - 343.59%,与重述后财务数据相比同比增加267.85% - 341.42% [1] - 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 - 5亿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和重述后财务数据相比同比均增加349.91% - 462.38% [2] 审计情况 - 本次业绩预告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 [3] 上年同期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 追溯调整前 - 2024年第一季度利润总额为14478.81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525.91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890.73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006元/股 [3] 追溯调整后 - 2024年第一季度利润总额为14545.55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592.65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890.73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006元/股 [3] 追溯调整原因 - 2024年下半年全资子公司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以104381.50万元购买武汉武船航融重工装备有限公司100%股权,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自2024年初将其纳入合并范围并追溯调整对比财务报表 [3] 本期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 - 公司深化精益管理,提升价值创造能力,报告期民船建造周期缩短,生产效率提升,产品交付量同比增长超20%,毛利率提升超5个百分点,推动业绩增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