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比亚迪Seal U
icon
搜索文档
中金 | 乘用车出海洞察#5:全球格局再重构,中国汽车深受益
中金点睛· 2025-09-25 23:57
全球汽车格局重构 - 全球汽车正处于格局重构阶段 2025年中国汽车已完成出口扩张 即将迎来出海加速 全球消费者对电动智能技术认知已建立 欧美日车企加速产品投放 非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将从拖累转向加速 [2] - 中国汽车电动智能变革基本完成 依托技术变革优势 中国自主品牌实现本土新能源市场份额领先 新能源上险口径8M25达89% 依托规模优势和运营效率 中国蝉联汽车出口全球第一 自主车企即将迎来出海加速 进入更深入的国际化扩张阶段 [2] - 2030年中国自主品牌车企有望实现全球近3000万辆的产量规模 并培育数家年产500万辆以上的车企 [2] 中国新能源市场表现 - 2024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量达1077万辆 同比增长68% 2020-2024年复合增速达75% 新能源年销量及存量规模均位居全球第一 [4] - 8M25中国新能源上险量同比增长24% 新能源渗透率50.5% 3月以来单月新能源渗透率均达50%以上 8M25自主品牌新能源市场份额达89% [4] - 预计2025年新能源销量中性假设下同比增长接近25% 乐观状态下有望实现同比增长25% 对应渗透率突破55% [4] 汽车出口表现 - 1-8月乘用车累计出口364万辆 同比+14.5% 单月出口量环比持续提升 1-8月新能源占出口比重较2024年增长15ppt至41% [8] - 1-8月中国对欧盟、东盟、西亚、非洲等重要市场出口均实现高速增长 对墨西哥新能源出口量增长1.1倍 对西亚增长1.0倍 对欧盟的新能源出口量同比增长32% [8] - 1-8月比亚迪出口量同比增长1.3倍至60.1万辆 奇瑞、上汽通用五菱出口量稳健增长 小鹏、零跑累计出口量分别达2.5/3.1万辆 [8] 欧洲新能源市场 - 1H25欧盟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向上突破达23% 同比增速达到20% BEV/PHEV渗透率分别为15%/8% 同比+3ppt/1.5ppt [9] - 1H25丹麦、瑞典、芬兰、荷兰渗透率最高均达50%以上 德国、法国渗透率在20-30%区间 西班牙、意大利渗透率低于欧盟平均水平 [9] - 非欧盟国家中 挪威新能源渗透率在2023年已突破90%且持续增长 英国新能源渗透率1H25达32% [9] 欧洲市场竞争格局 - 欧盟市场格局仍以传统车企主导 2024年大众、Stellantis、雷诺、宝马、梅赛德斯-奔驰市占率分别为26%、16%、11%、7%、5% [12] - 新能源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 大众、宝马、梅赛德斯-奔驰市占率整体靠前 特斯拉、Stellantis份额呈下降趋势 比亚迪、小鹏等份额提升明显 [12] - 比亚迪1H25在欧盟新能源市占率达3.7% 新能源市场份额提升至第9名 [12] 东盟新能源市场 - 东盟市场新能源销量逆势增长 2024年/1H25同比增速达55%/101% 销量规模分别达22.9/19.7万辆 [17] - 1H25越南、泰国、印尼新能源渗透率分别达37%/28%/14% 越南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快速提升主要系Vinfast多款新能源车型上市带动 [17] - 比亚迪1H25在轻型车市场份额达5.2%位列第7 在新能源市场份额达31% 广汽、奇瑞、上汽、长城等自主车企在新能源市场份额位居前列 [19] 拉美新能源市场 - 拉美地区6国2024年乘用车及轻型车年销量为489万辆 同比+10% 新能源销量达11万辆 同比增长2.5倍 新能源渗透率2.3% [20] - 巴西占8.7万辆 同比增长3.2倍 渗透率达3.5% 1H25巴西、哥伦比亚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提升 [20] - 比亚迪在新能源市场份额从60%提升至77% 宋Plus、海豚及海豚mini贡献主要增量 沃尔沃、长城位列其后 [23] 全球车企电动化规划 - 大众集团重点推出4款全新紧凑型和小型电动车型 包括ID.Polo、ID.Polo GTI、ID.Cross以及ID.EVERY1概念车 2026年在欧洲市场补齐2.5万欧元左右价格的入门级电动车型 [29] - 宝马iX3车型作为NEUE KLASSE系列第一款车型正式发布 WLTP续航里程802km 采用800V架构 最高10分钟充电可支持续航里程372km 2027年前计划有40款运用NEUE KLASSE平台的车型 [31] - 梅赛德斯-奔驰发布基于全新MB.EA平台的纯电GLC新车型 WLTP续航里程为713km 采用800V架构 最高10分钟充电可支持续航里程303km 计划2026年推出电动版C-Class 2027年推出电动E-Class [33] - 丰田计划2026年前推出10款纯电动车 2030年前推出30款纯电动车 本田"Honda 0系列"将于2026年推出首款车型 现代目标2030年前上市21款纯电车 [37] 市场前景预测 - 预计2025年海外市场新能源销量达到666万辆 渗透率达到12% 欧盟2030年新能源渗透率逐步达到65% 带动海外市场新能源销量达到2000万辆 年复合增速达到26% 渗透率达到33% [39] - 预计中国自主品牌2030年海外销量有望超900万辆 其中新能源超550万辆 对应25%的市场份额 [39] - 预计东南亚2025年新能源渗透率有望达16% 而后逐步提升至30%以上 拉美市场看好供给端发力 带动以巴西为主的新能源销量增长 [38]
四个月销量翻两番,比亚迪加速进军欧洲腹地
华尔街见闻· 2025-06-19 15:50
欧洲市场扩张战略 - 凭借时尚展厅、竞争力定价和积极经销商网络拓展在欧洲市场迅速取得销售势头 [1] - 2025年前四个月欧洲销量几乎翻两番 已超越特斯拉成为欧洲电动汽车销量领先者 [1] - 调整产品策略 推出更小更便宜车型吸引年轻买家 快速扩充混动车型阵容 [2] - 接管进口业务以获得调整产品组合的灵活性 [2] - 在英国市场实现显著增长 从2024年前四个月1611辆跃升至2025年同期近1.2万辆 [2] 市场定位与竞争优势 - 欧洲电动汽车平均售价是中国市场两倍 市场规模达5000亿欧元(约5760亿美元) [1] - 产品性价比优势明显 如Seal U比奥迪A3混动便宜6000英镑且配置更丰富 [3] - 在欧洲五大主要市场(德英法西意)增长率均达200%或更高 [2] - 有望超越菲亚特、本田和宝马Mini等传统品牌在英国市场地位 [2] 人才与组织策略 - 从欧洲顶级汽车制造商"挖角"高管 如前英国负责人Maria Grazia Davino重塑德国经销商网络 [2] - 海外业务负责人李云飞对细节要求严格 每月访问欧洲 关注展厅照明、标识等细节 [3][4] - 全球最大研发团队之一支持 拥有12万名研发人员 [4] 产能与供应链布局 - 在匈牙利建设工厂 体现长期承诺 确保可靠维修服务 [4] - 匈牙利工厂将生产SUV版海豹(Seal U) 努力本土化供应链 [4] - 标准展厅面积120平方米 可展示七款车型而不显拥挤 [4] 资源投入与战略目标 - 承诺在欧洲市场投入高达200亿美元 [1][4] - 执行副总裁李云飞表示"欧洲是最重要的市场" [1] - 战略目标不仅是跻身欧洲汽车业层级 更将影响行业话语权归属 [4]
电力设备行业深度报告:欧洲电车趋势已起——从欧洲车企2025Q1财报看电动化趋势
开源证券· 2025-05-21 10: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欧洲电车呈现强劲产业化趋势,多家车企BEV销量大幅增长,中国车企加大PHEV出口[4][5] - 2025 - 2026年欧洲车企新品持续推出,有望巩固并延续电动化趋势[6] - 碳排放考核现阶段有压力,新车型推出后2027年有望超额完成目标,各车企新车型或带动欧洲电车市场放量[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销量 - 2025Q1雷诺、大众、宝马等车企在欧洲BEV销量大幅增长,Stellantis和奔驰受产品换代影响Q1未强劲增长,后续新车型或推动复苏,特斯拉在欧份额下滑[4][14] - 雷诺2025Q1 BEV销量同比+88%,雷诺5是欧洲B级电车销量第一,集团BEV渗透率提升,欧洲区订单显示电动化趋势质的转变[15][16] - 大众2025Q1欧洲BEV交付量同比+113%,西欧BEV渗透率从9%提至19%,BEV订单增长64%,新车型攻势和价格折扣起作用[19][21] - 宝马2025Q1欧洲BEV销量同比+64%,全球BEV销量11万辆,BEV渗透率18.7%,畅销车型有iX1、i4等[23] - 中国车企加大PHEV出口以规避加征关税影响,2025Q1比亚迪出口量同比+124%,名爵同比 - 47%,小鹏同比+143%,3月比亚迪Seal U销量创新高[5][32] 新车节奏 - 欧洲各车企有电车产品发布规划,新品推出有望巩固延续电动化趋势[37] - Stellantis 2.5万欧元价格带新车Q2或推动销量复苏,C级车部分车型2025下半年入市[40] - 雷诺4将于Q2末推出,有望延续雷诺5热销趋势,新款雷诺Twingo预计2026年投放[41][42] - 大众9月将展出入门级BEV,2026年推出ID.2,2027年推出ID.EVERY.1 [45] - 宝马2025年底前生产iX3,2026 - 2027年系列车型放量[46] - 奔驰2025年发布CLA,2026年开启大规模电车发布,目标2027年新能源渗透率超30%[49] 碳排放考核 - 欧盟考核2025 - 2027年三年平均值,除宝马外车企认为现阶段达标有压力,新车型推出后2027年有望超额完成[53] - Stellantis认为放宽考核能避免2025Q4恐慌性降价,可利用碳积分[54] - 雷诺不参与碳排放池计划,计划提升EV和HEV渗透率,减少内燃机汽车销量,强调电车降本[55] - 大众预计2025年计提15亿欧元潜在罚款,2026年压力减小,2027年超额完成目标[57] - 宝马2024年已超额完成目标,2025年有信心继续达成[58] 投资建议 - 推荐锂电池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等;锂电材料湖南裕能等;电源/电驱系统威迈斯、富特科技;受益标的涉及锂电结构件、汽车安全件等多领域[7][59]
从欧洲车企2025Q1财报看电动化趋势:欧洲电车趋势已起
开源证券· 2025-05-21 09: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欧洲电车呈现强劲产业化趋势,多家车企BEV销量大幅增长,中国车企加大PHEV出口 [4][5] - 2025 - 2026年欧洲车企新品持续推出,有望巩固并延续电动化趋势 [6] - 碳排放考核现阶段有压力,新车型推出后2027年有望超额完成目标,各车企新车型有望带动欧洲电车市场放量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销量 - 2025Q1雷诺、大众、宝马等车企欧洲BEV销量大幅增长,Stellantis和奔驰受产品换代影响Q1未强劲增长,后续新车型或推动复苏,特斯拉在欧份额下滑 [4][14] - 雷诺2025Q1 BEV销量同比+88%,雷诺5是欧洲B级电车销量第一,集团BEV渗透率提升,订单显示电动化趋势质变 [15][16] - 大众2025Q1欧洲BEV交付量同比+113%,西欧BEV渗透率从9%提至19%,BEV订单增长64% [19][21] - 宝马2025Q1欧洲BEV销量同比+64%,全球BEV销量11万辆,BEV渗透率18.7% [23] - 中国车企加大PHEV出口以规避加征关税影响,2025Q1比亚迪出口量同比+124%,名爵同比 - 47%,小鹏同比+143% [5][32] 新车节奏 - 欧洲各车企有明确电车产品发布规划,新品推出有望巩固延续电动化趋势 [37] - Stellantis 2.5万欧元价格带新车Q2或推动销量复苏,C级车部分车型2025下半年入市 [40] - 雷诺4将于Q2末推出,有望延续雷诺5热销趋势,新款雷诺Twingo预计2026年投放 [41][42] - 大众9月将展出入门级BEV,2026年推出ID.2,2027年推出ID.EVERY.1 [45] - 宝马2025年底前生产iX3,2026 - 2027年推出6款NEUE KLASSE车型 [46] - 奔驰2025年发布CLA,2026年开启大规模电车发布,目标2027年新能源渗透率超30% [49] 碳排放考核 - 欧盟考核2025 - 2027年三年平均值,多数车企现阶段达目标有压力,新车型推出后2027年有望超额完成 [53] - Stellantis认为放宽考核可避免2025Q4恐慌性降价,可利用碳积分满足目标 [54] - 雷诺不参与碳排放池计划,计划提升EV和HEV渗透率,减少内燃机汽车销量,强调电车降本 [55] - 大众预计2025年计提15亿欧元潜在罚款,2026年压力减小,2027年超额完成目标 [57] - 宝马2024年已超额完成目标,2025年有信心继续达成 [58] 投资建议 - 推荐锂电池企业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等;锂电材料企业湖南裕能、中伟股份等;电源/电驱系统企业威迈斯、富特科技;受益标的涉及锂电结构件、汽车安全件等多领域企业 [7][59]
暴增368% ,“插混东风”吹进欧洲
新浪财经· 2025-05-11 10:13
欧洲市场插电混动车型增长 - 2025年一季度欧洲插电混动车型需求显著提升,MG HS等车型因性价比和实用性受消费者青睐[1] - 插混车型从非主流选择转变为欧洲家庭的"首选替代"产品[2] 中国品牌在欧洲市场的表现 - 2025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在欧洲注册量达148096辆,同比增长78%,远超欧洲整体市场0.2%的份额降幅[3] - 上汽集团一季度销量78505辆,同比增长33.5%,其中3月单月销量22296辆,同比暴涨74.4%[3] - MG品牌销量领先,比亚迪一季度销量达27365辆(增长近4倍),奇瑞从413辆跃升至15663辆[4] - 中国品牌插混车型销量同比激增368%,市场份额从5%升至14%,混合动力+汽油车合计份额从44%升至47%[4] - 中国品牌整体市场份额从2024年2.5%升至2025年Q1的4.5%,南欧和卢森堡等地接受度显著提升[4] 中国车企的增长驱动因素 - 通过插混/油电混合车型组合规避欧盟45.3%纯电动车反补贴税政策限制[3][5] - 价格优势显著:72%欧洲消费者认为中国车应更便宜,33%接受11-20%价差,10%接受10%价差即可转化[5] - 产品力升级:MG ZS、比亚迪Seal U等车型在设计、续航、智能化方面对标欧美主流品牌[5] - 本地化营销策略:MG赞助英超利物浦、德甲勒沃库森,主导古德伍德速度节等高端活动[6] - 年轻消费者偏好:35岁以下人群中19%愿无价差选择中国品牌,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功能形成差异化[7] 碳排放合规挑战 - MG车队CO₂排放超标15克/公里(目标95.7克),奇瑞超标47克/公里(目标94克)[8] - 纯电占比不足:MG BEV销量仅占13%,奇瑞Omoda/Jaecoo合计6%[8] - 碳积分策略:MG考虑减少汽油车占比并加入碳池,比亚迪碳排放比目标低80克/公里或可出售积分[8] - 沃尔沃/极星/Smart与奔驰组碳池,特斯拉为Stellantis/丰田/马自达提供碳合作[9] 长期战略布局 - 插混被视为过渡方案,本地化制造和高纯电比例是长期方向[9] - 比亚迪匈牙利工厂2026年投产,奇瑞洽谈法意组装线,上汽MG计划欧洲建厂[9]
将电车全球化进行到底
新财富· 2025-04-08 08:01
文章核心观点 -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与能源转型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重塑国际汽车市场格局,不同地区因政策、经济、能源与消费偏好差异呈现不同发展趋势,中国是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主要引擎,欧美市场有发展空间,全球新能源市场受特朗普政策等因素影响更动荡,中国新能源车企海外布局有望推动产业升级 [1][2][31] 全球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市场情况 - 2023年全球汽车总销量9272万辆,同比增长11.9%;2024年全球新车预计销量约9060万辆,同比增长2.4%,增速大幅放缓 [2] - 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600 - 1800万辆,同比增长超20%,渗透率首次触及20% [2]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70% - 80%,自身渗透率达40.9% [2] - 2024年欧洲和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289.0万辆和157.3万辆,同比增长 - 2.0%和7.2%,欧洲增速不及预期与经济下行、高通胀及补贴取消有关,美国渗透率约10% [3] - 中美欧三个市场占据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95%以上 [3] 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情况 整体情况 - 2024年欧洲31国合计汽车销量1297万辆,同比增长1%;新能源汽车销量294.4万辆,同比下降2.2%,纯电与插电混动销量占比约2:1,渗透率保持在23%左右 [6] 西欧市场 - 2024年英法德三国新能源汽车合计销量155.9万辆,CR3占比超50% [10] - 2024年英国汽车注册量195.3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54.9万辆,渗透率28.1%,同比增长超20%,因零排放汽车法规要求,纯电车型销量38.2万辆,同比增长21.4%,占比19.6%;首相宣布放宽销售目标,英国开始布局电池产业链,预计投资超20亿英镑 [10][14] - 2024年法国汽车注册量171.8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43.8万辆,渗透率25.5%,销量下滑5%左右,因补贴政策调整;特斯拉市占率约12%,本土品牌合计市占率约40% - 50%,BBA合计市占率约20% [15] - 2024年德国汽车注册量281.7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57.3万辆,渗透率20.3%,销量下滑20%左右,因补贴下调和取消;插混车型销量19.2万辆,同比增长9.2%,热门插混车型为传统燃油车企衍生品种;大众新能源转型较早 [16][18] - 2024年意大利汽车注册量156.2万辆,新能源车销量11.8万辆,渗透率7.6%,销量下滑20%左右,因补贴弱和充电设施不完备 [19] - 2024年西班牙汽车注册量101.7万辆,新能源车销量11.6万辆,渗透率11.4%,渗透率和销量增速优于意大利,因政府补贴政策明确 [21] 北欧和东欧市场 - 北欧新能源发展领先,挪威2024年汽车注册量12.9万辆,新能源车销量11.8万辆,渗透率超90%;瑞典汽车注册量27.0万辆,新能源车销量15.7万辆,渗透率58.4%;因政策力度和持续性强、节能降碳理念深入人心、充电设施完备、用电成本低,特斯拉、沃尔沃和大众是纯电车型销量前三 [23] - 东欧新能源处于起步阶段,渗透率普遍低于5%,因油价低、电价无优势、经济水平低、充电基础设施滞后;东欧国家出台购车补贴并完善充电设施,预计渗透率有望提升至10%以上,是中国新能源企业海外拓展理想场所,中国品牌预计2025年在东欧销量超10% [24][25] 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情况 - 2024年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约158万辆,同比增长约8%,增速较2022年和2023年明显放缓;特朗普当选后政策环境不稳定,民众对特斯拉偏好降低 [29] - 预计美国新能源渗透率维持在10%左右,全年销量在140 - 180万辆之间波动;特斯拉维持约50%的新能源市占率,其他热门车企有美国福特、韩国现代/起亚、日本丰田/本田,中国车企难进入 [29] - 美国电车用车成本几乎是油车一半,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低主要因政策补贴、风向引导、特斯拉品牌争议及民众对新能源汽车的顾虑 [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