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助行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2025秋享康养服务消费季暨第七届山东诚信家政进社区即将启幕
齐鲁晚报· 2025-09-19 07:24
活动概况 - 2025"秋享康养"服务消费季暨第七届山东省诚信家政进社区惠民促消费活动于9月26日至28日在泰安举办 旨在激发服务消费活力并推动家政与康养服务高质量发展[2] - 活动以"秋享康养 惠民同行"为主题 聚焦康养服务 家政服务 中医药服务等重点领域 融合家政服务进社区 康养服务进家庭等多元内容[2] - 活动由山东省商务厅和泰安市政府主办 预计吸引众多企业参与 涵盖康养设备 智能装备 养老服务等20多个门类[5] 展区与体验内容 - 智享康养嘉年华展示区集中亮相智能检测床垫 电动升降马桶等前沿产品 上海氧浴多功能房车首登山东 提供免费智能助行机器人体验及限时折扣礼包[2] - 国潮新风・中医惠民行专区汇聚中医创新设备 山东宏济堂 泰尚黄生物科技等单位提供成果展示 免费中医理疗及药膳试饮服务[2] - 诚信家政惠民展示区有山东大嫂等星级企业参展 80岁老人可免费领取"一袋洗衣"服务 全龄家庭享受优惠套餐[3] - 才汇家政E职未来对接区搭建校企桥梁 为多所院校学生提供免费就业咨询与职业测评服务[3] 惠民促销措施 - 适老化产品现场购买享受30%国家补贴 康养设备及健康产品实行直销优惠[3] - 现场发放健康小礼包 家政与康养服务消费券 高龄老年人专属助老急救包 消费券可在指定机构直接抵扣[3] - 儒管家 橙实唯品等平台同步推出线上优惠 三重抽奖机制包括打卡集章 线上互动及体验反馈抽奖[3] 行业影响 - 活动推动"家政+康养"与"就业+服务"深度融合 为山东省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5] - 活动集展示 互动 体验 消费 就业于一体 涵盖智慧康养设备体验 中医理疗 家政技能演示及适老化改造演示等内容[2][3]
多国客商涌入广东机器人超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4 13:38
机器人线下体验店新业态兴起 - 全球首家机器人6S店在深圳开业一个多月 吸引近70家品牌入驻 累计客流量超3万人次 覆盖27个国家和地区顾客[1] - 深圳近期密集落地未来时代和宇新奇两家机器人体验店 北京上海也出现人形机器人4S中心等新业态[1][8] - 机器人体验店提供零距离操作体验服务 包括机器狗、助行机器人、下棋机器人等消费级产品[4] 消费级机器人市场表现 - 宇新奇体验馆开业当日营业额超8000元 机器狗体验定价39元/15分钟 机器人体验89元/15分钟[4] - 北京亦庄"E-TOWN机器人消费节"总销售额突破3.3亿元 售出产品超19万台[8] - 京东活动期间机器人品类日均销售额超千万元 环比增长101.9% 总销售额达1.7亿元[9] 区域产业基础支撑 - 广东省机器人企业数量达17.8万家 居全国首位[2] - 2024年广东机器人产品出口457.4亿元 增长19.6% 工业机器人产量超24万台套 同比增长31.2% 占全国44%[6] - 深圳龙岗区推出100亿元资金支持计划 推动AI和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5] 国际化需求特征 - 境外客商占比显著 工作日主要接待西班牙、英国等欧洲国家客户 周末以本地客户为主[5] - 中东地区客户对功能性产品兴趣浓厚 重点关注环卫清扫机器人和编程教育机器人[5] - 未来时代正在筹备海外首店 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10] 行业发展挑战与机遇 - To C市场面临三大挑战:核心技术未达商业化水平、社会接受度待提升、产品同质化严重[9] - 情感陪护机器人和医疗辅助机器人有望率先突破 高端家庭服务市场存在空白[8][9] - 需加强核心零部件自主化、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以及长续航电池技术研发[9]
当机器人来到家门口:首店进驻广东商圈,多国客商“组团”扫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12:43
机器人线下体验店发展现状 - 深圳开设全球首家机器人6S店 开业一个多月吸引近70家机器人品牌入驻 累计客流量超3万人次 接待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的顾客 [1] - 深圳龙华区宇新奇智能机器人体验馆开业当天营业额超8000元 提供机器狗体验服务39元/15分钟 机器人体验89元/15分钟 [3] - 上海启用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4S中心 北京亦庄落地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 集聚40余家企业的100余款产品 [6] 机器人产业区域优势 - 广东省机器人相关企业达17.8万家 居全国首位 2024年机器人产品出口457.4亿元 增长19.6% [2][5] - 深圳龙岗区推出100亿元资金支持政策 涵盖医院学校等所有政府资金投入领域 推动AI产业发展 [4] - 广东省智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992亿元 工业机器人产量超24万台 同比增长31.2% 占全国总量44% [5] 消费级机器人市场潜力 - 北京亦庄机器人消费节总销售额突破3.3亿元 售出产品超19万台 京东专区日均销售额超千万元 环比增长101.9% [7] - 陪伴型机器人和功能性外骨骼设备有望率先突破 高端情感陪护和家庭服务细分市场存在空白 [7][8] - 消费级机器人需突破传感器等核心技术 提升社会接受度 解决产品同质化问题 [8] 国际化市场拓展 - 机器人体验店吸引西班牙英国等欧洲客户 以及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国顾客 中东地区客户特别多 [4] - 外国客户对环卫清扫机器人和研学编程机器人等功能性产品表现出强烈兴趣 [4] - 未来时代公司正在筹备开设海外首店 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10] 产业发展挑战与建议 - 需要突破技术适配度 市场接受度和商业模式创新三大挑战 [2][7] - 企业应提升核心零部件自主化水平 推动机器人与AI深度融合 加强能源技术创新 [8] - 政策层面建议加大研发补贴 推行消费者购置补贴 扶持体验店建设 加强人才引进 [9]
养老机器人守护“夕阳红”
经济日报· 2025-06-04 22:04
养老机器人市场概况 - 2024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首次突破3亿人,养老机器人正成为解决养老难题的新思路[1] - 养老机器人按功能可分为康复机器人、护理机器人和陪伴机器人三大类,应用场景覆盖社区、养老院及家庭[3] - 亚太地区需求呈现两大趋势:居家养老场景的精细化服务(如语音交互)和机构场景的高效自动化(如物资管理)[3] 典型应用案例 - 深圳作为科技智能助行机器人采用人体工学设计和步态训练算法,帮助腿脚无力老人恢复行走能力[2] - 深圳养老院使用大小便护理机器人实现全自动清洁护理,尿片使用量从每天5片降至1片[2] - 成都养老社区的"小丽"机器人具备监护功能,可检测跌倒并一键呼叫救援[3] - 宠物形象机器人通过仿真触感互动,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陪护中展现独特价值[3] 技术挑战与成本瓶颈 - 智能化不足是主要技术痛点,需优化算法实现老年人意图的主动识别[4] - 高质量养老数据采集成本高昂,核心零部件(如精密舵机、高精度传感器)依赖进口导致成本居高不下[4] - 高端产品价格达50万-100万元,基础功能产品2万-3万元,最便宜护理机器人超1万元[5] 市场推广与商业模式创新 - 广州视鹏科技和上海傲鲨智能通过"以租代售"模式降低使用门槛,已在多地养老机构落地[6] - 租赁模式可缓解高价设备采购压力,尤其适合康复机器人和情感陪护机器人[5] - 行业正开展宣传推广活动提高认知度,并通过示范应用积累经验[5] 政策与产业协同发展 - 中国牵头制定全球首个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IEC 63310,提升产业话语权[8] - 202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推动智慧养老科技应用[7] - 建议设立专项产业基金支持核心技术研发,促进产学研用融合[7] 数据安全与责任界定 - 需通过加密传输、隐私计算等技术手段保障数据安全[9] - 建议完善法律配套细则明确数据使用边界,并引入责任保险机制[9] - 跨学科审查委员会可对应用场景进行前瞻性风险评估[9]
养老机器人逐浪“夕阳红”新蓝海
证券日报· 2025-06-04 16:29
行业现状与市场前景 - 截至2024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突破3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2% [1] - 养老护理人员缺口达550万专业护工尤其匮乏 [2] - 银发经济规模约7万亿元占GDP6%2035年有望达30万亿元占GDP10% [9] - 养老机器人按功能分为康复机器人护理机器人和陪伴机器人 [4] - 亚太地区需求呈现居家场景精细化服务和机构场景高效自动化两大趋势 [4] 技术应用与产品创新 - 智能助行机器人采用人体工学设计和步态训练算法实现康复训练 [2] - 大小便护理机器人实现全自动处理排泄物使用后尿片消耗量从5片/天降至1片/天 [3] - 陪伴机器人具备监护功能可提醒关火吃药并支持一键呼叫救援 [3] - 宠物机器人通过仿真触感辅助阿尔茨海默病康复人形机器人可执行做饼泡茶等任务 [4] - 绳驱传动和刚柔混合动力学模型确保家庭场景下的安全性 [4] 技术瓶颈与市场挑战 - 智能化不足需优化算法构建需求预判系统 [5] - 高质量养老数据集稀缺数据采集和标注成本高昂 [5] - 核心零部件如精密舵机高精度传感器依赖进口 [5] - 高端产品价格达50万-100万元基础款约2万-3万元 [6] - 市场认知不足多数用户仅了解摄像头或手环类设备 [5] 解决方案与发展路径 - 政府开展宣传推广活动推动养老机构示范应用 [7] - 企业联合高校建立学科培养智能化护理人才 [7] - 租赁模式缓解采购压力外骨骼机器人已在广州多家机构落地 [7] - 社区共享租赁模式探索有效触达多场景 [7] - 预计2030年养老机器人将普及至千家万户 [8] 政策支持与产业协同 - 政府设立专项基金资助核心技术研发给予税收优惠 [9] - 推动产学研用融合加速关键技术成果转化 [9] - 中国牵头制定全球首个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IEC63310 [10]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加快养老科技应用 [9]
用青春定义“智能+”:创新浪潮中的青年力量
新华社· 2025-05-03 13:47
智能机器人技术发展 - 人形机器人"N2"在20天内通过模拟仿真训练和算法优化成功实现连续7个后空翻,研发团队由"95后"组成,将人类动作分解为100多个具体动作进行教学[1] - 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60多种工业机器人,应用于焊接、喷涂、搬运等领域,显著提升效率并降低人工作业风险,研发团队成功实现工业机器人远程实时操控[2]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创新 - 工业机器人具备精准辨别多作业场景能力,实现多手臂协同作业,研发方向聚焦提升拟人化作业程度以支持制造业智慧转型[2] -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开发20余款智能化适老化产品,包括智能助行机器人和医疗康复机器人,产品通过机构试用反馈持续优化重量和材质[3] 医疗康复机器人进展 - 下肢外骨骼训练器帮助脑梗患者逐步恢复行走能力,从基础动作训练到复杂动作如上下楼梯,产品通过社区试用反馈持续改进[3] - 医疗康复机器人研发周期缩短至以天为单位,以适应老龄化社会需求,企业加速创新推出更多适老化产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