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日日新多模态大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多家港股上市企业AI收入增幅显著,迈向商业化深水区
搜狐财经· 2025-09-02 17:24
人工智能行业商业化进展 - 人工智能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与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 行业正从概念阶段转向深度应用与价值兑现阶段[3] - 多家港股上市企业2025年半年报显示AI相关收入增幅亮眼 彰显技术商业化进程加速[3] - 行业焦点转向可持续商业价值实现 AI技术展现强大变现能力并助力企业开辟新增长曲线[8] 阿里巴巴云业务表现 - 阿里云外部商业化季度营收同比增26%至333.98亿元 创近三年增速新高[4] - AI收入占外部商业化收入超20% 相关产品收入连续8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同比增长[4] - 新增启用8个数据中心应对需求 收入增速连续四季度爬升 从7.1%稳步提升至本季度26.0%[4] - 未来三年将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4] 商汤科技业绩表现 - 上半年收入23.58亿元同比增长35.6% 经调整亏损净额11.62亿元同比收窄50.0%[5] - 生成式AI业务收入18.16亿元同比增72.7% 占总收入比例从60.4%提升至77.0%[5] - 视觉AI业务收入4.36亿元同比下降14.8% 受智能终端客户合作模式转变影响[6] - 视觉AI板块服务国内外客户660余家 复购比例57%[6] 云知声业务增长 - 上半年营业收入4.05亿元同比增长20.2% 大模型收入飙涨457%至近1亿元[7] - 解决方案销售收入2.83亿元同比增长22.6% AI芯片出货量达1650万颗增加0.7%[7] - AI芯片及模块收入4888.10万元同比增5.8% 主要受益于白电市场和教育平板市场增长[7] 百望股份AI业务突破 - 上半年营收3.476亿元同比增长23.5% AI相关业务收入首破6086万元占总营收17.5%[8] - 发布企业级智能体矩阵 与中远海运科技联合推出全球税务合规智能体一体机[8]
超预期的商汤:生成式AI连涨背后的系统进化论
市值风云· 2025-09-01 10:09
文章核心观点 - 商汤科技通过"1+X"战略重组实现从技术供应商向生态运营商转型 生成式AI业务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收入连续三年高速增长 公司整体营收创新高且亏损大幅收窄[4][5][9] - 公司构建了以生成式AI与视觉AI为双引擎的核心平台("1")和四大创新业务板块("X")的协同生态系统 通过平台-生态双向赋能机制实现技术商业化落地[6][11][12] - 战略重组使公司兼具技术深度与市场敏捷性 在AI 2.0时代通过开放架构吸纳外部资源 形成"技术下行+数据上行"的正反馈循环[13][16][17] 财务表现 - 2025H1总收入同比增长36%达24亿元人民币 生成式AI收入同比增长73%达18.2亿元 对集团收入贡献占比提升至77%[5][21] - 经调整亏损净额同比下降50%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同比收窄82% 贸易应收回款额32亿元同比提升96% 总现金储备132亿元[5][6] - 生成式AI业务连续三年保持同比增长 成为集团核心收入支柱[5][21] 战略架构 - "1"代表核心业务平台 整合算力大装置(SCO)、基础模型、应用层和CV通用视觉模型四大能力 作为生态系统的"中枢神经系统"和"稳定器"[6][11] - "X"创新业务聚焦智能驾驶(绝影)、智慧医疗(善萃)、家用机器人(元萝卜)、智慧零售(善惠)四大赛道 拥有独立运营和融资能力[6][23] - 通过"刚性平台+柔性生态"设计 核心管基础创新 生态做场景攻坚 形成专业化与多元化并重的组织架构[8][11] 技术进展 - 日日新多模态大模型实现原生融合模态 2024年4月升级V6版本突破多模态推理能力 7月发布V6.5版本国内首创图文交错数据链[19] - 根据IDC报告 2024年中国大模型应用市场规模47.9亿元 商汤以13.8%市场份额跻身行业前三[19] - 构建"算力基础设施-大模型研发-大模型应用"三位一体闭环 支撑日均数亿次AI调用的规模化服务能力[9][11][22] 生态协同 - 生态企业累计完成约20亿元融资 股权投资价值累计达约100亿元 通过国香资本战略投资AI产业链关键节点[24][25] - 建立"技术溢出-场景验证-数据反馈"正向循环 例如绝影优化自动驾驶模型 元萝卜机械臂数据增强具身智能能力[12][25] - 通过资本开放(独立融资)、生态开放(开放基础模型)、人才开放(联创出任负责人)三层次打破封闭性[16] 市场认可 - 高盛将目标价从1.83港元上调至2.72港元 评级从"中性"上调至"买入" 认为国务院"人工智能+"政策将促进AI消费[26] - 华泰证券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1.73港元 中泰证券给予增持评级 90天内多家机构看好[27][28]
商汤生成式AI收入增73%,亏损收窄
南方都市报· 2025-08-30 16:33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收入23.58亿元 同比增长35.6% [1] - 经调整亏损净额11.62亿元 同比收窄50.0% [1] - 毛利率38.5% 较去年同期44.1%下降 [5] 生成式AI业务 - 收入18.16亿元 同比增长72.7% 占总收入77.0% [1][2] - 算力基础设施"商汤大装置"总算力达2.5万PetaFLOPS [2] - 实现国产芯片5000卡规模月级稳定运行 [2] - 日日新V6.5版本推理能力比肩国际前沿模型 [2] 应用层成果 - 企业级产品"小浣熊"用户突破300万 日处理Tokens约100亿 [2] - 金融版服务招商银行、海通证券等机构 [3] - 教育版覆盖超500家院校 [3] - C端产品"咔皮"用户破千万 DAU年内增长400% [3] 业务战略重组 - 实施"1+X"战略重组业务结构 [1][4] - "1"代表生成式AI与视觉AI核心业务 [4] - "X"包含智能驾驶、智慧医疗、家用机器人、智慧零售等创新孵化业务 [4] 传统业务表现 - 视觉AI收入4.36亿元 同比下降14.8% [4] - 收入下降主因东北亚大客户合作模式转为维护服务 [4] - 战略聚焦后盈利能力与现金流显著改善 [4] 创新业务进展 - X创新业务收入1.07亿元 低于去年同期1.77亿元 [4] - 收入减少主要由智能驾驶业务导致 [4] - 生态公司融资与治理变动使板块构成动态调整 [4]
商汤生成式AI收入增73%,亏损收窄但传统业务迎挑战
南方都市报· 2025-08-28 22:14
核心业绩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收入23.58亿元 同比增长35.6% [2] - 经调整亏损净额为11.62亿元 同比大幅收窄50.0% [2] - 上半年毛利率为38.5% 较去年同期44.1%有所下滑 [5] 生成式AI业务 - 生成式AI业务收入达18.16亿元 同比增长72.7% [2] - 该业务在集团总收入中占比攀升至77.0% [2] - 业务增长得益于算力基础设施-大模型研发-大模型应用三位一体战略布局 [2] 技术基础设施与产品进展 - 商汤大装置总算力规模增至约2.5万PetaFLOPS [3] - 实现约5000卡规模的国产芯片异构混调月级稳定运行 [3] - 日日新V6.5版本在强推理能力上比肩国际前沿模型 [3] 应用落地情况 - 企业级产品小浣熊用户数突破300万 每日处理数据分析Tokens数约100亿 [3] - 金融版服务招商银行、海通证券等机构 教育版覆盖超500家院校 [3] - C端产品咔皮系列用户数破千万 DAU年内增长400% [3] 业务结构调整 - 公司推行1+X战略重组 1代表生成式AI与视觉AI X代表创新孵化业务 [4] - 视觉AI板块收入4.36亿元 同比下降14.8% [4] - X创新业务上半年收入1.07亿元 较去年同期1.77亿元有所减少 [4] 运营成本变化 - 毛利率下滑主要因客户需求增加带来的硬件及AIDC运营相关成本增加 [5] - 视觉AI业务在战略聚焦与组织精简后盈利能力和现金流显著改善 [4] - 智能驾驶业务收入减少导致X业务板块收入下降 [4]
商汤半年营收增35.6% 生成式AI业务同比增长72.7%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4:42
财务表现 - 上半年收入人民币23.58亿元 同比增长35.6% [1] - 亏损人民币14.89亿元 同比减少39.9% [1] - 经调整EBITDA为人民币-52.06亿元 同比改善72.5% [1] - 经调整亏损净额人民币11.62亿元 同比收窄50% [1] 生成式AI业务 - 生成式AI业务收入人民币18.16亿元 同比增长72.7% 占总营收77% [1] - 算力基础设施总算力规模达2.5万PetaFLOPS 异构集群月级稳定运行约5000卡 [1] - 集群利用率约80% 算力效能比同比提升20% [1] - 软件平台SenseCore 2.0线上推理性能提升15% 提供一站式模型服务 [1] 大模型研发 - 日日新V6.5实现图文交错思维链与多模态强化学习 性能比肩Gemini 2.5 Pro及Claude 4-Sonnet [2] - 视觉编码早期融合使整体性价比提升3倍 多模态数据分析能力达Claude 4-Opus水平 [2] - 复杂数据分析超越DeepSeek R1 数学批改准确率领先同类10个百分点 [2] 应用生态建设 - "小浣熊"产品家族用户数突破300万 每日处理数据分析Tokens约100亿 [3] - 金融版服务招商银行等机构 数据生产效率提升300% [3] - 教育版覆盖500余所院校及25万师生 数学批改准确率超99% [3] - C端应用"咔皮相机""咔皮记账"用户破千万 DAU年内增长400% [3] 视觉AI业务 - 视觉AI业务收入人民币4.36亿元 同比下降14.8% [3] - 服务国内外客户660余家 长期复购比例达57% [3] - 海外商机储备与新订单同比显著增长 [3] 产品与市场地位 - 方舟平台覆盖近200个城市及3万个园区 每日智能体调用量超1亿次 [4] - 智能座舱累计出货量超100万辆 安卓智能手机赋能超2.5亿台 [4] - 计算机视觉市场份额连续九年第一 汽车座舱视觉AI软件市场连续五年第一 [4]
600亿AI巨头,一年内融资近53亿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8-07 11:29
融资情况 - 7月底完成25亿港元融资,发行16.67亿股B类股份,每股1.5港元,占已发行股份4.31% [1][3] - 近一年累计融资近53亿港元,包括去年12月27.87亿港元融资 [1][7] - 融资资金分配:30%用于核心AI业务发展,30%用于生成式AI研发,20%用于垂直领域探索,20%用于营运资金 [7] - 发行后总股份增至386.74亿股,较2021年末增加53.92亿股 [7][8] - 主要认购方为无极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近期还参与曹操出行、蓝思科技IPO及中国儒意投资 [6] 财务状况 - 2024年末现金及等价物、定期存款合计118.59亿元,较2021年末215.2亿元减少96.61亿元 [8]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8.09亿元、34.06亿元、37.72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10.75% [9] - 同期净利润亏损分别为60.45亿元、64.4亿元、42.78亿元,2024年亏损收窄 [9] - 研发费用2022-2024年分别为40.14亿元、34.66亿元、41.32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19.2% [12] - 销售开支和行政开支2024年分别为6.55亿元和14.64亿元,同比减少20%和3.1% [13] 业务表现 - 生成式AI收入2023-2024年分别为11.84亿元和24.04亿元,同比增长103.1%,占比从34.8%提升至63.7% [9][11] - 视觉AI收入2023-2024年分别为18.38亿元和11.12亿元,同比下降39.5%,占比从53.9%降至29.5% [11] - 智能汽车收入2023-2024年分别为3.84亿元和2.56亿元,同比下降33.2%,占比从11.3%降至6.8% [12] - 绝影智能汽车平台2024年新增交付167万辆,同比增长29.2%,累计交付超360万辆 [12] 技术发展 - 2024年发布日日新5.0及5.5版本,是国内首个支持音视频流式交互的大模型 [10] - 预计2025年Q2发布6.0版本,将提升多模态理解、推理和交互能力 [10] - 大装置为内部研发提供支撑,并推动商业化服务布局 [9] 组织架构 - 2024年董事会新增两名执行董事:王征(CFO)和杨帆(联合创始人) [1][20] - 原联合创始人徐冰卸任董事职务,转任AI芯片业务负责人 [1][20] - 2024年员工总数从5098人缩减至3756人,累计减少1342人 [17] - 雇员福利开支从2022年40.12亿元降至2024年33.51亿元 [17] 市场表现 - 股价从上市高点9.7港元跌至1.64港元(截至8月7日),跌幅约83% [13] - 总市值634.3亿港元,TTM市盈率为亏损状态 [13]
商汤CFO王征亲述:“Re-CoFound”200多天后,“1+X”交出怎样的答卷?
第一财经· 2025-08-06 12:53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完成"1+X"战略重组246天后,内部发生显著变化,包括财务造血能力激活、创业精神重生和年轻力量崛起[3][5] - "1+X"架构将业务分为核心业务"1"和生态业务"X","1"聚焦AI云、基础模型和CV应用,"X"包括医疗、零售等长周期高潜力业务[11][12] - 近期提出"Re-CoFound"(二次联合创业)概念,旨在全公司上下重新激发创业精神,90后、95后开始担任产品线负责人[6][14][15] 组织架构与管理 - 新组建五人执行委员会(EC)作为高效决策机构,成员包括徐立、王晓刚、林达华、杨帆和王征[6][7] - "X"业务设立独立法人主体,拥有自主激励系统和CEO,目前已孵化6家生态企业[9][14] - 王征作为CFO同时负责战略投资、香港公司和创新业务集群(EIBG),职责远超传统CFO范畴[9] 业务发展 - "X"生态企业累计融资超20亿元,集团持有生态企业股权价值约100亿元[17][18] - 已披露融资的生态企业包括AI芯片公司商汤曦望、AI医疗公司商汤善萃和AI零售公司商汤善惠[18] - 计算机视觉(CV)业务进入收获期,香港地区增长明显,海外客户增加,有望成为首批专注AI盈利的业务[22] 技术优势 - 大装置总算力规模超23000 Petaflops,同比增长92%,覆盖国内重点区域[23] - 计算机视觉积累为多模态大模型提供优势,最新发布的日日新6.5大模型实现三倍性价比提升[24][27] - 突破图文交错思维链技术,强化多模态推理能力,认为多模态是通向AGI的必经之路[25] 运营成效 - "X"业务CEO开始主动关注财务状况,精细化管理现金流,部分提出搬迁至低成本办公室[3][15][16] - 架构调整后母公司现金流立即改善,"X"业务设立第二天母公司现金流基本转正[17] - 内部形成创业文化,年轻人才快速成长,90后、95后开始扛起产品线大旗[5][15]
商汤科技生成式AI收入翻番,人工智能十万亿产业的序章开启
华尔街见闻· 2025-03-31 04:56
业绩爆发式增长 - 生成式AI业务收入突破2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31%,连续两年实现三位数增长,占集团总收入637% [3] - 集团毛利162亿人民币,毛利率429%,亏损同比大幅收窄337%,现金储备1275亿人民币 [3] - 生成式AI业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10%跃升至2024年64%,提升超50个百分点 [3] - 生产力工具订单金额同比增长6倍,触达上千万用户,客户包括中国移动、招商银行等头部企业 [4] - 交互工具用户使用量年增8倍,某头部拟人陪伴APP月调用量增长833%,次日留存率50%,日均使用时长130分钟 [6] 三位一体战略布局 - 战略架构为"AI基础设施(大装置)-大模型(日日新)-应用"三位一体,形成技术-场景闭环 [7] - 上海临港智算中心为亚洲最大AIDC之一,总运营算力达23000 P(同比+92%),获工信部5A级认证 [9] - 大装置训练效率显著提升,支持FP8混合精度训练,第三方模型DeepSeek V3处理速度达1600+ TPS,优于原厂成绩 [10] - 自研多模态模型推理能力较日日新55提升50%,DeepSeek R1模型Token生成效率领先竞品15% [10] - 大装置在《2024中国GenAI技术栈市场报告》中综合能力位列国内第一 [10] 十万亿级市场机遇 - 摩根士丹利预测2025年生成式AI投资回报率转正,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11万亿美元 [13] - 企业软件领域预计贡献4010亿美元,消费者互联网相关支出达6830亿美元(含4690亿美元效率提升价值) [13] - 行业毛利率34%为盈亏平衡线标志,自我造血能力成为下一阶段竞争核心 [13] - 公司采用"1+X"架构+"一基两翼"(大模型+生产力/交互工具)模式抢占市场 [13] - IDC数据显示公司大模型应用市场份额138%,位列中国前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