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形铁锂电池

搜索文档
SPIR:亿纬锂能2025H1经营分析
起点锂电· 2025-09-06 10:5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1.70亿元 同比增长30.06% 主要受益于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双引擎驱动[3] - 动力电池出货量21.48GWh 同比增长58.58% 储能电池出货量28.71GWh 同比增长37.02%[3] - 归母净利润16.05亿元 同比下降24.90% 但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及坏账计提影响后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78%[6] 财务数据及指标 - 营业收入结构:动力电池127.48亿元(占比45.3%) 储能电池102.98亿元(占比36.6%) 消费电池50.79亿元(占比18.0%)[4] - 毛利率表现:动力电池毛利率17.60%(同比+6.92%) 储能电池毛利率12.03%(同比-2.32%) 消费电池毛利率26.68%(同比-1.63%)[4]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3.73亿元 同比增长660.72% 反映强劲现金生成能力[6] - 研发投入14.39亿元 同比微降2.01% 聚焦大圆柱电池、磷酸锰铁锂电池等核心技术[7] 动力电池业务 - 装机量10.01GWh 前五大客户占比近80% 主要配套小鹏(3.94GWh)、广汽(1.90GWh)、三一汽车(1.03GWh)[8][9] - 大圆柱电池实现量产装车超6万台 装机量0.044GWh 配套长安启源、江淮等车型[11] - 海外布局超过70GWh大圆柱产能 为国内首个量产装车的大圆柱电池企业[11] 储能电池业务 - 出货量28.71GWh 排名全国前三 收获订单超60GWh 排名全国第一[12] - 628Ah超大容量电芯Mr. Big于2024年12月投产 2025年6月第30万颗电池下线[12] - 提供电芯到BMS全解决方案 覆盖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及户用储能领域[12] 消费电池业务 - 智能表计电池受益于智慧城市建设 呈现稳定增长[13] - 小圆柱电池产销量突破1亿只/月 深化与大客户合作[13] - 消费电子市场复苏带动小型锂离子电池需求回升[13] 技术研发与创新 - 成功开发Ah级硫化物基固态电池原型 2025年投运百MWh中试线[14] - 规划2026年推出能量密度350Wh/kg的全固态电池1.0 2028年推出1000Wh/L以上的2.0产品[14] - 锂金属电池适配低空经济领域 通过纳米硅基材料提升能量密度[14] 海外布局 - 马来西亚基地覆盖消费/动力/储能电池 2025年2月实现小圆柱电池下线[15] - 匈牙利基地规划产能30GWh 预计2027年投产 响应欧洲供应链本土化需求[15] - 海外产能旨在规避欧盟贸易壁垒 支持全球交付[15] 经营模式创新 - CLS全球合作经营模式通过技术授权与合作研发构建全球化产业协同网络[16] - 首个北美ACT项目推进产能建设 欧洲项目完成第一阶段指标[16] - 实现"产品输出+技术授权+服务支持"的轻资产盈利模式[16]
亿纬锂能牵手国企!
起点锂电· 2025-08-04 10:05
战略合作 - 亿纬锂能子公司湖北亿纬动力与中国华电集团湖北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重点在新能源项目开发与配套化学储能 电力市场建设与开发 交能融合发展 绿电直连及分布式项目 零碳园区建设五大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1] - 合作将打造国家级零碳示范园区 整合风光发电 储能配套 绿电交易等全链条解决方案 同时拓展电力市场创新 电动交通 低碳产业及综合能源服务等领域合作 [1] - 华电湖北分公司母公司中国华电集团为国有独资发电企业 主营业务涵盖电力 热力生产供应及煤炭开发 其湖北分公司拥有936万千瓦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约300亿千瓦时的运营规模 [1][2] 产业链转型 - 此次合作反映新能源产业链从"单点竞争"向"生态共生"转变 头部电池企业加速从单一电池供应商向覆盖全链条的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 [3] - 亿纬锂能通过成立荆门亿纬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 将业务延伸至储能技术 光伏设备租赁 发电输电配电等上游能源使用场景 试图构建能源生态闭环 [4][5] 产能布局 - 湖北荆门是亿纬锂能核心基地 自2012年布局以来已建设1个总部 11个厂区 18个工厂 2024年累计追加投资100亿元 总投入超400亿元 年产能达169GWh(占企业总产能过半) [4] - 荆门基地在建国内最大储能电池工厂(第十厂区)二期 全部投产后总产能将达212GWh 年产值目标1000亿元 [4] 碳中和战略 - 国家政策推动高比例绿电消费 要求企业将绿电使用纳入ESG报告 亿纬锂能2023年绿电使用比例同比提升近三倍 单位产品碳排放减少16% [6] - 公司制定CREATE碳中和目标:2030年实现运营碳中和 2040年实现核心价值链碳中和 与宁德时代 比亚迪等企业共同推进零碳工厂/园区建设 [6] 技术革新 - 沧州中孚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研发"萨拉弗-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 通过液态电解质原位固化技术降低固载率至安全阈值 提升电芯能量密度与热失控耐受等级 [8] - 该技术具备无感化产线适配 化学稳定 原生阻燃 高延展性四大优势 可兼容传统产线 推动动力电池安全升级 [9][10]
亿纬锂能20250326
2025-03-26 14:32
纪要涉及的公司 亿纬锂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储能业务 - 2024 年储能电池出货量达 52GWh 同比翻倍,全球市场份额跃居第二,预计 2025 年继续保持 50%左右增长[3] - 2024 年出货量 50 - 55GWh,市占率提升至 15%,预计 2025 年增至 75 - 80GWh,同比增长 45%,海外订单增加,盈利能力有望提升[4] - 2024 年行业出货量 343GWh 同比增长 68%,2025 年预计增长 35%,亿纬锂能增速可能更快,市占率进一步提升[13] - 2024 年出货量 50 - 55GWh,直接出口、间接出口各占 30%,剩余供应国内电网,2025 年预计增至 75 - 80GWh[14] - 方形铁锂技术因成本和性能优势成储能重要方向,公司选择该路线获良好市场反响,积极布局海外铁锂储能产线[4] - 2024 年磷酸铁锂电池单位成本净利约三分钱,降本 5% - 10%后单位盈利有望达五分钱,海外基地盈利或更高,2026 年新品和海外市场提供增长空间[17] 动力电池业务 - 2024 年基本盈亏平衡,受益于小鹏 P7 +等车型放量,预计 2025 年出货量增长 50%以上,大圆柱电池技术成熟量产,海外产能布局加速[4] - 2024 年基本盈亏平衡或略有亏损,2025 年随小鹏 P7 +等车型放量及产能利用率提升,盈利能力增强,预计出货量增长 50%以上,大圆柱技术量产,海外布局产能[5] - 过去集中商用车领域,乘用车客户少,全球份额约 2%,随爆款车型和标品化改造,经营改善可期,新客户和新品带来增长机会[18] - 2024 年出货量 27.5GWh 增速一般,小鹏 P7 +今年预计增量 7 - 8GWh,还有 mono max 车型及领跑供应情况值得关注[18] - 2024 年产能利用率 50% - 60%,2025 年 3 月达 70%,预计 5 - 6 月达 80%实现盈利,传统产品可实现每股一分钱预期收益[19] - 2025 年二季度宝马 40 级车型亮相是关键转折点,公司规划超 100GWh 产能[20] - 预计 25 年配套总量约 5GWh,26 年宝马放量总计 10GWh,27 年增长至 30GWh 以上,25 年开始经营性改善显著,大圆柱产品放量是关键[21] - 2024 年基本未盈利,2025 年盈利水平达 2 - 3 分,2026 年可能超 3 分,新品和海外订单增加带来弹性[22] 传统业务 - 锂原电池业务毛利率稳定在 35%以上,小圆柱消费类电池和 3C 小型电池规模良好,为公司提供稳健现金流[4] - 锂原电池业务稳定,小型圆柱消费类电池自 2024 年规模良好且平稳增长,3C 小型电池稳定增长[6] 整体盈利及前景 - 2025 年预期盈利超 50 亿元,经营质量提升,未来盈利弹性大,各项趋势向好,目标市值 1500 亿元[4][7] - 近三年整体毛利率稳定在 17%左右,锂原电池超 35%,小圆柱超 20%,动力储能 16%,未来有望改善[9] - 2024 年总营收约 478 亿元,动力储能贡献约 370 亿元,消费类电池收入约 110 亿元[10] - 消费电池领域稳健发展,圆柱电池 2024 年销量 10 亿颗同比增长 70%,毛利率 25%贡献约 9 亿元利润,2025 - 2026 年保持 10% - 20%增速,马来西亚布局产能提升盈利,小型软包和金豆电池预计今年贡献 1.5 - 2 亿元利润[23] - 2024 年消费领域收入突破 100 亿元,毛利率 29%左右,预计消费电池板块未来几年维持 10%左右增长,毛利率 25%左右,持有斯摩尔国际股份预计今年贡献约 5 亿元利润[24] - 目前市值约 1000 亿元,估值潜力大,股权激励费用影响 26 年大幅下降,按 26 年预期净利润给予 20 倍估值对应市值可达 1500 亿元[25] - 动力储能业务 24 - 25 年从亏损到微利,25 年产能利用率达 80%,26 年新品和海外订单放量提升盈利水平[2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亿纬锂能成立于 2001 年,从一次性不可充电电池起家,布局多种电池技术,成为全球第二大储能电池供应商,管理层背景优秀,股权结构稳定,推进员工持股和股权激励计划,2016 年以来进入高速增长期,过去七年复合增速达 54%[8] - 大圆柱电池预计 2025 年迎来变化,2026 - 2027 年规模性放量,特斯拉、宝马等车型将应用,机器人领域也有需求,市场空间广阔[4][12] - 方形铁锂技术因叠片工艺效率高、良品率高有成本优势,大容量趋势使其更适合,从 280 安时升级有望降低成本 5% - 10%[15] - 亿纬锂能是国内较早建立海外铁锂储能产线的企业之一,26 年第 1 季度投产,一期规划 10 - 15GWh 产量,马来西亚产线稀缺,对盈利贡献大[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