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微纳米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重磅发布】机器人与智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机器人圈· 2025-07-16 13:09
机器人与智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开放课题指南 实验室背景 - 实验室由原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网络化控制系统重点实验室重组而成,2024年底获科技部批准建设,依托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1] - 实验室定位为国家战略需求服务,聚焦机器人技术与系统的基础前沿研究,目标是为国家安全、重大科学工程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1] 资助方向 - **方向一**:微纳米机器人前沿技术,涵盖类生命制造、靶向递药、纳米机器人导航、微纳米制造及集群协同技术等 [2] - **方向二**:人形机器人及具身智能系统,包括AI感知、核心部件、灵巧操作控制、视觉语言大模型及自主决策等 [3] - **方向三**:智能医疗机器人系统,涉及多机器人协同、力触觉反馈、脑机接口、康复辅助及生机电融合技术等 [4] - **方向四**:特种机器人关键技术,如煤矿机器人、高海拔科考、极端环境适应及多集群协同感知等 [5] - **方向五**:海洋探索智能机器人,研究海洋运动控制、机械手驱动、自主感知及安全控制等 [6] - **方向六**:空天智造机器人,聚焦空间环境感知、灵巧操控、航天装配、在轨制造等技术 [7] - **方向七**:工业互联网信息物理安全,包括威胁监测、主动控制、漏洞挖掘及运维平台等 [8][9] 申请条件 - 申请人需为外部科研人员,具有博士学位或中级以上职称,年龄一般不超过40岁 [10] - 需联合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合作申报,鼓励跨单位及国际团队协作 [10] 资助与周期 - 单个课题资助金额为5-10万元,研究周期为2025年9月1日至2027年8月31日 [11][12] 成果与经费管理 - 成果需标注实验室资助,包括SCI论文1-2篇,并公开相关程序接口及数据集 [13][15] - 经费使用严格按国家标准,覆盖设备费、业务费和劳务费 [14] 申请流程 - 需在2025年8月10日前提交PPT(含录音)和申请书,内容需体现与实验室研究的互补性及促进性 [16] - 材料需包含个人签名及单位公章,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纸质版邮寄至实验室 [16] 其他要求 - 申请材料真实性为硬性要求,学术不端行为将取消资格并通报 [19]
2024年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营收超900亿元,机器人企业何以在广东聚木成林
机器人圈· 2025-07-04 10:41
行业概况 - 2024年广东省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超900亿元 处于国内第一梯队 [3] - 深圳机器人产业链总产值超2000亿元 集聚相关企业超7.4万家 占全国智能机器人企业总数约16% [4] - 深圳机器人产业链供应链本地化率突破60% 形成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的完善布局 [7] 技术创新 - 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开发多场景机器人产品 包括工业检测机器人和医疗微纳米机器人 [4] - 众擎科技人形机器人具备24个自由度 腰部320度自由旋转电机 实现12公里/小时奔跑速度 [4] - 本末科技直驱电机技术应用于扫地机器人、送餐机器人等产品 2024年预计出货量突破千万台 [5] 企业生态 - XbotPark机器人基地孵化超80家机器人及智能硬件企业 初创企业生存率达80% [6] - 深圳"机器人谷"集聚近10所高校和上百家企业 实现"上下楼即上下游"的产业协同 [7] - 东莞构建覆盖孵化、中试、落地的创新链 形成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和XbotPark两大核心平台 [7] 应用场景 - 工业机器人可精准检测桥梁主缆破损风险 医疗机器人实现血管清理和靶向给药 [4] - 服务型机器人完成舞蹈表演、自动跟随等复杂动作 技术成熟度显著提升 [1][2] - 机器人产品加速渗透生产生活领域 包括家庭服务、餐饮配送等消费场景 [5]
机器人企业何以在广东聚木成林(活力中国调研行)
人民日报· 2025-07-03 00:31
行业规模与地位 - 2024年广东省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超900亿元[2] - 深圳机器人产业链总产值超2000亿元 集聚相关企业超7.4万家 占全国智能机器人企业总数约16%[3] - 产业链供应链本地化率突破60%[5] 技术创新与产品应用 - 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开发工业机器人检测桥梁主缆风险 微纳米机器人可进行血管清理和靶向给药[3] - 深圳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人形机器人身高1.38米 体重40公斤 具备24个自由度 腰部电机实现320度旋转 奔跑速度达12公里/小时[3] - 东莞本末科技直驱电机应用于扫地机器人、送餐机器人等产品 预计2024年出货量突破千万台[4] 产业生态与孵化体系 - XbotPark机器人基地10年孵化超80家机器人及智能硬件企业 初创企业生存率达80%[4] - 深圳"机器人谷"集聚近10所高校和上百家企业 实现"上下楼即上下游"的产业协同[5] - 东莞松山湖科学城构建覆盖孵化、中试、落地的创新链 形成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和XbotPark两大核心平台[5] 政策支持与发展方向 - 广东省通过政策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 目标成为全球产业创新高地[6] - 产业聚焦健康服务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两大方向 联合头部企业开展技术攻关[3]
广州一季度招商引资总额达2274.9亿元 新引进高质量产业招商项目422个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06 07:54
此外,在生物制造领域,迎来了抗肿瘤创新药研发企业科赛睿生物中国总部、T细胞受体蛋白药物研发 企业瑅盛生物子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吸引了海康威视广东总部项目、微纳米机器人项目微纳动力全 球总部落子……一连串"明星项目"接踵而来落地广州,不断提振发展信心,为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 体系建设注入强劲发展动能。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是广州的产业底蕴和发展根基。一季度,从化、番禺及花都区制造业项目投 资额比重均超70%,南沙及增城区制造业项目投资额比重均超60%,黄埔及白云区制造业项目投资额比 重均超45%。 与此同时,开年以来,广州高强度组团赴西班牙、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开展境外招商10 多次,足迹遍布欧亚大陆。与之相对应的是,广州同样也是众多跨国企业高管今年一季度"行程单"上 的"常客":美国科恩集团、法国欧莱雅集团、西班牙丹诺德技术有限公司、新加坡立时集团、万益特、 埃克森美孚、诺力昂、宣伟…… 数据显示,一季度广州全市新设外资项目1701个,同比增长3.53%;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07.8亿元,同比 增长1.1%,好于全国及全省。全市制造业利用外资49.02亿元,增长86.8%,占全市实际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