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征程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汽车芯片的预制菜陷阱
虎嗅· 2025-09-16 00:32
核心观点 - 汽车芯片行业面临性能、成本与车规级的平衡挑战 类似预制菜在口味还原度、规模化成本与食品安全间的权衡 [6][9] - 行业存在数据泡沫 实际装车量远低于宣称出货量 国产芯片整体市占率仅15% 核心算力芯片超90%被外企垄断 [16][23] - 政策推动标准化建设 工信部要求2025年完成首批79项标准中80% 建立覆盖芯片全生命周期的标准体系 [14][15] 行业现状 - 2025年中国汽车芯片市场规模预计达950.7亿元(约132亿美元)但存在重复统计和库存积压问题 [16] - 国产汽车芯片整体市占率刚突破15% 智能驾驶和座舱核心芯片超90%由英伟达、高通等外企控制 [16] - 行业集中度高 前十企业贡献50.7%上车案例数量和43.3%上车产品型号 58%的128家尾部供应商仅1-3款芯片应用 [28] 技术挑战 - 车规级认证标准AEC-Q难以满足智能汽车需求 智能座舱需处理仪表、屏幕和AR-HUD 要求更强算力SoC芯片 [13] - 部分企业使用消费级芯片(如骁龙8Gen3)替代车规级芯片 通过整体封装和系统修改满足国家标准但存在可靠性风险 [7][9] - 极端环境下的芯片稳定性存疑 如连续高温或严寒环境可能引发故障 复杂系统工程难以保证长期可靠性 [10] 企业竞争 - 国产芯片企业盈利模式转变 硬件销售几乎不赚钱甚至亏损 利润主要来自软件授权 [17] - 车企倾向自研芯片而非依赖第三方 导致国产芯片企业难以通过绑定策略生存 [18][19] - 行业洗牌加速 从政策支持转向考核持续供应能力、测试能力和质量管理能力 优胜劣汰趋势明显 [21] 数据真实性 - 宣称出货量与实际装车量存在巨大差距 某企业宣称出货破千万但实际装车仅290万套 比值低于30% [23] - 定点车型与量产车型转化率低 部分企业签约50款车型但实际量产仅10款 存在画饼现象 [24] - 需关注创始人及核心团队技术背景 工程师出身的领导者更可能看透周期并实现技术坚守 [24] 政策与标准 - 工信部推出《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要求明确芯片应用位置和级别披露 类似预制菜明码标价 [14][15] - 主管部门打击网络虚假宣传和互相拆台行为 促进行业内部停止口水战以集中应对国际竞争 [26] - 标准化建设覆盖芯片可靠性、信息安全和功能安全 建立统一衡量体系 [14]
地平线机器人-W获巴美烈捷福增持2477.94万股H股股份 价值约1.87亿港元
证券日报· 2025-08-19 09:17
股权变动详情 - Baillie Gifford & Co于8月14日以每股均价7.5603港元增持地平线机器人-W 2477.94万股H股股份,增持金额约1.87亿港元[2] - 增持后持股总数从5.63455601亿股升至5.88235001亿股,持仓比例由4.79%升至5.00%[2][3] - 该机构通过场内交易完成操作,股份类别为H股,公司总已发行股份数为117.569亿股[3] 公司业务优势 - 地平线机器人-W采用软硬一体全栈布局,客户覆盖比亚迪、理想等头部车企[2] - 征程芯片累计出货量已超500万片,在Robotaxi与L2+市场占有率双第一[2] - 伴随城区NOA规模落地,高毛利软件授权收入占比快速提升,盈利拐点清晰可见[2] 行业地位与战略 - 公司凭借工程化与性价比优势,在中国智驾出海浪潮中有望成为全球Tier1"新标配"[2] - 国际资本增持彰显对其"中国场景深度适配+成本优势"双轮驱动战略的长期信心[2] - 智驾平权时代领军者地位通过此次股权增持得到进一步巩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