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号动车组列车

搜索文档
日本处于下风了
中国新闻网· 2025-08-26 08:56
全球高铁竞争格局变化 - 中日高铁竞争激烈 日本处于下风[1][2] - 日本媒体公开承认在高铁领域落后中国[2] - 竞争格局发生深刻变化[2] 中国高铁发展成就 - 建成全球最大高速铁路网 运营里程4.8万公里占全球70%以上[5] - 高铁线路达20条时速350公里 复兴号覆盖31个省份[5] - 实现从技术引进到全面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4] - CR450动车组将投入运营 时速达400公里[5] - 拥有强大工程组织能力和建设效率[6] 日本高铁发展现状 - 新干线运营里程3300公里 仅为中国高铁的1/15[7] - 缺乏足够项目维持技术迭代和降低成本[8] - 高昂人力成本和繁琐流程导致预算超支工期延误[8] 国际项目执行对比 - 日本在越南印度泰国项目进展不顺[9] - 印度孟买-艾哈迈德巴德高铁折腾近十年未通车[9] - 越南南北高铁合作因造价和垫资要求尚未落定[9] - 胡志明市地铁一号线历时12年才投入运营[9] - 中国助力印尼老挝泰国马来西亚迈向高铁时代[10] - 雅万高铁全长142.3公里 历时不到8年建成通车[11] - 雅万高铁采用中国技术标准 商业运营时速350公里[11] - 印尼成为中国之外首个高铁商业运营时速350公里国家[11] 技术优势与产业地位 - 中国高铁具有系统性全产业链后发优势[4] - 技术可靠性和项目执行力获得国际认可[10][11] - 越南领导人表示需要中国铁路建设技术协助[10]
“五年规划”成就中国速度,“长期主义”让中国铁路领跑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20 05:35
高铁运营规模与技术成就 - 时速350公里高铁线路达20条约7000公里 复兴号动车组覆盖31个省份 日均发送旅客近1000万人次 占旅客总数80% [1] - 全球高铁路网约6万公里 中国占比超70% 高速列车超6500列 半数以上在中国运营 12306系统为全球最大票务平台 [3] - CR450试验时速达450公里 超导磁悬浮列车时速600公里 整车部署超4000个传感器 制动性能提升20% 响应时间1.7秒 减重超10% [3][27] 产业链与国际化合作 - 国际铁路技术装备展吸引14国521家企业参展 包括西门子 日立 阿尔斯通等跨国企业 [4] - 西门子推出氢动力列车与云信号系统 日立引入混合动力变速箱技术 阿尔斯通形成本地研发全球出口体系 [4] - 中国铁建推出TX-100K隧道煤粉清理车 单次作业替代500人工 产品型谱覆盖7系列100多种养路机械 [5] 历史发展与长期规划 - 铁路发展历经14个五年规划 从"一五"至"十四五" 运营里程从2.2万公里增至超5万公里 [9][13] - 2008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出1.6万公里客运专线 2016年"八纵八横"蓝图落地 [19][20] - 省会城市间铁路通达时间较2012年减少50% 高铁网络覆盖四大区域板块 [11] 技术创新与智能化转型 - 京张高铁清华园隧道采用泥水平衡盾构机 施工误差控制在1毫米内 实现智能可视化管理 [22] - 智能高铁大脑平台融合大数据与AI技术 量子密码学应用于信号系统 推动运维智能化 [27][31] - 氢能源动车组实现1200公里零排放 核动力机车构想探索未来能源应用 [28] 国际影响与行业标杆 - 国际铁路联盟认可中国在多式联营 数字化运营 人性化服务三大领域的全球参考价值 [6] - 京津城际累计发送旅客5.55亿人次 接待30国政要体验 成为高铁"金名片" [26] - 中国高铁技术体系覆盖勘察设计 工程建造 运营管理等9大核心领域 部分技术达世界领先水平 [10][23]
“十四五”交通大跨越:高铁高速快递齐发力 多项全球第一改变生活
央视网· 2025-07-22 03:47
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成就 - 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高铁网 时速350公里运行的高铁线路达20条 [4] -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开行覆盖全部31个省份 平均每天发送旅客近1000万 约占旅客总数八成 [4] - 京津冀地区实现市市通高铁 形成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和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 [4] - 成渝中线高铁开通后将实现时速400公里运营 成渝间50分钟通达 [4] 高速公路建设成果 - 我国建成全球最大高速网 约90%县级行政中心实现30分钟上高速 [7] - "十四五"期间开通定制客运线路9000余条 满足个性化出行需求 [7] - 节假日高峰单日保障超过7000万辆车通行 [7] - 全国累计建设充电停车位6.2万个 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达98.4% [7] - 高速公路日均通行新能源车占比提高到20%左右 [7] 邮政快递行业发展 - 我国建成全球最大邮政快递网 [10] - 快递业务量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 [10] - 目前平均每天揽收快件量超过5亿件 每秒近6000个快递进入寄递渠道 [10]
活力值拉满!这些指标全球第一 深刻改变你我生活
央视网· 2025-07-22 03:03
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成就 - 我国建成全球最大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邮政快递网 [6][7][30] - 高铁营业里程达4.8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70%以上覆盖全国97%的50万以上人口城市 [30] - "八纵八横"高铁网已建成投产81.5% [30] - 全国约90%县级行政中心实现30分钟上高速 [4][6] - 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基本贯通连接全国超80%县级行政区服务全国90%经济和人口总量 [27][28] - "四纵四横两网"国家高等级航道建成约84%港口规模能力多年保持世界第一 [32][33] - 京津冀地区实现市市通高铁形成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和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 [7] - 成渝中线高铁开通后将以时速400公里运营成渝间可实现50分钟通达 [7] 邮政快递行业发展 - 快递业务量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平均每天揽收快件量超5亿件 [9][11] - 建成全球最大邮政快递网每秒近6000个快递进入寄递渠道 [11] - 邮政行业设立营业网点50多万处 [33] 互联网与数字经济发展 - 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提升至79.7% [12] - 行政村5G网络覆盖率超90% [14][16] - 网上零售额连续十三年稳居全球第一2025年1-5月达6.04万亿元 [19] - 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68亿人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26亿人 [21][24] - 网络文学海外活跃用户超3.5亿人创造超50亿元海外市场 [24] - 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3.93亿远程医疗服务网络不断扩展 [16] 交通基础设施与服务 - 高峰时保障单日超7000万辆车通行 [9] - 全国累计建设充电停车位6.2万个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达98.4% [9] - 高速公路日均通行新能源车占比提高到20%左右 [9] - 80%新建客运枢纽平均换乘距离不超过200米 [33] - 多式联运1小时换装率超过85% [33] - 航空服务覆盖全国92.6%地级行政单元91.2%人口 [33]
多个全球第一!这份“成绩单”与你息息相关
央视新闻· 2025-07-21 12:14
出行 - 我国每天约有1亿人次乘坐轨道交通高效通勤 1亿人次乘坐公交穿梭街巷 1亿人次乘坐出租车和网约车"门到门"出行 [1] - "十四五"期间我国约有3.5亿人乘坐飞机出行 目前航空人口数量达4.7亿 成为全球航空人口最多的国家 [2] - 去年民航旅客运输量超7亿人次 预计今年有望超7.7亿人次 [3] - 过去一年中我国平均每天约1.8亿人次跨区域出行 运送1.6亿吨货物 揽收4.78亿件快递 [4] - 今年上半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22.4亿人次 同比增长6.7% 创历史同期新高 [5] -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开行覆盖31个省市区 今年动车组平均每天发送旅客近1000万人 占所有铁路旅客的八成 [6] 交通运输网建设 - 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 高速公路网和邮政快递网 [7] - 高铁营业里程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70%以上 高速公路覆盖99%的20万以上人口城市 邮政行业设立营业网点50多万处 [8] - 截至2024年底铁路营业里程达16.2万公里 比"十三五"末增加约1.6万公里 其中高铁增加1万公里 [8] - 截至2024年底农村公路总里程达464万公里 外通内联 通村畅乡的农村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8] 快递物流 - 我国快递业务量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 目前平均每天揽收快件量超过5亿件 [9] - 邮政业业务收入从2020年的1.1万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1.7万亿元 年均增长11.3% [10] - 快递业务量从2020年的830亿件左右增长到2024年的1750亿件 年均增长超过20% [10] - 实现快递最高日揽收量达7.29亿件 [10]
今年动车组平均每天发送旅客近1000万
快讯· 2025-07-21 03:00
高铁行业运营数据 - 时速350公里高铁线路已达20条约7000公里 [1] - 单日旅客发送量创新高 5月1日突破2300万人次 [1] - 复兴号动车组覆盖31个省份 [1] 动车组客运表现 - 动车组日均发送旅客量近1000万人次 [1] - 动车组客运量占比达旅客总数80% [1]
“22.4亿人次”勾勒流动中国的活力“曲线” 各地“花式”丰富旅行体验
央视网· 2025-07-17 09:54
客运量增长 - 全国铁路上半年累计发送旅客22.4亿人次 同比增长6.7% 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全国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1183列 同比增长7.5% [2] 运力提升 - 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等新线开通运营 全国铁路新增营业里程301公里 [2] - 重庆东站 日照站等车站投入运营 新投用121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 [2] 跨境客运表现 - 广深港高铁发送跨境旅客1503.3万人次 同比增长16.1% [6] - 中老铁路发送跨境旅客13.9万人次 同比增长19.1% [6] - 全国铁路发送外籍旅客914.8万人次 同比增长30.1% [6] - 黑龙江绥芬河站每天开往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国际旅客列车 全程仅需1小时40分钟 [4] 旅游列车发展 - 上半年全国铁路累计开行旅游列车972列 同比增长23.2% [7] - 推出森林游 避暑游 研学游等特色旅游列车线路 串联山河美景和历史名胜 [7] - 云南环线旅游列车串联昆明 大理 丽江 保山 普洱 西双版纳等热门站点 [7] - 打造"熊猫专列""京和号""大河之南""齐鲁1号"等旅游列车品牌 [9] - 山东泰山黄河号旅游列车全程票价仅41.5元 停靠7座车站 [9] 服务创新 - 推出老年常旅客会员积分优惠 计次票 定期票 旅游套票等新型票制拓展至72条线路 [11] - 探索"旅游列车+"服务 与文旅部门 景区 酒店合作 [11]
中国高铁领跑优势持续扩大
经济日报· 2025-07-10 21:56
中国高铁发展成就 - 中国高铁营业里程达4.8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70%以上,动车组累计发送旅客229亿人次 [2] - 中国高铁技术水平总体迈入世界先进行列,部分领域达到世界领先,领跑优势持续扩大 [2] - 高铁带动沿线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成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要纽带 [2] 高铁技术创新 - 高铁自动驾驶技术集成大数据、人工智能、5G通信等前沿科技,提升安全性与准点率 [3] - CR450BF动车组运营时速达400公里,具有更高速、更安全、更节能等"六更"特征 [3] - 中国构建完整的高速列车技术标准体系,商业运营时速350公里,动车组保有量超4800标准组 [3] - 实现全面自主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形成自主可控创新链产业链 [4] - CR450动车组试验时速达450公里,最高运营时速400公里,构建主动安全保障体系 [4] 智能建造技术 - 自主研发H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实现TBM对100米范围地质实时感知,预报准确率90% [7][8] - 攻克复杂地质条件施工难题,具备在各种气候和地质条件下建设高铁的能力 [8] - 拥有世界最全面的桥梁设计建造技术,攻克大直径盾构隧道等技术难题 [8] - 建立完整的铁路建筑信息模型(BIM)标准体系 [8] 高铁网络建设 - "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已建成投产约81.5%,开工在建规模约14% [9] - 京沪、京哈至京港澳、青银等多条通道已实现贯通 [9] 列控系统发展 - 成功研制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列控系统,实现三个100%自主化 [10] - 首创时速350公里高速动车组自动驾驶商业运营,研发支持时速400公里的双模通信列控系统 [10] - 中国高铁列控技术成功应用于匈塞铁路和印尼雅万高铁 [11] - 聚焦数智赋能,打造信号系统专业大模型,推动运控运维一体化 [12]
全国铁路调图提升客货运输能力
中国证券报· 2025-07-01 21:04
铁路调图与运力提升 - 全国铁路实行新列车运行图 图定旅客列车增至13302列 较调图前增加236列 货物列车增至23635列 较调图前增加39列 [1] - 调图深化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运用新线新站资源 提升现代化铁路网整体效能 优化客货运输产品结构 [1] - 沪昆高铁杭长段复兴号动车组实现350公里高标运行 上海至南昌长沙旅行时间分别压缩14分和22分 至贵阳昆明等西部城市压缩1小时以上 [2] - 京哈高铁京沈段复兴号实现350公里高标运行 东北主要城市至北京旅行时间进一步压缩 [2] 高铁网络优化与服务升级 - 沪昆高铁全线增开6列"G"字头动车组 优化上海南昌长沙等枢纽功能 释放运输能力 [2] - 首次在京沪成贵等线路开行夕发朝至动卧列车 每方向2列 连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等城市群 [2] - 西安至长沙增开2列动车组 成都至昆明磨憨各增开2列动车组 串联热门旅游城市打造黄金线路 [3] 暑期旅游市场动态 - 新疆西藏等地成为暑期热门旅游目的地 旅游市场迎来出行高峰 [1] -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 新疆西藏四川等目的地热度持续攀升 西北旅游基础设施持续完善 [3] - 新疆等地提升旅游接待服务质量 着力发展个性化体验化旅游产品 [3]
独家|全国高铁线路按时速350公里运营区段达20个
中国经营报· 2025-07-01 13:27
高铁提速运营 - 沪昆高铁杭长段复兴号动车组将于7月1日起常态化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行 同步新投用23组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列车 标杆列车开行数量大幅增加至46列 较之前增加36列 [1] - 国铁集团对沪昆高铁杭长段实施安全标准示范线建设工程 完成线路、桥梁、通信信号等设备设施的适应性整治和升级改造 完善高铁安全保障体系 并通过拉通试验验证性能 [1] - 京哈高铁京沈段复兴号动车组同日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行 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6月27日开通运营 最高时速按350公里运营 全国按350公里/时运营的高铁线路(区段)数量再上新台阶 [2] 旅行时间压缩 - 沪昆高铁杭长段提速后 杭州至南昌、长沙最快旅行时间分别缩短至1小时58分和3小时12分 较之前减少15分钟和23分钟 [2] - 上海至南昌、长沙最快旅行时间缩短至2小时46分和4小时 较之前分别减少14分钟和22分钟 上海至贵阳、昆明最快旅行时间压缩至6小时54分和9小时35分 分别减少1小时18分钟和2小时3分钟 [2] 高铁运营区段分布 - 全国按350公里/时运营的高铁线路(区段)达到20个 包括京沪高铁、京广高铁、京津城际、成渝高铁、京张高铁等 其中京沪高铁350公里时速运营区段达1280公里(全长1318公里) 比例最高 京广高铁350公里时速运营区段1760公里(全长2298公里) [3] - 京津城际350公里时速运营区段仅70公里(全长166公里) 杭温高铁350公里时速运营区段仅33公里(全长276公里) 比例最低为10% [3] - 国铁上海局管辖的350公里时速运营区段最多 达8个 国铁北京局、广州局、成都局分别管辖5个、4个和4个 仍有8个铁路局集团无350公里时速高铁运营区段 [4] 未来规划 - 多条高铁线路已纳入提速规划或复速计划 未来拥有时速350公里高铁运营区段的路局集团将进一步增加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