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园区保
icon
搜索文档
破解科创企业融资难,松山湖再出“组合拳”
搜狐财经· 2025-09-18 12:12
9月17日,东莞松山湖科技金融集聚区系列活动之第二期政策性融资产品发布大会举行,正式推出"天使贷"与"园区保"两项创新金融产品,同步揭牌"缺口 介入机制"工作服务站,发布《"股贷担保租"联动服务队实施细则》,并启动东莞金融"五篇大文章"宣传平台,加快构建一个"金融生态圈"。此举标志着 松山湖在构建科技金融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新增两款金融产品 覆盖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 本次活动发布的第二期政策性融资产品"天使贷" 与 "园区保",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了更加精准化、全周期的金融支持体系。其中,"天使贷"最高100万元的 额度,针对早期科技企业特点,专门设计用于支持种子期和初创期企业,解决其首贷难题;而"园区保"最高1000万元的贷款额度,则着眼于成长期和成熟 期企业,通过构建多方风险分担机制,为企业规模化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针对科技型企业轻资产、高创新但融资难的特点,我们在首期'评级贷'产品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推出第二期产品,实现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覆 盖。"松山湖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相关人员介绍。 此次活动得到多个省市单位支持,旨在通过政府与市场协同发力,引导金融资源更精准、更早期地注入科技创新领域。 ...
破解科创企业融资难,东莞松山湖再出“组合拳”
搜狐财经· 2025-09-18 09:30
9月17日,东莞松山湖科技金融集聚区系列活动之第二期政策性融资产品发布大会,正式推出"天使贷"与"园区保"两项创新金融产品,同步揭牌"缺口介入机 制"工作服务站,发布《"股贷担保租"联动服务队实施细则》,并启动东莞金融"五篇大文章"宣传平台。此举标志着松山湖在构建科技金融全生命周期服务 体系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本次活动由松山湖高新区管委会、中国人民银行东莞市分行、东莞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东莞市科学技术局、广东粤财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指导, 松山湖财政国资金融局主办,松山湖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承办,旨在通过政府与市场协同发力,引导金融资源更精准、更早期地注入科技创新领域。 科技金融产品进阶之路再出"新招" 据悉,第一期政策性融资产品"评级贷"已取得显著成效——在"评级贷"产品推行11个月期间,该产品与松山湖多家银行展开深度合作,累计服务企业174 家、完成放款301笔,放款额近2亿元,累计授信4.2亿元,成功撬动授信规模11亿元,切实为一批科创企业缓解了资金压力。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建立的"缺口介入机制"工作服务站将深入产业园区,主动识别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该机制将依托松山湖"1+4+1+X"产业体 ...
担保赋能科创 “天津模式”破解轻资产融资难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03:13
文章核心观点 - 天津市中小企业信用融资担保有限公司通过创业担保业务联合银行政府与园区构建普惠金融生态精准破解科创企业融资难题为本土科创生态持续注入金融活水 [1] 创业担保业务模式 - 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提供担保合作银行发放政府给予补贴专门用于支持个人创业或小微企业吸纳就业的政策性贷款业务 [2] - 旨在缓解初创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其发展注入关键资金活力 [2] 企业案例成效 - 天津凌智皓越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获得400万元信贷支持综合费率不到2%支持其承接重大订单合同金额突破千万元 [3] - 天津天融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获得1000万元担保贷款叠加担保费补贴实际支付担保费仅4万元 [4][5] - 中科芯创医疗科技获得100万元资金支持顺利向新疆中医医共体项目提供近百台设备 [5] 服务体系建设 - 天津市中小担在12家重点园区挂牌联合产业园与中航大科技园创佳科技园等深度协作 [6] - 中航大科技园推出转化保校友保园区保等专属担保产品转化保提供最高100万授信部分额度享免息2025年成果转化目标400项已近完成 [7] - 创佳科技园企业谱秀科技注册两个月即获得200万元贷款中科芯创在一年半内销售额接近5000万元 [7][8] 平台化运营机制 - 构建银行超市模式汇聚二十余家合作银行资源通过集中议价将凌智皓越综合费率压降至不足2% [3][8] - 与银行建立同步尽调并联审批机制将审贷时间缩短至一周左右 [9] - 创新风控引入科创积分制弱化传统财务指标和抵押物依赖推出党建增信模式将党建工作成效与担保授信额度挂钩 [10] - 构建22222风险分担机制由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天津市融资担保发展基金天津市中小担合作银行区域专项融资担保基金各承担20%风险 [10] 全生命周期服务 - 服务覆盖企业初创期启动资金成长期扩大生产需求成熟期多元化融资需求 [11] - 根据企业发展阶段逐步释放额度提供行业信息政策解读等额外支持 [12] - 截至2025年7月底累计为212户次创业市场主体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共计3.9亿元减免担保费260余万元企业获得财政贴息资金600余万元 [12] 未来发展规划 - 继续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发挥龙头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优势提升业务规模和服务质效 [13]
华为支持的这个“村”,在做些啥
金融时报· 2025-06-27 02:51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 - 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支点,人才成为驱动产业创新的基础动力[1] - 2024年东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其中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1%和12.7%[1] 松山湖开发者村概况 - 松山湖开发者村由松山湖管委会与华为云共建,是全国首个开发者村,2022年4月启用[2] - 开发者村聚集企业开发者和个人开发者,通过协同创新实现数字化创新和产业升级[1][2] - 华为提供底层技术能力,合作伙伴共同为企业提供完整解决方案[2] 开发者村生态与赋能 - 开发者村已吸引CSDN、台铃等29家企业入驻[3] - 华为云松山湖开发者创新中心计划3年内服务不少于150家湖内企业[4] - 通过"人才共培-技术共建-产品共销-市场共营"的全生命周期服务赋能企业[4] 金融支持政策 - 松山湖管委会提供信用贷款贴息、融资担保贷款补贴等政策支持开发者创业就业[5] - 东莞松山湖科技金融集聚区启动建设,依托1亿元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推出"天使贷"等产品[6] - 开发者村企业将获得更精准的融资支持和资本对接[6] 全球化发展 - 华为云开放全球渠道和"凌云出海"计划,助力开发者走向全球[7] - 今日人才作为华为生态伙伴,已在深圳福田区部署70名AI数智"公务员"[7] - 今日人才开始布局海外市场,规划客户服务和数字产品介绍业务[8]
基金数量规模东莞居首 松山湖科技金融集聚区年底开园
南方都市报· 2025-05-22 23:07
综述篇 - 东莞松山湖科技金融集聚区定位为"科技金融集聚区"和"千亿园区",承担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任 [3] - 园区已进驻220余家金融服务机构及基金机构,基金数量184家占全市59%,认缴规模962亿元占全市75%,均居全市第一 [3] - 上市企业7家、后备企业57家,数量均居全市首位,彰显资本增值潜力 [3] - 东莞将整合政策、资本、产业资源,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新高地 [3] 规划布局 - 集聚区规划面积5200亩,首开区750亩,以"一轴两翼"空间布局打造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等业态 [4] - 围绕"金融新业态先行区、基金集聚区、政策创新区、产品示范区、生态样板区"五大核心定位发力 [4] 战略逻辑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科技金融"列为"五篇大文章"之首,广东省"十四五"规划支持打造科技金融示范区 [5] - 松山湖拥有77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华为终端总部等行业龙头企业,形成"1+4+1+X"现代化产业体系 [5][6] - 集聚区将吸引各类金融机构集聚,形成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6] 资本集聚 - 园区已备案基金184家,总投资认缴规模962亿元 [7] - 2018年出台《促进基金业发展实施办法》,2021年设立上交所资本市场服务东莞基地 [8] - 2023年设立广东省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东莞松山湖分中心,2024年建设数字人民币全域应用集聚区 [8] 政策支持 - 设立每年1亿元融资损失风险补偿资金池,推出"天使贷""园区保"等创新融资产品 [9] - 2010年设立广东省首家"金融法庭"和金融纠纷调解中心 [11] -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及东莞法院助力17家科创企业获1.1亿元"科技成果转化贷" [11] 服务体系 - 构建覆盖企业生命周期的"成长阶梯"服务体系,满足初创、成长、成熟期企业差异化需求 [12] - 东莞市高质量发展基金体系五大母基金落户松山湖,目标形成2000亿元母子基金群 [12] - 松山湖天使基金总规模10亿元,已投资19个项目,今年将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 [12][14] 生态协同 - 成立"股贷担保租"联动服务队,提供超100亿元融资,实现"全科会诊"服务模式 [15] - 案例:为蓝潜海洋技术提供近2000万元"股权+债权"资金支持 [16] - 推动银行参考风投评估调整授信,企业通过股债结合降低股权稀释风险 [16] 未来发展 - 研究修订支持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政策,起草科技金融集聚区政策 [17] - 建设"三个高地":政策创新高地、机构汇聚高地、产品创新高地 [17] - 设立百亿母基金,构建"投贷债保"联动机制,强化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导向 [18]
连云港推广“园区保”破解企业融资难
新华日报· 2025-05-21 22:01
园区保综合金融服务模式 - "园区保"采用"资金池+银行+担保机构"风险共担模式 显著降低企业融资准入门槛 企业可通过该模式申请贷款 提高融资额度并优化融资结构 [1] - 江苏信保集团2018年推出"园区保" 针对产业园区企业特点 通过建立企业白名单 政府风险资金池和多方风险共担机制 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1] - 连云港市将"园区保"纳入降本增效11条措施 要求各县区建立不低于1000万元风险资金池 实现业务全覆盖 [2] 金融服务成效 - 连云港市2024年实现"园区保"649笔 在保规模45.34亿元 同比增长19.85% 今年以来累计实现548笔 金额37.67亿元 [3] - 连云港市工信局组织开展政策宣讲 服务企业超1100户(次) 推荐1500余户企业纳入省工信厅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白名单 [2][3] - 为英瑞特再生资源科技提供700万元3年期固定资产贷款 综合融资成本仅2.2% 包含0.2%担保费和1%制造业贴息 [1] 政银企合作机制 - 连云港市建立常态化政银企对接机制 制定38家金融机构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特色金融产品手册 [3] - 联合江苏信保集团量身定制金融产品 优化审批流程 提高贷款发放效率 [3] - 计划开展线上线下联动政策宣贯 定期组织金融惠企进园区活动 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3]
科技金融“风口”已至,银行如何抢占C位?
南方都市报· 2025-05-20 01:16
松山湖科技金融集聚区建设 - 东莞松山湖科技金融集聚区于2024年3月启动建设,目标是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新高地,目前已进驻各类金融服务机构及基金机构220余家,其中银行20家,包括国有四大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均设有三个网点 [2][6] - 16家金融机构及协会代表已签署集聚区首批入驻协议 [4] - 松山湖拥有中国散裂中子源、先进阿秒激光设施等国家级科研设施,汇聚77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华为终端总部、生益科技等行业龙头企业入驻 [2] 金融机构服务创新 - 银行机构通过下沉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构建生态运营、延长服务链条等方式建立与科技企业相适应的服务体系,如建设银行松山湖创新支行通过"创业者港湾"业务为恒通西交发放150万元信用贷款 [5][10] - 浙商银行东莞分行成立园区首家"松山湖人才银行综合金融生态建设金融顾问工作室",为科研人员提供科研成果转化、初创企业孵化等环节的精准金融支持,首笔人才银行融资业务已落地 [8][9] - 农行东莞松山湖支行运用差异化政策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提供金融支持,已开展松山湖科学城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一项目一方案"业务,首批准入高新技术企业30户 [17] 金融产品与政策支持 - 2025年松山湖将推出"天使贷"填补无经营收入的初创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空白,"园区保"实现"批量担保" [21] - 松山湖设立每年总规模1亿元的融资损失风险补偿资金池,对贷款损失、担保损失等予以补偿,鼓励金融机构"敢贷愿贷会贷能贷" [21] - 中国人民银行东莞市分行在松山湖成立首批6支"股贷担保租"联动服务队,创新"科创微E担"等联动金融产品,成立一个多月提供各类融资金额超100亿元 [17][18] 产业基础与金融需求 - 松山湖人才总量已突破24万人,形成以科研人员、工程师和创新型企业家为主的人才梯队,在安家置业、创业投资、产业升级等方面有多样化金融需求 [9] - 科技型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多元化金融需求:初创期需要天使投资和政策补贴,成长期需要债权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成熟期侧重上市融资、并购重组、跨境结算等服务 [13] - 工行东莞松山湖支行为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半导体企业投放2000万元综合授信额度,截至2025年3月末该支行各项贷款余额已超106亿元 [15]
松山湖科技金融进化论
南方都市报· 2025-05-19 03:10
松山湖科技金融集聚区建设 - 东莞松山湖科技金融集聚区于2024年3月启动建设,规划面积5200亩,首开区750亩,采用"一轴两翼"空间布局,包含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基金中心等业态 [6] - 集聚区已吸引14家头部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6家金融机构签署首批入驻协议,目标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新高地 [6][8] - 东莞将整合政策、资本、产业资源,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强化"科技-产业-金融"正向循环机制 [5][35] 产业基础与战略定位 - 松山湖拥有77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形成"1+4+1+X"现代化产业体系,涵盖华为终端总部、生益科技等龙头企业 [9][11] - 园区进驻金融服务机构220余家,包括银行20家、证券公司9家,已备案基金184家(占全市59%),总规模962亿元(占全市75%) [15] - 集聚区定位为金融新业态先行区、基金集聚区等五大核心功能,旨在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8][11] 资本集聚与政策创新 - 松山湖设立总规模10亿元天使基金(首期5亿元),已投资湃泊科技等19个项目,计划新增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人才创新基金等 [23][25] - 东莞市高质量发展基金体系目标形成2000亿元规模,其中市场型母基金规模150亿元,计划撬动1400亿元母子基金群 [23] - 2024年设立1亿元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推出"天使贷""园区保"等创新产品,破解初创企业融资难题 [17] 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 成立"股贷担保租"联动服务队,累计提供融资超100亿元,实现银行、风投、担保等跨业态协作 [26][28] - 创新"科创贷+批量担保+保险服务""股权投资+科技成果转化贷"等联动模式,为蓝潜海洋等企业提供近2000万元组合融资 [28] - 建立广东省首家金融法庭和金融纠纷调解中心,优化金融法治环境,助力17家科创企业获1.1亿元科技成果转化贷 [20] 未来发展布局 - 松山湖将修订科技金融政策,优化母基金出资比例和返投机制,打造政策创新、机构汇聚、产品创新三大高地 [33][35] - 计划设立百亿母基金,联合中信集团等设立种子基金、产业链发展母基金,强化"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导向 [33] - 目标吸引银行、信托、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及中介服务机构集聚,构建全链条科技金融服务生态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