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用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优必选(09880):2025H1营收增长,净利润减亏,人形机器人产销有望上量
长江证券· 2025-09-16 13:4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6.21亿元 同比增长27.55% [5] - 净利润为-4.14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19亿元 均同比减亏 [5] - 整体毛利率35.0% 同比下降3.0个百分点 [8] - 销售净利率-70.8% 同比大幅改善40.0个百分点 [8] - 期间费用率持续优化: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2.0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14.3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率同比下降11.6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率基本持平 [8] 分业务营收表现 - 教育智能机器人及解决方案营收2.40亿元 同比增长48.8% 主要受益于2024年及2025H1已签约项目交付 [8] - 物流智能机器人及解决方案营收约5620万元 同比下降5.7% [8] - 其他产业定制智能机器人及解决方案营收约6380万元 同比下降29.8% 主要因聚焦新应用场景产品开发 新品将在2025H2发布 [8] - 消费级机器人及其他硬件设备营收2.60亿元 同比增长48.9% 主要受益于新产品持续推出 [8] 业务发展进展 - 教育智能机器人:在宜兴、宿迁、阳泉、龙胜四地同步启动建设交付 布局产教融合领域支持人工智能通识教育 [8] - 物流智能机器人:瓦力T8000获得数百台订单 第二代无人叉车达业内顶尖水平 无人物流车完成公开道路试运行 新一代赤兔S正式立项 完成头部新能源汽车和电池客户多次复购 与新加坡智能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达成战略合作 [8] - 商用机器人:推出Cruzr S2 可在分拣、搬运、接待等多任务场景应用 [8] - 消费级机器人:推出泳池清洁机器人 开发智能割草机、智能扫地机等 智能宠物设备猫砂盆系列保持市场份额领先且销售额良好增长 [8] 人形机器人业务 - 4月获小批量工业制造场景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 [8] - 7月中标觅亿汽车9051.15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 [8] - 天工行者在手订单达百台 预计2025年教育科研领域交付将超300台 其中超60%为中高配版本 [8] - 已开启人形机器人量产 交付验收后有望增益2025年营收 [8]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年实现收入19.05亿元 2026年实现收入27.70亿元 [8] - 净利润有望持续减亏 [8] - 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全栈技术的人形机器人企业 竞争优势及市场卡位明确 [8]
郑州三晖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全资子公司签订产品销售框架合同的公告
框架合同签署基本情况 - 全资子公司三晖联璟智算与淄博蓝丝带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31日签署《产品销售框架合同》涉及机器人设备销售 [3] 合同对方信息 - 对方名称为淄博蓝丝带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5年10月23日 注册资本2500万元 主营健康咨询及美容服务等非医疗业务 [4] - 蓝丝带与公司无关联关系 最近三年未发生类似交易 经查询不属于失信被执行人 [4][5] 合同主要内容 - 甲方为淄博蓝丝带及其关联方 乙方为三晖联璟智算 合同依据《民法典》订立 [5] - 销售产品具体型号将通过后续实施协议确定 运输责任由乙方承担 货物风险自签收后转移 [5][6] - 双方将在指定时间内签订正式销售合同 且核心条款需与本合同保持一致 [7] - 合同一式两份 分批次签订正式销售合同后本合同自动作废 [7] 销售数量规划 - 2025年计划销售不低于50台机器人设备 [8] - 2026年计划销售不低于300台机器人设备 [8] - 2027年计划销售不低于450台机器人设备 [8] 对公司经营影响 - 框架合同签署有助于加速机器人业务商业化进程与应用落地 [8] - 预计对2025年度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不影响公司独立性 [8][10] - 长期来看将对公司战略目标实现和经营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9] 合同性质说明 - 本次签署为框架性合同不涉及具体金额 后续需分批次签订正式销售合同 [2] - 具体交货批次/数量/时间/地点将通过订单确定 无须提交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 [2][3]
三晖电气子公司斩获机器人设备销售框架合同
证券日报· 2025-07-31 16:08
业务合作 - 全资子公司三晖联璟智算与蓝丝带签署产品销售框架合同 未来三年销售不低于800台机器人设备 其中2025年不低于50台 2026年不低于300台 2027年不低于450台[2] - 具体商用机器人和家用机器人产品名称型号将由双方在后续实施协议中确定[2] - 合作涉及康复理疗类机器人设备销售 有助于加速公司机器人业务商业化进程与应用落地[2] 战略布局 - 三晖联璟智算首先布局康复养老产业方向 未来还将布局人形机器人以及核心零部件[2] - 公司在上海建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 项目进展顺利 今年上半年开始布局机器人等人工智能产业[3] - 今年6月战略投资小理家机器人 并牵头发起成立中国医疗康复护理机器人产业联盟[3] 财务影响 - 本次框架合同预计对本年度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不会对独立性产生影响[2] - 从长期看将对公司战略目标实现和未来经营发展起到积极作用[2] 业务拓展 - 公司主要从事电能计量仪器仪表研发、设计和生产 2023年进军储能行业[3] - 储能业务去年增速很快 今年在手订单充足 公司积极寻找新业务增长点[3] 行业视角 - 布局机器人产业切入人工智能赛道是基于行业趋势、政策红利和自身战略转型需求的重要决策[3] - 框架合同不仅是业务落地关键里程碑 更验证了产品的市场接受度 客观上倒逼公司加快技术研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