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轮转向系统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 | 浙江世宝(01057)盘中涨超5% 公司称线控转向首个量产项目预计于明年下半年开始量产
智通财经网· 2025-09-23 02:27
公司股价表现 - 浙江世宝盘中涨超5% 截至发稿涨5.03%报5.22港元 成交额3909.12万港元 [1] 公司技术储备与量产计划 - 公司在线控转向和后轮转向领域技术储备深厚 已获多家主流车企定点 [1] - 线控转向首个量产项目预计于2026年下半年开始量产 [1] - 后轮转向首个量产项目预计于今年四季度开始量产 [1] - 两类产品分别主要面向L3+智能驾驶车型及高性能豪华车型 技术壁垒高 市场前景广阔 [1] 行业监管趋势与升级方向 - 监管层对智能驾驶安全性关注度提升 L2级辅助驾驶从宣传到操作层面都有更严格监管要求 [1] - L3预计将成为25Q4到2026年智驾主要升级方向 [1] 产业链价值量变化 - L3商用解决方案对系统安全性冗余要求较高 [1] - 预计将使得智驾芯片、域控制器、激光雷达和毫米波传感器、车载Serdes、低压电源单车价值量显著提升 [1] - 带来新一波投资机会 [1]
大车转弯半径秒变小车!被吹爆的后轮转向,真的叫好不叫座?
电动车公社· 2025-07-23 15:46
核心观点 - 后轮转向技术从高端豪车专属配置快速下放至20万元级国产电动车市场,渗透率仅1.2%但国产化推动成本下降20% [7][8][17][51] - 技术优势包括:5.3米车型转弯半径缩至5.4米媲美小型车、侧方停车效率提升50%以上、支持"蟹行平移"等炫技功能 [10][13][14] - 技术演化历经拖拉机军用阶段,被动式转向因可靠性差被淘汰,主动式电控系统通过±12°转向角实现低速灵活/高速稳定 [22][25][32][48] 技术发展历程 早期探索 - 19世纪后期工程师尝试杠杆绳索方案,20世纪初约翰·迪尔公司率先在拖拉机上应用,耕地效率提升30%以上 [20][22] - 二战期间德国装甲车采用8轮反向转向系统,巷战转弯半径缩短40%成为战术优势 [25] 乘用车应用 - 20世纪末雪铁龙PSS系统采用橡胶衬套被动转向,存在转向角固定、橡胶老化导致故障率超行业均值2倍等问题 [29][33] - 2000年后保时捷等品牌在赛车上验证电控主动转向,采埃孚第一代AKC系统实现±8°转向角,累计销售10万套 [38][47][48] 商业化现状 成本突破 - 采埃孚第二代AKC系统国产化后成本降20%,智己L6等车型搭载使价格下探至20万元区间 [50][51][52] - 硬件成本0.5-1.5万元与空悬相当,但研发需1-2年调试周期,算法开发投入达数亿元 [63][64][66] 应用限制 - 系统侵占后排空间15-20cm,与双腔空悬存在配置冲突,长轴距车型更适合搭载 [53][54][55] - 轮胎磨损增加25%,电动车质量大加剧损耗,后排乘客易产生"漂浮感"体验 [56][58][60] 行业竞争格局 - 采埃孚占据全球90%市场份额,国产供应商孔辉/保隆科技/均普智能正加速布局,复制空气悬架国产替代路径 [70][71][72] - 当前技术普及需突破算法适配瓶颈,头部车企研发投入强度达传统底盘系统的3倍 [64][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