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旋糖酐

搜索文档
瑞丰高材2025年中报简析:增收不增利,应收账款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6 22:39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10.06亿元 同比上升2.62% 其中第二季度单季收入5.32亿元 同比上升8.11% [1] - 归母净利润1080.48万元 同比下降52.57% 其中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552.14万元 同比下降57.54% [1] - 扣非净利润1156.92万元 同比下降44.86% [1] - 毛利率14.05% 同比下降2.03个百分点 净利率1.04% 同比下降55.19% [1] - 三费总额1.15亿元 占营收比11.42% 同比上升7.19% [1] 资产负债结构 - 货币资金3.48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28.33% 主要系银行存款余额增加 [1][2] - 应收账款4.57亿元 同比增长32.61% [1] - 有息负债9.97亿元 同比增长29.85% 有息资产负债率达42.87% [1][3] - 每股净资产4.24元 同比下降0.28% [1] 现金流状况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14元 同比大幅增长134.5% 主要系存货减少导致购买商品支付现金减少 [1][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大幅下降462.93% 因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投资支付现金增加 [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增长371.97% 因取得借款收到现金同比增加 [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增长162.23% [3] 业务布局与发展 - 公司围绕新材料行业布局四大业务板块:塑料助剂材料、聚酯材料、新能源材料和合成生物材料 [4] - 塑料助剂业务2024年收入18.88亿元(PVC助剂)和1.07亿元(工程塑料助剂) 同比分别增长9%和212% [4] - 聚酯材料包括生物可降解PBT/PBS产品及特种聚酯PETG/PCTG 后者正在进行6万吨装置技改 [5] - 新能源材料包括黑磷材料(建设吨级中试线)和电池粘结剂(已实现小批量销售) [5] - 合成生物材料已完成聚乳酸、生物基丁二酸等中试 右旋糖酐产品已实现小批量销售 [5] 运营效率指标 - 去年ROIC为3% 净利率1.09% 显示资本回报率和产品附加值不高 [3] - 近10年中位数ROIC为8.02% 2024年为最低水平 [3] - 应收账款/利润比率达2071.43% 财务费用/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达158.14% [3][4] -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比为56.47% 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仅为3.48% [4]
瑞丰高材: 关于媒体报道的澄清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3 12:57
传闻澄清 - 公司董事会秘书因涉嫌内幕交易被立案调查,但明确说明调查仅针对个人,不涉及公司股票交易及经营活动 [1] - 公司强调其内部控制和治理结构符合中国证监会及深交所的法律法规要求,并引用《2024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作为证明 [2] - 公司自2011年上市以来从未受到任何证券立案调查或行政处罚 [2] 信息披露 - 公司声明截至公告披露日无任何应披露未披露的重要信息 [2] - 过往披露的公开信息均真实、准确、完整,无虚假记载或误导性陈述 [2] 业务进展 - 聚酯材料业务板块正推进PBAT转产PETG/PCTG特种聚酯的技改工作 [3] - 黑磷业务板块计划在三季度完成吨级中试并投入运行 [3] - 新能源电池粘结剂业务板块正提升SBR系列产品的质量技术指标以对标日本同类产品 [3] - 合成生物材料板块加强右旋糖酐等产品的推广并考虑适时扩产 [3] 公司治理 - 公司已召集全体董监高人员会议,强调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及职责履行,防止违规行为 [2] - 后续将持续开展证券法律法规专项培训以提高董监高责任意识 [2] 其他说明 - 公司强烈谴责不实传闻行为,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3] - 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为巨潮资讯网、《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和《中国证券报》 [4]
瑞丰高材(300243.SZ)澄清:公司高管人员涉嫌内幕交易行为为个人行为
格隆汇APP· 2025-06-13 11:46
公司澄清公告 - 公司针对媒体关于董事会秘书涉嫌内幕交易的报道发布澄清公告,涉及调查是否涉及公司股票、内控漏洞、未披露重要信息及信息披露真实性等问题 [1] - 公司明确本次立案调查为对董秘个人的调查,不涉及公司股票交易及经营活动 [2] - 公司强调自上市以来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三会一层管理制度及内控制度,内部控制状况符合监管要求 [2] 公司治理与内控 - 公司在《2024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声明已按照规范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有效内部控制 [2] - 上会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认可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2] - 公司自2011年上市以来未受到任何证券立案调查或行政处罚 [2] 高管行为与后续措施 - 公司高管涉嫌内幕交易为个人行为且未最终认定,公司已召集全体董监高会议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及职责履行 [3] - 公司计划持续开展董监高证券法律法规专项培训,提高责任意识并约束家庭成员行为 [3] 生产经营情况 - 公司当前生产经营正常,塑料助剂业务板块订单充足且产供销正常 [3] - 聚酯材料业务板块正推进PBAT转产PETG/PCTG特种聚酯技改 [3] - 黑磷业务板块全力推进吨级中试,目标三季度投入运行 [3] - 新能源电池粘结剂业务板块推动SBR系列产品对标日本同类产品质量技术指标提升 [3] - 合成生物材料板块加强右旋糖酐等产品推广并适时扩产 [3]
又一家上市公司董秘涉嫌内幕交易!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此前有高管被处罚
华夏时报· 2025-06-12 01:30
公司高管调查事件 - 公司董事会秘书赵子阳因涉嫌内幕交易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调查仅针对个人 不涉及公司股票交易及日常经营 [2] - 赵子阳已在公司任职16年 历任证券事务代表等职 现任董秘并兼任子公司董事 2024年税前年薪41.61万元 持有公司股票21.99万股(含限售股16.49万股) [3][4] - 6月初赵子阳仍以董秘身份参与机构调研 讨论公司业务布局及黑磷产业化等议题 [4] 公司历史合规问题 - 2019年公司原总经理桑培洲曾因信息披露违法及限制期交易被罚70万元 反映公司内控机制存在缺陷 [4] - 律师建议公司应强化信息隔离机制 完善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制度 加强高管证券法规培训 [4] 财务表现与业务动态 - 2024年营收20亿元(同比+12.7%) 归母净利润2208万元(同比-74.1%) 2025年Q1营收4.74亿元(同比-2.91%) 净利润528.35万元(同比-45.96%) [5] - 业绩下滑主因: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毛利率下降 可转债募投项目转固新增折旧及减值影响6400万元 2025年Q1因降价保市场份额致毛利下降 [5] 股价波动与新业务进展 - 2024年股价两轮大涨:2月5.02元/股至5月16.11元/股(+220%) 9月7.02元/股至11月14.50元/股(+106%) [6] - 新能源材料布局:黑磷材料百公斤装置已运行 吨级中试线预计2025年Q3投产 电池粘结剂实现小批量销售 [6] - 合成生物材料:右旋糖酐获市场认可并小批量销售 聚乳酸等产品处于中试阶段 公司预计2024年新业务收入不足150万元 [6][7]
瑞丰高材:黑磷可用于固态电池,吨级中试产线三季度投入运营
证券时报网· 2025-06-08 02:07
公司近期动态 - 公司于6月4日、5日接待了诺安基金、国君资管等多家机构的调研 [1] - 公司在调研中透露子公司瑞丰玥能具备黑磷吨级中试的技术基础,预计三季度投入运营 [1] - 公司正在建设吨级中试生产线,预计2024年三季度投入运行 [3] 黑磷材料技术优势 - 黑磷的理论比容量是石墨的7倍 [1] - 黑磷在嵌锂过程中的体积膨胀率≈200%,低于硅基材料的>300% [1] - 黑磷可实现磷碳负极中占比达50%以上,突破硅碳负极通常<15%的添加量限制 [1] - 黑磷特殊的层状结构和高电子电导率可实现超级快充功能 [1] - 磷碳负极表现出优异的长循环稳定性,已验证可用于固态电池体系 [1] 黑磷产业化进展 - 全球目前仅实现实验室或小型装置级别的少量制备 [2] - 公司拥有五项黑磷核心专利技术,具备近十年技术储备 [2] - 通过百公斤级装置优化,公司降低了反应条件严苛度并提升产物收率 [2] - 公司已完成百公斤装置的正常运行,正在建设吨级中试生产线 [3]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布局四大业务板块:塑料助剂材料、聚酯材料、新能源材料和合成生物材料 [3] - 工程塑料助剂2024年收入1.07亿元,同比增长212% [3] - 聚酯材料业务包括生物可降解材料PBAT/PBS及特种聚酯PETG/PCTG产品 [3] - 合成生物材料已完成聚乳酸、生物基丁二酸、右旋糖酐等产品中试 [3] - 新能源材料包括黑磷材料和电池粘结剂材料 [3] 电池粘结剂业务 - 公司2024年实现SBR系列负极粘结剂量产,送样多家锂电池客户测试 [3] - 已实现小批量销售,正对标日本瑞翁/日本爱宇龙同类产品进行品质提升 [3]
瑞丰高材(300243) - 300243瑞丰高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06
2025-06-06 10:42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围绕新材料行业布局四大业务板块,包括塑料助剂材料、聚酯材料、新能源材料和合成生物材料 [2] - 塑料助剂业务分 PVC 助剂和工程塑料助剂,2024 年 PVC 助剂收入 18.88 亿元,同比增长 9%,工程塑料助剂收入 1.07 亿元,同比增长 212% [2] - 聚酯材料业务含生物可降解材料及 PBAT/PBS、特种聚酯 PETG/PCTG 产品,生物可降解材料已批量销售,PETG/PCTG 产品完成中试,正推进 6 万吨 PBAT 装置技改,争取年内正常产销 [2] - 新能源材料包括黑磷材料和电池粘结剂材料,黑磷材料 2024 年完成百公斤装置运行,正建吨级中试生产线,预计今年三季度运行;电池粘结剂业务 2024 年量产,送样测试并小批量销售 [3] - 合成生物材料完成聚乳酸、生物基丁二酸、右旋糖酐等产品中试,右旋糖酐已小批量销售,公司计划提高其产能 [3] 工程塑料助剂业务 - 2022 年介入工程塑料助剂行业,2024 年收入突破 1 亿元,同比增速超 200%,原因一是产品多为进口替代,技术壁垒高且获下游头部客户认可;二是应用终端行业景气度高,需求好 [4] - 目前产能 2 万吨,已披露 6 万吨投资计划,一期 2 万吨已开工,争取明年投入运行 [4] 黑磷产业化 - 黑磷低成本产业化面临重大挑战,规模化生产关键在于精确调控高温高压环境与严苛反应条件,全球仅实现实验室或小型装置少量制备 [6] - 控股子公司瑞丰玥能有五项核心专利技术,近十年技术储备,优化配方体系和反应路径,降低反应条件严苛度,提升产物收率和反应效率,具备吨级中试技术基础 [6] 黑磷负极材料优势及应用 - 黑磷理论比容量是石墨的 7 倍,嵌锂过程体积膨胀率约 200%,低于硅基材料,可使黑磷在磷碳负极中占比超 50%,突破硅碳负极添加量限制,且磷碳负极电池可实现超级快充和长循环稳定性 [7] - 磷碳负极可用于固态电池体系,黑磷还可用于特种纳米阻燃剂领域,未来在医药、半导体等领域有应用价值 [7][8] - 公司推进黑磷产业化,积极对接下游应用端合作 [8] 风险提示 - 公司新业务领域存在进度不及预期的可能性,需注意投资风险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