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黑磷
icon
搜索文档
瑞丰高材:子公司瑞丰玥能的吨级黑磷中试装置已经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预计于本月底完成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5 07:53
黑磷生产线进展 - 控股子公司瑞丰玥能的吨级黑磷中试装置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预计本月底完成安装[1] - 生产线工艺及核心设备为公司自主设计的非专利技术 具备独立知识产权[1] - 设备安装完成后将进行调试并尽快投入运行[1] 锂电池业务进展 - 电池粘结剂SBR产品正处于下游客户产品导入测试阶段[1] - 公司正在持续提升该产品的质量水平和性能指标[1] - 新业务均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1]
国泰海通|化工:性能优异的电池负极材料,新兴领域应用积极拓展
黑磷材料特性 - 黑磷是常温常压下稳定的磷同素异形体 具有独特的层状褶皱结构和显著各向异性 [1] - 层间由范德华力结合 可剥离成单层或少层结构 [1] - 在电池材料、阻燃、催化、医药、电子等领域具备应用潜力 [1] 应用领域需求 - 理论比容量高达2596mAh/g 远高于石墨等碳基材料 [2] - 较高锂化电位及锂扩散系数减少锂枝晶形成风险 提升快充安全性 [2] - 阻燃剂领域添加量少即可实现较好阻燃效果 [2] - 光传感芯片领域具备直接带隙、高载流子迁移率和可调红外吸收特性 [2] - 生物医药领域已验证细胞及动物层面抗肿瘤作用 是优异药物载体 [2] 产业化进展 - 国内企业工业化制备工艺取得积极突破 [3] - 工业化放大过程加速 下游应用领域取得突破 [4]
国泰海通:黑磷是性能优异的电池负极材料 新兴领域应用积极拓展
智通财经网· 2025-09-01 06:10
黑磷材料特性 - 黑磷是常温常压下稳定的磷同素异形体 具有独特的褶皱层状结构和显著各向异性 [1] - 理论比容量高达2596mAh/g 远高于石墨等碳基材料 [2] - 具备较高锂化电位及锂扩散系数 可减少锂枝晶形成风险 [2] - 具有直接带隙、高载流子迁移率和可调红外区吸收等独特理化性质 [2] 应用领域前景 - 电池负极材料领域 拥有高容量与快速充电综合优势 在提升电池能量密度方面前景巨大 [2] - 阻燃剂领域 较低添加量即可实现较好阻燃效果 [2] - 光传感芯片领域 因独特理化性质拥有广阔应用前景 [2] - 生物医药领域 是优异药物载体 已验证细胞及动物层面抗肿瘤作用 目前处于初步开发阶段 [2] - 催化领域应用正在积极开发中 [2] 工业化进展 - 兴发集团已建成100公斤级黑磷放大试验装置 稳定实现单次百公斤级制备 生产成本持续大幅降低 [3] - 兴发集团100吨/年高稳定性二维黑磷制备技术开发项目处于优化工艺设计阶段 [3] - 瑞丰高材子公司2024年完成百公斤装置正常运行 正在建设吨级中试生产线 [3] - 国内企业正围绕催化剂、新能源负极材料、阻燃剂、芯片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展应用研究及产业化 [3]
瑞丰高材:公司目前正在积极推进黑磷吨级中试装置的建设工作
证券日报网· 2025-07-31 12:41
业务进展 - 公司正在积极推进黑磷吨级中试装置的建设工作 [1] - 公司积极对接下游应用端合作 包括新能源、阻燃剂及其他领域 [1] - 具体业务进展情况需关注公司披露的相关公告 [1]
瑞丰高材:公司目前正在积极推进黑磷吨级中试装置的建设工作,同时也在积极对接下游应用端合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1 03:41
公司业务进展 - 公司正在积极推进黑磷吨级中试装置的建设工作 [2] - 公司积极对接下游应用端合作 包括新能源、阻燃剂及其他领域 [2] - 具体业务进展情况需关注公司披露的相关公告 [2] 技术研发动态 - 黑磷中试产出合格后可能成为固态电池材料国产化关键一环 [2] - 黑磷产品潜在应用方向包括新能源电池材料 [2]
瑞丰高材:公司控股子公司瑞丰玥能正在积极推进吨级中试装置的搭建工作,预计于今年三季度完成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0 11:09
黑磷生产线进展 - 公司控股子公司瑞丰玥能正在推进吨级中试装置搭建工作 [2] - 预计吨级中试装置将于今年三季度完成搭建 [2] 技术布局特点 - 公司现阶段聚焦于吨级中试装置建设 尚未涉及完整生产线搭建 [2] - 未披露与同类厂商的生产装置差异化比较信息 [2]
湖北为科创高地建设提供硬核支撑
人民日报· 2025-07-20 21:52
科技创新高地建设 - 湖北三峡实验室实现黑磷小规模量产 黑磷作为高稳定性高附加值新材料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实验室由兴发化工牵头联合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组建 成果在企业就地转化[1] - 湖北已建成10家湖北实验室 形成包括1家国家实验室8个大科学装置45家全国重点实验室16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525家新型研发机构在内的科技力量矩阵[2] 关键技术突破 - 华中科技大学开发整体充退磁新技术 使26兆瓦风力发电机实现原位退磁与再充磁 相比传统加热退磁技术能耗大幅降低 该技术依托国家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 该装置可产生地球磁场200万倍的强磁场 已支持国内外130多个科研院所开展2000多项研究[2] - 芯擎科技研发"星辰一号"自动驾驶芯片 填补国内车规级高性能智能驾驶芯片空白 该芯片已完成量产前测试[3][4] - 2024年起湖北推进全链条技术攻关 目标每年产出6项以上重大基础研究成果 突破10项以上重大关键技术 形成20项以上标志性产品 已在硅光集成晶圆高性能自动驾驶芯片等领域取得突破[4] 成果转化机制 - 湖北建设科创供应链平台 实现企业技术需求与科研团队智能匹配 平台已入驻企业超7万家 促成启钠新能源等重要材料技术突破[5] - 湖北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制造业中试平台场景创新促进中心等 2024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5500亿元 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提升至67%[5]
芯片产业的下一个颠覆性突破!
半导体芯闻· 2025-07-07 09:49
半导体材料革新 - 二维半导体材料将成为未来业界焦点,因硅基三维晶体管制造结构日趋复杂且成本指数级攀升,技术演进边际效益显著递减[2] - 二维材料凭借原子级厚度(0.3-10nm)与范德华异质结技术,可构建垂直场效应晶体管实现10倍于FinFET的密度突破,在1nm栅长下保持10⁶开关比[6] - 二维材料易于与其他材料集成,不受晶格常数匹配约束,能带范围涵盖半金属、半导体和绝缘体[8] 二维材料特性与优势 - 石墨烯作为首个被发现的二维材料,厚度仅0.335纳米,拥有高强度、高导电性、高导热性等优异物理性质[9] - 7纳米制程石墨烯芯片相比硅基芯片速度提升高达300%,但需解决零带隙特性问题[9] - 过渡金属二硫族化合物(TMDCs)如MoS₂、WS₂在单层状态下呈直接带隙半导体性质,能隙约1.8eV[14] - 黑磷为少有的本征直接带隙材料,能带结构对层数敏感,从单层2eV连续调谐至块体约0.3eV[14] 产业化进展与市场规模 - 2024年全球二维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达18亿美元,石墨烯占比45%,TMDs占比30%[16] - 预计2025-2030年市场规模以24%-26.5%复合增长率扩张,2030年有望突破45亿美元[16] - 原集微科技启动首条全国产二维半导体集成电路工程化示范线,计划三年内建设商业化量产线[17] - 原集微联合团队发布全球首款基于二维半导体的32位RISC-V架构微处理器"无极",集成5900个晶体管,性能提升51倍[17] 技术突破与创新 - 天津大学和佐治亚理工学院团队成功生产出外延半导体石墨烯单层,攻克石墨烯带隙难题[11] - 北京科技大学团队提出"二维Czochralski"方法,可在常压下快速生长厘米级、无晶界单晶MoS₂晶畴[32] - 上海微系统所开发单晶金属插层氧化技术,室温下制备出单晶氧化铝栅介质晶圆,界面态密度低至8.4×10⁹ cm⁻² eV⁻¹[38] -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开发基于CMOS技术的二维单指令集计算机,首次完全由二维材料构建[39] 应用领域拓展 - 二维材料在AI、大数据时代被广泛应用于存储器件、神经形态器件、量子器件、离子晶体管等领域[9] - 东南大学团队基于二维极性半导体实现门控可调极化梯度机制,模拟生物突触功能,记忆保持时间约331秒[27] - 中科院物理所展示基于MoS₂的中等规模柔性集成电路,集成112个薄膜晶体管[48] - 南京大学团队通过设计-工艺协同优化,实现GHz频率二维半导体环形振荡器电路,性能比原有记录提升200倍[51] 未来发展趋势 - IMEC预计到2039年基于二维材料的第二代2DFET将成为主流[53] - 短期(3-5年)二维材料将在低功耗边缘计算芯片、高性能光电器件及柔性显示领域率先商业化[63] - 中期(5-10年)二维材料有望在3纳米以下逻辑芯片及存算一体架构中大规模替代硅基材料[63] - 长期(10年以上)二维材料可能成为量子计算、光量子通信及生物电子等颠覆性技术的核心载体[63]
瑞丰高材: 关于媒体报道的澄清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3 12:57
传闻澄清 - 公司董事会秘书因涉嫌内幕交易被立案调查,但明确说明调查仅针对个人,不涉及公司股票交易及经营活动 [1] - 公司强调其内部控制和治理结构符合中国证监会及深交所的法律法规要求,并引用《2024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作为证明 [2] - 公司自2011年上市以来从未受到任何证券立案调查或行政处罚 [2] 信息披露 - 公司声明截至公告披露日无任何应披露未披露的重要信息 [2] - 过往披露的公开信息均真实、准确、完整,无虚假记载或误导性陈述 [2] 业务进展 - 聚酯材料业务板块正推进PBAT转产PETG/PCTG特种聚酯的技改工作 [3] - 黑磷业务板块计划在三季度完成吨级中试并投入运行 [3] - 新能源电池粘结剂业务板块正提升SBR系列产品的质量技术指标以对标日本同类产品 [3] - 合成生物材料板块加强右旋糖酐等产品的推广并考虑适时扩产 [3] 公司治理 - 公司已召集全体董监高人员会议,强调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及职责履行,防止违规行为 [2] - 后续将持续开展证券法律法规专项培训以提高董监高责任意识 [2] 其他说明 - 公司强烈谴责不实传闻行为,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3] - 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为巨潮资讯网、《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和《中国证券报》 [4]
瑞丰高材(300243.SZ)澄清:公司高管人员涉嫌内幕交易行为为个人行为
格隆汇APP· 2025-06-13 11:46
公司澄清公告 - 公司针对媒体关于董事会秘书涉嫌内幕交易的报道发布澄清公告,涉及调查是否涉及公司股票、内控漏洞、未披露重要信息及信息披露真实性等问题 [1] - 公司明确本次立案调查为对董秘个人的调查,不涉及公司股票交易及经营活动 [2] - 公司强调自上市以来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三会一层管理制度及内控制度,内部控制状况符合监管要求 [2] 公司治理与内控 - 公司在《2024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声明已按照规范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有效内部控制 [2] - 上会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认可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2] - 公司自2011年上市以来未受到任何证券立案调查或行政处罚 [2] 高管行为与后续措施 - 公司高管涉嫌内幕交易为个人行为且未最终认定,公司已召集全体董监高会议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及职责履行 [3] - 公司计划持续开展董监高证券法律法规专项培训,提高责任意识并约束家庭成员行为 [3] 生产经营情况 - 公司当前生产经营正常,塑料助剂业务板块订单充足且产供销正常 [3] - 聚酯材料业务板块正推进PBAT转产PETG/PCTG特种聚酯技改 [3] - 黑磷业务板块全力推进吨级中试,目标三季度投入运行 [3] - 新能源电池粘结剂业务板块推动SBR系列产品对标日本同类产品质量技术指标提升 [3] - 合成生物材料板块加强右旋糖酐等产品推广并适时扩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