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千里智驾2.0
icon
搜索文档
10万亿智能汽车的未来,被千里科技用 AI 画出来了
钛媒体APP· 2025-09-29 12:58
L I 随着生成式 AI 加速从模型侧走向应用落地,AI大模型"上车"已不再是纸上谈兵。 据公开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上半年,国内已有超过50个汽车品牌的130多款车型标配了AI大模型,装配率接近16%。而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L2+智能辅助 驾驶的装配率更是超过80%,城市NOA功能在20万以上车型的覆盖率超过50%,并向15万级市场下沉。 显然,AI时代下,大模型已加速汽车驾驶、座舱走向网联化、智能化。 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6万亿元),预计2032年这一规模将增至6.7万亿美元。 9月28日AI重庆智驾之夜暨千里科技品牌发布会上,千里科技(601777.SH)宣布将以"AI+车"为战略,聚焦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出行核心业务,打造 AI智行开放平台,实现从L2+到L4级智能汽车方案,同时构建自然、拟人化的座舱交互,并逐步扩展到Robotaxi领域。 13276 F 49 37 ter 这是千里科技正式发布全新品牌标识、战略蓝图、核心技术的里程碑事件。 在千里科技董事长印奇看来,未来的汽车绝非仅局限于智能驾驶功能,它更将成为人类首个真正具 ...
千里科技:聚焦打造汽车AI化解决方案 千里智驾1.0发布即上车
证券时报网· 2025-06-24 03:20
千里智驾1.0解决方案发布 - 公司正式发布面向L2+级的智能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千里智驾1.0,分为基础版、专业版和旗舰版三大类别,全面覆盖高、中、低端硬件配置 [1] - 千里智驾1.0方案最低标配100TOPS算力,旗舰版方案搭载700TOPS行业顶级算力平台,可实现多场景自主决策与复杂交互、车位到车位等核心功能 [1] - 该解决方案已在客户多款车型上搭载,实现"发布即上车",其中千里浩瀚H3、H5、H7对应于此次发布的三个版本 [1] 高阶智驾产品路线图 - 公司计划未来六个月内发布L3级智驾方案千里智驾2.0,明年下半年推出面向Robotaxi场景的L4级智驾方案千里智驾3.0 [2] - 公司与阶跃星辰联合研发千里智驾RLM大模型,基于多模态基础大模型底座和强化学习范式,旨在提升智驾安全性和舒适性 [2] 智能座舱产品进展 - 公司正在开发以AI Agent为核心的新一代智能座舱产品方案,具备多模态融合的超自然交互、全融合地图人机共驾等特性 [2] - 该方案旨在将座舱打造成"超级AI Agent",包含第三生活空间和端云一体的融合记忆功能 [2] 公司战略与业务转型 - 公司确立"AI+车"战略,通过"终端业务+科技业务"双轮驱动模式,在巩固终端业务同时大力发展科技业务板块 [3] - 公司聚焦打造行业领先的汽车AI化解决方案,近期智驾、智舱进展将加速业务转型步伐 [3] - 公司采取开放合作态度,与产业链上下游伙伴携手推动智能汽车技术创新,打造国际化产业生态 [3]
定位Tier 1 千里科技发布智驾商用方案
上海证券报· 2025-06-23 19:21
千里智驾产品规划 - "千里智驾1 0"为L2+级方案,已有具体应用落地 [1] - "千里智驾2 0"为L3级方案,预计2023年第四季度发布 [1][4] - "千里智驾3 0"为L4级方案,预计2026年下半年发布,用于Robotaxi [1] - 方案分为基础版(100T算力)、专业版(200T算力)、旗舰版(700T算力),旗舰版配置智能化Agent并将在第四季度发布 [1] - 旗舰版对应"千里浩瀚"H7方案,吉利银河品牌下半年将发布搭载该方案的新能源车 [2] 产品体系与客户应用 - "千里智驾1 0"是"千里浩瀚"方案的底层技术,基础版/专业版/旗舰版分别对应"千里浩瀚"H3/H5/H7 [1] - "千里浩瀚"H1方案已在吉利银河星耀8和全新银河E8全系搭载 [2] - 燃油车领域的吉利中国星也将陆续搭载"千里浩瀚"方案 [2] 公司战略定位 - 定位为Tier 1供应商,核心业务逻辑是"做B端大客户生意",跟随中国车企出海 [3] - 采用"一横一纵"整合策略:横向整合感知/规控/执行模块为大模型驱动的全栈方案,纵向整合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为全套系统 [3] - 聚焦三大方向: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客户合作、立足国内走向海外市场 [3] - 明确与吉利汽车关系为战略合作方,同时将拓展其他车企客户 [3][5] 技术研发方向 - 重点研究AI技术实现毫米波雷达等效128线束激光雷达,已取得进展 [6] - 探索更优传感器解决方案,通过自研关键零部件降低时延提升安全 [6] - 认为行业应从混沌期走向OEM、Tier 1、Tier 2的分工模式 [5] 安全理念 - 首要解决方案是提升技术水平,实现更全天候感知和更低时延执行 [5] - 强调需明确告知用户产品能力边界,帮助建立驾驶行为自我约束 [6] - 行业应严格遵守智驾安全与隐私安全的相关标准规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