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制程污染防控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仕净科技股价跌5.05%,博时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655.98万股浮亏损失505.1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02:38
股价表现 - 9月23日股价下跌5.05%至14.48元/股 成交额7419.73万元 换手率2.48% 总市值29.31亿元 [1] - 连续3天累计下跌4.81% [1]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制程污染防控设备(51.18%)和光伏产品(41.71%) 其他业务包括材料销售(3.47%) 第三方检测服务(0.38%)等 [1] - 2005年4月11日成立 2021年7月22日上市 注册地址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 [1] 机构持股情况 - 博时汇兴回报混合基金(011056)持有655.98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3.25% 持股数量与上期持平 [2] - 该基金最新规模54.55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42.96% 近一年收益84.72% 成立以来收益4% [2] - 基金经理吴渭任职11年280天 管理资产规模59.85亿元 任职最佳回报209.29% [2] 机构投资影响 - 博时基金单日浮亏约505.11万元 三日累计浮亏505.11万元 [2]
“光伏配套+光伏产品”双轮驱动战略助力仕净科技(301030.SZ)稳步前行
新浪财经· 2025-08-29 06:17
行业整体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光伏行业整体承压 31家主产业链上市企业合计净亏损超125.8亿元 亏损幅度同比增加270%以上 [1] - 产能与需求矛盾突出 2024年全球光伏装机530GW 2025年全球需求预计570-630GW 产业链平均产能约1400GW 远超需求 [1] - 行业面临量价齐跌困境 多晶硅和硅片产量出现负增长 产业链各环节价格较2020年高点下降66.4%-89.6% [1] 产能与供需 - 供给端2024年硅料产能339.4万吨 硅片产能1394.9GW 电池片产能1426.7GW 组件产能1388.9GW [1] - 截至6月中旬国内多晶硅在产企业仅剩11家 开工率不足六成 行业库存高达39万吨 [1] - 国际出口受阻 光伏产品出口额同比下降26% 美国反倾销税率维持高位 欧盟政策壁垒加剧贸易压力 [2] 政策环境 - 国家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将低价销售定性为违法 强化市场规范 [2]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价格法》修订征求意见稿 将光伏等行业纳入严管 推动行业从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转变 [4] - 光伏新政如"430""531"节点刺激装机量 行业需求回暖迹象显现 [3] 公司经营表现 - 仕净科技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57亿元 在行业整体承压下彰显发展韧性 [2] - 公司拥有专利262项 包括60项发明专利和202项实用新型专利 2024年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5个 授权发明专利18个 [2] - 在光伏废气治理领域市占率全球领先 服务隆基、晶科等头部企业 [2] 技术优势与产能布局 - 自主研发低温液态催化脱硝技术 实现脱硝与碳减排协同 [2] - TOPCon电池转换效率达26.5% 双面率80% 光致衰减为"0" 产品良率行业领先 [3] - 一期18GW TOPCon电池项目已于2023年底投产 墨西哥普埃布拉州光伏电池项目计划2025年达产 [3] 发展前景 - 光伏产业链价格企稳 2025年一季度抢装潮及新兴市场高景气推动订单增长 [3] - 公司设备与电池业务协同增效显著 契合"双碳"目标 环保设备需求刚性增长 [3] - 预计2025年配套设备订单同比修复 制程污染防控设备及末端污染治理设备毛利率有望修复回升 [4] - 光伏电池片产能爬坡收入提升 行业出清中先进产能更具优势 盈利有望逐步修复 [4]
仕净科技(301030):光伏配套+制造双轮驱动 拓展多元业务板块
新浪财经· 2025-08-05 00:36
业务多元化发展 - 制程污染防控设备2024年收入11.1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54.31%,较上年同期94.42%显著下滑但仍为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1] - 末端污染治理设备2024年收入2.19亿元,同比增长47.49% [1] - 光伏产品新业务2024年营业收入6.44亿元,占比31.35%,迅速成为重要收入组成部分 [1] 技术优势与市场地位 - 公司拥有262项专利(60项发明专利和202项实用新型专利),2024年新增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5个、发明专利18个 [2] - LCR低温液态催化脱硝技术实现95%脱硝效率及多污染物协同处理 [2] - 全球光伏电池出货量前五大、光伏组件出货量前十大均为合作客户,光伏行业制程污染防控设备市占率领先 [2] - 客户广泛分布于泛半导体、精细化工、汽车制造、钢铁冶金、水泥建材等多个行业,避免客户行业集中风险 [2] 光伏电池片产能布局 - 宁国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基地电池转换效率≥26.5%,双面率≥80%,光致衰减为"0",功率温度系数低至-0.30%/K [3] - 采用TOPCon技术路线,光电转换效率提升0.2%,降低非硅制造成本 [3] - 一期项目设备与工艺调试完成,效率、良品率、碎片率和成本均达领先水平 [3] - 依托主业在废水、纯水、氨水回收、特气化学品等领域的技术优势,有效降低电池片生产成本 [3] 固碳技术创新 - 利用钢渣等非碳原料原位捕集烟气CO2,生成固碳胶凝材料用于低碳水泥/混凝土生产 [4] - 固碳项目可低成本捕集烟气CO2、处置钢渣并资源化制建筑材料,实现三方共赢 [4] 未来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0.22/1.53/2.55亿元 [4] - 2025-2027年PE分别为166/24/15倍 [4]
东吴证券:给予仕净科技增持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04 23:47
业务结构多元化 - 制程污染防控设备2024年收入11.1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54.31%,较上年同期94.42%显著下滑但仍为主要收入来源[1] - 末端污染治理设备2024年收入2.19亿元,较上年1.49亿元同比增长47.49%[1] - 光伏产品新业务2024年营业收入6.44亿元,占比31.35%,迅速崛起为重要组成部分[1] 技术优势与市场地位 - 凭借262项专利(60项发明专利和202项实用新型专利)及LCR低温液态催化脱硝技术,实现95%脱硝效率及多污染物协同处理[2] - 全球光伏电池出货量前五大、光伏组件出货量前十大均为合作客户,光伏行业制程污染防控设备市占率领先[2] - 客户广泛分布于泛半导体、精细化工、汽车制造、钢铁冶金、水泥建材等多行业,避免客户行业集中度风险[2] 电池片产能与技术指标 - 电池转换效率≥26.5%,双面率≥80%,光致衰减为0,功率温度系数低至-0.30%/K,产品指标全球领先[3] - 采用TOPCon技术路线,光电转换效率可提升0.2%,明显降低电池非硅制造成本[3] - 依托废水、纯水、氨水回收、特气化学品等领域经验和技术优势,有效降低电池片生产成本,节约水耗、能耗[3] 创新固碳业务布局 - 利用钢渣等非碳原料原位捕集烟气CO2,生成固碳胶凝材料用于低碳水泥/混凝土生产,提升工业固废钢渣利用率[4] - 固碳项目可低成本捕集烟气CO2、处置钢渣及资源化制建筑材料,实现三方共赢[4] 盈利预测与产能扩张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0.22/1.53/2.55亿元,对应PE 166/24/15倍[4] - 随着产能爬坡收入提升,行业出清中先进产能更具优势,盈利有望逐步修复[4] - 下游客户多元化拓展,布局先进电池片产能,随行业出清和海外拓展,有望迎来经营拐点[4]
仕净科技(301030):光伏配套+制造双轮驱动,拓展多元业务板块
东吴证券· 2025-08-04 15:37
投资评级 - 增持(首次)[1] 核心观点 - 光伏配套+制造双轮驱动,拓展多元业务板块[1] - 技术壁垒巩固龙头地位,新兴需求驱动订单放量[28] - 布局先进电池片产能,强化成本优势[29] - 钢渣捕集CO2资源化,碳市场扩容催生蓝海[30] 业务板块分析 - 制程污染防控设备:2024年收入11.15亿元,占比54.31%(上年同期94.42%)[13] - 末端污染治理设备:2024年收入2.19亿元,同比增长47.49%[13] - 光伏产品:2024年收入6.44亿元,占比31.35%[13] 技术优势 - 拥有262项专利(60项发明专利和202项实用新型专利)[28] - LCR低温液态催化脱硝技术实现95%脱硝效率[28] - 全球光伏电池出货量前五大、光伏组件出货量前十大均为合作客户[28] 光伏电池片产能 - 电池转换效率≥26.5%,双面率≥80%[29] - 采用TOPCon技术路线,光电转换效率可提升0.2%[29] - 一期项目设备与工艺调试完成,效率、良品率、碎片率和成本均达到领先水平[29]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20.54亿元,同比下降40.34%[1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7.71亿元,同比由盈转亏[12] - 2025Q1营业收入7.35亿元,同比下降14.53%[12] - 2025Q1归母净利润0.53亿元,同比下降33.41%[1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0.22/1.53/2.55亿元[31] - 对应2025-2027年PE为166/24/15倍[31] - 2025年制程污染防控设备收入预计17.85亿元,同比增长60%[32] - 2025年光伏产品收入预计10亿元,同比增长55%[32]
仕净科技(301030) - 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关系记录表
2025-05-28 09:48
公司基本情况 - 2025年5月28日下午15:00 - 17:00公司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采用网络远程方式召开业绩说明会,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董仕宏等 [1] 内部控制与管理 - 公司在经营和项目管理上有严格内部控制制度,对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进行细化完善,体现较好项目管理和品牌优势 [1] 业务布局与产能 - 宁国电池片生产线全线开工,四川资阳项目将根据市场情况有序推进,积极推进海外高效TOPCon光伏电池项目 [2] - 子公司安徽仕净光能科技有限公司TOPCon电池首片下线,选用全球主流TOPCon技术路线,一期项目指标良好,公司将保持产能先进性等提升竞争力 [3] - 2024年10月28日全资子公司仕净光能宣布在墨西哥建设光伏电池项目,目前积极推进中 [8][12] - 公司年产18GW高效太阳能电池片项目于2023年12月底落地投产 [8] 技术研发与储备 - 截至目前公司拥有并正常使用专利262项,包括60项发明专利和202项实用新型专利,2024年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5个、发明专利18个 [2] - 2024年研发人员增至519人,本科及硕士学历占比提升至52.99%,加速TOPCon电池技术迭代,转换效率突破26.5% [5] - 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61%,投入方向为TOPCon电池工艺优化、环保设备智能化升级及CCUS固碳技术产业化,全年新增授权专利43项(含18项发明专利) [12][13] 财务状况与业绩 - 2024年营收下滑40.34%,主要因传统制程污染防控设备收入减少65.68%,光伏电池片业务亏损,部分项目未确认收入;新拓展光伏产品业务贡献收入6.44亿元,占比31.35% [10] - 2025年光伏电池片业务技术和规模效益将显现,公司计划巩固传统优势,开拓项目,加强管理等推动业务协同发展,业绩拐点已现 [10][11] - 公司负债率提高系电池片项目重资产投资导致,计提主要为存货跌价等损失 [2] 业务板块与战略 - 坚持“光伏配套 + 光伏产品”双轮驱动发展战略,环保设备业务提供污染治理方案,光伏产品业务垂直整合,协同效应包括设备业务带动电池片销售、电池片经验反哺设备研发 [7][8][9] 其他业务与合作 - 子公司业务涉及部分化学物检测 [2] - 公司目前暂无生产环卫车辆和定增计划 [3][12] - 公司目前无大额投资性支出,后续可能多元化筹集资金 [3] - 公司服务客户包括晶科能源等,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对公司业务有积极影响 [6][7] - 公司固碳新业务实现产业化,与河南济源中联水泥合作项目竣工投产,固碳板块2024年开始实现效益,各地项目公司处于前期阶段 [5][7] 股东与股价 - 截止5月20日公司股东总数为19,212户 [2] - 股价受多因素影响,公司致力于经营,会综合考虑提升公司价值措施并及时披露 [11][12]
仕净科技:一季度实现净利润0.53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00:1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总营业收入7.35亿元 利润总额0.56亿元 归母净利润0.53亿元 经营情况较上一季度明显改善 [1] - 2024年光伏废气治理设备收入6.46亿元 占总收入31.45% [1] - 2024年光伏产品收入6.44亿元 占营收31.35% 同比增长17356% [2] 主营业务与技术优势 - 主营业务为制程污染防控设备和末端污染治理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 服务泛半导体 精细化工 汽车制造 钢铁冶金 水泥建材等行业 [1] - 光伏废气治理设备全球领先 电池转换效率26.5% 双面率80% 光致衰减为"0" 功率温度系数-0.30%/K [1] - 拥有低温液态催化脱硝技术 环境污染协同处理技术等核心技术 形成技术壁垒 [2] - 在TOPCon电池技术 高效脱硝技术 超重力吸附技术等领域拥有丰富专利和技术积累 [2] 市场地位与客户合作 - 与全球光伏电池片出货量前五大 组件出货量前十大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市场占有率高 [1] - 2024年与中建材集团合作烟气治理设备项目 与河南中联合作水泥固碳项目 [3] - 积极拓展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市场 半导体与汽车制造领域污染治理设备市场 [3] 行业前景与增长动力 - 全球碳减排背景下环保政策趋严 行业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3] - 大气污染治理项目投资额快速增长 带动环保专用设备制造业发展 [3]
仕净科技:短期波动不改长期价值,技术与战略助力未来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4-27 11:31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0.54亿元,同比下降40.34%,主要因制程污染防控设备收入减少65.68% [1] - 制程污染防控设备收入11.15亿元,占比54.30%,仍是主要收入来源 [1] - 光伏产品业务收入6.44亿元,占比31.35%,成为重要收入组成部分 [1] - 境内业务收入占比89.80%,境外业务占比10.20%且增长5.99% [1]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1.61亿元,同比增长4.61%,显示对技术创新的持续重视 [2] - 拥有262项专利,包括60项发明专利和202项实用新型专利 [6] - 2024年新增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5个,发明专利18个 [6] 行业环境 - 光伏行业2024年面临供需错配、价格下滑等挑战,企业普遍承压 [3] - 产业链价格全年低位震荡,电池片环节毛利收缩明显 [3] - 18GW TOPCon电池产能处于爬坡阶段,叠加行业价格压力导致阶段性亏损 [3] - 部分光伏废气治理和机电系统项目推迟,收入确认延迟 [4] 技术优势 - TOPCon电池技术路线具备显著效率优势,量产转化效率领先行业 [5] - 光伏环保设备业务技术积累深厚,与传统客户黏性稳固 [5] - 项目储备充足,2025年延迟项目确认及新订单落地有望推动业绩反弹 [5] 发展前景 - 2025年光伏行业预计迎来价格触底回升、供需优化等积极信号 [6] - 全球能源转型政策加码,装机需求保持高增长 [6] - 产能全面释放、行业景气度回升及内部管理优化将推动业绩拐点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