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共享充电宝
icon
搜索文档
充电宝借还更省心了吗?北京自律公约满月,记者实地探访
环球网· 2025-09-28 08:28
来源:北京消协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8月20日推出《北京共享充电宝行业自律公约》,怪兽、美团、街电等8家覆盖全市 95%运营点位的企业签署公约。公约推出满月,落实情况怎么样?消费者使用是否更省心?新闻广播记 者实地探访。 记者探访发现,怪兽、美团、街电等签约的共享充电宝企业,基本做到了免费时长5分钟等公约内容。 美团在8月15日已按公约的要求做了调整,做到了免费时长不低于5分钟,计价区间是设置到了1分钟。 至于消费者关心的充电宝剩余电量问题,共享充电宝运营企业方面说,机柜可以识别到具体的充电宝还 有多少电量,会优先给用户弹出电量最充足的充电宝。 运营维护 除了计价和电量,有没有足够的充电宝可供借出、足够的空位可供归还,也是消费者关心的问题。对于 这方面的运营维护,提供充电宝机柜的多个商家说,他们观察到相关共享充电宝企业有专人来操作,通 过终端观察到剩余充电宝数量不足,会有专人来自动补足。 投诉情况 公约签订以后,消费者对共享充电宝的投诉情况如何呢?公约签订以后,市消协96315投诉热线仅接到 了5件关于共享充电宝的投诉,而且问题是主要集中在设备故障的这种客观技术问题,还没有接到涉及 到计费不合理,和借出容易归还难 ...
共享充电宝归还难、乱收费迎来监管亮剑:北京4家企业被立案查处
新京报· 2025-09-28 03:11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明明已经归还共享充电宝,却仍在计费;跑遍半个城市,找不到一个能还的空 位……近期,北京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总队对共享充电宝行业展开专项执法,针对消费者投诉集中 的"归还难""乱收费"等问题,对4家主流共享充电宝服务企业正式立案查处。 经查,上述企业因自身运营管理问题,无法有效响应消费者停止计费、退还费用等合理诉求,构成"故 意拖延或无理由拒绝"的违法行为,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北京市监部门依法对涉事企业作出行政 处罚,这也是全国范围内首次就该领域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亮剑"。 被处罚后,4家企业已积极整改,加入《北京市共享充电宝行业自律公约》,并公开承诺:建立"暂停计 费"机制,如因柜机无空位等原因无法及时归还,经核实可暂停计费;因设备故障等不可抗力导致无法 归还的,可免除费用。同时承诺优化计价模式、提升充电宝电量、加强柜机空位管理、完善人工客服 等。 北京市消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共享经济的本质是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而非通过设置归还障碍变相提高使 用成本。当前出现的"百元充电宝"现象,已背离共享初衷,侵害消费者权益。此次监管出手,正是对行 业健康发展与用户合法权益的有力维护。 调查发现,部分品牌 ...
调查丨无证共享充电宝仍违规流通,成本骤升与点位战成“拦路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23:33
"单个充电宝认证成本较以往增加约30元,在激烈的点位竞争与分成模式下,企业推进换新的动力不 足。" (记者 翟智超)尽管充电宝行业在近期迎来双重强监管,但日前,蓝鲸科技记者在深圳、厦门等地的 多个商圈发现,美团、怪兽充电、竹芒科技等品牌的部分共享充电宝仍在使用未认证或无标识的设备。 图源:蓝鲸科技记者于深圳、厦门拍摄 与此同时,按《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管理办法》,相关产品须在显著位置清晰标注CCC标志,但记者在 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即便某些已获认证的共享充电宝,也存在3C标识张贴位置不合规的现象,而这 种"隐藏式认证"也让消费者难以直观辨别产品合规性与安全性。 这不得不提到的是,在资本推动快速扩张的阶段,企业普遍重规模,而轻合规,加之当时移动电源尚未 强制要求3C认证,导致大量未经认证的设备留存至今,成为行业"存量包袱"。 某共享充电宝品牌前员工就告诉蓝鲸科技记者,早期市场投放的设备数量巨大,产品更新需时,部分老 旧设备尚未回收更换;同时,共享充电宝通常在本地使用,少用于飞机出行,相关品牌的设备更换节奏 也就相对缓慢。 一位接近美团的人士向蓝鲸科技记者表示,"美团早期生产充电宝时,国家尚未实施该类产品的CCC强 ...
10000mAh手机将至,共享充电宝“掘墓人”来了
36氪· 2025-09-01 00:32
共享充电宝行业现状 - 共享充电宝价格从2019年1元/小时起步 随后头部厂商推动价格持续上涨[5] - 行业存在易借难还和计费异常问题 各地消费者协会多次点名批评[5] - 商业模式利用消费者负面情绪盈利 通过延缓充电速度延长计费时间[6] 手机电池技术发展 - 硅碳负极电池技术实现商业化 当前智能手机电池容量达7000mAh左右[3] - 真我公司在2023年5月公开展示10000mAh电池原型机[3] - 预计2024年至少两款10000mAh超大容量电池新机发布[1] - 手机厂商目标将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800Wh/kg以上[11] 5G技术对电池需求影响 - 2019年5G手机普及导致功耗明显提升 4000mAh电池无法满足需求[3] - 5G信号穿透力弱 天线复杂度增加和网络切换频繁是耗电主因[3] 大容量电池对行业影响 - 10000mAh电池容量接近充电宝水平 将从根本上解决续航焦虑[3] - 手机实现一天一充或两天一充后 共享充电宝存在基础将消失[9] - 硅碳负极电池技术可能成为共享充电宝行业的掘墓人[9] 技术普及时间表 - 硅碳负极电池普及需要时间 涉及配方设计工艺全面调整[9] - 硅材料膨胀问题是当前提升能量密度的关键限制因素[11] - 共享充电宝不会在2024年立即消失 但行业衰落已不可避免[11] 快充技术局限性 - 百瓦快充需要专用充电头 用户外出不愿携带充电设备[7] - 快充方案无法解决共享充电宝市场需求 用户偏好轻便出行[7]
怪兽充电CEO蔡光渊曾说要打造“无所不在的充电网络” 如今却要退市
搜狐财经· 2025-08-25 08:38
私有化交易 - 怪兽充电与投资者财团达成私有化合并协议 将以每股美国存托股份1.25美元现金收购流通股 溢价幅度介于8.7%至74.8%之间 [3] - 交易对公司估值约3.27亿美元 完成后将从纳斯达克退市 成为财团全资子公司 [3] - 私有化进程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 需获得股东批准及监管机构通过 [3] 财务表现 - 公司营收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2022年总收入为28.245亿元人民币 2023年降至20.339亿元人民币 [3] - 2024年营收进一步下滑至19.781亿元人民币 [3] 发展历程与投资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17年5月 于2021年4月1日登陆纳斯达克 成为国内共享充电宝第一股 [3] - 主要机构投资者包括阿里巴巴、高瓴资本、CMC、软银亚洲和小米 [3] - 高瓴资本从天使轮开始连续投资6轮 成为公司最大财务投资人 [3] - 阿里巴巴作为D轮融资领投方 联合CMC投资超2亿美元 创共享充电领域单笔融资纪录 [3] 战略愿景 - CEO蔡光渊2023年提出公司目标是打造全场景覆盖、数字化驱动、无所不在的共享充电网络 [4] - 曾表示共享充电业务发展仅至半山腰阶段 需要继续攀登 [4]
充电宝按分钟收费反而贵了?
北京晚报· 2025-08-23 07:51
计费模式变更 - 共享充电宝行业普遍将计费规则由每30分钟或60分钟计费调整为按分钟计费 [1] - 调整后计费标准主要集中在每分钟0.08元、0.1元和0.12元等价位 [1] - 美团充电宝在北京地区自8月16日开始实施按分钟计费模式 [3] 价格变动影响 - 按分钟计费后实际使用成本出现上升趋势 例如使用120分钟费用为6元 而此前148分钟仅花费5元 [1] - 每分钟0.12元计费标准下 使用1小时费用从原来的2元变为3元 涨幅达50% [1] - 计费规则调整后出现25分钟计价"门槛" 超出该时长后费用较原模式更高 [2] 消费者体验变化 - 新计费模式解决了原有"不足30分钟按30分钟计费"的不合理现象 [2] - 部分场景下费用确实降低 如使用1小时2分钟从原来9元降至7.44元 [2] - 消费者反映同时不同价、同厂不同价问题更加突出 同一品牌在同一商场内不同点位存在收费标准差异 [3] 行业规范状况 - 主要共享充电宝品牌包括街电、来电、小电、怪兽和美团均已调整计费规则 [1] - 行业计价措施处于优化调整阶段 收费标准统一性有待进一步规范 [3] - 多数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缺乏比价条件 对价格变化的感知存在滞后性 [3]
北京共享充电宝改按分钟计费,贵了?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23 07:35
计费规则调整 - 共享充电宝行业普遍将计费规则由每30分钟或60分钟计费改为按每分钟计费 [1] - 调整后消费者借用充电宝时不会出现多充几分钟就按30分钟甚至60分钟计费的情况 [1] - 美团充电宝在北京的计费规则自8月16日开始调整为按每分钟计费 [7] 价格变动情况 - 部分充电宝点位每分钟收费标准出现上涨 很多消费者借用费用明显攀升 [1] - 朝阳区金隅嘉品Mall商场美团充电宝从每30分钟3元调整为每分钟0.12元 使用1小时费用从6元变为7.2元 [4] - 朝阳区星地中心写字楼怪兽充电宝1小时使用费用从4元变为6元 上涨50% [4] - 合生汇商场附近科尔口腔美团充电宝半小时费用从2.5元变为3.6元 上涨44% [4] - 收费标准主要集中在每分钟0.08元 0.1元和0.12元等区间 [4] 计费差异分析 - 按分钟计费后存在25分钟计价"门槛" 使用时长超过25分钟费用就会高于原计费方式 [6] - 使用24分钟时 过去费用3元现在2.88元 使用26分钟时过去3元现在3.12元 [6] - 部分点位未涨价 有商家从每30分钟3元调整为每分钟0.1元 未出现时长相同费用更高的情况 [7] 市场现状问题 - 计费方式调整后出现同时不同价 同厂不同价的问题 同一品牌在同一商场不同点位收费标准不一致 [7] - 金隅嘉品Mall商场三家50米内店铺收费标准分别为每分钟0.12元 0.1元和0.08元 对应1小时费用7.2元 6元和4.8元 [7] - 行业需要进一步规范计价措施 解决收费标准混乱问题 [7]
北京共享充电宝改按分钟计费,怎么反而贵了?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23 02:00
计费模式调整 - 共享充电宝行业普遍将计费规则由每30分钟或60分钟计费改为按每分钟计费 [1][4] - 新计费模式以1分钟为最小计价单位 不足1分钟按1分钟计算 [3] - 计费调整后消费者短时使用成本降低 但长时使用成本显著上升 [2][4] 价格变动情况 - 行业主流每分钟收费标准集中在0.08元、0.1元和0.12元区间 [4] - 部分点位价格涨幅显著:怪兽充电宝在朝阳区星地中心点位从4元/小时涨至6元/小时 涨幅50% [4] - 美团充电宝在合生汇商场附近点位从2.5元/半小时涨至3.6元/半小时 涨幅44% [4] - 南门小馆点位从每分钟0.03元涨至0.05元 使用1小时费用从2元变为3元 [2] 计费差异分析 - 按分钟计费后出现25分钟计价"门槛" 超过该时长费用高于原计费模式 [6] - 同一品牌在同一商场存在不同收费标准:金隅嘉品Mall内三个点位每分钟收费分别为0.12元、0.1元和0.08元 [7] - 计费规则调整导致同时不同价、同厂不同价现象更加突出 [7] 行业实施情况 - 美团充电宝于8月16日在北京全面调整为按分钟计费模式 [7] - 街电、来电、小电、怪兽等主要品牌均已完成计费规则修改 [4] - 部分点位保持价格稳定 如每分钟0.1元计价与原来每30分钟3元标准基本持平 [6]
满5分钟才能收费 机柜全满无法归还可停止计费 北京共享充电宝公约来了
央广网· 2025-08-22 11:05
行业自律公约出台背景 - 共享充电宝行业存在收费不合理和归还不便问题 近六成受访者认为收费不合理 [1] - 常见问题包括计时规则不公平 如超过1分钟按1小时收费 以及归还网点少 机柜无空位 地点信息不准确 [1][2] -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联合天津河北消协开展消费调查 发现归还存在网点少 机柜满 位置描述不清等问题 [1] 自律公约核心措施 - 要求线上租借页面醒目公示收费规则 包括免费时长 计费标准 封顶价格和押金政策 [3] - 规定计时单位不超过15分钟 首时段满5分钟后收费 后续时段不满计时单位不收费 [1][3] - 要求出借时保持高电量并告知剩余电量 合理控制空置率 确保机柜有足够空位供及时归还 [3] - 建立暂停计费和免费机制 因网点少或机柜满等情况核实后暂停计费 因产品问题或不可抗力免除费用 [3] 企业参与与实施 - 怪兽 美团 街电等8家企业签署公约 覆盖北京市95%运营点位 [1][4] - 企业承诺通过技术升级和人员培训保障措施落地 如美团实施前5分钟免费 之后按分钟计费 北京地区每分钟0.05元至0.12元 24小时费用30元至40元 [1][4] - 公约围绕收费透明化 归还不便化和投诉高效化提出九项措施 [2] 行业影响与评价 - 公约促使企业收费更透明合理 计时单位越小越准确公平 [3] - 签署公约相当于企业向社会公开承诺 有助于督促诚信经营 制定公平规则 维护消费者权益 [4] - 公约举措被认为值得其他地方借鉴 对行业规范发展起促进作用 [4]
告别“易借难还” 北京推出共享充电宝行业自律公约
央视新闻· 2025-08-21 23:51
行业自律公约出台背景 - 共享充电宝行业存在计时收费不合理问题 租用超过一个计费单位几分钟就被多扣一整个时段费用[1] - 消费者面临归还困难 包括归还网点少 机柜无空位 归还地点不详细等问题[3] - 近六成受访者认为共享充电宝收费不合理[3] 公约核心内容 -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北京共享充电宝行业自律公约》 提出九项措施[4] - 8家覆盖北京市95%运营点位的企业已签署公约[2][6] - 公约围绕收费计价透明化 借出归还便利化 投诉响应高效化等方面提出要求[4] 收费规则调整 - 租借费用计时单位不超过15分钟[2][4] - 第一个计时单位内满5分钟后收取该时段费用[2][4] - 从第二个计时单位起 不满一个计时单位不收取该时段费用[2][4] - 要求在线上租借页面醒目位置明确公示收费规则 包括免费时长 计费标准 封顶价格及押金政策[4] 服务保障措施 - 共享充电宝出借时应保持高电量 且明确告知消费者剩余电量百分比[5] - 合理控制空置率 保证机柜有足够空位确保及时现场归还[5] - 建立暂停计费 免费计费机制 因归还网点少或机柜无空位等原因难以及时归还时应暂停计费[5] - 因产品自身原因或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无法归还的情况 免除本次使用费用[6] 实施承诺 - 签署企业承诺通过技术逐步升级 人员培训等措施保障服务落地[2][6] - 公约被专家认为值得其他地方借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