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免税商品销售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白云机场:共同投资设立中免广州白云机场免税品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09:52
合资公司设立 - 白云机场与中国免税品集团共同投资设立中免广州白云机场免税品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4500万元 [1] - 中免集团出资2295万元 持股比例51% 白云机场出资2205万元 持股比例49% [1] - 合资公司将成为广州白云机场T3航站楼出境免税店的运营载体 [1]
白云机场:与中免集团共同投资设立中免广州白云机场免税品有限公司
新浪财经· 2025-09-26 09:52
合资公司设立 - 白云机场与中国免税品集团共同投资设立中免广州白云机场免税品有限公司 [1] - 合资公司将作为载体经营广州白云机场T3航站楼出境免税店 [1] - 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4500万元 [1] 出资结构 - 中免集团以货币出资人民币2295万元 占注册资本51% [1] - 白云机场以货币出资人民币2205万元 占注册资本49% [1]
研报掘金丨平安证券:维持中国中免“推荐”评级,全面提升公司品牌价值
格隆汇APP· 2025-09-01 09:44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0.81%至26.00亿元 [1] - 单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2.21%至6.62亿元 [1] - 业绩与快报一致 [1] 经营规模与网络 - 全国拥有免税店约200家 覆盖超过100个城市 [1] - 为全球免税店类型最全、单一国家零售网点最多的免税运营商 [1] - 会员人数突破4500万 [1] 品牌合作与供应链 - 与全球约1600个知名品牌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1] - 持续加强供应链建设和营销推广 [1] 新店拓展 - 深圳店于8月23日试营业 [1] - 广州店于8月26日正式开业 [1] 业绩预测与估值 - 调整2025-2027年业绩预测至47亿元、56亿元、61亿元(原预测50亿元、59亿元、66亿元) [1] - 以2025年8月29日收盘价计 对应估值分别为30.5倍、25.6倍、23.6倍PE [1]
研报掘金|华泰证券:上调中国中免目标价至78.55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格隆汇· 2025-09-01 07:18
财务表现 - 上半年收入281.5亿元 同比下降9.96% [1] - 净利润26亿元 同比下降20.81% [1] - 扣非净利润26亿元 同比下降19.8% [1] - 扣非净利率9.2% 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 [1] 战略发展 - 公司加速推进战略转型发展 积极拓宽边界以激发需求端活力 [1] - 市内免税店落地有条不紊 [1] - 长期有望受益于海南封关带来的部分可选品类回流与增量 [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 目标价由73.08港元上调至78.55港元 [1]
机场“涨价潮”,压垮航司的最后稻草
36氪· 2025-08-13 11:19
仁川机场收费调整计划 - 韩国仁川国际机场计划提高已冻结20多年的机场设施使用费 并酝酿上调包含在机票价格中的机场使用费 未来航空公司和旅客经过仁川机场的成本可能上升 [2] - 仁川机场收费标准自2002年以来几乎没有调整 远低于其他国际一线机场 截至2025年7月 仁川机场旅客使用费仅1.7万韩元(约88元人民币) [4] - 以一架载270人的波音777-300ER为例 停放4小时 仁川机场收费约395万韩元(约2万元人民币) 而伦敦希思罗机场高达1673万韩元 是仁川的4倍多 [4] 仁川机场运营与财务现状 - 2024年仁川机场旅客吞吐量达7121.3万人次 全球排名第13位 [2] - 仁川机场2023年运送7067万名国际旅客 在全球国际旅客吞吐量排名中位列第三 仅次于迪拜机场和希思罗机场 [3] - 仁川机场近60%收入来自非航空业务 如餐饮和免税店租金 但新罗免税店和新世界免税店要求降低40%租金 否则可能终止合同 [4] - 2025年财务预测显示 T2航站楼扩建将使运营费用飙升近40% 利润几乎腰斩 负债率逼近100% [5] 行业成本压力与航司应对策略 - 希思罗 樟宜等国际机场已相继调价 若东京 香港 新加坡等亚洲枢纽跟进 航司将面临整体成本暴涨且几乎没有谈判空间 [5] - 航司成本包括地面保障 航油 机场费层层叠加 但下游票价难以轻易上调 因旅客对价格高度敏感 [6] - 航司为求生存可能砍掉负载率低 回报差的国际航线 压缩机上餐食和地面服务 精简人力与运营流程 [7] - 短途旅客可能更多选择高铁 轮渡等替代交通工具 航线停飞频繁可能导致市场选择减少 陷入恶性循环 [7]
中国中免Q1营收同比下滑10.96%,净利润下降15.8% | 财报见闻
华尔街见闻· 2025-04-29 11:49
行业情况 - 去年全球免税市场增速放缓,未回到疫情前水平 [1] - 受台风、出境消费增加、国货竞争及消费者对性价比要求提高影响,去年海南离岛免税市场遇冷 [1] 公司业绩 - 公司业绩持续承压,继去年四季度大幅下滑后,今年一季度营收、净利润再次双位数下滑,但降速趋缓 [1] - Q1营收167.46亿元,同比下滑10.96% [1][2][5] - Q1归母净利润19.38亿元,同比下滑15.98% [2][5] - Q1扣非净利润19.36亿元,同比下滑15.81% [1][5] 财务数据 - 公司毛利率略有承压,营业成本同比下降约10.51%,略低于收入降幅 [2] - 销售费用21.98亿元,同比下降约9.0%;管理费用4.23亿元,同比下降约11.0%;财务费用为 -2.03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 -1.25亿元有所增加 [2] 资产负债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总资产达804.62亿元,较年初增长5.51%;归属于股东的所有者权益569.68亿元,较年初增长3.40% [2] 现金流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7.97亿元,同比减少9.52%,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达396.46亿元 [2][5] 库存管理 - 报告期末公司存货余额157.51亿元,较2024年末的173.48亿元减少约9.2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