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山小粒咖啡
icon
搜索文档
台胞组团考察云南咖啡产业:咖香带来真情、惊喜与共赢
中国新闻网· 2025-09-27 12:52
中新网云南保山9月27日电 题:台胞组团考察云南咖啡产业:咖香带来真情、惊喜与共赢 "每到一处考察点,迎接我们的必然是当地最好的咖啡和最具特色的美食。"台湾一家咖啡庄园负责 人郭章盛感慨,几天时间里,他深深感受到来自大陆同胞对宝岛的浓厚情谊。 台胞在保山的咖啡生产企业品尝咖啡。中新网记者 韩帅南 摄 考察期间,多位台胞特意携从台湾精挑细选的咖啡豆跨越山海而来,与保山咖啡从业者共品共鉴, 同时也毫无保留地分享各自在咖啡种植、加工、品控等全链条中的实战经验。 年逾耄耋的台湾资深咖啡人游启明将他的著作《种好咖啡》赠送给保山咖啡从业者、学生等群体, 共享自己五十多年的咖啡种植经验和做法。 在高黎贡山东麓,两岸代表共同种下的一片云台咖啡纪念林,成为两岸交流合作与情感联结的新纽 带。 中新网记者 韩帅南 9月23日至26日,来自台湾的20余位咖啡行业专业人士来到云南省保山市参与"云上咖啡·香飘两 岸"海峡两岸咖啡文化交流活动。他们走进咖啡庄园、生产车间、科研机构与职业院校等地,开启一场 兼具温情与实效的产业考察之旅。"真情、惊喜、共赢"成为考察团成员口中的高频词,也为两岸交流合 作写下生动注脚。 真情互动 咖香联结两岸情 ...
产值超9600亿元!地理标志让“土特产”变致富“金名片”(新华社)
新华社· 2025-09-25 08:04
今天是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数据显示,我国已认定地理标志产品4000余个,以地理标志作为集 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7000多件,核准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经营主体超过4.6万家。我国地理标志产 品直接年产值已超9600亿元。 从"保山小粒咖啡"到"昌平草莓",地理标志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类型,是镌刻在大地上的增收 密码。它承载着一方水土的灵秀,带动着公众健康饮食理念,也推动了区域特色产业发展。 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取得了诸多进展,很多曾经 的"土特产"变成了增收致富的"金名片"。 浙江省知识产权局局长谢小云介绍,浙江省已培育350个地理标志产业集群,年产值突破千亿元, 带动13万户农民增收致富。 "'甬优'系列杂交水稻在17个省市种植8000多万亩,增产稻谷64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168亿多元, 一颗小种子绽放了大能量。"谢小云说,"丽水山耕"连年领跑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榜单,"天目山 宝""禹上田园""苍农一品"等名特优品"百花齐放"。 地理标志并非"一力扛鼎",其形成的品牌可驱动产业链条延伸,变"单一产品"为"融合业态"。 镇江位于江苏省西南部,其气候温润、水土丰 ...
地理标志让“土特产”变致富“金名片”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5 01:46
浙江省知识产权局局长谢小云介绍,浙江省已培育350个地理标志产业集群,年产值突破千亿元,带动 13万户农民增收致富。 "'甬优'系列杂交水稻在17个省市种植8000多万亩,增产稻谷64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168亿多元,一颗 小种子绽放了大能量。"谢小云说,"丽水山耕"连年领跑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榜单,"天目山宝""禹 上田园""苍农一品"等名特优品"百花齐放"。 地理标志并非"一力扛鼎",其形成的品牌可驱动产业链条延伸,变"单一产品"为"融合业态"。 镇江位于江苏省西南部,其气候温润、水土丰饶,2024年,"句容草莓"获准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围 绕"句容草莓"发展,当地沿白兔镇主干道打造了特色草莓销售走廊。 产值超9600亿元 地理标志让"土特产"变致富"金名片" 9月23日是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数据显示,我国已认定地理标志产品4000余个,以地理标志作为集 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7000多件,核准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经营主体超过4.6万家。我国地理标志产 品直接年产值已超9600亿元。 从"保山小粒咖啡"到"昌平草莓",地理标志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类型,是镌刻在大地上的增收密 码。它承载着一方水土的灵 ...
科学与健康丨产值超9600亿元!地理标志让“土特产”变致富“金名片”
新华社· 2025-09-23 23:37
今天是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数据显示,我国已认定地理标志产品4000余个,以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 标、证明商标注册7000多件,核准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经营主体超过4.6万家。我国地理标志产品直 接年产值已超9600亿元。 从"保山小粒咖啡"到"昌平草莓",地理标志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类型,是镌刻在大地上的增收密 码。它承载着一方水土的灵秀,带动着公众健康饮食理念,也推动了区域特色产业发展。 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取得了诸多进展,很多曾经的"土 特产"变成了增收致富的"金名片"。 生长在深山里的咖啡豆如何走出国际范儿? "地理标志保护与品牌建设"是保山给出的答案。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潞江镇新寨村,全村1.36万亩咖 啡陆续实施精细化种植,咖啡元素的墙体画也成为一道风景线。 从2011年"保山小粒咖啡"获准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到2024年"保山小粒咖啡"共向10余个国家和地区 出口2400多吨,收益达5744万元。"保山小粒咖啡"已逐步在国际舞台叫响"中国精品咖啡"名号。 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通过持续推动中欧、中泰地理标志互认互保、中法地理标志 合作等 ...
产值超9600亿元!地理标志让“土特产”变致富“金名片”
新华社· 2025-09-23 14:09
新华社北京9月23日电今天是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数据显示,我国已认定地理标志产品4000余个, 以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7000多件,核准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经营主体超过4.6万 家。我国地理标志产品直接年产值已超9600亿元。 从"保山小粒咖啡"到"昌平草莓",地理标志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类型,是镌刻在大地上的增收密 码。它承载着一方水土的灵秀,带动着公众健康饮食理念,也推动了区域特色产业发展。 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取得了诸多进展,很多曾经的"土 特产"变成了增收致富的"金名片"。 浙江省知识产权局局长谢小云介绍,浙江省已培育350个地理标志产业集群,年产值突破千亿元,带动 13万户农民增收致富。 "'甬优'系列杂交水稻在17个省市种植8000多万亩,增产稻谷64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168亿多元,一颗 小种子绽放了大能量。"谢小云说,"丽水山耕"连年领跑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榜单,"天目山宝""禹 上田园""苍农一品"等名特优品"百花齐放"。 地理标志并非"一力扛鼎",其形成的品牌可驱动产业链条延伸,变"单一产品"为"融合业态"。 镇江位于江苏省西南 ...
这座山村“咖”位大
人民网· 2025-09-19 16:21
行业概况 - 云南保山新寨村拥有70多年咖啡种植历史 种植面积超万亩[1] - 新寨村凭借千米海拔 年均25℃气温 700毫米降水及干热河谷气候形成独特种植条件[3] - 保山小粒咖啡具有浓而不苦 香而不烈 略带果酸的独特风味[3] 公司运营 - 贡江咖啡庄园核心产区占地面积3000余亩 其中精品咖啡种植1300多亩[5] - 庄园土壤肥沃 日照充足 全年无霜 依托高黎贡山负氧离子与河谷暖流交换的特殊微气候[5] - 产出咖啡颗粒均匀饱满 回甘绵长 油柑咖啡豆混合橄榄 水蜜桃 西柚等复合香味[7] 产品升级 - 新寨村推动普通咖啡向精品咖啡转型升级[3] - 探索咖旅融合新玩法 通过咖啡产业促进乡村全面振兴[3] - 产品获得国际认可 采风团教授评价其甜甜的有花香风味[7] 市场关注 - 2025一带一路中外媒体采访团实地考察新寨村咖啡产业[1] - 中外记者关注咖啡一年几熟 雇佣员工数量 出口项目等经营细节[1] - 国际媒体对咖啡种植过程展现高度兴趣 对产区自然环境给予积极评价[5]
在高黎贡山麓,寻一缕咖啡香
人民网· 2025-09-18 15:59
群山叠翠,秋色如绘,云南保山高黎贡国际精品咖啡文化园弥漫着咖啡的醇香。 9月18日,2025"一带一路"中外媒体采访行团队成员走进咖啡文化园,从咖啡博物馆到咖啡体验中心,在这片 被自然与人文共同滋养的土地上,开启一场从历史到风味、从山林到杯盏的咖啡之旅。 高黎贡山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物种基因库"和"自然博物 馆"。咖啡文化园所在的保山市隆阳区潞江坝是保山小粒咖啡的核心产区,位于高黎贡山东麓、怒江干热河谷地 带,因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被国际咖啡组织(ICO)认定为咖啡种植的"黄金地带"。 保山小粒咖啡在这里蓬勃生长,浓而不苦,香而不烈,1993年荣获比利时布鲁塞尔第42届世界咖啡博览会"尤 里卡"金奖;2010年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21年入选首批欧盟保护的100个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目录。 土耳其《经济报》外交政策专栏作家奈伊·乌雷克图尔克参观时说:"我们都知道茶源自中国,却没想到中国 也有品质上乘的咖啡,这点让我很惊奇。" 巴基斯坦《巴基斯坦观察家报》董事长兼总编辑费萨尔·马利克表示:"这个咖啡豆(铁皮卡)我闻着很香, 就买了两袋,品质真的很好,味道醇厚。" ...
我国地理标志产品直接年产值已超过9600亿元
中国经营报· 2025-07-18 16:38
地理标志产业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直接年产值超过9600亿元实现"五连增" [1] - 地理标志产品从"土特产"升级为增收致富的"金名片"推动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1] 政策与制度支持 -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法》《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规定》已出台完善审查认定标准和程序 [1] - 知识产权局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地理标志统一认定制度实施方案》实现受理审查认定标识监管"五统一" [1] - 加强地理标志保护标准制定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维护质量声誉和品牌价值 [1] 产业融合与国际化 - 推动地理标志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品及手工艺制品融入乡村旅游 [1] - 累计110个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在国外获得保护包括"保山小粒咖啡""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等 [2] - 持续推动中欧中泰地理标志互认互保及中法合作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交流 [2] 未来发展方向 - 加快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地理标志制度完善保护和运用体系 [2] - 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文化传承推动地理标志产业高质量发展 [2]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迈进
新华社· 2025-07-17 10:18
创新实力提升 - 国内企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达52.4万家,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达372.7万件,占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74.4%,较"十三五"末提升6.1个百分点 [2] - 高价值发明专利资源初具规模,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 - 信息技术管理方法、计算机技术和医学技术领域国内有效发明专利增速排名前三,分别同比增长34.1%、22.7%和19.8%,远高于国内有效发明专利平均增速 [3] 专利密集型产业贡献 - 2023年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16.87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13.04% [3] 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成效 - 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从2020年的44.9%提升至2024年的53.3% [4] - 知识产权使用费年进出口总额从2020年的3194.4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3987.1亿元 [4] - 全球前5000个品牌中中国品牌价值达1.76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 [4] - 地理标志产品直接年产值超9600亿元,实现"五连增",110个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在国外获得保护 [4] 国际合作进展 - 已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知识产权合作关系,专利审查高速路(PPH)覆盖84个国家 [5] - 累计向企业提供指导服务2393次,咨询服务6885次,帮助企业降低应诉成本13.2亿元,挽回经济损失380.4亿元 [5] - 中国企业累计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绿色技术平台提供1.2万件绿色技术 [5]
小山村“咖”位大
经济日报· 2025-07-07 01:20
行业概况 - 保山小粒咖啡具有"浓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带果酸"的独特风味,得益于高黎贡山与怒江的地理条件,包括千米海拔、年均25℃气温、700毫米降水及干热河谷气候 [1] - 新寨村被誉为"咖啡第一村",拥有70多年种植历史,种植面积超万亩,形成完整产业链 [1][2] - 2024年全村咖啡豆产量达4300余吨,实现农业产值1.7亿元 [3] 产业转型 - 10年前面临咖啡豆收购价低迷问题,通过成立7个合作社整合资源,统一收购/加工/销售提高议价能力 [2] - 转型精品化路径:建设600亩党员示范基地,推广良种选育,良种覆盖率达98%,主要种植铁皮卡、波邦等品种 [2][3] - 推行精细化种植理念,核心产区1.36万亩采用水肥一体化智慧农业,实行订单式收果与分级定价 [3] 产业链延伸 - 开发鲜果加工厂、咖啡馆、民宿等设施,推出咖啡豆、冻干粉、挂耳咖啡等10多种产品 [4] - 2024年线上交易额超1200万元,通过电商平台及直播带货拓展销售渠道 [6] - 采用"精品咖啡+热带水果"立体套种模式,开发花茶、花蜜等衍生品 [6] 咖旅融合 - 2023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万元 [7] - 建成5座精品咖啡庄园,入驻10余家咖啡企业,提供"从种子到杯子"的一站式体验 [8] - 发展"庄园+"经营模式,融合种植、加工、展销、休闲等功能,形成多元产业生态 [8] 人才与品牌 - 吸引青年返乡创业,例如村民王涵创办咖啡店及公司,配备专业烘焙设备并开展线上销售 [5] - 持续擦亮"保山小粒咖啡"品牌,通过文化传播(如咖啡知识讲解、文创产品)提升附加值 [7] - 计划引进专业公司开发精品民宿与餐饮,深化旅游体验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