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机器人

搜索文档
第十三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 协同创新·融合发展·开放合作2025年9月26日—30日 四川绵阳
人民日报· 2025-09-24 22:59
相约科博盛会,相聚科技之城。今年是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25周年。作为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 的中国科技城,绵阳牢记嘱托、勇担使命,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 工作安排,将"发挥中国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牵引总抓手,积 极融入和促进成渝地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建设不断取得新进 展。 聚焦五大板块 第十三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简称"科博会")将于2025年9月26日—30日在四川省绵 阳市举行。本届科博会以"协同创新·融合发展·开放合作"为主题,由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中国国 防工业企业协会、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4家国家级协会联合主 办。 围绕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本届科博会将开展涪江科技汇、航天国际化发展大会、第四届中国 (绵阳)科技城激光科技创新产业大会·"青年科学家百城行"走进四川暨"光子科创城"推介会等多场高 端交流活动,搭建"低空经济产业对接会"和"专精特新企业供需对接活动"等务实合作平台,引入世界机 器人大赛锦标赛等品牌赛事,为全球创新人才提供交流互动的 ...
再次迎来“科博会时间” 绵阳“科技大餐”上新
四川日报· 2025-09-12 06:23
吉祥物"科宝" "绵阳造"智能无人车。绵阳科技城新区管委会供图 绵阳科技城新区在路灯灯杆上为无人机搭建"空中机场"。绵阳观察 付乔崧 摄 5 8 7 重点产业体系 5条 主要承载地产业链 人工智能 新型显示 航空航天 低空经济 医药健康 8条 平台经济(以电子商务为重点) 高端能源装备 软件和信息服务 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含储能) 7条 特色产业新赛道 协同发展地产业链 银发经济 绿色建材 现代物流 文化旅游 机器人 商业航天 航空电子 核医疗 激光及太赫兹技术应用 磁性材料和电机 现代种业 9月,绵阳再次迎来"科博会时间"。9月26日至30日,以"协同创新·融合发展·开放合作"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国 (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下称科博会)将在绵阳举行。 自2013年首届举办以来,科博会已举办十二届,累计推动超2000项科技成果转化,吸引超5000家企业参展, 推动交易额突破千亿元,成为展示科技创新前沿成果的重要窗口、促进科技产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据介绍,本届科博会涵盖"会、展、论、赛、产"五大板块30余场活动。为了以最好的姿态举办这场科技盛 会,绵阳正有序推进各项筹备工作,力求端出一桌色香味俱佳的" ...
割韭菜还是新风口?车企扎堆造的智能机器人,真能用技术改变世界吗?
电动车公社· 2025-08-12 16:00
机器人技术发展现状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展示多种先进机器人技术 包括能取代狗的机器狗 会弹钢琴和按摩的机器人 以及能1:1模仿人类表情的仿真机器人 [1] 机器人未来应用场景 - 未来机器人可能实现美团 淘宝等APP上的所有服务 甚至包括秘书 管家等职能 [3] 机器人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蓬勃发展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为智能机器人提供了生存土壤 [3]
从“仿人”到“类人”持续演进 北京人形机器人产业提速快跑
机器人圈· 2025-06-26 10:46
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 - 天工机器人实现纯电驱轻量化设计、12km/h全地形奔跑、百级阶梯自主攀爬、实时视觉决策及抗冲击稳定性等核心突破,刷新人形机器人运动能力极限 [1] - 天工2.0在铺满沙包和石块的训练场地如履平地,技术团队从"本体"、具身"大脑"和"小脑"等方面进行全面研发优化和多次测试 [1]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全球首个"一脑多能、一脑多机"的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由AI大模型驱动的具身"大脑"负责任务规划,数据驱动的具身"小脑"负责技能执行 [2] 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 - 家庭机器人双臂灵活,能分拣水果和清理桌面垃圾 [2] - 仿真机器人具有人类精致五官,神态和语气逼真 [2] - 工业机器人手持仪器检测汽车部件,速度快且准确度高 [2] - 足球机器人Booster T1具有全向行走、摔倒爬起、踢球、行走抗扰等运动能力 [2] - 松延动力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后一个月内获得1000台以上订单,总订单规模突破2000台,总合同额超过1亿元 [2] - 天工2.0将率先在特种作业、物流分拣、工业制造等场景进行应用探索 [3] 产业发展与支持 - 北京集聚众多人形机器人领域优势创新资源,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 [3] - 北京市财政出资设立百亿级机器人产业发展基金,构建"政府基金+社会资本"金融保障体系 [3] - 北京拥有全国机器人标委会、国家机器人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等一流产业标准和服务平台 [3] - 北京将开展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关键零部件攻关和工程化,推动机器人从"仿人"向"类人"演进 [3] 行业活动与学术研究 - 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将举办,包含9大期刊联合征文、展览展示等活动 [1] - 多位院士和教授发表关于具身智能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发展、机器人协同智能制造等主题的报告和研究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