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代餐奶昔
icon
搜索文档
不运动不挨饿也能瘦?万益蓝“餐前控控片”遭多人投诉“虚假宣传”
国际金融报· 2025-09-26 15:20
不用运动、不用饿肚子,还能轻松变瘦?近期,宣传"餐前阻断""畅吃不胖"的万益蓝(Wonderlab)旗下产品"餐前控控片"引发市场关注。 餐前控控片的相关种草视频以"餐前两片,阻隔碳水吸收"为卖点,精准切中减脂人群忌口难、运动累的痛点。据品牌方数据,该产品已是电商平台白芸豆 类目销售额第一,累计销售2亿片。 然而,伴随高销量而来的,是越来越多对其"智商税""打擦边球"的质疑声。 《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多位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反映服用该产品后对减肥并无帮助,甚至还出现肚子疼、体重倒增的现象。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 索"万益蓝"关键字,出现1576条记录,不少投诉原因为"涉嫌虚假宣传"。 产品仅为"压片糖果" "加速代代(代谢),躺着都在跑。" 9月25日下午,记者打开抖音搜索"餐前控控片"关键词发现,有抖音达人正进行万益蓝品牌专场直播带货,并将"馋""懒"两个大字放在直播间作为背景 板,营造出"不用控制饮食也能轻松变瘦"的氛围。 而当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询问"对减肥有帮助吗"时,仅收到"坚持吃、长期吃,会有效果"的模糊回应。 进一步查看产品信息可见,这款餐前控控片的产品批准文号为SB/T 10347,对应的产品类型是" ...
一个行业的双面叙事;从千亿益生菌市场到万益蓝
36氪· 2025-08-27 12:58
行业背景与市场趋势 - 中国益生菌消费市场规模以每年11%至12%速度增长 预计2025年接近1300亿元 2026年达1377亿元 [2] - 62.3%的成年人存在不同程度肠道问题 健康焦虑与消费需求推动益生菌市场扩张 [2] - 行业竞争加剧 益生菌相关企业数量超4500家 较2022年增加1500余家 [19] 公司发展历程 - 万益蓝(WonderLab)2019年成立 创始人具宝洁、腾讯电商等营销背景 [10] - 初期以代餐奶昔切入市场 2019年取得代餐奶昔品类全网第一 [10] - 转型益生菌赛道后复制成功路径 通过设计、营销与广告投放迅速成为品类第一 [13] 产品与业绩表现 - 产品线覆盖益生菌、高蛋白、膳食纤维、肌肤营养及功能零食五大系列 [11] - 2020年及2021年全年销量分别达4亿元与5亿元 [14] - 2023年5月小蓝瓶益生菌销量突破2亿瓶 2024年3月益生菌系列全网销量超6亿瓶 [14] - 618期间获天猫益生菌热销榜TOP1及抖音品牌爆卖款榜TOP1 [14] 争议与风险 - 黑猫投诉平台相关投诉超1000条 涉及虚假宣传、无效退款、食品安全等问题 [15] - 部分消费者反映产品无减肥效果 甚至出现便秘等不良反应 [15] - 母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精准健康科技因广告违法行为受5次处罚 [17] 行业技术挑战与监管 - 益生菌存活率受口腔消化和胃酸腐蚀影响 实际抵达肠道数量稀少 [18] - 行业缺乏统一标准 产品效果因个体体质差异显著 [18] - 专家指出益生菌非直接减肥特效药 仅通过调节菌群间接辅助体重管理 [18] 竞争格局 - 头部品牌如华大营养、Lifespace益倍适凭借技术积淀分流核心客群 [19] - 腰部品牌如乐力、江中依托药企供应链与线下渠道覆盖家庭用户 [19] - 白牌及小品牌通过低价策略抢占市场份额 [19]
衡美健康北交所IPO前夜:自身产能闲置、核心客户流失 估值超20亿留不住创始成员高管?
新浪证券· 2025-08-22 06:2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从5.87亿元增长至10.7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2.2% [1] - 2022-2024年净利润从3983.79万元提升至1.0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7.3% [1] - 2025年第一季度总营收2.17亿元,同比下降10.1% [1]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2020.61万元,同比锐减23.1% [1]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3536.91万元,而2024年同期为净流入1812.19万元 [1] 业务结构 - 运动营养、体重管理和美丽营养三大业务支撑公司超95%收入 [2] - 2024年体重管理产品单价增长9.4%,销量下降6.2% [2] - 2024年运动营养产品单价从63.23元/kg涨至76.21元/kg,销量微降0.7% [2] - 2024年美丽营养产品销量增长56.1%,但单价较2022年缩水近六成至44.08元/kg [2] 产品销量变化 - 2024年烘焙类、糖果类和棒类产品销量同比分别减少8.6%、17.4%、22.7% [5] - 2024年粉剂类和液体类产品销量仅较2023年小幅提升3.8%、9.2% [5] - 2022-2023年粉剂类和液体类产品销量增速曾达76.3%、412.8% [5] 产能利用状况 - 液体类、糖果类、粉剂类和棒类产品产能利用率同比分别下降48.8%、47.3%、28.3%、27.1% [5] - 烘焙类产品产能利用率徘徊在10%-15%之间 [5] - 公司仍计划投资2.49亿元扩产,占募资总额49.5% [7] 客户集中度风险 - 2022-2024年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分别占总营收55.3%、45.6%、49.7% [7] - Wonderlab于2025年彻底退出前五大客户名单 [8] - Iovate奥威特采购额从2022年1.17亿元腰斩至2024年5173.85万元,占比从19.9%降至4.8% [8] - CPTKING赛霸、西子健康转向竞争对手康比特采购 [8] 融资与估值 - 2021年2月首轮融资后估值3646.53万元 [10] - 2022年6月估值升至3974.39万元 [10] - 2022年9月估值小幅回落至3888.30万元 [10] - 本次IPO估值高达20.04亿元,较2021年首轮融资估值增长55倍 [10] 公司治理变动 - 创始成员杨鹏2024年6月辞任副总经理,解除一致行动关系,仍持有9.37%股份 [11] - 副总经理陈娴和董事JIANG WEIMING于2025年3月因个人原因辞任 [13] - 北交所问询函关注高管离职原因及合理性 [12]
衡美健康北交所IPO:代餐龙头蓄力转型赌局
华尔街见闻· 2025-07-23 05:50
行业背景 - 健康与减重需求推动营养功能食品渗透率提升[1] - 营养功能食品代工领域崛起年销超10亿的隐形冠军[2] - 代餐品牌数量从2019年2837家增至2020年3540家[13] 公司概况 - 浙江衡美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交所IPO申请获受理[3] - 公司在营养功能食品代工市场以4.2%份额位居首位[3] - 服务客户包括WonderLab、良品铺子等明星品牌[3] 业务发展历程 - 2012年以蛋白棒生产切入市场[7] - 2014年转型为B端代工服务商并依托微商客户快速起量[9] - 2015年营收猛增至1200万元并实现盈利[10] - 2017年将业务拓展至体重管理赛道[10] - 与WonderLab共同研发瓶装代餐奶昔[10] - 为巨星传奇代工生产"魔胴咖啡"连续五年居防弹饮品销量榜首[1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9.5%至10.72亿元[4] - 较2023年同期67%增速大幅下降[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17亿元 同比环比均跌近10%[5]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从5.78亿元跃升至10.72亿元[17] - 净利润翻1.5倍至1亿元[17] - 毛利率23% 净利率接近10%[20]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运动营养类代工市占率22.5% 体重管理类16.2% 均居第一[17] - 取得56项发明专利 积累超5000款个性化产品配方[17] - 代工模式由OEM升级为ODM 提供全流程服务[14] - 销售人员占比仅10.9% 较行业平均水平低5.5个百分点[19] - 销售费用率仅2.75%[19] - 存货周转率7.82次 应收账款周转率19.13次[20] 客户结构 - 2024年前五大客户贡献销售额5.3亿元 占总营收近50%[19] - WonderLab于2024年退出前五大客户名单[22] 产能与运营 - 2024年产能利用率全线下滑[24] - 粉剂类和棒类产能利用率下滑近30%[25] - 液体类和糖果类下滑幅度接近50%[25] 新产品拓展 - 推出"营养豆"战略性新产品 满足差异化需求[27] - 健康零食市场容量是体重管理市场的3倍以上[27] - 2023年美丽营养系列产品营收同比增长160%突破亿元[23] - 2024年新增销售额不足700万 增长势头放缓[23] 成本压力 - 蛋白类原料占成本约40% 自去年下半年进入上涨周期[27] - 价格维持高位可能显著影响利润表现[27] 发展战略 - 专注于代工业务 不涉足零售端和自有品牌[18] - 计划投入2.5亿元建设"年产5780吨营养食品项目"[27] - 计划搬迁现有生产线并新建营养豆生产线[27]
千亿代餐风口,谁在收割身材焦虑?
投中网· 2025-07-08 06:54
行业概览 - 国内代餐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58.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750亿元,六年膨胀30倍[2] - 行业年均增速达30%,功能性瘦身食品2024年市场规模预计4744.5亿元,同比增长18%[1][18] - 新锐品牌如WonderLab、鲨鱼菲特、ffit8、王饱饱等快速崛起,占据细分品类头部[3][14] 消费者画像 - 90%消费者为20-40岁中青年,70%为女性,年均投入超3000元[5] - 核心客群包括"爱美精英"、"新锐白领"、"精致妈妈",36.7%为上班族[23][25] - 消费者特征:一二线城市、社媒重度用户、价格不敏感、愿为"服美役"付费[25][26] 品牌竞争格局 - 鲨鱼菲特即食鸡胸肉线上份额35%,袋鼠先生即食牛肉22.1%,WonderLab代餐奶昔18%[39] - 传统食品企业(康师傅、香飘飘)与互联网平台(Keep、薄荷健康)跨界入局[16][15] - 国际品牌如康宝莱、雀巢占据高端市场,英国Huel 2024财年营收20.69亿元[40] 渠道与营销策略 - 新锐品牌依托直播电商(如ffit8绑定罗永浩直播间)实现快速出圈[29] - WonderLab采用全渠道投放策略,覆盖抖音/B站/小红书等社媒平台[33][34] - 线上销售占比近50%,社媒与电商链路缩短提升转化效率[36] 产品与市场痛点 - 品类高度细分:奶昔、蛋白棒、即食鸡胸肉、麦片等覆盖不同场景[14] - 同质化严重,代工贴牌模式导致进入门槛低,缺乏技术壁垒[40] - 复购率低,轻食餐厅闭店率高,存在虚标能量、菌群超标等问题[6] 未来发展趋势 - 线下渠道拓展:WonderLab进入Ole'/7-11等终端,下沉市场增速达40%[42][43] - 场景创新:从减重向健康饮食、加班代餐等普适性需求延伸[44] - 供应链与技术升级:鲨鱼菲特自建工厂,WonderLab研发菌株构建壁垒[45]
千亿代餐风口,谁在收割身材焦虑?
36氪· 2025-07-07 08:50
行业规模与增长 - 代餐行业从2017年58.2亿元增长至2023年1750亿元,六年膨胀30倍,年均增速30% [1] - 2024年中国功能性瘦身食品市场规模达4744.5亿元,同比增长18% [10] - 三线及以下城市代餐销售额2024年同比增长40%,下沉市场增速显著 [22] 主要品牌与产品表现 - WonderLab成立首年销售额破6000万元,代餐奶昔市占率18% [1][21] - ffit8蛋白棒年销量1050万根,线上份额约15% [1][21] - 鲨鱼菲特即食鸡胸肉累计销量1.5亿袋,线上份额35% [1][21] - 袋鼠先生即食牛肉线上份额22.1% [21] 消费群体特征 - 20-40岁中青年群体占比90%,其中70%为女性 [1][11] - 上班族占比36.7%,年均投入超3000元 [1][11] - 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标签为"爱美精英"、"新锐白领"、"精致妈妈" [11] 资本与市场格局 - 2020年互联网代餐领域发生19起融资事件,涉及13家企业,融资金额近10亿元 [6] - 代餐企业数量从2019年2837家增至2020年3540家 [6] - 国际品牌康宝莱、雀巢占据高端市场,英国品牌Huel 2024财年营收达2.14亿英镑(约20.69亿元人民币) [21] 渠道与营销策略 - 新锐品牌根植互联网,线上销售为主,50%销量通过线上完成 [20][22] - WonderLab采用大渗透营销战略,全面覆盖抖音/B站/小红书等社交媒体 [13][20] - ffit8通过罗永浩直播间实现品牌背书与销售转化 [13] 行业挑战与发展趋势 - 行业缺乏产品标准,代加工贴牌模式导致同质化严重 [21] - 复购率低,产品存在能量虚标、菌群超标等风险 [1] - 线下渠道拓展成为突破口,WonderLab已进入Ole'/7-11/屈臣氏等渠道 [22] - 消费场景从减脂健身向健康饮食/加班代餐/零食化方向拓展 [23] - 头部企业通过自建工厂(鲨鱼菲特云南建厂)、自研菌株(WonderLab)构建供应链与技术壁垒 [24]
轻食代餐受追捧,真能实现减肥梦?专家提醒需谨慎
央视网· 2025-06-20 09:05
代餐食品行业现状 - 市面上轻食及代餐食品品类繁多,消费者主要购买目的是减脂减重 [1] - 常见代餐形式包括代餐粉、代餐棒、代餐奶昔、代餐粥等 [5] 代餐食品的科学依据 - 中国营养学会指出代餐作为能量平衡的一餐可有效降低体重和体脂,是营养素补充和减少能量摄入的方式 [3] - 代餐减重需满足限定条件,并非适用于所有人,肝肾功能异常者可能出现健康风险 [3] 代餐食品潜在问题 - 部分代餐产品通过抑制神经中枢、刺激肠道等非健康方式实现减肥效果,可能造成腹泻、肠道功能紊乱或肝肾损害 [5] - 长期用"果蔬+代餐"替代正餐可能导致蛋白质、必需脂肪酸缺乏,引发脱发、月经不调等问题 [5] 科学减重建议 - 科学减重关键在于能量摄入与消耗的平衡,仅靠代餐并不科学 [5] - 使用代餐需专业医师或营养师设计营养方案,配合饮食生活方式调整才能保证持续减重效果 [5] 轻食产品市场风险 - 轻食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存在食材清洗不净、营养成分标注模糊等问题 [7] - 部分商家使用低质量食材和添加剂以降低成本 [7] - 长期食用单一轻食可能导致微量营养素缺乏,影响人体代谢功能 [7]
助力银发族健康消费升级 康宝莱参加上海消保委“提振消费·维护权益”大讲堂
搜狐财经· 2025-06-18 18:34
行业趋势 - 新银发经济被视为消费提质升级的战略级风口,消费需求从"低价实用"转向"品质化、功能化、体验化" [3] - 新退休群体规模扩大叠加消费能力提升,新银发经济有望成长为万亿级市场,覆盖健康科技、旅游服务、文化娱乐、智能家居等领域 [3] - 健康消费成为新银发群体的核心刚需,推动相关产品服务创新升级 [7] 公司战略与创新 - 公司聚焦"营养+运动"健康理念,推出蛋白营养粉、奈沃科粉等产品帮助老年人补充营养、缓解疲劳、提高免疫力 [6] - 产品创新方面,研发精氨酸和瓜氨酸黄金组合促进一氧化氮生成保护血管,并融合中西养生理念开发黑芝麻、红豆薏苡仁等本土化口味蛋白粉 [7] - 解决方案创新方面,收购Pro2col和Link BioSciences两家高科技公司,搭建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平台提供个性化营养建议和长寿方案 [7] - 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全国3000余家社区营养俱乐部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支持、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和社群活动 [7] 市场推广与未来规划 - 通过消费体验互动区科普健康营养观念,推广奈沃科粉和代餐奶昔等产品 [10] - 未来将依托40年专业积淀,持续推动"营养+运动"理念,满足银发群体健康消费升级需求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