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付费选座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选择权岂能被“锁住”!江苏省消保委:航司盈利创新不应损害消费者权益
扬子晚报网· 2025-09-26 12:05
国庆中秋假期临近,飞机"付费选座"话题再度引发讨论。买了机票为啥还要再花钱选座?飞机预选座成 为"增值服务",专家表示涉嫌违法(见扬子晚报9月24日A4版)。对此现象,9月26日,江苏省消保委 发声:航司盈利模式的创新不应以损害消费者权益为前提。 所谓"行业惯例",无法遮盖不合理 江苏省消保委分析,近日航空公司的"锁座"行为引发多家媒体关注,从报道来看其核心问题集中表现为 三方面: 消费者在购票前需仔细查看平台或航司公示的选座规则,优先选择锁座透明、免费座位充足的航司;若 发现航司隐瞒锁座规则、强制要求付费选座,可拒绝接受并保留购票页面截图、沟通记录等证据;遭 遇"锁座"纠纷时,可通过12326民航服务监督热线或向相关部门反映,依法主张退还不合理费用,维护 自身权益。 其二,"锁座"比例攀升、范围扩大。据报道,部分热门航线经济舱"锁座"占比过高,"锁座"范围也从早 期紧急出口等特殊座位,扩大至经济舱前排、靠窗、靠过道等舒适度相对高的座位。《消费者权益保护 法》第九条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服务的权利。航空公司通过锁定大量优质座位,仅将后排、 中间位等欠佳座位作为免费选项,很大程度上压缩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空 ...
国庆临近机票锁座引争议,多航司推里程兑换选座
经济观察网· 2025-09-22 02:38
经济观察网据央视新闻消息,国庆中秋假期将至,不少消费者反映购机票后线上值机时可选座位少,大 片座位被"锁定"。据悉,北京飞乌鲁木齐、三亚等航线,经济舱前排及部分靠窗、过道座位常被锁。 专家分析,因无权威部门认定该行为违法并处罚,且航司数量少,消费者选择有限,航司无需担责。历 史上仅2016年北京市发改委曾处罚中国联合航空"自立选座收费项目",没收并罚款超44万元。此后,国 内航司付费选座业务鲜有被罚情况,专家呼吁相关部门结合法规研判,责令整改违规行为。 飞机"付费选座"早年在国外低成本航空普及,2015年左右国内航司开始尝试,初期为安全考量,后渐成 增值服务并争议不断,如今却成"行业惯例"。 国内航司多推预选座位增值服务,国际航班多付费选座,国内航班需里程兑换,解锁部分座位需1600至 3100积分,且航司未说明锁座规则和比例。专家指出,航司为增收大量锁座涉嫌违法,侵犯消费者知情 权、自主选择权与公平交易权,也涉嫌违反价格法,呼吁航司明确锁座比例范围,公开选座规则。 ...
坐飞机选座位,怎么从“先选先得”变成了“有偿挑选”
央视网· 2025-09-17 11:51
行业实践 - 航空公司将付费选座从增值服务转变为增值业务 形成行业惯例[5] - 线上值机选座最初以便民和节约资源为初衷 后演变为大规模付费选座模式[5] - 付费选座业务自2015年左右在国内航空公司开始推出 被冠以个性化服务或细分服务层级的名义[5] 运营数据 - 某航班300个座位中仅116个(40%)开放线上值机 其中免费座位仅14个(12%) 多集中于后排中间位置[3] - 免费选座比例极低:300座航班中免费座位仅14个 占比不足5%[3] - 付费选座价格分35元、70元或140元不等档次 也可用等值积分兑换[3] 消费者体验 - 乘客值机序号为第34时 显示已被选座位达140余个 远超实际选座人数[3] - 前20排58个座位中仅17个付费座位可用 21到24排24个座位中仅3个中间位置免费[3] - 消费者反映无法实现家庭同行座位需求 一家三口想坐一起都得碰运气[10] 法律合规 - 航空公司锁座行为涉嫌违反《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中公平公正保障旅客权益原则[5] - 该做法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侵害旅客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5] - 同时涉嫌违反价格法 使消费者在支付机票价格后额外付费选座[5] 监管历史 - 2016年中国联合航空公司选座收费项目曾被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处罚 被认定违反价格法中政府指导价规定[7] - 但此后各航空公司付费选座业务鲜有受到处罚[7] - 法律人士指出该行为一出生就涉嫌违法[5] 行业影响 - 该做法使旅客失去同等座舱不花钱就可公平自主选择座位的权利[5] - 航空公司被指重视逐利而轻视舆论监督 暴露出行业任性[8] - 面对高铁竞争 民航业需通过改善服务提升竞争力而非通过大比例锁座行为获取收益[10]
航司大比例“锁座”,为何变本加厉?
新京报· 2025-09-16 10:06
撰稿 / 冯海宁(媒体人) 编辑 / 柯锐 校对 / 王心 本来已划分好座舱等级并按等级售了票,却还要在旅客值机选座时加一道"锁",让旅客付费或花费积分 开"锁"……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近年来,一些航空公司饱受诟病的"付费选座"业务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在争议 声中愈演愈烈,俨然成了"行业惯例"。 眼下,很多人正在预订国庆长假机票,据央视网援引航旅纵横大数据,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国内航线日均 机票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 25%。按理,各大航司应该呵护旅客出行热情,然而,部分航司仍在 玩"锁座"把戏,而且有愈"锁"愈"烈"之势。10年前只有少数航司"锁座",如今此类航司在增多;"锁 座"的比例也有攀升之势。 据该报道,以某国内航司一趟由大阪关西至北京首都的航班为例,共约300个座位,开放的可选座位为 116个,仅占总数的40%,这116个座位中免费的座位仅14个,其余的要支付35元、70元或140元不等费 用(或等值积分)才可选用。这系双重"锁座",先"锁"住多数座位不让选,再"锁"住102个座位让付 费。 在某社交平台上,"买了机票还得买座位"等相关话题阅读量超千万。有网友称,本来线上值机是为了方 便旅客,节省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