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退款服务

搜索文档
破除“内卷式”竞争迈向高质量发展——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观察之三(人民眼·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人民日报· 2025-08-21 22:21
电商平台规则优化 - 电商平台调整"仅退款"规则 不再主动介入消费者收货后的退款不退货申请 改为由商家和消费者自行协商[1][3] - 规则优化后 淘宝天猫平台异常退款主动拦截量增加3倍 "仅退款"总量下降约30%[5] - 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结涉"仅退款"案件不到20件 较去年同期下降60%以上[2] 行业竞争生态转变 - 平台投入超千亿级流量实施"新商启航计划" 扶持优质商家而非低价商品[6] - 抖音电商禁止商家以明显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诱导用户点击购买 2024年处置"低价游"直播间2500余个[6] - 引导商家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创造 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现象[7] 眼镜产业转型升级 - 台州眼镜产业通过技术创新摆脱低价竞争 年产太阳镜4亿副 总产值130多亿元[8] - 建立眼镜小微创业园 供应链响应速度从周缩短到天 送检成本降低50%[9] - 2024年台州眼镜抽查合格率达94.3% 较2022年提高16个百分点[10] 企业创新成果 - 镜客眼镜投入200万元研发羽毛钛镜架 产品价格提升6倍[10] - 迪迈光学推出蓝牙太阳镜 实现语音通话功能[10] - 台州国际眼镜展吸引50多个国家7000多名采购商 成交额超1亿元[10] 招商引资模式变革 - 焦作市废止违法违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文件 转向拼服务拼营商环境[13] - 武陟县实施"特岗特薪"招商机制 引进20多名专业人才 累计引进项目26个 签约额87亿元[15][16][18] - 河南蓝普电工科技年产值预计达1.5亿元 从落户到投产用时不足一年[17]
仅退款引发商家极端要求:需先把商品剪烂或砸坏,京东、快手等取消“仅退款”
新浪财经· 2025-06-20 08:05
电商平台"仅退款"政策调整 - 多家电商平台近期调整"仅退款"规则 淘宝表示后续将不主动介入已收货后的不退货退款申请 由卖家与消费者先行协商处理 [2][3] - 淘宝于去年7月率先松绑"仅退款"政策 随后京东 快手等平台跟进优化相关规则 [3] - 今年4月22日多家电商平台宣布对"仅退款"规则进行调整 该政策或将在电商行业迎来终结 [2] "仅退款"政策实施中的问题 - 部分职业"薅羊毛"者利用"仅退款"规则钻空子 收到货就发起售后服务 导致商家在责任未明确情况下被平台单方面判定退款 损失货款和产品 [2] - 为防范恶意退款行为 部分商家要求消费者销毁商品(如剪烂手机壳 倒掉变质牛奶)并提供销毁证据才予以退款 [1][2] - "仅退款"政策虽简化售后流程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 但实际运行中滋生了恶意退款行为 成为部分人"薅羊毛"的捷径 [2] 消费者遭遇案例 - 广东陈女士因手机壳质量差申请退款 被商家要求当场损毁商品并拍照为证 [1] - 成都张女士因收到变质牛奶申请"仅退款" 被要求将牛奶倒入马桶并拍摄视频作为退款证据 [1]
全网取消该服务,“白嫖”商家行不通了!
猿大侠· 2025-04-24 03:16
电商平台取消"仅退款"政策 - 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将全面取消"仅退款"政策 消费者收到货后的退款不退货申请将交由商家自行处理 [1] - "仅退款"服务自2021年推出后被广泛采用 初衷是通过简化退货流程刺激消费 但后期出现职业羊毛党等滥用现象 [1] - 政策取消后平台可能仅保留"退款退货"选项 已收货情况下的退款退货需由买卖双方协商决定 [7] 政策调整背景与进程 - 今年两会期间国家相关部门明确要求治理平台滥用"仅退款"规则导致的商家损失问题 [7] - 淘宝天猫于2023年7月率先放宽"仅退款"限制 京东、快手等平台随后跟进政策优化 [7] - 淘宝近期推出店铺真实体验分、佣金激励等措施 同步打击AI假图和违规店群行为 [7] 行业影响分析 - 取消政策将减轻商家因规则滥用导致的财务压力 避免货款两空风险 [7] - 消费者需更谨慎购物 遇到质量问题需与商家直接协商退款事宜 [7] - 有助于行业摆脱低价竞争恶性循环 推动商家提升产品服务质量 [8] 典型滥用案例 - 二手平台出现"七折代购"骗局 商家通过在其他平台下单后恶意发起"仅退款"实现零成本获利 [3] - 职业羊毛党利用政策漏洞谋取不正当利益 形成灰色产业链 [1] 平台后续措施 - 淘天集团明确表示不再主动介入已收货订单的不退货退款申请 [7] - 政策细节已与监管部门多次讨论修订 预计审核完成后正式公告 [7] - 业内人士预测该调整将促进电商行业回归良性竞争生态 [7]
全网取消该服务,“白嫖”商家行不通了!
猿大侠· 2025-04-24 03:16
电商平台取消"仅退款"政策 - 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即将全面取消"仅退款"政策 后续消费者退款不退货申请将交由商家自行处理 [2][3] - 该政策自2021年推出后被广泛采用 旨在通过简化退货流程刺激消费 但逐渐出现职业羊毛党等滥用现象 [4] - 典型滥用案例为二手平台"七折代购"服务 商家通过在其他平台下单后恶意发起仅退款实现"0元购" [4] 政策演变过程 - 淘宝天猫于2023年7月率先放宽限制 京东、快手等平台随后跟进政策优化 [7] - 2024年两会期间国家相关部门明确表态将治理滥用"仅退款"导致的商家损失问题 [6] - 淘天集团已明确表示将不再主动介入已收货订单的仅退款申请 改由买卖双方协商处理 [7] 行业影响分析 - 对商家:减轻因规则滥用导致的财务压力 避免货款两空风险 [8] - 对消费者:需更谨慎购物 退款流程将增加与商家的沟通协商环节 [8] - 对行业:遏制低价竞争乱象 推动商家提升产品服务质量 形成良性竞争环境 [7][8] 未来政策方向 - 平台可能仅保留"退货退款"选项 已收货订单的退款方式由买卖双方协商决定 [7] - 政策调整有助于电商行业摆脱无序竞争 回归健康发展轨道 [7][8]
【e公司观察】 “仅退款”退出电商历史舞台 在规范中重塑行业生态
证券时报网· 2025-04-23 11:42
"仅退款"政策最早于2021年由拼多多率先推出,随后被京东、淘宝、抖音、快手等主流电商平台相继引 入。在电商红利逐渐消退、市场竞争转向存量争夺的背景下,各平台纷纷将"仅退款"服务作为吸引消费 者的重要手段,该政策也逐渐成为了电商行业的"标配"。 实际上,该政策初衷是为了解决网购售后难题,尤其是在生鲜、低价商品等退货流程繁琐、成本较高场 景下,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购物保障。在实施初期,这一政策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不仅降低了消费者 的维权门槛,减少了电商平台的投诉量,还惩罚了部分不诚信经营的商家,进而倒逼商家提升产品质量 和服务水平。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仅退款"规则弊端逐渐显现。一些消费者和职业"羊毛党"开始滥用"仅退款"权 利。商家面对不合理"仅退款"要求,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只能无奈承受"货款两空"的损失,导致经营压 力剧增。据网经社数据,2024年"双11"期间,全国电商平台商家投诉问题中任意"仅退款"占比高达 64.31%,排在第一。这种现象不仅损害了商家的合法权益,破坏了平台的公平交易环境,最终还阻碍 了电商行业的健康发展。 如今,在商家服务意识和水平大幅提升的背景下,取消"仅退款"可谓水到渠成,这一 ...
“电商平台全面取消仅退款”上热搜
观察者网· 2025-04-23 06:34
电商平台售后规则调整 - 多个电商平台于4月22日更新售后规则 包括淘宝、拼多多、抖音、快手和京东 调整重点为减少平台主动介入已收货订单的不退货退款申请 转而鼓励商家与消费者自主协商解决售后问题 [1][2][4][6][8][10][11] - 淘宝将上线新版店铺评价体系"真实体验分" 根据商品质量、物流速度和服务保障三方面建立消费者反馈机制 该评分与搜索、推荐、营销和广告等核心场域直接挂钩 [2] 平台规则具体变更 - 淘宝修订争议处理规则 缩小"作退款处理"情形范围 尽可能实现退货退款 例如在买家退货困难时要求卖家提供必要协助 若协助后仍无法完成退货则支持退款 [3] - 拼多多发布《拼多多售后服务规则》更新意见征集 进一步支持商家与消费者自主协商 平台非必要不主动介入已收货后的不退货全额退款申请 [4] - 抖音电商调整规则 在错发、漏发、破损等情形下 若商家不需退回商品可操作退款 若商家提供错误退货地址或拒收 平台支持退款且商品由商家负责取回 [8] - 京东在售后规则中去掉"仅退款"和"退款不退货"等类似表述 修订退货退款场景下的处置规则 优化责任分配 [11] 仅退款机制的背景与影响 - 仅退款机制曾作为行业标配 能维护买家利益并缩短维权时间 但存在判罚机制不科学和易被滥用等问题 例如"羊毛党"滥用规则损害商家利益 [12] - 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显示 2024年上半年全国消协受理消费者投诉超72万件 同比增长27.21% 其中售后服务问题占比29% 商品质量问题占比21.07% [12] - 淘宝去年8月上线仅退款优化策略 新策略上线两个月后日均拦截不合理仅退款超40万笔 去年双11期间全国电商平台商家投诉问题中仅退款占比超六成 [14] 监管动态与行业趋势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于2024年11月约谈6家电商平台 通报仅退款规则挤压商家生存空间和助长低质低价竞争等问题 要求优化协议规则和保障商家自主经营权 [15] -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罗文表示将督促平台明确仅退款规则的适用范围和具体情形 [15] - 淘宝去年7月优化仅退款政策 通过提升高店铺体验分商家售后自主权和升级异常行为识别模型等措施保障合规商家权益 阿里巴巴旗下1688平台于今年3月全面取消仅退款政策 [16] - 行业专家指出取消仅退款对电商行业有正向影响 可减少商家与平台的对立情绪和"羊毛党"行为 但可能增加农产品等无法二次销售品类的成本 [16][17]
多个电商平台将全面取消“仅退款”
搜狐财经· 2025-04-22 13:41
行业政策变动 - 拼多多 淘宝 抖音 快手 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将全面取消"仅退款"政策[1] - 市场监管总局2024年推动优化平台经济竞争生态 督促电商平台整改"仅退款"等突出问题[2] - 淘宝天猫于2023年7月率先松绑规则 阿里旗下1688平台于2024年3月下旬全面取消该政策[2] 政策背景与演变 - 拼多多于2021年率先推出"仅退款"政策 允许消费者直接退款无需退货[1] - 京东 淘宝 抖音 快手等平台随后相继引入 使该服务成为国内五大电商平台的行业标配[1] - 京东 快手 拼多多等平台在政策取消前已进行一定优化[2] 政策实施问题 - 部分平台未了解纠纷具体情况即未经商家同意发送"仅退款"通知 导致商家在责任未明确情况下损失货款和产品[2] - 职业"薅羊毛"群体恶意利用规则获利 致使部分商家损失严重[2] - 商家反映产品质量问题时可通过问题产品向上游索赔 但"仅退款"政策造成索赔障碍[2] 监管动向 - 2024年两会期间国家管理部门明确表示将治理平台滥用"仅退款"规则造成的商户货款两空问题[2] - 阿里1688平台取消政策后 改由根据账号诚信情况判定纠纷 并由平台补贴受损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