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九识E6无人车
icon
搜索文档
车价跌破2万,FSD终身免费,无人配送价格战升级
36氪· 2025-09-11 04:12
行业竞争格局 - 无人配送市场参与者包括大厂平台型如京东和菜鸟、创新型公司如新石器和九识智能、以及跨界企业如德赛西威[1] - 德赛西威成立"川行致远"品牌并推出车规级低速无人车S6飞翼款和S6侧拉门款 计划进入园区和商圈场景[1] - 头部企业部署规模显著 新石器截至7月底部署超7500台车辆并目标年底达1万台 九识智能交付5000台 白犀牛预计2026年达5000台活跃车辆[6] 价格趋势与商业模式演变 - 无人配送车价格从2018年约100万元大幅下降至2025年最低1.68万元 呈现快速下滑趋势[3] - 价格下降驱动因素包括技术迭代降低成本、规模效应优化边际成本、以及企业主动竞争策略[5] - 商业模式从"车体+服务费"捆绑销售转变为"车体销售与FSD服务订阅分离"的价值拆分模式[5] - 新石器推出"零首付零利息48期分期"购车方案并赠送终身免费FSD服务 九识智能E6车型定价19800元配合月费1800元FSD服务 菜鸟车型优惠后售价1.68万元[1][3] 核心竞争维度 - 行业竞争焦点从技术比拼转向价格优势与服务差异化[5][9] - 用户选择关键因素包括品质、路权、价格和服务 其中品质趋同使价格和服务成为核心决胜点[6][9] - 路权获取成为竞争基础 九识赋能客户自主申请路权 新石器采用包办方式 白犀牛依托顺丰网络扩展[10] - 无人配送可帮助快递企业降低末端派送成本 若30%件量由无人车配送 加盟制快递企业可降本约4%[10] 收入结构与行业影响 - 企业收入来源包括车体销售收益和FSD服务订阅费用[10] - 新石器新模式解决传统模式下长期采购成本核算难和FSD涨价问题[12] - 服务费用下调推动行业竞争从硬件驱动转向运营与服务驱动的长期战略[13] - 价格竞争态势类似快递行业和智能手机领域的内卷现象[13]
新石器推“终身免费FSD”搅局无人车市场,德赛西威携新品入局 其他玩家如何接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3 13:15
行业定价模式变革 - 新石器无人车推出创新购车方案 零首付零利息48期分期 同时FSD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服务终身免费使用 [2] - 主力车型X3和X6货厢车最新优惠价分别为11.55万元和12.51万元 采用裸车费与FSD服务费打包一口价模式 [2] - 此前行业主流定价模式为裸车价格加FSD服务包月或包年收费 新方案打破原有定价结构 [2][3] 竞品价格对比分析 - 新石器X6刚发行时裸车价格5万元 FSD服务费每年2.38万元 5年参考总价约15.50万元 [3] - 菜鸟新款无人车GT-Lite裸车定价2.18万元 FSD服务费每年2万元 5年总价约12.18万元 [3] - 九识E6无人车裸车售价1.98万元 FSD服务费1800元/月 5年总价约12.78万元 [3] - 头部无人车玩家5年总价普遍在10万元至12万元区间 价格差别不大 [4]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汽车电子企业德赛西威发布"川行致远"低速无人车品牌 聚焦末端物流智慧化变革 [2][5] - 德赛西威市值677亿元 推出S6飞翼款和S6侧拉门款两款低速无人车产品 [5] - 无人物流车进入商业化落地推广阶段 头部厂商订单量有望大幅增长 [5] - 落地场景从快递拓展到零售配送等多领域 市场竞争走向白热化 [5] 行业发展趋势 - 未来十年智慧出行爆发点将出现在城市最后几公里的物流、环卫、配送服务领域 [5] - 无人驾驶技术将驱动末端物流智慧化变革 解决最后一公里痛点 [5] - 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行业排名尚未尘埃落定 [5] 企业战略调整 - 新石器改变定价模式旨在降低购买成本 吸引更多用户和网点下单 [4] - 公司指出互联网思维导致硬件成本价或亏本销售 依靠后续FSD服务费盈利的模式存在问题 [4] - 新方案避免用户面临服务费涨价风险 防止硬件减配问题 回归用户本质需求 [4]
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周报20250602:无人配送需求强劲,L4场景应用加速落地-20250602
民生证券· 2025-06-02 14: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无人配送需求强劲,L4场景应用加速落地,政策、技术、成本三重共振,驱动低速无人车迈向商用,限定场景无人物流将成自动驾驶商业化先锋领域 [2] - 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加速,看好T链机器人和强智能化主机厂在机器人领域布局 [3] - 各细分领域有不同发展趋势和投资机会,如乘用车看好优质自主车企,零部件关注新势力产业链和智能化增量等 [3] 各目录总结 0周专题:无人配送需求强劲L4场景应用加速落地 - 需求端人力缺口与成本压力驱动刚需,快递业务量增长快但快递员数量增幅低,末端配送成本高,无人车可降本增效 [2][10] - 供给端技术规模化带来成本革命,L2+渗透率提升带动产业链成熟,核心零部件和无人车价格下降 [2][12] - 技术端L4级无人车有强场景应用属性,相比L4级乘用车落地难度更低 [16] - 政策端路权开放促进规模化,2024年试点明确部署量,2025年超100城开放路权 [2][22] 1周观点:无人配送需求强劲L4场景应用加速落地 1.1乘用车:智能化+出海共振 看好优质自主车企崛起 - 以旧换新政策延续刺激内需向好,补贴范围扩大,报废补贴金额维持,政策促进需求平稳过渡 [24] - 看好智能化、全球化加速突破的优质自主车企,推荐吉利汽车、比亚迪等,建议关注小米集团 [24] 1.2智能电动:长期成长加速 看好智能化增量 - 零部件估值低位,中期成长强化,看好新势力产业链和智能电动增量,短期关注自主产业链 [25] - 2025年智能驾驶迎来拐点,高阶智驾系统向主力价格带渗透,产业链核心环节量价齐升,推荐相关产业链和智能化标的 [26][27] 1.3机器人:龙头加速入局 具身智能新纪元开启 - 人形机器人产业奇点已至,应用端、成本端、软件端迎来突破,海内外龙头加速入局,2025年有望成量产元年 [29][31] - 看好2025年机器人行情,原因包括AI进化映射、巨头进展共振、量产验证在即 [32] - 建议关注T链产业化进程、HW具身智能布局和硬件环节边际变化,推荐汽配机器人标的 [33][35] 1.4摩托车:消费升级新方向 优选中大排量龙头 - 中大排销量创新高,内外销共振向上,4月250cc以上摩托车销量、出口、内销均有增长 [36] - 推荐中大排量龙头车企春风动力 [37] 1.5重卡:需求与结构升级共振 优选龙头和低估值 - 以旧换新补贴范围扩大带动中重卡内需复苏,补贴力度和范围超预期,有望拉动新增内需 [38][39] - 随天然气重卡渗透率提升和政策驱动,建议关注中国重汽、潍柴动力等 [39] 1.6轮胎:全球化持续加速 优选龙头和高成长 - 轮胎行业短期业绩兑现、需求高位、低估值,中期智能制造、产能和产品结构优化,长期全球化替代和品牌力提升 [40] - 半钢胎开工率高位,全钢胎需求恢复,成本端下滑,海运费下降,看好研发实力强、海外布局多的企业 [41][42] 2本周行情:整体弱于市场 - 本周A股汽车板块下跌2.90%,在申万子行业中排名第30位,弱于沪深300,细分板块中汽车服务上涨,其他多下跌 [44] - 列出本周A股汽车行业公司涨跌幅前十名单 [50] 3本周数据:2025年5月第4周乘用车销量39.9万辆 同比+12.1% 环比+2.6% 3.1地方开启新一轮消费刺激政策 - 梳理中央政府汽车以旧换新政策,2025年补贴范围扩大至国四,报废补贴金额不变,完善置换补贴金额指引 [53][54][55] - 列举近期地方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包括湖南长沙、四川凉山等多地 [56] 3.3 2025年5月第4周乘用车销量39.9万辆 同比+12.1% 环比+2.6% - 5月第4周乘用车销量同比、环比增长,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增长,渗透率环比略降 [57] 3.4 2025年4月整体折扣相较于2025年3月放大 - 4月整体折扣率放大,燃油车和新能源车折扣力度加大,合资折扣力度大于自主 [59] 3.5 PCR开工率维持高位 - 4月25日当周国内PCR开工率处于近10年高位,TBR开工率处于中等水平,全球替换市场需求强劲,成本端下滑,海运费下降 [41][64][75] 4本周要闻:小米2025年Q1智能电动汽车收入181亿元 东风汽车与华为达成战略合作 4.1电动化 - 小米2025年Q1总收入、盈利创新高,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186亿元 [82] - 比亚迪年底将在匈牙利投产海鸥,小鹏MONA M03 Max上市,理想汽车Q1营收增长 [82][83] 4.2机器人 - 智元灵犀X2下半年将规模化出货,Figure新一代F.03机器人官宣,地瓜机器人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等 [83][84] 4.3智能化 - 东风汽车与华为达成战略合作,北京市鼓励外资企业参与相关场景应用,理想汽车OTA7.4版本更新 [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