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丙氨酸
icon
搜索文档
华恒生物: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4:02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2021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55,925.88万元,发行费用扣除6,606.12万元[1] - 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68,380.91万元,发行费用扣除1,619.09万元[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2021年IPO募集资金专户累计现金管理收益与利息收入1,805.14万元,2022年定增募集资金专户累计现金管理收益与利息收入24.065万元[3][5] 募集资金使用及节余情况 - 2021年IPO募集资金累计投资额45,692.77万元,其中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7,068.31万元[3] - 2022年定增募集资金累计投资额68,404.96万元,其中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68,380.91万元[5] - 2021年IPO募投项目节余募集资金转出金额10,390.16万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3] 募投项目进展 - 交替年产2.5万吨丙氨酸、缬氨酸项目已建设完成,累计投入35,009.32万元,达到承诺投入金额的87.49%[11] - 年产5万吨生物基丁二酸及生物基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尚在建设中,累计投入40,014.19万元,超出承诺投入金额14.2万元[12] - 年产5万吨生物基苹果酸生产建设项目尚在建设中,累计投入28,390.77万元,超出承诺投入金额9.86万元[12] 募集资金管理 - 公司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办法》,对资金存储、审批、使用与监督进行规范管理[5] - 公司与多家银行及券商签署三方/四方监管协议,协议内容符合上交所规范要求[7] - 报告期内未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或补充流动资金[9] 募投项目调整 - 公司增加年产5万吨生物基丁二酸项目产品种类,新增L-缬氨酸、肌醇等产品[9] - 公司增加年产5万吨生物基苹果酸项目产品种类,新增色氨酸等产品[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所有募投项目未发生变更[10]
北京大学发表最新Nature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7-01 08:44
塑料回收技术突破 - 研究团队提出创新方法将8种常用塑料废弃混合物转化为原始化学成分或有价值化合物[2][3] - 该方法利用塑料混合物中不同官能团反应性的正交性生成有价值产物[5] - 开发固态核磁共振(NMR)方法精确识别混合物中的官能团和塑料种类[5] 技术实现路径 - 通过选择性溶剂分离混合物中的特定塑料成分[6] - 采用催化过程将分离出的塑料转化为有价值产物[6] - 从20克实际塑料混合物中分离出8种以上化学物质包括1.3克苯甲酸、0.5克增塑剂等[7] 技术应用价值 - 设计出通用策略解决塑料混合物化学回收的现实难题[8] - 初步识别主要成分可调整后续化学步骤提高回收效率[8] - 为处理塑料混合废弃物开辟新途径[10] 研究材料范围 - 涵盖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等8种常用塑料材质[7] - 测试混合物包含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聚乳酸吸管等实际废弃物[7]
中美磋商开启,美国三大部长施压中国解禁稀土!人民日报敲响钟声
搜狐财经· 2025-06-11 04:04
中美经贸磋商 - 中美代表团在伦敦兰卡斯特宫进行经贸磋商 美国财政部长 商务部长和贸易代表集体出席 暴露美国焦虑情绪 [1] - 美国要求中国将稀土出口恢复到4月初水平 白宫经济顾问公开喊话施压 [1] - 特朗普在磋商前取消对和佛大学禁令 试图通过软化姿态换取中国放开稀土管制 [1] 稀土贸易现状 - 中国5月稀土出口量环比暴跌34% 军用级钐 镝等关键材料几乎断供 [3] - 全球92%稀土冶炼和99%重稀土精炼在中国完成 美国本土稀土矿原料需运至中国加工 [3] - 中国实施军用稀土终端用途审查 全链条数字身份证系统和半年配额限制三张管控王牌 [3] 产业链影响 - 一架F-35战机需消耗0.4吨稀土 通用汽车因磁体短缺被迫每周减产3000辆 [3] - 美国智库测算显示 重建完整稀土产业链需8-10年时间和千亿美元投入 [5] - 中国1-5月对美石墨电极出口量因关税骤降34.5% 该材料为美国钢铁业转型关键 [7] 技术领域竞争 - 中国在新能源材料 生物制造 量子计算等领域具备优势 华恒生物占据全球70%丙氨酸订单 [5] - 美国药企Moderna需支付专利费获取中国研发的mRNA佐剂技术 [5] - 美国5月突击收紧AI芯片管制 6月叫停核电站设备出口 与稀土解禁要求形成政策矛盾 [3] 经贸关系展望 - 中美若科技完全脱钩将导致全球GDP一次性萎缩1.5万亿美元 相当于澳大利亚经济总量 [7] - 中国供应链对世界各国为必选项 非可替代选项 [9] - 人民日报强调中美经贸关系应遵循优势互补 共生共赢原则 需拆除人为障碍 [7]
合成生物学:尼龙、氨基酸、长链不饱和脂肪酸(附89页PPT)
材料汇· 2025-05-10 15:39
合成生物学概述 - 合成生物学是多学科融合产物,通过生命系统拆解和再创造实现生命编程过程 [3][5] - 核心在于DBTL循环(设计-构建-测试-学习),利用改造的底盘细胞表达特定基因获取目标产品 [7][9] - 产业应用主要指利用生物质发酵生产氨基酸、有机酸等有价代谢产物 [4][7] 技术原理 - 采用工程化设计理念,将生命系统模块化和标准化,建立人工基因组 [6][8] - 关键技术包括:MAGE加速基因组进化(20分钟/代)、定向进化蛋白质(AI预测结构)、创建突变开关 [8] - 计算机模拟和AI技术显著提升合成精准度,缩短生产周期 [8][39] 行业发展阶段 - 萌芽期(2000-2005年):建立基因线路工程和代谢工程应用 [14] - 创新期(2011-2015年):实现人工合成酵母基因组、商业化生产青蒿素前体 [13] - 新时期(2015年至今):多学科融合加速,资本市场入场推动产业化 [14][44] 市场规模 - 全球市场规模预计从2019年53亿美元增至2024年188.85亿美元(CAGR24%) [16][19] - 医疗健康为最大细分市场(2024年50.22亿美元,占比26.6%),工业化学品占19.8% [18][19] - 食品饮料和消费品增速最快(CAGR超40%),北美欧洲合计占比超80% [17][23] 技术壁垒 - 代谢路径设计需平衡酶催化效率,避免中间代谢物累积导致细胞中毒 [21] - 产业化放大需解决传质、扩散动力学问题,发酵参数控制复杂 [28] - 产物提纯难度高(稀水液系统含杂质多,产物对热/酸碱敏感) [27][28] 产业优势 - 替代化学合成路线:L-丙氨酸成本从2万元/吨降至1.5万元/吨 [30][33] - 可制备300万种天然分子(如蛛丝蛋白),突破化工合成限制 [32][34] - 生物基路线平均减排30-50%,未来潜力达50-70% [35][36] 应用案例 - 1,3-丙二醇生产:生物法成本2万元/吨,PTT纤维经济性显著提升 [46] - 小品种氨基酸:全球L-丙氨酸需求预计2023年达8万吨(2019年5万吨) [48][67] - 生物基尼龙:作为五大工程塑料之首,合成生物学路线降低对石油依赖 [94] 政策与资本 - 中国"十四五"规划将合成生物学列为前沿领域,美国纳入《创新与竞争法案》 [42][43] - 2021年全球融资180亿美元,中国投融资43起/66亿元创纪录 [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