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元材料(含磷酸铁锂及其他)
icon
搜索文档
厦钨新能跌2.00%,成交额7.3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887.0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03:0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6日盘中股价下跌2%至81.16元/股 总市值409.61亿元 成交额7.37亿元 换手率1.77%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887.01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0.39%和11.18%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6.61%和29.73%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16.31%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4.42%/43.47%/66.25% 年内2次登上龙虎榜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1.47万户 较上期增加3.41% 人均流通股28,584股 减少3.29%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309.45万股(增持139.85万股) 南方中证500ETF持股254.31万股(增持31.07万股) [3] - 博时汇兴回报(新进198.95万股)和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新进165.70万股)进入十大流通股东 华泰柏瑞富利退出 [3]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5.34亿元 同比增长19.58% 归母净利润3.07亿元 同比增长28.3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39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7.13亿元 [3] 主营业务与行业属性 - 公司主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收入构成:钴酸锂50.32% 三元材料45.89% 氢能材料3.07%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池化学品 概念板块涵盖固态电池/三元锂电/钠电池/宁德时代概念/锂电池 [1]
厦钨新能(688778) - 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1-5月经营情况的自愿性披露公告
2025-06-18 09:47
业绩总结 - 2025年1 - 5月新能源材料产品销量约4.76万吨,同比增约20.95%[2] - 2025年1 - 5月钴酸锂销量约2.23万吨,同比增约53%[2] - 2025年1 - 5月三元材料销量2.36万吨,同比增约2%[2] - 磷酸铁锂连续数月出货达千吨级,销量同比显著增长[2]
厦钨新能2024年报解读:营收下滑32%,现金流降幅显著
新浪财经· 2025-04-26 00:54
核心观点 - 厦钨新能2024年面临国际形势动荡、贸易保护主义蔓延、行业竞争加剧及原材料价格下跌等多重挑战,导致营收和现金流大幅下滑,但净利润降幅相对较小,研发投入占比提升,显示公司在逆境中仍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才储备 [1][2][3][6][8]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32.97亿元,同比下降23.19%,其中新能源电池材料收入132.01亿元(-22.97%),钴酸锂收入66.91亿元(-24.51%),三元材料收入61.02亿元(-21.31%),氢能材料收入4.08亿元(-21.32%)[2] - 归母净利润4.94亿元(-6.33%),扣非净利润4.47亿元(-4.06%),基本每股收益1.18元/股(-5.60%),扣非每股收益1.06元/股(-4.50%)[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7.53亿元(-32.05%),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9.72亿元(+34.51%),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3.41亿元(+63.39%)[5] 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4162.49万元(+26.55%),管理费用1.88亿元(-2.04%),财务费用2683.54万元(-69.21%)[4] - 研发费用4.19亿元(-9.88%),但占营收比例升至3.15%(2023年:2.68%)[4][6] 研发与人才 - 研发人员数量从427人增至503人(占比14.44%→15.04%),平均薪酬从15.95万元提升至19.15万元,总薪酬达9635.49万元[8] - 技术成果包括4.53V钴酸锂部分型号量产、4.55V产品开发符合客户要求、无人机民用三元材料通过高温循环性能评价[6] 行业挑战 - 技术迭代速度快,存在开发不及预期风险[9] - 行业新进入者增加,产能扩张导致竞争加剧,可能压缩利润空间[10] - 新增产能如海璟基地3万吨锂电材料项目、雅安液相法磷酸铁锂项目存在消化风险[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