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脱友2》
icon
搜索文档
脱口秀无力解困长视频
36氪· 2025-09-18 09:29
脱口秀网综热度下降 - 《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二季决赛翟佳宁夺冠引发争议 但话题热度有限 抖音娱乐榜仅列TOP43 微博热搜最高排第13位且在榜时长不到3小时[1] - 《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第二季何广智夺冠被部分观众视为对传统脱口秀的捍卫 但整体网络热度平静[1] - 两档节目后期未能再现开播时房主任"平静又幸福的一天"(抖音点赞227.5万)和小帕"被六婚的爸催熟"(抖音点赞104.6万)级别的爆款内容[2] - 相比2024年首季对决 第二季社交媒体热度显著沉寂 缺乏类似付航"passion"梗或漫才兄弟黑马夺冠的现象级话题[4] 脱口秀网综发展历程与现状 - 脱口秀网综历经9年发展 从2017年《吐槽大会》引入明星吐槽机制迅速普及单口喜剧形式[5] - 《脱口秀大会3》因杨笠"普信男"等段子引爆全网 总决赛登上44个热搜 赞助商从第3季6个增至第4季11个和第5季10个[7] - 2023年5月House事件导致行业整体修整一年 2024年重启后面临观众分流和平台品牌效应稀释[7] - 赛制雷同且内容冗长引发观众吐槽 新人演员后劲不足导致"争大王"赛制变成尬演[8] - 题材同质化严重 生活琐事叙事拥挤 女性主义议题成为破局亮点但需更广阔视野[10] 长视频平台挑战与转型 - 爱奇艺2025年Q2总营收66.3亿元同比下降11% 净亏损1.337亿元 会员服务收入40.9亿元同比下降9% 日均订阅会员数1.003亿(2023年Q4数据)[11] - 腾讯视频付费会员数1.14亿(2025年Q2) 较2021年Q3高点1.29亿持续下滑 近两年在1.13亿-1.17亿间波动[11] - 短剧平台红果短剧2025年6月月活2.12亿同比增长179% 首次超越优酷2亿月活[12] - 长视频平台集体转向短内容:爱奇艺推AI"速看"功能(如《赴山海》74集短版本) 腾讯视频推"连播全部看点"(《长安的荔枝》单集46分钟缩至10分钟)[18] - 微综艺成为新方向:抖音2025年推20分钟/期《姐妹不打烊》 快手2024年推5-20分钟/期《小铁环游记》 但尚未出现《毛雪汪》级别爆款IP[16][17] 脱口秀演员多元化发展 - 线下演出市场爆发式增长:2025年上半年脱口秀演出场次同比增54.1% 票房同比增134.9% 人次同比增124.0% 成剧场类演出第二大品类[22] - 头部演员巡演票房达千万级别:呼兰《草台班子》58场巡演 按场均1200人×380元估算票房超2600万元[25] - 演员转型演艺圈趋势明显:庞博主持央视晚会 徐志胜主演网剧《侠客行不通》 李雪琴成多栖艺人[21][22] - 杨笠举办内地首个体育馆级专场(超4000座 票价220-680元) 与二线歌手演唱会票价相当[25] - 部分演员转向创办本土俱乐部(步惊云、Norah等)或专注线下专场(小鹿全球巡演)[26]
何广智凭“到长安”夺冠,“牛马打工人”拯救暑期档影剧综?
36氪· 2025-09-04 00:51
核心观点 - 脱口秀演员何广智通过真实反映打工人经历赢得《脱口秀大会2》冠军 其真诚内容引发广泛共鸣 显著超越同期影视作品对打工人的刻意营销[1][3][16] - 2023年电影《年会不能停》以12.92亿票房成功开创"打工人共情"商业模式 推动影视行业系统性采用打工人叙事作为核心营销策略[4][5] - 2024年暑期档三部打工人主题电影均获商业成功 其中《浪浪山小妖怪》以16亿+票房创国产2D动画纪录 《戏台》获4亿+票房 《长安的荔枝》豆瓣评分7.6[12] 影视行业打工人主题作品表现 - 《年会不能停》成为2023年元旦档票房冠军 收获12.92亿票房 成功因素包括职场黑话讽刺 身份错位喜剧效果及年会反抗剧情[4][5] - 《长安的荔枝》采用古装职场化叙事 集结大鹏 白客 庄达菲原班阵容 但受古装题材及剧集版拖累未达预期票房[7] - 《戏台》通过身份错位戏剧结构展现职场食物链 豆瓣评分优异但电影感较弱[7][8][12] - 《浪浪山小妖怪》延续《小妖怪的夏天》IP 以8.5豆瓣高分创16亿+国产2D动画票房纪录 深化社畜生存困境描写[8][9][12] 内容创作与受众共鸣 - 打工人主题创作从职场黑话 离谱任务到竞业禁止 创业艰难等现实痛点全面覆盖 引发强烈共情[9][10][14] - 何广智脱口秀夺冠获现象级反响 因其真实经历从普通打工人成长为冠军 比虚构影视角色更具情感冲击力[3][16][17] - 社交媒体涌现大量打工人二创内容 包括抖音改编神曲 小红书表情包文化 体现群体身份认同[14] 行业趋势与商业模式 - 影视综艺全面拥抱打工人叙事 《心动的信号8》转型"二本恋综" 《令人心动的offer》系列均采用打工人营销角度[3][13] - "打工人共情"成为确定性商业模式 出品方在立项初期即系统化设计打工人共鸣元素以实现票房转化[5][12] - 优质打工人主题作品均获高商业回报 三部暑期档电影票房总和超20亿 证明该题材具备持续变现能力[12]
“共情牛马”已成2025综艺的头号流量密码
虎嗅· 2025-08-17 06:07
行业趋势 - 2025年综艺行业核心策略转向聚焦打工人群体情绪价值,通过共情职场困境内容获取流量[1][2] - 长视频平台综艺部门系统性开发"去班味"内容,覆盖脱口秀、恋爱、创业等多赛道,以对抗工作压力为主题[3][10] - 行业创作模式从单纯吐槽升级为具备系统性、治愈性、社会性三重特性的职场叙事,实现对社会异化现象的批判与疗愈[6][9] 内容创新 - 喜剧综艺率先形成成熟创作模式,《一年一度喜剧大赛》通过《黑夜里的脆弱》等作品解构加班emo、线上办公崩溃等职场痛点[4][5] - 脱口秀综艺深化"穷鬼赛道"叙事,《脱友2》以外卖骑手心酸史、学历歧视对抗等题材多角度呈现职场生态[5][6] - 恋综赛道突破传统模式,《心动的信号8》选用中医馆学徒、污水处理工程师等普通职业素人,实现"更适合老百姓体质"的创新[12] 平台策略 - 腾讯视频推出这破班就靠鹅综续命了营销话题,整合《战至巅峰4》等节目承包打工人24小时碎片时间[3] - 东方卫视开发《今晚不加班》职场脱综,芒果TV《巴黎合伙人》通过明星创业+国货出海模式展现理货员接地气场景[3][12] - 平台精准捕捉"班味"社会情绪,以《中餐厅9》非洲打工纪实等内容建立情感连接通道,取代工业糖精式内容[11][12] 社会影响 - 综艺内容反映职场人从"躺平"到"整顿职场"的意识转变,体现自我表达欲望的集体觉醒[7] - 创作同质化风险显现,租房吐槽房东、埋怨老板等四大名著题材需警惕内容创新瓶颈[8] - 节目通过呈现月薪小几千工薪族生存状态,为零工经济群体提供精神慰藉与尊严认同[5][9]
“含姐量”超高的夏天,“她综艺”如何撬动更大市场?
36氪· 2025-08-06 07:44
行业趋势 - 文娱行业中与中年女性相关的内容日益受到市场青睐 节目数量丰富且多元 为行业拓宽更广阔的创作边界 [1] - 社会对中年女性的包容度和欣赏与日俱增 九紫离火运下的"中女"时代到来 [14] - 熟龄女性内容市场仍存在拓展空间 "姐姐流"内容引起社会关于女性价值的集体思考 [29] - 中年女性形象从传统"家庭主妇"转变为"大女主" 从"被拯救"转型为"主导者" 释放出更大的女性能量 [34] 节目表现 - 《姐姐当家》首期上线两小时播放量破亿 宣称没有滤镜 没有剧本 [7][12] - 《姐姐当家》第二期关于董璇付款的切片在抖音点赞超5万 转发超3.7万 评论超9千条 [3] - 《一路繁花》首播当日爱奇艺热度达9834.87 微博话题阅读量超3.2亿 Q1正片有效播放量达1.7亿 位列网络综艺霸屏榜第2位 [22] - 《一路繁花》总播放量突破3.2亿 获评爱奇艺S+级综艺 播出期间揽获116个热门搜索 有效播放同比增长10% [24] - 《乘风2025》开播后猫眼热度值9765.11 成为2025上半年综艺热度榜亚军 [28] - 2025H1综艺全舆情热度日榜登顶节目中 《一路繁花》登顶13天 全舆情热度峰值9170 是唯二峰值破9000的节目之一 [25] - 2025年网络综艺正片有效播放排名中 《一路繁花》以1.8亿播放位列第7 《乘风2025》以4.6亿播放位列第2 [28] 内容特点 - 《姐姐当家》采用无机制 无任务 不干预的真实跟拍方式 全景式记录姐姐们的百味人生 [13] - 节目通过电影级留白手法让情感自然流淌 如王琳的沉默镜头被称为"当代家庭女性的精神画像" [9][13] - 节目展现传统"贤妻良母"与新型家庭分工的观念交锋 以及80后姐姐与00后素人观察员的代际观点碰撞 [13] - 脱口秀舞台对姐姐包容度最大 小鹿专场《我的中女时代》豆瓣评分9分 超过75%的观众给出5分 [19] - 《一路繁花》的受众不局限中女年龄层 很多年轻人是忠实观众 [27] 受众与消费 - 《乘风2025》《姐姐当家》等节目的主要受众为35-55岁女性 这个群体掌控家庭主要消费决策权 更愿为"情绪价值"买单 [29] - 全网女性用户规模达6.24亿 占据全网近50%份额 2025年1月同比增长2.6% [31] - 在线视频平台成为女性主要娱乐消费产品 取悦女性消费者的内容分到可观市场份额 [32]
《喜单2》《脱友2》再相撞,暑期档会成就谁的“夏天”?
36氪· 2025-07-14 00:03
平台竞争格局 - 腾讯视频凭借《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两大国民级IP构筑脱口秀喜综赛道竞争壁垒,成为行业标杆[3] - 爱奇艺通过《奇葩说》《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等差异化内容拓宽喜剧边界,形成与腾讯视频的持续角力[3] - 2024年《喜单1》与《脱友1》首次正面对决,前者以黑马姿态登顶云合数据TOP1九周,爱奇艺站内热度破9400[4] 节目表现数据 - 《喜单1》豆瓣评分稳定8.2分,成为2024爱奇艺综艺热度峰值TOP1[4] - 《脱友2》腾讯视频站内首播热度突破20000,48小时内获微博热搜51个,全站讨论量73.8万[15] - 2024年喜剧综艺播映指数同比增51.3%,《喜单》《脱友》《喜人奇妙夜》包揽播映指数前三[11] 商业合作动态 - 《脱友2》招商品牌增至7个,美团闪购为独家冠名,留存品牌占比达57%[15] - 《喜单2》广告位被统一春拂、vivo等提前抢占,统一从赞助商升级为独家冠名商[15] - 腾讯视频《喜人奇妙夜》获第30届白玉兰最佳综艺奖,实现互联网自制综艺历史突破[10] 内容创新策略 - 《喜单2》新增团队火拼、无限call out等赛制,通过高强度对抗提升观赛新鲜感[17] - 爱奇艺通过嘉宾阵容迭代与选题深耕,构建覆盖多圈层观众的情感共鸣体系[17] - 行业出现"电子布洛芬"现象,喜剧综艺成为年轻人情绪宣泄的重要载体[10] 行业趋势观察 - 2024上半年TOP20网综有效播放同比降19%,综N代占比超96%但普遍疲软[18] - 暑期档《歌手2025》《新说唱2025》等综N代陷入创新争议,未能完全满足观众期待[20] - 新综艺《亚洲新声》《风驰赛车手》关注度突出,腾讯视频《一饭封神》未播先热[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