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飞车》

搜索文档
华立科技: 2025年度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申报稿)
证券之星· 2025-08-25 16:31
发行方案核心信息 - 本次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数量为6,137,959股,发行价格为24.21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148,599,987.39元,未超过3亿元且不超过最近一年末净资产的20% [2][3] - 发行对象包括兴证全球基金、财通基金、诺德基金等8家机构投资者,均以现金方式认购 [1][2] - 定价基准日为2025年8月5日,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的80% [2] - 限售期为发行结束之日起6个月内不得转让 [3] 股权结构与控制关系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146,692,000股,控股股东香港华立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持股44.03%,实际控制人苏本立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控制45.99%股份 [11] - 前十名股东包括鈊象电子(2.91%)、广西新迅达(2.01%)等机构投资者 [11] 行业政策环境 - 行业主管部门为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实行游戏游艺设备内容审核制度 [12][14] - 国家政策鼓励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体现民族精神的游戏游艺设备,支持引入体感、VR/AR等先进技术 [19][20] - 2024年5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推动文化和旅游领域设备更新,提出扩大沉浸式游艺设备在文旅综合体中的应用 [19] 行业发展趋势 - 2023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59,464亿元,占GDP比重4.59%,较2014年提升0.83个百分点 [27] - 2024年全国居民教育文化娱乐人均消费支出3,189元,同比增长9.8%,占全部消费支出比重11.3% [27] - 技术融合推动行业向沉浸式体验升级,AR/MR技术打破虚实边界,AI应用助力研发设计和运营模式创新 [29][30] - IP生态成为核心竞争力,通过动漫、影视等头部IP定制主题设备驱动产业发展 [30]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主要企业包括万代南梦宫(2024财年营收1.24万亿日元)、世嘉(营收4,289.48亿日元)、科乐美等日本厂商 [34][35] - 国内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奥飞娱乐(2024年收入27.15亿元)、鈊象电子(2024年营收185.13亿元新台币)、金马游乐等 [35][36] - 公司拥有210项国内注册商标、154项专利权、172项作品著作权、195项软件著作权 [33] - 与万代南梦宫、世嘉、Marvelous、Raw Thrills、鈊象电子、微软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33]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5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2.9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2.78% [7] - 报告期各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28,001.73万元、25,621.06万元、29,385.31万元和26,142.58万元 [5] - 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26,943.07万元、26,545.95万元等 [6] - 产品外销覆盖东南亚、欧洲、北美及中东等地区,境外采购涉及日本、美国等国家及中国台湾地区 [6] 业务模式与产品 - 主要从事游戏游艺设备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运营,形成完整产业链 [40] - 主要产品包括《宝可梦》《闪电摩托DX》《极品飞车》《假面骑士正义变身》《头文字D激斗》等IP衍生设备 [33][40] - 下游客户包括万达宝贝王、永旺幻想、乐的文化、风云再起、卡通尼等知名游乐场所运营商 [8][9]
再迎利好,115款国产版号凌晨下发,游戏股迎来反弹
格隆汇· 2025-05-21 03:33
版号发放情况 - 2024年第一批国产游戏版号罕见在凌晨发放,数量达115款,高于上个月的105款,连续两次突破百款 [1] - 此次发放数量较2023年12月的105款有明显提升 [1] - 2023年共发放游戏版号1075款(国产977款,进口98款),远超2022年的512款(国产468款,进口44款)和2021年的748款(国产672款,进口76款) [8] 版号分类 - 115款版号中包括4款客户端游戏、8款移动兼客户端游戏、1款PS游戏、1款PS兼客户端游戏、1款网页兼移动兼客户端游戏,其余100款为移动游戏(含58款休闲益智类) [5] 市场反应 - A股游戏股普遍上涨:中青宝大涨12.44%至16.72元,冰川网络涨2.91%至27.24元,盛天网络涨2.50%至14.78元 [2] - 港股游戏股跟涨:飞鱼科技涨7.39%,多牛科技涨4.41%,心动公司涨2.18%,网易-S涨0.50% [3] 涉及上市公司 - 腾讯获批《极品飞车》《热血美职篮》,心动公司获批《伊瑟·重启日》,游族网络获批《我的三体:2277》 [7] - 三七互娱获批《客人请留步》,吉比特旗下雷霆游戏获批《纪元变异》,冰川网络获批《悠星大陆》 [7] - 中青宝一次性获批3款游戏(《魔导战争》《全民企业家》《狂想建造家》),汤姆猫获批《神王角斗》 [7] 行业趋势 - 版号政策稳定性增强,2023年下发常态化,游戏精品化战略成为主流趋势 [9] - 游戏企业自发制定行业标准,如《游戏分发与推广基本要求》由腾讯、三七互娱等参与起草 [9] - 《网络游戏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停止征求意见后,市场预期转向温和 [10]
好莱坞如何破解游戏改编魔咒?|声动早咖啡
声动活泼· 2025-05-16 05:00
游戏改编影视的历史表现 - 过去游戏改编电影普遍遭遇票房和口碑双输 例如《魔兽世界》2016年电影亏损1500万美元 《生化危机》系列电影最高烂番茄评分仅3 7分[1] - 行业曾对游戏IP持谨慎态度 因改编失败率高 制片厂一度对电子游戏敬而远之[1] 近期成功案例与行业转向 - 《超级马里奥兄弟大电影》2023年斩获14亿美元票房 成为年度票房亚军 超越《蜘蛛侠》等传统IP[1][3] - 流媒体平台涌现多款热门改编剧集 包括Netflix《英雄联盟:双城之战》《赛博朋克:边缘行者》及Amazon《辐射》均登顶收视榜首[1][7] - 好莱坞重新评估游戏IP价值 认为其可能取代超级英雄漫画成为新IP宝库 因漫威/DC系列近年票房口碑持续下滑[4][7] 成功驱动因素 - 游戏用户基数庞大 《我的世界》月活超1亿 改编作品自带粉丝基本盘 观众愿为情怀买单[7] - 制片团队游戏认知度提升 新一代高管多为游戏玩家 Amazon《辐射》导演亲自参与游戏细节还原[8] - 现代游戏叙事强化 《最后生还者》15小时剧情为影视化提供充足素材 HBO剧集直接沿用游戏对白[9][11] 改编方法论优化 - 需平衡原作还原与大众审美 《最后生还者》剧集新增爱情支线获好评 《刺猬索尼克》采用"妈妈测试"验证普适性[9] - 跨媒介人才流动加剧 电影从业者加入游戏开发 如奥斯卡提名导演参与《双影奇境》制作[9] 现存挑战 - 部分游戏类型改编难度大 《极品飞车》因剧情单薄导致影视化失败[9] - 媒介差异显著 《双人成行》制作人指出游戏互动性与电影被动体验存在根本冲突[12] - 成本控制困难 《英雄联盟:双城之战》版权收入不足总成本一半[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