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
icon
搜索文档
为什么韩国能“影视立国”,中国却盛产烂片?
虎嗅· 2025-08-18 10:40
中国影视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优质影视作品通过草根气质和共同奋斗的情感逻辑构建英雄形象 与欧美个人主义叙事形成鲜明对比 [1][2] - 代表作品包括《士兵突击》《山海情》《山花烂漫时》等 这些作品呈现低开高走的主场情绪和中国革命逻辑的情节链构造 [2][5] - 中国式英雄人物注重自我超越和集体理念 而非个人欲望的满足 这种特质在当前影视环境中显得珍贵 [1][4][5] 影视作品艺术特征 - 中国影视继承章回小说叙事传统 采用踏踏实实一章一回的叙事方式 对观众具有特殊亲和力 [6] - 视觉特征强调草根形象 精神特征突出共同奋斗 形成独特的中国气场 [2] - 幸福场景普遍通过万家灯火和饭桌抒情来实现共情 如《山花烂漫时》中的小摊滑肉场景 [10][11][12] 产业机制与资本作用 - 资本在影视产业具有双重性 既可催生妖魔鬼怪 也能推动如《哪吒》《流浪地球》等优秀作品 [20][21] - 流量模式重构影视行业测评标准 带来去中心化和茧房化并存的局面 [21] - 互联网资本全面改写影视业的生产和传播模式 流量成为新的驱动货币 [21] 文化传承与创新 - 传统文化元素在影视中多被情趣化消费 如古装剧将传统礼仪转化为情趣障碍 [23][24] - 需要建立真正的文化共同体 包括共同体感、情感和责任感 而非简单文化引用 [25] - 二创文本如表情包、弹幕和鬼畜改编孕育着新文艺的全新可能 [25] 国际比较与战略 - 韩国通过影像体制实现文化输出 韩剧流行带动欧洲年轻人学习韩语 [13] - 韩国政府与影视产业建立良性双赢关系 如《寄生虫》成功后政府拨款改善相关家庭生活条件 [14] - 中国需要借鉴韩国经验 将影像体制提升到国家战略工程高度 [13] 创作环境与人才培养 - 当前优秀作品产出呈现偶然性 传统生产机制未能保障持续输出 [13] - 非科班导演如饺子通过海量阅片和学习获得成功 专业与业余的界限日益模糊 [17][18] - 短视频时代人人都是编导 大众文艺已彻底告别传统特权性 [18] 观众与创作者关系 - 亟需建立创作者与观众间的"协商解码"关系 而非当前的不信任状态 [15][16] - 韩剧成功在于建立了编码者与解码者之间的最佳协商关系 [15] - 二创视频可视为一种协商文本 有助于扩展创作者和观众的共鸣地带 [16] 价值观构建路径 - 优秀作品通过希望属性让观众产生有限能动性的自我期许 如《漫长的季节》提示"向前走别回头" [6][7] - 中国式希望表达新中国成立时刻的可能性势能 与欧美"希望杀死人"机制形成对比 [7] - 价值观塑造需要从烟火中来到烟火中去的润物细无声过程 而非口号式垂直灌输 [9][12]
中影多收了几斗?《南京照相馆》票房走高,市场回暖下半年能否扭亏
华夏时报· 2025-08-06 00:27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突破70亿元 《南京照相馆》《长安的荔枝》《侏罗纪世界:重生》位列前三 [1] - 《南京照相馆》上映11天累计票房达16亿元 连续10天单日票房破亿 [2] - 猫眼预测《南京照相馆》内地总票房将达36.14亿元 大幅提升暑期档市场热度 [2] 中国电影业绩表现 - 上半年预计亏损8000万-1.2亿元 主因Q1主投电影《射雕》票房不及预期导致毛利减少 [1][4] - Q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1.41亿元 Q2全国票房同比下降34.73%致业绩持续承压 [4][6] - 华泰证券下调2025年归母净利预测至3.09亿元 预计2026-2027年回升至6.34亿/7.39亿元 [7] 电影投资分账情况 - 《南京照相馆》涉及30家出品发行方 片方分账比例38.78% 预计总分账金额14.02亿元 [2] - 出品方包括中影、幸福蓝海、万达电影、上影等上市公司 [2] - 《射雕》投资额约5亿元 最终票房6.89亿元 需15亿元票房才能回本 [5] 院线市场状况 - 中影旗下控参股院线覆盖全国24,615块银幕 市占率31.11% Q1实现票房64.45亿元 [5] - Q2行业整体低迷 金逸影视Q2净亏损至少7000万元 横店影视Q2亏损至少1.13亿元 [6] - 中影拥有126家控股影院、947块银幕及CINITY放映技术 但仍面临激烈市场竞争 [5][6] 公司股价波动 - 中影股价随《南京照相馆》热映上涨 8月4日单日涨幅超8% 7月25日以来累计上涨8.34% [1][3] - 股价波动主要受参与出品影片市场表现驱动 包括《浪浪山小妖怪》《聊斋:兰若寺》等 [3]
「长镜头」《南京照相馆》票房走高,中影暑期档留悬念:市场回暖下半年能否扭亏
华夏时报· 2025-08-05 11:34
8月3日21时57分,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含预售)破70亿元,《南京照相馆》《长安的荔枝》《侏罗纪 世界:重生》分列暑期档票房榜前三位。次日(8月4日),影视股开盘继续活跃,其中中国电影(下 称"中影")涨超8%。而从近几个交易日来看,中国电影股价也呈现整体震荡上行。这背后得益于电影 《南京照相馆》票房大卖带动观众走进影院的意愿增强,整体电影票房也在快速攀升。 不过,中国电影则因投资不力,在今年上半年预计亏损8000万元—1.2亿元,这主要是2025年第一季 度,其主投电影票房不及预期,导致毛利减少,进入第二季度电影市场遇冷,全国电影票房同比下降 34.73%,清明档、五一档票房均出现明显回落。目前随着《南京照相馆》热映,作为出品方,中国电 影下半年业绩或将受益于此大幅改善回暖。 30家公司分羹红利 《南京照相馆》于7月25日上映,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8月4日18时49分,该电影上映11天累计票房 突破16亿元,领跑2025年暑期档票房榜。8月4日单日票房破亿元,该电影实现了连续10天单日票房破亿 元。 猫眼娱乐市场分析师赖力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进入暑期档下半程,国产片开始起势。随着《长安 的荔枝》 ...
上半年票房同比增23%!它贡献一半→
第一财经· 2025-07-13 07:50
中国电影市场2025年上半年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达292.31亿元,同比增长22.91%,观影人次6.41亿,同比增长16.89%,为2020年以来最佳半年表现 [1][2] - 国产影片票房占比达91.2%,票房过亿元影片25部(国产16部,外国9部) [2] - 《哪吒之魔童闹海》以154.46亿元票房领跑,占大盘52.8%,创单片贡献纪录 [1][3] 市场结构特征 - 票房前五名均为春节档影片,国漫动画与犯罪题材表现突出 [3] - 西南、华中、华南地区票房同比增长显著,三四线城市贡献度创新高 [3] - 6月单月票房19.06亿元,为近五年同期最低,显示淡季市场疲软 [4] 国产片崛起趋势 - 国产片主导地位持续强化:2024年国产片票房334.39亿元(占比78.68%),产量873部(故事片612部) [6] - 政策层面减少美国影片进口,转向多元化引进策略,支持本土内容孵化 [6] - 国产动画电影成为重要增长点,暑期档将集中上映《浪浪山小妖怪》等作品 [6][7] 行业未来展望 - 暑期档被视为中国动画电影行业的集体检阅窗口 [7] - 市场需更多大体量影片突破淡季瓶颈,维持全年增长动能 [4]
半年盘点|上半年票房同比增长23%:《哪吒2》贡献一半,国产片票房占比超91%
第一财经· 2025-07-12 13:52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影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达292.31亿元,同比增长22.91%,观影人次6.41亿,同比增长16.89%,为2020年以来表现最佳的半年[1][3][4] - 国产影片票房占比达91.2%,票房过亿元影片共25部,其中国产影片16部,外国影片9部[3][4] - 《哪吒之魔童闹海》以154.46亿元票房领跑,占大盘52.8%,成为上半年市场顶梁柱[1][3][4] - 票房前五名均为春节档影片,包括《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熊出没·重启未来》《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3][4] 国产电影崛起趋势 - 国产电影市场份额持续提升,2024年国产影片票房334.39亿元,占比78.68%,2024年票房过亿元国产影片55部[5] - 国产动画电影表现突出,2025年暑期档将迎来《浪浪山小妖怪》《聊斋:兰若寺》《罗小黑战记2》等多部作品[5][6] - 政策层面适度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数量,转向引进更多国家优秀影片,支持本土内容孵化[5] 区域市场与类型表现 - 西南、华中、华南地区票房同比增长更突出,三四线城市票房贡献度创历史新高[4] - 国漫动画和犯罪题材影片在上半年表现相对突出[4] 市场潜在挑战 - 6月单月票房仅19.06亿元,为近五年最低,显示春节档后市场热度不足[1][4] - 行业需要更多大体量影片提升档期观影热度,打破淡季低迷局面[4]
2025年电影票房破300亿
北京商报· 2025-07-08 16:29
票房表现 - 年度票房榜前十名影片中,国产电影占据九席,其中《哪吒之魔童闹海》以超过51%的票房占比领跑,《唐探1900》和《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分列第二、三位 [1]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已突破25亿元,超过60部中外影片确定档期,涵盖历史、悬疑、动画、科幻、动作等十余种类型 [1] - 国产影片在暑期档表现突出,包括喜剧片《长安的荔枝》、悬疑片《酱园弄·悬案》、历史战争题材《东极岛》等 [1] 动画电影 - 《聊斋:兰若寺》从传统文化汲取创作灵感,采用独特叙事结构串联经典民间故事 [1] - 《罗小黑战记2》在保持治愈风格的基础上,全面升级动作场面,打造全年龄段观影体验 [1] 市场复苏 - 300亿票房的提前达成反映出电影市场的强劲复苏势头,相比去年同期表现出更强的增长动力 [2] - 优质影片的集中上映和观众观影热情的持续高涨是票房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2] 政策支持 - 国家电影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相关部门推出多项举措激发电影产业活力,包括"中国电影消费年"和"跨年贺岁喜迎新春——全国电影惠民消费季"活动 [2] - "中国电影消费年"核销观影优惠补贴9125万元,带动电影票房超5.4亿元 [2] - "跨年贺岁喜迎新春"活动实际核销达7.8亿元,带动电影票房60.88亿元,约占同期市场的25% [2] 票根经济 -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北京联动600余家商户推出凭票根优惠活动,盘活"电影+餐饮+文旅"资源 [2] - 北影节"票根经济"带动朝阳区190余家单位开展近300项促消费活动,13家重点商圈吸引客流超200万人次,较前一周增长18%,实现销售额超1.68亿元,增长29% [3] 文旅联动 - "跟着电影游中国"活动在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中国港澳等地成功开展,国内多条电影主题旅游线路受境外游客欢迎 [3] - 2025年"跟着电影去旅游"在全国启动,推出电影主题铁路专线、航空公司积分兑换电影票、电影主题游轮等 [4] - 国家电影局、商务部启动"跟着电影品美食",促进电影业与餐饮业相互赋能 [4]
上半年电影票房公布!《哪吒2》最终票房出炉→
新华网财经· 2025-07-01 04:32
电影行业2025年上半年票房数据 - 2025年上半年电影总票房达292.31亿元 同比增长22.91% [1] - 观影人次6.41亿 同比增长16.89% [1] - 国产影片票房占比达91.2% 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1] 头部影片表现 - 《哪吒之魔童闹海》以154.46亿元票房领跑 占上半年总票房52.8% [1] - 票房前五影片还包括《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熊出没·重启未来》《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 [1] - 票房过亿元影片共25部 其中国产16部 进口片9部 [1] 《哪吒之魔童闹海》里程碑 - 上映期间打破113项纪录 获得308项里程碑成就 [4] - 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和观影人次冠军 [4] - 位列全球影史票房榜第5位 动画片票房榜冠军 [4]
2025年上半年电影票房为292.31亿元
快讯· 2025-07-01 01:16
电影行业2025年上半年票房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电影票房达292.31亿元,同比增长22.91% [1] - 观影人次达6.41亿,同比增长16.89% [1] - 国产影片票房占比高达91.2% [1] 头部影片票房数据 - 《哪吒之魔童闹海》以154.46亿元票房位居榜首 [1] - 《唐探1900》以36.12亿元票房排名第二 [1] - 《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以12.39亿元票房排名第三 [1] - 《熊出没.重启未来》和《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分别以8.22亿元和6.9亿元票房位列第四、第五 [1] 影片市场分布 - 票房过亿元影片共25部 [1] - 其中国产影片16部,占比64% [1] - 外国影片9部,占比36% [1]
292.26亿元! 2025上半年总票房出炉
证券日报网· 2025-06-30 14:11
2025年上半年电影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累计总票房达292.26亿元,同比增长22.89%,观影人次6.40亿,放映场次7053.9万,平均票价45.6元 [1] - 票房位居中国影史上半年票房榜历史第三名,仅次于2018、2019年,是2020年以来表现最好的一年 [1] - 《哪吒之魔童闹海》以52.8%的票房占比领跑,中国内地累计票房超154亿元,全球累计票房超159亿元人民币,位居全球影史票房榜第五名 [1] 电影市场结构特点 - 年度票房前五名均为春节档影片,其中《哪吒2》一部影片票房占比超过52%,市场"寡头现象"显著 [2] - 年度票房前十名中仅有三部影片票房超10亿元,仅有一部好莱坞影片《碟中谍8:最终清算》上榜 [2] - 春节档后缺乏头部大片,市场表现"不温不火",清明档、五一档等中小档期表现不尽如人意 [2] 暑期档及下半年展望 - 截至6月30日,2025年暑期档累计票房超19亿元,距离观影热潮仍有距离 [3] - 7、8月将上映多部中外影片,包括《侏罗纪世界:重生》《恶意》《无名之辈:否极泰来》等不同类型题材作品 [3] - 动画片方面有《聊斋:兰若寺》《罗小黑战记2》《浪浪山小妖怪》等新作上映 [3]
密钥延期成常态, 电影也得了“拖延症”?
虎嗅· 2025-06-30 03:44
电影密钥延期现象分析 - 《哪吒之魔童闹海》宣布延长上映至6月30日,已斩获158亿元票房,跃居全球电影票房排行第5位 [1] - 同期《唐探1900》《熊出没》与《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也宣布延长上映,引发观众群体明显分歧 [2] - 密钥延期需由发行方、制片方与密钥制作单位协商,经国家电影局审批通过后重新制作密钥 [6] 密钥延期技术解析 - 数字密钥是播放加密数字拷贝的密码,由中影数字电影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制作,国内95%以上影片采用此方式 [4][5] - 一般电影档期为30天左右,密钥延期需在原定档期最后一周内提出申请,技术团队会重新生成KDM文件并下发至全国影院 [6] 延映趋势数据 - 2022年春节档电影平均档期长度骤升至158天,涨幅超过163%,成为"多次延映"元年 [12] - 2022年后春节档电影平均档期提升到3个月,2025年达到112天 [12] - 近十年延映TOP10影片全部上映于2022年后,其中40%是动画电影 [13] 延映影响因素 - 影片热度与口碑是最直观续映标尺,票房走势、上座率、观众评分等数据反映市场生命力 [19] - 动画片是典型长线慢热型影片,密钥延期几乎成为这类影片"标配" [20] - 产业关系网络与政策导向也会影响延映,主旋律题材影片更易获得支持性资源 [22] 市场反应分析 - 38.67%观众从市场角度理解延映现象,42%从片方角度,13.33%从综合角度 [17] - 支持方认为高票房吸引力是主因,反对方则认为是片方营销策略 [17] - 2022年票房大盘走低但平均延期时长创十年最长,2025年票房达160亿元但延期时长未明显走高 [14] 行业影响评估 - 密钥延期成为电影产业调度与市场调节的制度性安排,但实际效应呈现差异化 [26] - 多次延期后票房收益出现明显边际效益递减,更多是维持市场在场性的策略 [30] - 延映暴露内容供给不足、档期结构失衡等深层次问题,形成市场疲乏的恶性循环 [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