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铀

搜索文档
中广核矿业(1164.HK):天然铀供需共振 业绩弹性可期
格隆汇· 2025-08-28 12:10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09亿港币,同比下降58%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0.68亿港币,同比下降160% [1] - 亏损主因天然铀国际贸易合约价格大幅波动及存货加权平均成本法核算导致采销倒挂 [1] - 谢公司生产天然铀428吨,同比下降10%,奥公司生产923吨,同比上升8%,总产量增加1.2% [1] - 加权成本分别为29.83美元/磅(同比+11%)和25.23美元/磅(同比+9%) [1]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48亿港币(同比+1.84%)、10.39亿港币(同比+198.42%)、11.23亿港币(同比+8.04%) [3] - 对应EPS为0.05港币、0.14港币、0.15港币 [3] - 基于可比公司2026年估值中枢21.5倍PE(前值18.0倍),上调目标价至3.01港币(前值2.43港币) [3] - 下调至"增持"评级因股价已部分反映中长期利好 [1][3] 行业供需与价格动态 - 哈原工宣布2026年名义产量下调9.3%至29,697吨(前值32,777吨),并可能行使±20%调产范围以维持供需紧平衡 [2] - 若产量落在80%或90%名义产量水平,对应产出分别为23,758吨(同比-5%)和26,727吨(同比+7%) [2] - 长协铀价7月环比上涨2美元/磅至82美元/磅,结束80美元/磅横盘态势 [2] 行业催化剂与政策环境 - 鲍威尔Jackson Hole演讲释放9月降息信号,可能改善铀实物基金融资环境 [2] - Sprott已完成240万磅(923吨)天然铀采购,源于6月达成的2亿美元募集协议 [2] - 世界核协会(WNA)大会将于9月召开,可能强化全球核电发展共识并催化现货市场热度 [2] - 世界银行解除核电融资禁令,支持新建核电、SMR部署及现有核电站延寿,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推动发展中国家核能发展 [2] 全球核电装机与需求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球在运核电净装机容量376GW(416台),印度新增0.63GW机组,比利时和中国台湾省关停1.38GW机组 [2] - 在建装机容量65GW(62台),其中新开工5台(中国占3台),总装机5.85GW [2]
中广核矿业(1164.HK):业绩阶段性承压 2026年起有望加速释放
格隆汇· 2025-08-28 12:1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09亿港元 同比下降58.4% [1] - 投资净收益3.06亿港元 同比下降31.5% [1] - 录得亏损0.68亿港元 同比盈转亏 [1] - 天然铀国际贸易业务合约价格大幅波动导致采销倒挂 存货按加权平均成本法核算致毛利下降 [1] - 铀价回落导致应占谢公司投资收益1.28亿港元同比下降38.5% 奥公司投资收益1.78亿港元同比下降23.9% [1] 生产运营情况 - 参股矿山天然铀产量1354.7tU 同比增长1.5% 生产计划完成率110.5% [1] - 谢公司谢矿实际产量190.4tU同比增长5.2% 平均生产成本32.49美元/磅U3O8同比上升1.8% [1] - 谢公司伊矿实际产量237.1tU同比下降19.7% 平均生产成本27.69美元/磅U3O8同比上升16.2% [1] - 奥公司中矿实际产量848.7tU同比增长7.2% 平均生产成本25.21美元/磅U3O8同比上升12.3% [1] - 奥公司扎矿实际产量78.5tU同比增长19.5% 平均生产成本25.47美元/磅U3O8同比下降21.9% [1] 行业供需动态 - 哈原工作为全球最大铀矿开采商2022年天然铀产量全球占比高达43% [2] - 哈原工修订2026年名义产量从32777tU下降约9.4%至29697tU 最终产量指引较修订后名义产量降幅最大可达20% [2] - 哈原工重申确保铀供应与需求相匹配 以长期市场价值而非产量增长为经营目标 [2] 公司战略发展 - 2026-2028年新销售框架协议基准价格从61.78上调至94.22美元/磅U3O8 [3] - 年度递增系数由3.5%上调至4.1% 现货价占比由60%上调至70% [3] - 谢、奥公司在产铀矿2026-2028年包销量分别为1438/1617/1598tU 较2024年实际包销量1294tU明显提升 [3] - 新协议销售上限预留每年600tU额外缓冲以应对潜在资源量提升 [3]
中广核矿业20250827
2025-08-27 15:19
中广核矿业2025年上半年电话会议纪要分析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天然铀(核燃料)开采与贸易、核电行业[3][4][13] * 公司:中广核矿业有限公司(港股上市代码:1164 HK)[1][2] 核心经营与财务表现 产量与运营 * 2025年上半年权益产量达6,650吨铀,超额完成生产目标10%[4] * 扎矿第一阶段矿建基本完成,第二阶段按计划施工,预计2027年实现第一期达产500吨[4] * 哈萨克斯坦矿山2025年权益产量预计1,300吨,2026年增至1,400吨,2027年达1,600吨[22][31] 财务表现 * 营业额同比下降58%至17.1亿港元,主要因贸易量收缩、铀价下跌及低价合同集中交付[2][7] * 净亏损6,757万港元[2][7] * 资源板块投资收益受铀价下跌影响下降31%,整体收益下降18%[10] * 新签合同量下降约5%,但价差大幅提升1.7倍至4美元/磅[12] * 待交付销售合同锁定贸易利润2.89亿港元,较去年提升[12] 成本压力 * 单位生产成本同比上涨13%[7][22] * 硫酸单价上涨56%,地下资源使用税从6%上涨至9%[9] * 人工成本因薪酬重新评价而增加[9][22] * 哈萨克斯坦汇率从450贬值至540,影响进口成本[22] 市场环境与行业趋势 铀市场供需 * 2024年现货价格从100美元/磅降至71.8美元/磅,长贸价格稳定上行至80美元/磅[13] * 2025年上半年现货交易量增长24%,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4][13] * 核电业主采购意愿增强,占比达35%[13] * 2024年全球矿山一次供应量5.9万吨,2025年预计增至6.3万吨[15][16] * 预计2030年全球核电天然铀供需缺口从6,400吨增至2035年3万吨[16][17] * 二次供应水平逐步降低,2025年降至1.2万吨[17] 核电发展前景 * 全球核电整体向好发展,主要国家重启或扩大核电投入[14] * 美国将2050年核电目标由三倍提升至四倍[14] * 在运机组平均服役时间32年,按60年寿命计算未来30多年存在稳定需求[14] * 四代核电技术将作为三代核电的补充,短期内不会改变天然铀需求预测[34] 战略应对与发展展望 业务策略调整 * 调整国际贸易策略,收缩交付量以减少亏损[11][23] * 90%以上贸易采用两端锁定模式,利润可控但存在财务波动[25] * 通过矿山投资加包销模式,贸易段负毛利大幅减少[10] 资源拓展与保障 * 在哈萨克斯坦拥有2.4万吨权益资源量和1.9万吨权益储量[7] * 作为中广核集团唯一境外铀资源开发平台,在全球寻找优质低成本资源[26] * 采取"自有矿山+贸易+长贸+现货采购"的跨贸并举策略保障供应[19] * 跟踪全球优质铀矿机会,研究现有境外铀矿资源的内部整合[6][26] 成本控制措施 * 哈萨克斯坦新建硫酸厂预计2027年投产80万吨产能,将缓解硫酸供应问题[22][30] * 从2026年开始met价格机制变化,预计成本会小幅下降[22] * 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同时加大开发力度,提高技术能力和开采速度[20] 风险因素与挑战 市场风险 * 天然铀价格受贸易商和基金采购需求、核电业主补库存需求等多因素影响[18] *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市场紧张态势[17] * 新项目获取难度增加,优质资源早已被发现[21] 运营风险 * 会计准则限制导致成本核算与销售价格不匹配[11] * 合作伙伴对获利要求越来越高[21] * 哈萨克斯坦矿山受硫酸限制及生产计划调整[18] 财务风险 * 融资成本上升[2][5] * 国际贸易业务亏损约两亿多元毛利[23] * 勘探和融资费用增加推高未来成本[16] 其他重要信息 * 新三年关联交易价格机制获得审批,有助于提升中长期盈利能力[4] * 与帕拉丁保持沟通,存在包销兰杰矿产品的可能性[33] * 中国铀业上市将刺激对铀资源投入,对同行业公司有积极影响[36] * 与哈萨克斯坦自2006年以来保持友好合作关系,合作空间依然很大[35]
中广核矿业(01164):业绩阶段性承压,2026年起有望加速释放
民生证券· 2025-08-27 13:22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业绩阶段性承压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8.4%至17.09亿港元 录得亏损0.68亿港元 [1] - 2026年起受益铀价上行及销售定价机制调整 业绩有望加速释放 [4] - 哈原工下调2026年产量指引约9.4% 全球最大铀矿商战略调整利好铀价上涨 [3] 经营表现 - 参股矿山天然铀产量1354.7吨铀 同比增长1.5% 生产计划完成率110.5% [2] - 谢米兹拜伊铀矿生产成本32.49美元/磅 同比增长1.8% 伊矿生产成本27.69美元/磅 同比增长16.2% [2] - 扎尔巴克矿生产成本25.47美元/磅 同比下降21.9% 成本控制显著改善 [2] 定价机制调整 - 新销售框架协议基准价格从61.78上调至94.22美元/磅 增幅达52.5% [4] - 年度递增系数由3.5%上调至4.1% 现货价占比由60%上调至70% [4] - 2026-2028年包销量提升至1438/1617/1598吨铀 较2024年实际包销量1294吨显著增长 [4]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7/9.96/12.27亿港元 对应增长率13.1%/157.6%/23.1% [5] - 预计每股收益0.05/0.13/0.16港元 对应市盈率53/21/17倍 [4][5] - 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增长率12.5% 2027年进一步增长15.6%至101.11亿港元 [5] 行业动态 - 哈原工2026年名义产量预计下降9.4%至29697吨铀 最终产量降幅可能达20% [3] - 哈原工2022年全球铀产量占比43% 其"价值优于产量"战略对市场供需格局产生积极影响 [3]
中广核矿业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亏损6757万港元 同比盈转亏
智通财经· 2025-08-26 13:47
财务表现 - 公司取得营业额17.09亿港元 同比减少58.05%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6757万港元 去年同期溢利1.13亿港元 [1] - 每股亏损0.89港仙 [1] 业绩变动原因 - 天然铀国际贸易合约价格大幅波动导致销售成本高于当期执行价格 [1] - 存货按加权平均成本法核算加剧贸易毛利下降 [1] - 应占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业绩因天然铀价格回落而同比下降 [1]
中广核矿业(01164)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亏损6757万港元 同比盈转亏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13:43
业绩表现 - 公司取得营业额17.09亿港元 同比大幅减少58.05%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6757万港元 去年同期为溢利1.13亿港元 [1] - 每股亏损0.89港仙 [1] 业务分析 - 天然铀销售业务单位销售成本高于当期执行单位销售价格 [1] - 天然铀贸易毛利较2024年同期下降 [1] - 应占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业绩较2024年同期下降 [1] 影响因素 - 天然铀国际贸易合约价格出现大幅波动 [1] - 存货按加权平均成本法核算 [1] - 天然铀价格回落 [1]
中核国际(02302.HK)上半年度营收同比暴增超91倍 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格隆汇· 2025-08-26 12:53
核心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大幅增长9152%至5.92亿港元,毛利增长207%至1967.1万港元[1] - 公司实现扭亏为盈,录得除税前溢利1237.5万港元(2024年同期亏损611.6万港元),净利润1035.9万港元(2024年同期净亏损773.1万港元)[1] - 财务成本大幅减少至11.6万港元,主要因未动用银行融资贷款;行政开支略降至1589.4万港元,因中介服务费用减少[1] 收入结构分析 - 铀贸易业务量大幅增加,共销售220万磅天然铀,其中100万磅通过独立第三方交易实现收入约5.82亿港元[2] - 通过铀供应交易向母集团出售530磅天然铀,通过铀代理交易向母集团出售75万磅天然铀[2] - 为罗辛铀矿促成45万磅天然铀贸易,铀采购交易和铀代理交易分别带来代理收入454.9万港元和571万港元[2] 业务驱动因素 - 收入增长主要源于铀贸易业务交易量大幅提升,特别是与独立第三方交易贡献绝大部分收入[2] - 现货铀价格在2024年下半年及2025年上半年保持相对稳定,使公司能增加贸易活动同时控制风险[2] - 其他收入及收益增加至933.9万港元,主要来自银行利息收入[1]
中核国际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035.9万港元 同比扭亏为盈
智通财经· 2025-08-26 12:48
财务表现 - 收入5.92亿港元 同比大幅增加9151.72% [1] - 股东应占溢利1035.9万港元 上年同期为亏损773.1万港元 实现扭亏为盈 [1] - 每股基本盈利2.12港仙 [1] 业务运营 - 收入大幅增加主要由于铀贸易业务交易量大幅增加 [1] - 绝大部分收入约5.82亿港元来自向独立第三方出售天然铀 [1]
中核国际(02302)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035.9万港元 同比扭亏为盈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12:44
财务表现 - 收入5.92亿港元 同比增加9151.72% [1] - 股东应占溢利1035.9万港元 上年同期亏损773.1万港元 同比扭亏为盈 [1] - 每股基本盈利2.12港仙 [1] 业务运营 - 收入大幅增加主要由于铀贸易业务交易量大幅增加 [1] - 绝大部分收入约5.82亿港元来自向独立第三方出售天然铀 [1]
中银国际:维持中广核矿业(01164)买入评级 仍视其为天然铀价格上行周期的关键收益标的
智通财经网· 2025-08-25 06:25
核心观点 - 中银国际维持中广核矿业买入评级 认为其上半年亏损可能受季节性因素影响 投资者情绪有望恢复 公司是天然铀价格上行周期关键收益标的 [1] - 哈原工2026年名义产能下调10% 反映全球最大铀生产商不愿在当前价格下满负荷生产 体现矿企在定价谈判中议价能力增强 [2] - 哈原工基础设施进展顺利 新处理厂已投产 硫酸厂建设中 硫酸短缺问题基本解决 未来挑战转向价格而非供应量 [3] - 哈原工上半年销售量受交付时间安排影响同比下降2% 但维持全年销售指引不变 预计下半年销售量将追赶 [4] 产量指引 - 哈原工将2026年名义产能从32,777吨铀下调10%至29,697吨铀(相当于从8,500万磅铀降至7,700万磅铀) 削减量约3,000吨铀 [2] - 产能下调主要由于合资企业Budenovskove的调整 实际产量取决于与合资方谈判 [2] - 产能调整传递明确信号 显示全球最大铀生产商不愿在当前市场价格下恢复满负荷生产 [2] - 新指引反映天然铀矿企在定价谈判中获得更大议价能力 近期市场招标活动增加 在往年夏季十分罕见 [2] 基础设施进展 - 合资企业KATCO已投产一个新处理厂 产能为2,000吨铀 [3] - 新的硫酸厂已开始建设 预计2027年第二季度投产 [3] - 硫酸短缺问题已基本解决 未来挑战更可能是硫酸价格问题而非供应量 [3] 销售情况 - 哈原工2025年上半年天然铀销售量同比下降2%至7,625吨铀 尽管总产量同比增长13% [4] - 销售量下降主要由于客户交付时间安排 [4] - 哈原工维持2025年全年销售量指引17,500-18,500吨铀不变 [4] - 预计销售量将在2025年下半年迎头赶上 [4] - 销售季节性因素可能是中广核矿业2025年上半年盈利预警的原因之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