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T分销
icon
搜索文档
神州数码(000034):收入稳健增长 战略业务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新浪财经· 2025-09-01 00:36
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5年中期报告 收入稳健增长但利润短期承压[1] - 分销业务受益以旧换新政策 收入增速创近三年新高 微电子分销板块表现亮眼[1] - AI驱动的数云融合战略业务稳健增长 盈利能力提升 为企业及个人提供AI智能体构建能力[1] - 自有品牌业务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税后净利润同比接近翻倍增长[1] - 维持2025-2027年营收预测为1377 76/1483 18/1599 17亿元 同比增长7 50%/7 65%/7 82%[1] - 预计归母净利润12 05/14 69/18 74亿元 同比增长60 10%/21 89%/27 56% 对应PE 28/23/18倍[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15 86亿元 同比增长14 42%[2]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 26亿元 同比下降16 29%[2] - 上半年扣非归母净利润4 36亿元 同比下降4 07%[2]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398 07亿元 同比增长19 57%[2]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2 09亿元 同比下降23 80%[2] - 第二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2 12亿元 同比下降15 72%[2] 业务板块表现 - IT分销及增值服务业务收入683 9亿元 同比增长14 3% 增速创近三年新高[3] - 微电子分销业务板块实现30%以上收入增长 加大国产半导体布局[3] - 数云服务及软件业务收入16 4亿元 同比增长14 1%[3] - 数云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2 3个百分点至21 4%[3] - 自有品牌产品业务收入31 0亿元 同比增长16 6%[4] - 自有品牌税后净利润5957万元 同比增长90 5%[4] 战略与产品进展 - 自研AI原生赋能平台"神州问学"升级为企业级Agent中台 打通算力模型知识应用四大要素[3] - 企业级AI能力向个人PC端延伸 发布爱问学Beta助力本地构建专属大模型[3] - 构建企业级AI私有化部署能力 发布神州鲲泰问学一体机和KunTai Cube智汇魔方[4] - 在运营商金融行业持续突破 助力中国移动构建网络云资源池和中国人寿打造分布式云化多活数据中心[4]
伟仕佳杰(00856.HK)深度报告:全栈分销稳基本盘,云智+出海蓄势新增长极
格隆汇· 2025-07-11 01:41
核心观点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9 9港元 [1] - 公司是亚太地区IT分销龙头,2024年整体营收达890亿港元 [2] - 云计算+AI业务成为未来新增长极,管理和运营约40个新一代国家智算中心 [3] - 东南亚市场营收占比达34%,未来有望继续突破新高 [4]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023 74亿、1169 36亿、1322 65亿港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 78亿、14 09亿、15 97亿港元 [5] 基本盘业务 - 企业系统业务和消费电子业务是主要收入来源,提供稳定现金流 [2] - 企业系统业务聚焦IT设备分销+解决方案集成,覆盖基础硬件、软件、信息安全等四大核心环节 [2] - 消费电子业务构建"全品类+全渠道"分销网络,覆盖电脑、手机、无人机等十二大类科技产品 [2] 创新业务 - 云计算业务通过"云分销+佳杰云星自有云品牌"布局,与阿里云、华为云等头部厂商合作 [3] - AI业务布局"算力调度+大模型服务",佳杰云星AI智算管理系统实现智算纳管、算力调度等功能 [3] 增量市场 - 东南亚市场是重点拓展区域,2024年营收占比达34% [4] - 未来东南亚地区营收占比有望继续突破,成为整体营收增长主动力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年目标市值156亿港元,对应13x PE [5]
伟仕佳杰(00856.HK):AI驱动带动需求释放 1Q25业绩超预期
格隆汇· 2025-05-16 17:37
公司业绩表现 - 1Q25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17%,毛利同比增长20-21%,归属于股东净利同比增长28-29%,业绩超预期[1] - 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分销业务结构优化及国产品牌市占率持续提升[1] 行业趋势与市场动态 - 2025Q1国产品牌延续高景气态势,华为、海光等头部厂商在AI算力国产化趋势下保持高增速[1] - 国际品牌如戴尔、惠普市占率下滑,国内竞争对手在2024年表现疲软[1] - AI算力需求带动网络、存储等产品同步放量,叠加"国补"政策边际拉动,C端采购提前释放[1] 区域市场表现 - 国内业务受益于分销亏损收敛与AI需求拉动,利润弹性有望释放[1] - 东南亚市场延续高毛利、高增速格局,毛利率或将维持相对稳定[1] 公司战略与产品生态 - 公司持续拓宽产品序列以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1] - 深化与全球知名品牌(华为、阿里、腾讯、惠普等)合作,构建涵盖企业系统、消费电子及云计算的产品生态体系[2] - 产品组合增强核心IT分销市场覆盖面,并为高毛利、高技术含量产品领域拓展打下基础[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小幅上调2025/2026/2027归母净利润至11 78/13 15/14 29亿港币(前值为11 77/13 08/14 24亿港元),同比增长12 0%/11 6%/8 7%[2] - 公司2025年对应PE为8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