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及机器人

搜索文档
港股整体迎来看多行情 中信建投:关注中芯国际、联想等
智通财经· 2025-09-25 07:27
港股市场前景 - 港股进入看多行情 内外部资金关注度提升[1] - 港股长周期牛市自去年四季度确立 当前处于中段[1] - 流动性周期处于中段 后续1-2年基调宽松[1] - 估值经历3年熊市后较低 修复一年多后达中上分位[1] - 盈利周期刚从底部回升 修复集中在结构性景气板块[1] 流动性环境 - 美国就业数据大幅低于预期 降息预期大幅提升[1] - 港股宏观流动性有望快速缓解 利于估值回升[1] - 外资不断上调港股及中国资产评级 有望持续流入[1] - 南向资金流入开始加速 内外资有望持续流入港股[1] 机构观点 - 高盛维持中国股票增持立场[2] - 渣打银行维持中国股票超配评级[2] - 摩根士丹利指出人工智能 半导体 人形机器人 新消费等热点板块主要交易集中在港股和A股[2] - 投资者对中国市场兴趣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或进一步催化外资流入港股[2] 投资板块 - 重点关注港股核心成长板块 包括互联网 创新药 新消费和科技板块[2] - 景气板块市盈率突破历史新高 估值修复有望持续带动港股整体估值上升[2] - 可关注红利防御性配置板块[2] - 消费电子板块包括小米集团 联想集团 瑞声科技 中芯国际 高伟电子[2] - 信息技术服务板块包括伟仕佳杰 金蝶国际 九方智投控股[2] - AI及机器人板块包括第四范式 商汤 优必选[2] - 新能源汽车板块包括比亚迪股份 零跑汽车[2]
港股整体迎来看多行情 中信建投:关注中芯国际(00981)、联想(00992)等
智通财经网· 2025-09-25 06:57
港股市场前景 - 港股进入看多行情 内外部资金关注度逐步提升[1] - 港股长周期牛市自去年四季度确立 当前处于中段位置[1] - 流动性周期约走到中段 后续1-2年基调整体宽松[1] 周期特征分析 - 估值周期经历3年熊市后处于低位 连续修复一年多后估值来到中上分位[1] - 盈利周期刚刚从底部回升 盈利修复集中在结构性景气板块[1] - 海外流动性紧缩压力缓解 近两月美国就业数据大幅低于预期 降息预期大幅提升[1] 资金流向 - 外资不断上调港股市场及中国资产评级 有望持续流入[1] - 南向资金整体流入开始加速[1] - 高盛维持中国股票增持立场 渣打银行维持超配评级[2] 投资机会领域 - 重点关注互联网 创新药 新消费和科技板块 市盈率已突破历史新高[2] - 人工智能 半导体 人形机器人 新消费等热点板块交易集中在港股和A股[2] - 消费电子板块关注小米集团 联想集团 瑞声科技 中芯国际 高伟电子等公司[2] 细分行业标的 - 信息技术服务板块关注伟仕佳杰 金蝶国际 九方智投控股等公司[2] - AI及机器人领域关注第四范式 商汤 优必选等公司[2] - 新能源汽车板块关注比亚迪股份 零跑汽车等公司[2]
机构研究周报:PPI迎向上拐点,小盘与成长风格更受益“五年规划”
Wind万得· 2025-09-14 22:58
核心观点 - PPI同比增速迎来上行拐点 行业供需格局最差的阶段已经过去 [1][3] - "十五五"规划热度提升 小盘与成长风格更受益"五年规划" [1][7] - 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持续提升 A股表现或将持续优于离岸市场 [5][6] 焦点锐评 - 8月PPI环比由上月下降0.2%转为持平 同比下降2.9% 降幅比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 [3] - 核心CPI同比上涨0.9% 涨幅连续第4个月扩大 [3] - 需求侧环境较差 供给消化仍需要一定时间 预计PPI同比回升进程相对较慢 [3] 权益市场 - 反内卷趋势下中国制造业将份额优势转变为定价权和利润率长期回升 [5] - 流动性改善 资金从债市和储蓄流向股市 政策宽松预期共同推动A股上涨 [6] - "十五五"规划发布后一个月小盘指数平均涨幅达8.6% 成长风格平均涨幅为7.0% [7] - 主要指数表现:万得全A周涨2.12% 深证成指周涨2.65% 创业板指周涨2.10% 科创50周涨5.48% [9] - 港股表现强劲:恒生指数周涨3.82% 恒生科技周涨5.31% [9] 行业研究 - 游戏行业具备"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长周期"特点 正从短期产品向长周期项目转型 [12] - AI及机器人行业龙头长期空间更大 预计未来5-10年科技革命在AI+各行各业 [13] - 重点关注三类投资机会:AI硬件和AI应用 反内卷政策受益行业 消费刺激政策受益方向 [14] - 行业涨幅前列:电力设备周涨7.39% 今年以来涨27.36% [15] - 估值偏高行业:通信今年以来涨58.48% 电子今年以来涨32.03% 计算机今年以来涨21.09% [18] 宏观与固收 - 第二批科创债ETF集中发行带来370-420亿元增量资金 可能压低成分券利差 [20] - 债券已显现较好配置价值 长久期债券将进入窄幅震荡、逐步筑底阶段 [21][22] - 9月美联储降息可能性加大 建议关注货币政策放松带来的短端交易机会 [23] 资产配置 - 9月上旬赚钱效应集中在有色、科技、消费方向 题材轮动明显加快 [25] - 建议保持均衡配置为底仓 侧重把握盘中回调的低吸机会 [25] - 推荐关注华夏恒生科技ETF联接A和博时中证红利低波动100ETF联接A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