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期护理保险
icon
搜索文档
首个国家长护服务项目目录发布(附文件及解读)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9-26 12:45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目前,目录明确的服务项目 共有36项 ,按照生活照护类项目、医疗护理类项目分类管理。其中, 20项生活照护类项目 包括饮食照 护、排泄照护、清洁照护等; 16项医疗护理类项目 包括一般检查护理、基础护理、专项护理、康复等。 在服务费用方面,纳入目录的服务费用,按照规定由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支付。长期护理保险待遇享受对象接受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服务机 构提供目录中涉及医疗护理项目的费用,应由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支付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参保人因就医需要转诊、转院入 住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治疗的,相关医疗费用按规定由医保基金支付。 相关文件明确,国家医保局组织制定、调整和发布国家《长护服务项目目录》,编制统一的项目代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定期组织目 录调整发布。新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工作的地区,遵照国家目录执行;已建立本地区长护服务项目目录的试点城市,做好原有目录与国家 目录的对照映射,利用3年左右时间逐步统一规范。 推动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截至目前,长期护理保险 制度覆盖 1.9亿人 ,支出超过 850亿元 。 记者:徐鹏航、 ...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难题,这样破解(大健康观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1 22:57
长期护理保险政策推进 - 全国失能失智老人超4500万人 平均每6位老年人中有1位需要长期照护[4] - 2016年组织首批15个城市开展试点 2020年扩大至49个城市 参保群众近1.9亿人[13] - 累计筹集资金超千亿元 支出超过850亿元 形成基本制度框架[13] 地方试点实施成效 - 开封市2021年试点长护险 护理费报销比例达65%[5] - 徐州市推动33家基层医疗机构转型 基金累计支付3677万元 带动营收5674万元[8] - 龙口市参保群众64万人 1300余名失能老人享受照护服务 职工年缴费30元[11] 服务模式创新 - 徐州棋盘镇中心卫生院开设35张长护险床位 2022年10月以来累计收住85人[7] - 成都38家基层医疗机构成为定点机构 服务超6000名失能人员[10] - 都江堰沿江卫生院入住率从40%提升至70%[9] 评估体系专业化 - 开封市建立失能等级评估机制 评估项目涵盖认知能力/进食/穿衣/活动能力等维度[5] - 全国颁发首批长期照护师职业证书 王汝芳获颁"000001号"证书[4] 农村地区覆盖突破 - 四川崇州白头镇卫生院提供每周上门服务 包括检查/换尿管/护理指导[9] - 徐州解决农村"机构不能医/医院不能养/家庭无力护"困境[6]
人口老龄化加速,银发经济如何破局?|聪明的钱
36氪· 2025-06-06 05:30
人口老龄化趋势 - 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持续上升,2020-2024年年均提升约0.6个百分点,增速快于2010-2015年的0.3个百分点和2015-2019年的0.5个百分点 [3] - 截至2023年底,50-60岁人群是主要人口组成部分,我国老年人口整体低龄化,在护理、旅游等服务方面消费需求旺盛 [5] - 相比欧美,中国、日韩等亚洲国家从老龄化社会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的速度更快,时间更短 [5] 消费结构变化 - 日本家庭消费结构变化明显,食品、医疗保健等必选消费占比上升,住房相关、服装鞋类等可选消费占比下降 [9] - 日本1994-2006年私人消费年均复合增速0.8%,2007-2024年降至0.2%,主要因年轻人减少导致消费主力萎缩 [7] - 不同年龄段消费偏好差异显著:青年家庭侧重租房、穿衣打扮、文化娱乐,中年家庭注重教育支出和个人护理,老年家庭主要消费在饮食、医疗和个人护理 [11] 中日老龄化影响对比 - 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5%以上增速平稳增长,为消费提供基础,而日本90年代后家庭可支配收入长期低增长 [14] - 我国2022年城镇化率仅65%,提升空间大,城镇消费约为农村的1.8倍,城镇化率与居民消费正相关 [16] - 相比日本当年的困境,中国应对老龄化冲击可能更有韧性 [14] 日本银发经济发展经验 - 日本银发经济发展经历三个阶段:1970-1993年养老服务兴起,1994-2005年注重公共福利设施建设,2006年后快速发展智慧养老 [19][20][21] - 2000年《介护保险法》实施是日本银发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推动市场化发展并分摊老年护理成本 [21] - 日本政府鼓励企业研发护理机器人等,并给予税收减免,推动智慧养老发展 [21] 中国银发经济发展建议 - 可借鉴日本建立完善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按人口结构和收入差异制定规则,动态调整报销范围 [23] - 着力提升低龄老年群体再就业,因其消费边际倾向高于青年群体,能直接带动消费 [23] - 制度上提供法律保障,就业渠道上提供适合岗位信息,对雇佣老年群体的企业发放补贴 [23]
专访:江苏60+人口超2000万,失能照护服务缺口如何填补|长护险扩围探路
第一财经· 2025-05-15 13:15
长护险制度设计 - 江苏省将长护险定位为"第六险",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原则建立城乡一体、多元筹资的社会保险制度 [1][3] - 制度聚焦"减轻照护负担"和"提高护理质量"两项功能,同时肩负助力银发经济发展的使命 [3] - 采用市级统筹思路,增强制度统一性,防止政策碎片化和待遇不均衡问题 [3] 老龄化与需求现状 - 江苏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23年突破2000万,每年新增至少150万人 [1] - 全省现有定点护理服务机构2610家(医疗机构388家、养老机构872家、居家上门服务机构1315家、辅具服务机构35家) [4] - 相关服务人员6.8万人,护理床位9.4万张 [4] 服务供给挑战 - 护理服务体系发展滞后,存在"买不到服务"和"买不到优质服务"问题,农村地区尤为突出 [5] - 已推进100家基层医疗机构纳入长护险定点,缓解农村服务供给不足 [5] - 长期照护师新型职业工种于4月落地,将带动康养产业发展 [5] 人才队伍建设 - 探索将从业人员持证率纳入机构考核指标,薪酬向持证人员倾斜 [6] - 对高级技能照护师提供的服务提高保险基金支付额度 [6] - 建立定期轮训机制,提升持证人员业务水平和实操技能 [6] 异地待遇改革 - 南京已在苏州和南通试点异地待遇享受,实行"参保地政策、居住地服务"原则 [7] - 通过信息互认、经办互通实现异地评估互认和待遇结算 [7] - 将总结试点经验推进省内异地待遇享受工作 [7]
镇江长护险即将“扩围” 城乡同享,为更多家庭破解“照护难”
镇江日报· 2025-05-14 23:25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实施成效 - 镇江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重度失能家庭提供"医养护"融合服务新模式,典型案例显示一个家庭3位失能成员每人每月获得3次专业助浴服务[1] - 专业护理团队采用"两名护理员加一名医护"配置,每次服务携带专业设备并全程监测生命体征,同时提供每人每天10元的亲情护理补助[1] - 截至4月底该制度已覆盖3306位重度失能人员,累计为家庭减负超3200万元,发放亲情补助380万元,提供专业服务近5万人次[2] 服务内容与保障体系 - 制度设置5类保障服务:机构护理、亲情补助、居家护理、基础护理+补助、特色护理(助浴)+补助,针对性解决"照护难""洗澡难"痛点[2] - 全市116家定点护理机构中73家可提供居家上门服务,所有护理人员需通过严格培训并持证上岗,服务机构需购买人身意外保险[2] - 特色助浴服务已开展3700余次,典型案例显示单个家庭累计获得80次助浴服务及8000元补助[1][2] 制度扩容计划 - 2024年7月1日起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将纳入保障范围,与职工医保参保者享受同等待遇[3] - 该扩容举措旨在惠及更多失能家庭,持续提升重度失能群体生活质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