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老年再就业
icon
搜索文档
老,无所“依”|青山资本2025年度研究报告
混沌学园· 2025-09-17 11:58
全球及中国老龄化趋势 - 全球人口年龄中位数持续上升 发达经济体从1975年30岁增至2025年43岁 新兴经济体从19岁增至30岁 [5] - 全球平均预期寿命从62岁升至75岁 发达经济体从72岁升至82岁 新兴经济体从58岁升至73岁 [7] - 中国60岁以上人口达3.1亿占总人口22% 65岁以上占比15.6%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9] - 中国老龄化速度全球最快 从老龄化到深度老龄化仅用21年 远快于法国126年/美国72年/日本24年 [9] - 205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达3.7-4.0亿 80岁以上高龄人口达1.35亿超越日本总人口 [9] 老年群体内部异质性 - 中国老年群体内部差异显著 受历史事件分流影响包括经济困难/上山下乡/恢复高考/国企改革/住房商品化/互联网普及等 [21][23][24] - 关键分流事件包括:超过1亿人经历饥荒健康受损/1700万知青城乡分流/1977年高考录取率仅5%/国企下岗超2000万/住房资产占家庭总资产七成/老年人互联网普及率52% [25] - 养老金收入分化严重 机关事业单位月均6243元 企业退休人员3271元 城乡居民仅223元 三者比例为28:15:1 [26][28] - 老年群体储蓄率达60% 近乎居民整体储蓄率两倍 预防性储蓄倾向显著 [29] 老年消费市场特征 - 老年消费市场总体规模78.4万亿元 人均财富26.4万元 具备支付能力与持续消费需求 [28][29] - 消费市场呈现高异质性 按资源与能力划分为九类人群 包括体验升级型(4%)/康养优选型(4%)/高端照护型(2%)/品质稳健型(16%)/健康管理型(16%)/支持依赖型(8%)/节俭保守型(20%)/基础保障型(20%)/脆弱依赖型(10%) [46] - 实际消费参与度低:仅16.6%老年人服用保健品 其中60.6%年消费低于1000元 仅8.9%年消费超5000元 [51][71] - 仅15.8%老年人能承受月均3000元以上养老机构费用 超80%无法负担 [73] - 仅9.1%老年人在2020年外出旅游 超80%年旅游消费低于5000元 [75] 互联网使用现状 - 60岁以上网民占比14.4% 互联网普及率52% 约半数老年人未触网 [78][80] - 非网民群体中60岁以上占比52.1% 主因包括使用技能缺乏/文化程度限制/设备不足 [80] - 疫情加速老年人上网 2020年3-6月老年网民激增3600万 手机淘宝月活增速高出大盘29.7个百分点 [83] - 短视频成为老年人入网关键引擎 31.3%老年新网民首次上网为看短视频 银发人群月人均使用时长129小时 [84] - 老年人成为内容生态新变量 小红书60岁以上月活超3000万 老年创作者两年增三倍 抖音60岁以上创作者累计发布超6亿条视频 [87] 适老化设施与医疗需求 - 超六成住房无电梯 七层以下住房占比70.2% 适老化改造需求最高为加装电梯(13.55%)/地面改造(12.4%)/如厕洗浴设备改造(11.7%) [99][103] - 老年人健身参与率达16.59% 追平46-59岁中年人 但专供老年人的健身房仅数百家 [105][108] - 城市信号灯基于1.0-1.2米/秒步速设计 但老年人平均步速仅0.8米/秒 需更长的绿灯时间 [109] - 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超80% 多重用药率达70.8% 日均服药8.6种 [117] - 设有老年医学科的医院从2021年4685家增至2023年6877家 陪诊服务需求激增 相关企业达1527家 [118][123] 社会观念与代际关系 - 46.8%男性和40.7%女性老年人性生活活跃 但中国每年新增艾滋病患者超20%来自60岁以上群体 [127] - 60岁以上老年人成为离婚高发群体 北京西城区法院2016-2021年离婚诉讼中近半为老年人 [128] - 90%老年人参与孙辈照料 30%儿童完全由祖辈照顾 老年流动人口中43%因照顾晚辈流动 [134] - 28.1%老年人愿意再就业 城镇实际再就业率14.4% 农村24.5% 低龄老年人再就业意愿达38.3% [145] - 城镇职工养老金/工资比率降至51% 城乡居民养老金仅227元/月 占比工资10-15% [146]
三亿中国老年人,最复杂的真相
虎嗅· 2025-09-16 07:28
全球及中国老龄化趋势 - 全球人口年龄中位数持续上升 发达经济体从1975年的30岁增至43岁 新兴经济体从19岁增至30岁 预计2075年发达经济体达47岁 新兴经济体达40岁[2] - 全球平均预期寿命显著提升 从62岁升至75岁 发达经济体从72岁升至82岁 新兴经济体从58岁升至73岁[4] - 中国老龄化规模与速度全球领先 2024年60岁以上人口达3.1亿(占总人口22%) 65岁以上人口占比15.6% 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6] - 中国老龄化进程加速 从老龄化到深度老龄化仅用21年(法国126年/美国72年/日本24年) 65岁以上人口占比年增幅从2010-2015年0.3个百分点升至2020-2024年0.6个百分点[6] 老年群体内部异质性 - 中国老年群体经历多重历史分流 包括健康分流(超1亿人经历饥荒)[23]、地域分流(1700万知青下乡)[23]、教育分流(1977年高考录取率5%)[23]、职业分流(超2000万国企下岗)[23]、资产分流(住房商品化致家庭资产分化)[23] - 养老金收入结构分化显著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月均6243元 企业退休人员月均3271元 城乡居民养老金月均223元 三者比例为28:15:1[25] - 老年群体财富集中度高 75岁以上群体持有全球20%财富 中国60岁以上人口累计财富78.4万亿元 人均26.4万元 储蓄率达60%(居民整体储蓄率约30%)[26] 老年消费市场分层 - 消费能力三维度模型:经历(价值观/偏好)、资源(支付力)、能力(执行力)[33][35][36][37] - 九类老年消费者画像:体验升级型(4%)[46]、康养优选型(4%)[46]、高端照护型(2%)[46]、品质稳健型(16%)[46]、健康管理型(16%)[46]、支持依赖型(8%)[46]、节俭保守型(20%)[46]、基础保障型(20%)[46]、脆弱依赖型(10%)[46] - 高消费群体特征:体验升级型偏好高端旅游/智能穿戴(智能穿戴用品普及率仅0.4%)[50][51] 康养优选型年保健品支出3000-10000元(仅8.9%老年人年保健品消费超5000元)[53][80] - 中低消费群体特征:80%老年人保健品年消费低于3000元[80] 80%无法负担养老机构(月费用超2600元)[82] 80%年旅游花费低于5000元(仅9.1%老年人2020年外出旅游)[84][85] 互联网与数字化参与 - 老年网民规模快速增长 2016-2021年60岁以上网民增近1亿 2020年疫情初期激增3600万[97] - 短视频成为老年人入网核心引擎 31.3%老年新网民首次上网为看短视频 银发人群月活达3.29亿 月人均使用时长129小时[98] - 数字鸿沟依然显著 52.1%非网民为60岁以上群体 主因包括技能缺乏/文化程度限制/设备不足[91] 仅7.34%60-69岁人群数字素养达高级水平[112] 适老化服务与医疗需求 - 住房适改需求迫切 63.3%存量住房无电梯[119] 适老化改造以如厕洗浴设备(14.6%)/地面改造(13.6%)/厨房改造(12.2%)为主[122] - 老年医疗多病共存特征突出 60岁以上慢性病患病率超80% 多重用药率70.8% 日均服药8.6种[142] - 陪诊服务需求爆发 超九成老年人需要陪诊 主因就医流程复杂/智慧设备操作难 陪诊企业三年内从28家增至1527家[145][148] 老年社会议题与代际关系 - 情绪健康问题严峻 26.4%老年人存在抑郁症状 其中6.2%为中重度[133] 全球27.2%自杀死亡发生在60岁以上群体[133] - 性健康被系统性忽视 46.8%男性和40.7%女性老年人性生活活跃 但60岁以上群体占艾滋病新增感染超20%[154][157] - 代际支持成为常态 90%老年人参与孙辈照料 30%儿童完全由祖辈照顾 老年流动人口中43%因照顾晚辈流动[167][168] - 再就业意愿分化 28.1%老年人愿意再就业 城镇实现率14.4%/农村24.5% 低龄老年人再就业意愿达38.3%[180]
人口老龄化加速,银发经济如何破局?|聪明的钱
36氪· 2025-06-06 05:30
人口老龄化趋势 - 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持续上升,2020-2024年年均提升约0.6个百分点,增速快于2010-2015年的0.3个百分点和2015-2019年的0.5个百分点 [3] - 截至2023年底,50-60岁人群是主要人口组成部分,我国老年人口整体低龄化,在护理、旅游等服务方面消费需求旺盛 [5] - 相比欧美,中国、日韩等亚洲国家从老龄化社会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的速度更快,时间更短 [5] 消费结构变化 - 日本家庭消费结构变化明显,食品、医疗保健等必选消费占比上升,住房相关、服装鞋类等可选消费占比下降 [9] - 日本1994-2006年私人消费年均复合增速0.8%,2007-2024年降至0.2%,主要因年轻人减少导致消费主力萎缩 [7] - 不同年龄段消费偏好差异显著:青年家庭侧重租房、穿衣打扮、文化娱乐,中年家庭注重教育支出和个人护理,老年家庭主要消费在饮食、医疗和个人护理 [11] 中日老龄化影响对比 - 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5%以上增速平稳增长,为消费提供基础,而日本90年代后家庭可支配收入长期低增长 [14] - 我国2022年城镇化率仅65%,提升空间大,城镇消费约为农村的1.8倍,城镇化率与居民消费正相关 [16] - 相比日本当年的困境,中国应对老龄化冲击可能更有韧性 [14] 日本银发经济发展经验 - 日本银发经济发展经历三个阶段:1970-1993年养老服务兴起,1994-2005年注重公共福利设施建设,2006年后快速发展智慧养老 [19][20][21] - 2000年《介护保险法》实施是日本银发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推动市场化发展并分摊老年护理成本 [21] - 日本政府鼓励企业研发护理机器人等,并给予税收减免,推动智慧养老发展 [21] 中国银发经济发展建议 - 可借鉴日本建立完善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按人口结构和收入差异制定规则,动态调整报销范围 [23] - 着力提升低龄老年群体再就业,因其消费边际倾向高于青年群体,能直接带动消费 [23] - 制度上提供法律保障,就业渠道上提供适合岗位信息,对雇佣老年群体的企业发放补贴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