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茧丝绸
icon
搜索文档
一江连两广,携手奔康庄——粤桂协作撬动区域融合发展新动能
新华网· 2025-09-08 02:05
粤桂协作产业延伸 - 深百智能制造产业园招引4家东部企业入驻 预计2024年实现总产值15亿元 助力打造千亿铝产业集群[2] - 建设延链补链强链项目50个 打造特色产业品类49个 33个协作县形成特色产业发展格局[3] - 共建产业园区125个 打造8个特色产业集群 形成600亿元产值产业集聚效应[4] 飞地经济模式创新 - 采取"五同"模式(同规划/同政策/同招商/同服务/同受益)进行招商引资 有效助力产业聚集[4] - 新增投产企业787家 到位投资额达246亿元 通过产权嵌入和利益共享实现区域共生[4][5] - 粤桂协作将大湾区资本/技术/市场与广西劳动力/资源优势高效耦合 促进东部产业向西部梯度转移[4][5] 就业协作与劳务品牌 - 建设126个零工市场/59个就业基地 培育"桂人到岗""小梁送工"等区域特色劳务品牌[9] - 靖西协作共建产业园进驻企业21家 提供就业岗位3500个 每年为42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带来分红[7] - 2024年稳定带动42万农村劳动力在粤就业 零工市场助力超2万人达成就业意向[8][9] 职业技能培训提升 - 推动"政校企"合作职教就业新模式 开展"订单式"人才招收和定岗就业[8] - 忻城县打造"忻城壮锦织娘"特色劳务品牌 学员学成后可居家灵活就业或开设网店[8] - 都安粤桂协作产业园带动就业超1万人次 其中超50%为易地搬迁安置区脱贫劳动力[7] 医疗教育人才支援 - 广东省每年向广西选派党政挂职干部100多人次 专业技术人才1300多人次[12] - 深圳22家医院与百色20家医院结对帮扶 相互选派1600多名医疗人才交流学习[11] - 田林县累计聘请219名资深退休医生/教师/农技专家 为教育医疗事业提供智力支持[10][11] 消费帮扶与品牌建设 - 2024年广东采购销售广西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超360亿元 累计认定供深农产品基地210多个[15] - 百色芒果精深加工能力提升 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约210亿元 产销对接会签约金额达3.1亿元[14] - 打造宁明—靖西兴边富民带等乡村振兴特色带 协作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16] 农文旅融合发展 - 德保县开发矮马王国景区 推动德保矮马产业帮扶项目 带动农文旅融合发展[15] - 大新县上半年接待国内游客574.26万人次 同比增长23.38% 实现旅游收入56.79亿元[16] - 宁明县珠连村引入"小红人"文旅元素 建成数字农文旅平台 获评广西乡村旅游重点村[15]
【行业深度】一文洞察2025年中国茧丝绸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趋势研究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8-05 01:58
行业概况 - 中国桑蚕丝绸文化有5000多年历史 是世界丝绸发源地 目前已成为世界茧丝绸生产第一大国 [2] - 2024年规模以上丝绸企业营业收入达765 85亿元 较2023年增加118 29亿元 [2] - 行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涵盖经济发展 文化传承 国际交流等多重功能 [2]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包含蚕桑养殖 蚕茧收烘 生丝加工 绸缎织造 成品生产销售等完整环节 [3] - 国内丝纺织行业分为三大类:缫丝加工(占47%) 绢纺和丝织加工(占43%) 丝印染精加工(占10%) [2] - 产品分类包括生丝(白厂丝 双宫丝) 绸缎(真丝绸 交织绸) 成品(服装 蚕丝被等) [5] 市场表现 - 2024年绢纺和丝织加工规上企业营收同比增长2 6% 缫丝加工增长11 36% 丝印染精加工下降1 4% [2] - 2023年蚕茧产量80 67万吨 2024年预计78万吨 桑蚕茧收购均价55 46元/公斤 [7] - 2024年春茧收购价呈现区域差异:广西52-70元/公斤 云南53-60元/公斤 广东51-57元/公斤 [7] 企业格局 - 主要上市公司包括嘉欣丝绸 太湖雪 万事利 爱慕股份等12家A股及港股企业 [3] - 产业链相关企业涵盖经纬纺机 凯喜雅 四川安泰等设备制造及丝绸加工企业 [3] 行业特性 - 兼具农业 工业 文化三重属性 属于劳动密集型 资源依赖型产业 [3] - 具有高附加值和文化传承特性 是纺织工业中的特色分支 [3][5] 研究资源 - 智研咨询发布《中国茧丝绸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涵盖2025年发展趋势预测 [9] - 报告内容包含发展环境 运行态势 进出口分析 竞争格局等系统性研究 [9][11]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茧丝绸行业整体运行形势分析: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带来机遇,茧丝绸业仍是一个极具潜力的产业,有着广阔发展前景[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9 01:31
行业历史与地位 - 中国桑蚕丝绸文化有5000多年历史 是世界茧丝绸生产第一大国 [1] - 行业兼具农业属性、工业属性和文化属性 是劳动密集型、资源依赖性、高附加值产业 [2] - 在促进经济发展、美化人民生活、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规模以上丝绸企业营业收入765.85亿元 较2023年增加118.29亿元 [1][9] - 绢纺和丝织加工行业规上企业营收同比增长2.6% 占比43% [1][9] - 缫丝加工行业规上企业营收同比增长11.36% 占比47% [1][9] - 丝印染精加工行业规上企业营收同比下降1.4% 占比10% [1][9] 产品产量情况 - 2024年蚕丝及交织机织物产量累计达2.69亿米 较2023年增长6.2% [11] - 规模以上企业蚕丝产量同比增长3.79% 缎产量同比增长6.25% [12] - 蚕丝被产量同比下降7.53% [12] 原料市场情况 - 2023年我国蚕茧产量80.67万吨 2024年约为78万吨左右 [6] - 2023年全国桑蚕茧收购均价55.46元/公斤 春茧54.14元/公斤 夏秋茧56.46元/公斤 [6] - 2024年春茧收购价:广东51-57元/公斤 海南50-58元/公斤 云南53-60元/公斤 广西52-70元/公斤 [6][8] 产业链结构 - 上游涉及桑树种植、蚕种繁育、养蚕、鲜茧收购等环节 [13] - 中游包括烘茧、缫丝、织造、印染等加工环节 [13] - 下游包括服装、家纺、工艺品、医用产品等制成品 [13] 竞争格局 - 全产业链布局代表企业:嘉欣丝绸、凯喜雅、嘉联丝绸、四川安泰、云南佳浩 [15][18] - 第一梯队企业:嘉欣丝绸、太湖雪、万事利 [18] - 第二梯队企业:水星家纺、梦洁股份、罗莱生活等家纺龙头企业 [18] - 2024年行业市场集中度CR7为11% 竞争较激烈 [18] 发展趋势 - 行业正从传统制造向高附加值、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 [20] - 作为可主导国际市场的优势产业 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20] - 在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出口创汇、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贡献突出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