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为媒 让绿生金——各地“两山”理念水利实践观察
新华网·2025-08-23 00:01
核心观点 - 水利行业通过幸福河湖建设、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等举措推动"两山"理念实践 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同发展 [1][2][4][6] 幸福河湖建设 - 蕉门河通过源头治理、雨污分流等综合治理措施 水质从Ⅳ类提升至Ⅲ类 [2] - 水利部联合财政部在全国遴选122条河湖实施幸福河湖建设项目 创新"河湖+"经济融合发展模式 [2] - 浙皖两省建立河湖长制合作机制 新安江保护方案总投资6.5亿元用于流域治理和水源地建设 [3] 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 浙江新昌县30座小水电站通过GEP核算获得银行授信10亿元 创新"绿电贷"金融产品 [4] - 重庆武隆区完成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交易8580万元 其中4383万元为生态产品增量价值 4197万元为20年期农业产业生态产品 [5] - 江西宜黄县通过全流域治理建成1700亩设施蔬菜基地 带动300余人就业 [4] 制度与机制创新 - 河湖长制推动源头防控、水岸同治的治理新路径 形成全民共建共享氛围 [3] - 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涵盖财政购买、产业化、权属交易、横向补偿及金融化等多种方式 [6] - 需建立健全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 明确产权内涵和收益分配机制 强化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结合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