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软件

搜索文档
“十四五”以来 普陀区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城市更新等方面发展亮眼 上海“西大堂”产业倍增升级焕新
解放日报· 2025-09-11 01:48
核心经济指标表现 - 区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8% 高于全市年均增速6.2个百分点 [1] -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8.8% 高于全市增速2.5个百分点 [1]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590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40.8% [1] - 规上服务业营收2614亿元 较"十三五"末实现翻倍增长 [1] 科技创新发展 - 打造沿沪宁产业创新带 汇集重点实验室等资源310项 技术需求294项 跨区域合作195项 [2] - 长三角同位素技术创新联合体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碳-13同位素产品丰度达99%以上 [2] - 2024年科技小巨人企业达346家 高新技术企业达694家 较"十三五"末分别增加95家和255家 [2] - 设立50亿元"半马苏河"科创基金 建设海纳小镇数字化转型示范区 [3] 重点产业发展 - 智能软件 研发服务 科技金融 生命健康四大产业提前完成"411倍增计划" 区级税收占比翻倍 [4] - 2023年商品销售总额超2万亿元 稳居全市第二 [4] - 2024年1-7月有色金属重点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4.5% [4] - 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悦己经济 国货潮品 首发经济 直播经济 夜间经济等新业态 [4] 城市更新建设 - 苏州河21公里岸线贯通 建成29座苏河驿站 "半马苏河"公园开放 [5] - 红旗村城中村改造建成真如环宇城 山姆会员店 中海中心等高品质载体 [6] - 铜川水产市场转型为"真如之心" 规划商业办公 高端酒店 文化创新等新业态 [6] - "十四五"期间新建绿地75.5万平方米 立体绿化10.8万平方米 绿道27公里 新增城市公园9座 口袋公园12座 [6] - 2024年绿化覆盖率31% 较"十三五"末提升1.8个百分点 [6]
普陀区“十四五”成绩: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8%!生产总值比“十三五”末增长40.8%!
国际金融报· 2025-09-10 17:55
经济发展成果 - 区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8% 高于全市年均增速6.2个百分点 [3] -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8.8% 高于全市增速2.5个百分点 [3]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590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40.8% [3] - 规上服务业营收2614亿元 较"十三五"末实现翻倍增长 [3] - 税收亿元楼达38幢 较"十三五"末增加12幢 实现十亿元楼零突破 [3] - 重点楼宇单位面积税收产出超6000元/平方米 较"十三五"末翻番 [3] 产业创新与科技发展 - 智能软件、研发服务、科技金融、生命健康四大重点培育产业提前完成"411倍增计划" 占区级税收比重较"十三五"末翻番 [5] - 科技小巨人企业达346家 高新技术企业达694家 较"十三五"末分别增加95家和255家 [4] - 成立总规模50亿元的"半马苏河"科创基金 [4] - 打造沿沪宁协同创新集市 与沿线"八市"合作形成资源、需求、合作三张清单 [4] - 数字广告产业园入选首批市级广告产业园区 [5] - 建设海纳小镇数字化转型示范区 出台"1+N"人才新政 [4] 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 - 开展旧住房成套改造18.08万平方米 实施旧住房修缮约217万平方米 [7] - 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2.75万套 为"十三五"期间的5倍 [7] - 轨交14、15号线竣工通车 20号线开工建设 武宁路快速化改造建成通车 [7] - 完成45条(段)景观道路建设 为"十三五"期间的1.8倍 [7] - 新建绿地75.5万平方米 立体绿化10.8万平方米 绿道27公里 [8] - 2024年绿化覆盖率达31% 较"十三五"末提高1.8个百分点 [8] 民生服务与社会保障 - 成为全市首批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 拥有23家上海市新优质学校 [10] - 公办托幼一体园实现100%全覆盖 成功申报4所特色高中 [10] - 建设智慧健康驿站10家 实现街镇全覆盖 [10] - 新增养老机构床位1352张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达每千人建筑面积82.73平方米 [10] - 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27.5张 建成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场所102个 [10] - 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6个 市老年友好型社区7个 [10] 营商环境与公共服务 - 成功创建全国第三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 [5] - 政府透明度指数连续8年位居全国县(市、区)前三 [5] - 完成全市首个"交地即交证"建设项目 首批试点长三角"虚拟政务服务窗口" [5] - 累计新增"一业一证"等线上服务150余项 [5] - 打造"一站式"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标杆 推出矛盾多元化解线上平台 [11] - 获评"上海市平安示范城区" 量子城市先导应用场景落地试点 [11]
普陀在蓝天碧水间铺就“生态赋能发展”城区美好图景 TOP中央公园发现新记录物种背后
解放日报· 2025-05-18 02:45
生态环境改善 - 普陀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88%,细颗粒物(PM2 5)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10个重点断面水质Ⅲ类比例达100% [1] - 臭氧浓度同比改善10 2%,改善幅度居全市前列 [2] - 建成10座地表水小微自动监测站,实现10条市考断面全覆盖,水质达标率名列前茅 [3] 生物多样性 - 记录到陆生生物692种、水生生物214种,发现新物种红蒴真藓填补上海记录空白 [3] 生态建设与惠民工程 - 新建绿地18 48万平方米,新增2座城市公园,桃浦镇绿化覆盖率达32 18% [4] - TOP中央公园总面积达100公顷,是中心城区最大开放式公共绿地,包含国金体育中心等设施 [4] - 苏州河(普陀段)景观照明四期工程启动,覆盖4 5公里河道 [5] 文旅商体融合发展 - 苏州河半程马拉松吸引39个国家和地区7000名跑者,游船接待超万名游客 [5] - 大洋晶典·天安千树举办"千树樱花季·花见节",联动文旅资源 [5] 绿色产业发展 - 智能软件、研发服务、科技金融和生命健康四大重点培育产业同比增长15 57% [6] - 李子园公园入选市级减污降碳优秀案例,形成碳汇空间网络 [6] - 普洛斯桃浦智慧冷链产业园转型为智慧、科技、绿色、零碳园区 [6] 企业绿色转型 - 上海施耐德工业控制有限公司获"端到端灯塔工厂"荣誉 [7] - 新建光伏项目26个,新增公共充电设施2006个,完成45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7]
把握沿沪宁产业创新带重大机遇启动一批“链式联盟”助成果落地 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的厚望重托激励普陀加速推进协同发展
解放日报· 2025-05-04 03:42
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 - 普陀区与南京 无锡 常州 苏州 南通 镇江 泰州七市一区携手打造沿沪宁产业创新带 以沪宁高速公路为纽带串联沿线城市 [1] - 普陀区提出"千百十"新质产业体系 包括千亿级智能软件 数智健康集群 百亿级网络安全 数字广告赛道 十亿级先进材料 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 [4] - 普陀区实施五大行动 包括创新"一条链" 产业"一幅图" 要素"一张网" 服务"一站式" 市场"一盘棋" 促进四链深度融合 [1] 跨区域合作动态 - 普陀区党政代表团连续4周赴江苏七市考察 签署沿沪宁协同创新合作备忘录 [2] - 泰州 镇江等江苏城市政府部门及企业回访普陀 签署合作协议并开展科创集市活动 [3] - 南京 南通等地发改 科技部门及园区企业南下对接 启动产业创新"链式联盟" 推动技术成果产业化 [4] 重点产业布局 - 曹杨新村街道聚焦智能软件 研发服务等战略产业 发力电力储能 特种机器人 安全应急等新兴领域 [4] - 普陀区依托"一带一心一城"空间布局集聚人工智能产业 强化"苏河芯湾"和"网安智谷"品牌效应 培育集成电路 网络安全企业 [5] - 通过"企业出题 院所答题"模式链接清华 华师大等高校资源 承接科技策源保障 [4][5] 基础设施优势 - 普陀区作为上海西北门户 拥有高速路 公路 城市枢纽站及地铁网络 沪宁高速公路直接连接南京至上海沿线城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