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材料

搜索文档
富临精工:宁德时代将向江西升华支付15亿元预付款 锁定磷酸铁锂供应量
智通财经· 2025-09-18 09:06
业务合作协议 - 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西升华新材料有限公司与宁德时代签订预付款协议 宁德时代向江西升华支付共计人民币15亿元预付款用于锁定磷酸铁锂供应量并支持原材料建设 [1] - 预付款项分为两次支付 2025年9月支付5亿元 2025年11月支付10亿元 [1] 供应链合作 - 预付款用于锁定江西升华向宁德时代承诺的磷酸铁锂供应量 [1] - 资金将支持江西升华布局更有竞争力的原材料建设项目 [1]
盟固利:公司的正极材料在终端可应用于各类新能源汽车
全景网· 2025-09-11 08:53
公司战略与产品规划 - 正极材料终端应用于各类新能源汽车 [1] - 不断推动正极材料产品研发工作并积极开展产品迭代 [1] - 形成中镍高电压、高镍、超高镍等多种产品矩阵以适应不同层级客户需求 [1]
磷酸铁锂龙头5万吨产能升级投产
鑫椤锂电· 2025-09-11 08:19
公司业务进展 - 龙蟠科技旗下湖北锂源完成磷酸铁车间A线和B线产线升级改造并全面投产 产能稳步爬坡且突破预期 下线产品质量参数均达标准 客户导入工作有序推进[1] - 湖北锂源新能源汽车动力与储能正极材料规模化生产项目总投资30亿元 包含年产10万吨磷酸铁锂及5万吨磷酸铁生产基地 主要向特斯拉和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供货[1] - 2023年6月湖北锂源实现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产线满产 5万吨磷酸铁项目完成单机试车 降低原材料运输成本并缩短生产周期和交货时间[1] 公司产能与技术升级 - 产线升级改造历时1个多月 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提升产品质量与性能 强化企业市场竞争力并应对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高端化市场需求[1] - 产线升级改造任务圆满落地 为公司后续提质增效和拓展市场筑牢坚实根基[1] 公司背景与上市情况 - 龙蟠科技成立于2003年 主要经营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和车用精细化学品两大业务[2] - 公司于2017年4月完成A股上市 2024年10月30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实现A+H股双重上市[2]
【收藏】新能源汽车产业材料创新和投资策略(附31页PPT)
材料汇· 2025-09-05 13:19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材料创新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创新由需求拉动和供给推动共同驱动 消费者关注指标从燃油经济性、品牌信任转向快充技术、智能化体验和续航能力等[5] - 新能源汽车发展经历燃油车主导、电动化破冰、消费普及和智能驾驶四个阶段 从2001年试点补贴到2024年新能源汽车均价降至15万元[5] - 材料创新是底层创新 涵盖电池材料、电机材料、轻量化材料、热管理材料等 解决续航、安全、成本等核心问题[5][8] - 技术突破多源自军工、消费电子等行业延伸 如消费级锂电池、工业电机性能提升、军工碳纤维等技术应用于汽车领域[5] 电池安全性材料创新 - 采用新型负极材料钛酸锂提高热稳定性 北汽福田、南京金龙等电动客车已使用[9] - 勃姆石涂层(水合氧化铝)被比亚迪、宁德时代采用 集泰来子公司自2015年起向宁德时代供货[9] - 隔膜涂层使用陶瓷+聚偏氟乙烯(PVDF)或芳纶材料 提高热稳定性[9] - 电解液添加有机磷化物阻燃剂(TMP1、TPP1等) 特斯拉Model 3 2017年首用[9] - 半固态/固态电解质降低液体比重 2024年智己L6搭载清陶半固态电池[9] - 电芯间隔采用纤维-陶瓷复合气凝胶隔热 特斯拉Model 3首用[9] - 电池包隔热使用硅胶泡棉、MPP(微孔发泡聚丙烯)、密胺泡沫等材料[9] - PACK液冷系统使用铝合金液冷板 特斯拉Model 3使用[9] - 泄压阀采用聚四氟乙烯(PTFE)材料 2020年奔驰EQV首用电芯倒置泄压设计[9] - 一体化压铸车身增强抗撞性 特斯拉Model 3/Y使用铝合金与高强度钢混合材料[9] 续航提升材料创新 - 预锂化石墨负极广泛使用[10] - 高比容负极材料硅氧/硅碳负极理论比容量是石墨10倍 2012年特斯拉Model S搭载松下18650 NCA电池[10] - 高镍三元正极提高能量密度 相同体积/重量下储存更多电能[10] - 磷酸锰铁锂正极2023年智界S7首用 与三元混配[10] - 复合集流体(复合铝箔/铜箔)使用PET/PP/PU高分子材料减轻电池重量[10] - 固态电池体系优化 使用氧化物/硫化物固态电解质降低液体比重[10] 动力性能材料创新 - 低阻绕线使用高导电铜合金降低电阻损耗[15] - 定子磁效优化采用PEEK(聚醚醚酮)材料耐高温和电源腐蚀[15] - 非晶定子铁芯使用非晶合金降低涡流损耗 广汽埃安夸克电驱2.0采用[15] - 永磁转子使用钕铁硼永磁体增加磁场强度 2017年特斯拉Model 3首用[15] - 转子套筒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增加转速承受力 2021年特斯拉Model S Plaid首用[15] - 高强度齿轮使用锌基合金/ADI材料[15] - 热管理系统使用碳化硅陶瓷降低热损耗[15] 能量管理材料创新 - 电解液添加剂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提高导电能力[20] - 正负极添加剂碳纳米管(CNT)降低电极内阻 特斯拉4680圆柱电池有望采用[20] - 碳化硅(SiC)功率器件提高耐压水平 2024年吉利银河车型价格下探至20万以内[20] - 高压线束使用铜材导线[20] - 电机散热采用氧化铝/氮化铝陶瓷基板 特斯拉Model 3使用[20] - 扁线电机油冷使用石墨烯改性油液 特斯拉Model 3/Y使用[20] - 热泵系统使用二氧化碳冷媒 大众ID系列首次使用[20] 轻量化材料创新 - 非晶电机定子铁心使用非晶-纳米晶合金 广汽埃安夸克电驱2.0采用[22] - 轻量化底盘采用铝镁合金材料 2013年宝马i3首用[22] - 碳纤维复合材料用于车顶、车门等部件 宝马i3、小米SU7 Ultra等使用[22] - 碳陶刹车片使用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基复合材料 2022年特斯拉Model S Plaid首用[22] - 轻量化轮胎采用DVA(高气体阻隔新型热塑性弹性体) 道恩股份导入上汽、北汽[22] - 轮毂使用牌号6061铝合金代替钢材 特斯拉、蔚来、理想已使用[22] - 一体化压铸采用免热处理铝合金材料 2020年特斯拉Model Y首用[22] 舒适环保材料创新 - 声源降噪采用可控流阻吸声材料(无纺布+多孔吸音材料) 2020年比亚迪汉首用[25] - 隔音密封使用聚氨酯发泡、PET发泡、聚丙烯发泡材料[25] - 汽车天窗使用EC薄膜(电致变色材料)智能调光 2022年蔚来EC7首用[25] - 碳纤维座椅骨架提升舒适性 2013年宝马i3首用[25] - 皮革替代材料使用聚氨酯基新型材料(超纤革、水性聚氨酯)[25] - 生物基材料优化内饰环保性 2020年特斯拉Model 3首用[25] 智能化材料创新 - AR-HUD使用COC(环烯烃共聚物)反射镜注塑材料 2023年华为问界M9首用[29] - 车载显示系统使用OLED材料(有机发光二极管) 理想L9、比亚迪仰望U8等使用[29] - 空气悬架使用空气弹簧橡胶替代金属弹簧 特斯拉Model S/X使用[29] - 线控底盘使用PI(聚酰亚胺)漆包线绝缘漆[29] - 抗电磁干扰使用吸波材料(铁氧体、Fe/Co/Ni合金) 2024年特斯拉Model S/3使用[29] 细分行业投资价值 - 材料选择是性能、成本和安全性的平衡 电能材料是整车性能与安全性核心 上车要求高、难度大[33] - 投资筛选逻辑包括市场空间、渗透率预测、竞争格局等维度[35] - 市场空间计算考虑新能源车全渗透市场空间和行业延展倍数[36] - 渗透率分析综合考虑功能提升度、成本下降潜力、技术收敛等因素[36] - 竞争格局评估技术差异性、投入壁垒、客户壁垒等指标[36] 高潜力材料渗透率分析 - 硅碳负极单车价值1250元 性能倍数11.4x 成本倍数10.0x 目前渗透率1% 5年后预计达10%[39] - 复合铜箔集流体单车价值3500元 性能倍数6.5x 成本倍数3.0x 目前渗透率0% 5年后预计达10%[39] - 碳化硅单车价值360元 性能倍数3.0x 成本倍数4.5x 目前渗透率10% 5年后预计达20%[39] - 非晶合金单车价值210元 性能倍数10.0x 成本倍数5.0x 目前渗透率1% 5年后预计达30%[40] - 陶瓷基板单车价值250元 性能倍数8.0x 成本倍数3.0x 目前渗透率5% 5年后预计达20%[40] - 旋压铸造铝合金单车价值400元 性能倍数2.8x 成本倍数1.2x 目前渗透率35% 5年后预计达50%[40] 材料投资机会分析 - 电池材料是大赛道 硅碳负极新能源车市场空间187.5亿元 全行业空间225亿元[44] - 复合铜箔集流体新能源车市场空间525亿元[44] - 非晶合金新能源车市场空间31.5亿元 全行业空间130亿元[45] - 陶瓷基板新能源车市场空间37.5亿元 全行业空间350亿元[45] - 旋压铸造铝合金新能源车市场空间60亿元 全行业空间600亿元[45] - 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创业公司和成熟公司延伸 巨头在部分领域占主导地位[44][45]
容百科技(688005.SH):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为62.48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04 01:57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为62.48亿元 [1] - 归母净利润为-6839.46万元 [1]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8.92亿元,同比增加17.31亿元 [1] - 摊薄每股收益为-0.10元 [3] 资产负债与盈利能力 - 最新资产负债率为61.75%,环比下降1.20个百分点 [3] - 最新毛利率为8.57%,环比提升0.42个百分点,同比提升0.78个百分点 [3] - ROE为-0.82% [3] - 总资产周转率为0.26次,存货周转率为2.70次 [3]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为3.19万户 [3] - 前十大股东持股3.00亿股,占总股本41.95% [3] - 第一大股东上海容百新能源投资企业持股26.8%,第二大股东北京容百新能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持股2.91%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08%,为第九大股东 [3]
璞泰来:2024年报净利润11.91亿 同比下降37.71%
同花顺财报· 2025-04-25 15:09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0.56元,同比下降41.05%,2023年为0.95元,2022年为1.54元 [1] - 每股净资产8.6元,同比增长3.49%,2023年为8.31元,2022年为9.68元 [1] - 每股公积金3.68元,同比下降0.27%,2023年为3.69元,2022年为3.96元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3.97元,同比增长10.89%,2023年为3.58元,2022年为4.60元 [1] - 营业收入134.48亿元,同比下降12.33%,2023年为153.4亿元,2022年为154.64亿元 [1] - 净利润11.91亿元,同比下降37.71%,2023年为19.12亿元,2022年为31.04亿元 [1] - 净资产收益率6.57%,同比下降50.49%,2023年为13.27%,2022年为26.00% [1]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139221.2万股,占流通股比65.17%,较上期减少771.49万股 [2] - 梁丰持股53151.09万股,占总股本24.88%,持股不变 [3] - 宁波胜越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持股23026.13万股,占总股本10.78%,持股不变 [3] - 宁波阔能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持股19979.95万股,占总股本9.35%,持股不变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0183.94万股,占总股本4.77%,增持1949.96万股 [3] - 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混合持股3055.24万股,占总股本1.43%,减持225.97万股 [3] - 华夏能源革新股票A持股2195.79万股,占总股本1.03%,减持1074.70万股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新进持股1842.46万股,占总股本0.86% [3] - 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退出前十大股东,原持股3263.24万股,占总股本1.53% [3] 分红送配方案情况 - 分红方案为10派1.7元(含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