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旅体
icon
搜索文档
谋划打造一批功能区级文旅消费新地标 北京发力六大专项行动
北京商报· 2025-07-22 11:59
上半年经济表现 - 北京上半年经济社会运行呈现态势稳、动能足、保障实三大特点 主要指标好于预期 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2] - 下半年经济增长内生动能稳步增强 有基础有条件保持稳定增长 国家政策工具箱储备充分 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项目产能提升 文商旅体深度融合激活消费需求 [2] 消费提振行动 - 围绕奥林匹克中心区、两园一河、大运河、南中轴等打造功能区级文旅消费新地标 东西南北一体化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3] - 抓好演唱会、会展、世界乒联中国大满贯、中国网球公开赛等重点活动及暑期中秋国庆冬季等重点时段 系统谋划融合消费新场景 [3] - 文旅体消费市场有望延续强劲增长 中轴线环球影城三条文化带等主题IP持续释放吸引力 沉浸式消费场景进一步丰富 [3][4] - 演艺市场保持活跃 大型营业性演出和演艺新空间带动新一轮消费热潮 双奥100精品赛事体系培育完善为体育消费注入新动能 [3][4] - 博物馆延时开放等惠民措施实施 持续提升文旅体验助力消费潜力释放 [4] 产业强基行动 - 构筑高精尖产业发展高地 支持新能源汽车高端零部件项目在京落地 加快打造手术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 [5] - 推动海淀昌平两个市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向国家级升级 高水平举办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5] - 年底实现公共算力供给规模达4.5万P 推进模型基础架构复杂推理大模型等关键技术攻关 [5] - 推动医疗健康政务服务等首批标杆场景建设见效 组织实施国家级市级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 [5] - 推动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平台全面开展交易 制定绿色先进能源和低碳环保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5] - 加快房山新型储能示范产业园和氢能产业园区建设 多措并举保障全年绿电外调规模达400亿千瓦时以上 [5] - 加快推动第五立面光伏应用 激发文化产业发展活力 推动创建北京中轴线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5] - 推进琉璃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支持科技+文旅科技+文博等新业态发展 结合城市更新打造文化微地标 [5] 企业护航行动 - 完善企业诉求响应和反馈机制 做好本市民营经济促进条例立法论证 支持民营企业牵头承担重大技术攻关任务 [6] - 加快清欠中小企业账款 深入开展畅融工程千企万户大走访等中小企业融资服务 [6] - 服务外资企业再投资 闭环式解决外资企业诉求 发布全市统一的轻微违法免罚事项清单 [6] - 力争无事不扰企业突破50万户 [6] 改革赋能行动 - 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推动本市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立法 探索建立公共数据分级分类授权机制 [7] - 推动北京证券交易所大力发展国债交易市场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一体推进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事业单位改革 [7] - 出台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方案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建设国际法商融合示范区 [7] - 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向口岸物流服务贸易等环节拓展 促进内外贸规则制度衔接融合 [7] 投资促进行动 - 稳定扩大民生投资 推动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将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 [8] - 强化产业投资引进和落地保障 用好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发挥政府投资放大效应 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 [8] - 积极促进民间投资 在污水处理垃圾停车等领域加快形成一批新的示范项目 [8] -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聚焦轨道站点周边等设施完备地区建设好房子 加大新开发居住区配套设施建设力度 [8] 民生暖心行动 - 全年归集发布不少于10万个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 出台普惠托育试点政策优化方案 推进新型集团化办学 [9] - 新增中小学学位4000个以上 新建5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 [9] - 全年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5万套间 竣工各类保障性住房8万套间 [9] - 开通地铁17号线剩余段6号线南延 建设丽泽商务区站新龙泽站等轨道交通微中心 [9] - 打造20条城市画廊 全年建成20个无界公园 推进六环高线公园建设 实现温榆河公园二期等滨水空间对外开放 [9]
安徽:扎实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 加快培育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等新模式
快讯· 2025-07-17 06:14
经济发展策略 - 全面辩证长远分析经济形势 保持战略定力 增强发展信心 用足用好政策机遇 奋战三季度 决胜下半年 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1] - 奋力实现"三个往前赶"目标 着力稳定工业发展 分级分类抓好重点行业企业精准帮扶 [1] 工业与投资 - 完善惠企政策并狠抓落地 持续激发微观主体活力 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 加强重点项目服务保障 [1] - 加力推动"双招双引"和产业培育 加快实施"智改数转网联绿色"新技改 [1] 城市发展与消费 - 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线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加快推进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行动 拓展"投资于人"新空间 [1] - 创新提振消费抓手 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 培育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新模式 增加优质服务供给 [1] 外贸与外资 - 更大力度稳外贸稳外资 帮助企业稳生产 保订单 拓市场 精心办好世界制造业大会等重大展会活动 [1] 农业与就业 - 毫不放松抓好农业生产 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增收 排查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隐患 [1]
政策与地缘研究7月第1期:决策层调研与政策风向标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7-15 09:23
决策层调研 - 4月政治局会议后,中央调研聚焦科技、消费、就业、外贸与平台经济五大领域[2] - 科技考察涉及高端制造技术研发和产学研结合[2] - 消费重点调研家电“以旧换新”和文旅体消费新业态[2] 国内政策 - 7月多项经济与产业政策出台,包括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支持创新药发展等[5] - 资本市场政策涵盖信息披露、科创债ETF批复等[5] 全球动态 - 7月美国多项政治经济事件发生,如通过“大而美”法案、调整关税等[6] - 6月美国制造业PMI为49%,预期48.8%;非农新增就业14.7万人,失业率4.1% [6] 未来展望 - 7月将公布多项重要数据和召开重要会议,如住宅销售价格报告、美联储利率决议等[57][60] 风险提示 - 存在政策理解偏差和历史经验失效风险[6]
从“相加”到“相融”:贵州文旅体融合的“破界”实践
新华社· 2025-06-01 06:27
文旅体融合创新 - "村"系列品牌(村马、村超、村BA、村T、村晚)成为贵州文旅体融合的核心驱动力,三都县"村马"赛事单月旅游综合收入超4亿元[2] - 榕江县"村超"2023年吸引游客17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00亿元,带动地方特色餐饮业发展[3] - 非遗元素(苗绣、侗布、银饰)通过时装周等平台实现破圈,45名儿童在中国国际时装周展示"村T"文化[3] 科技赋能传统文旅 - 黄果树瀑布通过全息投影、雾森系统等技术升级夜游项目,2024年安顺市过夜游客增长20%至1300万人次[5] - 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运用全息影像、VR等技术沉浸式演绎红色历史,《红飘带》系列演出成为文旅新标杆[6] - "天文小镇"围绕"中国天眼"打造科幻主题乐园,2024年接待游客129.83万人次[7] 业态升级与品牌创新 - 民宿经济崛起,惠水县"寂村"民宿吸引四川客群,丹寨县将传统苗居改造为运动员民宿,毕节民宿房价涨幅达123%[8] - 酱酒文化跨界旅游,赤水河沿线酒厂转型"卖生活方式",推动产业融合[8] - 贵州推出"小车小团""支支串飞"等创新行程,吸引50多国28支国际球队参与"村超",国际旅行商合作拓展至60余家[9] 数据增长与市场表现 - 2024年前两月贵州接待游客1.03亿人次,同比增长7.9%,入境过夜游客增长92.3%[6] - "村超"全网流量数百亿次,"村马"场均吸引游客2万余人[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