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
icon
搜索文档
个人转让股权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基础篇,收入篇,原值及合理费用篇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9-27 01:01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 什么是股权 股权是指自然人股东(以下简称 个人)投资于在中国境内成立的 企业或组织(以下统称被投资企 业,不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 企业) 的股权或股份。 ►股权转让包括哪些情形 股权转让是指个人将股权转让= 给其他个人或法人的行为,包 括以下情形: 出售股权 公司回购股权 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新股时, 袖也次个小肌女这甘甘右的 似仅欠止业权尔付失付日 07 股份以公开发行方式一并向 投资者发售 股权被司法或行政机关强制 过户 以股权对外投资或进行其他 非货币性交易 以股权抵偿债务 (六) 其他股权转移行为 小贴士 以下情形不包括: 个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 券交易所转让从上市公司公开发 行和转让市场取得的上市公司股 票,转让限售股,以及其他有特 别规定的股权转让。 个人转让股权按照什么 税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转让股权,以股权转让收入 减除股权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 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财产转 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政策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股权转让所得 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67号) 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税务局 如有疑 ...
财政部、税务总局明确多项安排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进一步完善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4 23:26
政策核心内容 - 对制造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4个行业实施按月全额退还期末留抵税额政策[1][4] - 允许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纳税人退还第六个月期末新增加留抵税额的60% 要求新增留抵税额连续六个月大于零且第六个月不低于50万元[4][7] - 纳税人可在留抵退税或增值税即征即退 先征后返(退)政策中二选一 选择后36个月内不得变更[7][8] 政策背景与定义 - 增值税留抵退税指当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时 税务部门将未抵扣完税额退还给纳税人[2] - 留抵税额形成原因包括集中采购未实现销售 筹建期无收入 以及销售适用税率低于进项税率等情况[2] - 中国自2011年开始对集成电路等行业试点留抵退税 2019年4月试行退税制度 2022年扩大行业范围[3] 行业覆盖范围 - 制造业等4个行业需对应业务增值税销售额占比超过50%[6][7] -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需对应业务销售额及预收款占比超过50%[7] - 其他行业按一定条件和比例退还留抵税额[4][5] 政策实施机制 - 大多数行业纳税人需满足申请退税前连续6个月期末留抵税额大于零 且第六个月新增留抵税额不低于50万元[7] - 政策允许纳税人全额缴回已获退税后重新选择适用政策[4] - 政策设计符合国际惯例 有利于降低征纳成本并提高征管效率[4][7] 政策导向与影响 - 政策突出对制造业 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等国家发展战略的支持导向[5] - 保持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等领域政策的一致性和连贯性[5] - 增值税作为中国第一大税种 2024年收入超6万亿元 占全国税收收入超三成[2]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进一步完善(锐财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4 22:49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调整 - 对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4个行业实施按月全额退还期末留抵税额政策[5] - 对其他行业按照一定条件和比例退还留抵税额[5] - 允许纳税人全额缴回已取得的留抵退税或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税款后重新选择适用政策[5] 房地产开发行业退税政策 - 房地产开发经营行业享受单独留抵退税政策[6] - 申请退税需满足连续六个月期末新增留抵税额大于零且第六个月新增留抵税额不低于50万元[6] - 可申请退还第六个月期末新增留抵税额的60%[6] 政策实施背景与目标 - 中国自2011年开始对特定行业试点留抵退税 2019年4月试行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 2022年扩大行业范围[4] - 政策调整旨在明晰政策导向 降低征纳成本 提高征管效率[6] - 突出对制造业、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等国家发展战略的支持导向[6] 行业认定标准 - 制造业等4个行业纳税人需对应业务增值税销售额占比超过50%[7] -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纳税人需对应业务销售额及预收款占比超过50%[7] - 大多数行业纳税人申请退税需满足连续6个月期末留抵税额大于零且第六个月新增留抵税额不低于50万元[7] 纳税人选择权与限制 - 纳税人可在留抵退税或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中重新选择[7] - 政策选择后36个月内不得变更[7] - 政策设计给予纳税人更多选择权并加强风险防范[8]
两部门发布《关于完善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的公告》
搜狐财经· 2025-08-22 10:15
政策适用范围 - 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纳税人可按月申请退还期末留抵税额 [1][2] -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纳税人需满足连续六个月新增留抵税额大于零且第六个月新增额不低于50万元的条件 可申请退还新增额的60% [1][2] - 其他行业纳税人需满足连续六个月留抵税额大于零且第六个月新增留抵税额不低于50万元的条件 新增额不超过1亿元部分退税60% 超过部分退税30% [3] 纳税人资格条件 - 纳税信用级别需为A级或B级 [5] - 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发生偷税处罚两次及以上、骗取退税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情形 [3][5] - 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政策(另有规定除外) [3] 行业认定标准 - 制造业等4个行业纳税人要求对应业务增值税销售额占比超过50% 按申请退税前连续12个月(或实际经营期)销售额计算 [4] -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纳税人要求房地产开发业务销售额及预收款占比超过50% 预收款指预售房地产项目收到的款项 [4] 退税计算方式 - 制造业等4个行业退还金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进项构成比例×100% [7] -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退还金额=新增留抵税额×进项构成比例×60% [7] - 其他行业退还金额=新增留抵税额不超过1亿元部分×60%+超过部分×30% 再乘以进项构成比例 [7] 政策实施安排 - 政策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年9月纳税申报期开始受理申请 [1][2][11] - 纳税人可选择结转留抵税额或申请退税 核准后退税款需调减当期留抵税额 [9][10] - 此前已受理的留抵退税申请按原规定办理 新公告发布后多项既往政策废止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