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微电网
icon
搜索文档
迪拜新能源大会寻求拓展中阿绿色合作
新华网· 2025-09-21 08:54
新华社迪拜9月21日电(记者温新年 赵丹亮)第四届迪拜新能源大会日前在迪拜杰贝阿里自贸区 举办。大会以"新能源技术本土化·服务中东北非"为主题,吸引中国和阿联酋近300名政商界代表与会, 就新能源技术合作、项目落地以及拓展合作模式与市场空间等议题进行探讨。 【纠错】 【责任编辑:刘阳】 大会由中国建材国际中东北非公司主办,首次采用"以会带展"模式,在现场设立实体展区,20多家 中阿企业进行集中展示,其中中国新能源汽车、光伏系统、新型储能、微电网及低碳建材等领域的最新 成果引人关注。 中国驻阿联酋大使馆负责经济商务事务的参赞朱炼表示,中阿两国在绿色领域的合作由来已久,取 得丰硕成果,中国新能源企业正积极融入阿联酋绿色发展进程。希望中阿双方继续加强政策协同、持续 深化技术创新、有序推动项目落地、不断促进知识共享,开拓广阔合作新空间。 阿布扎比政府代表苏莱曼·法希姆、迪拜市政府建筑事务主管艾哈迈德·萨拉姆等阿方人士介绍了阿 布扎比在新能源领域的市场潜力、迪拜建筑法规对可再生能源和建筑能效设计的相关规定等。他们表 示,阿联酋对于环保建筑的需求不断上升,此次新能源大会为分享实践经验、展示前沿技术和建立合作 提供了重要平 ...
如何统筹谋划,多维推动零碳园区建设?
中国环境报· 2025-09-01 23:17
零碳园区建设政策背景与战略意义 -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建立一批零碳园区"要求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于今年6月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明确建设条件及保障措施 [1] - 零碳园区是培育绿色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是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试验场和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大战略举措 [1] 零碳园区建设标准体系 - 需建立统一规范的指标体系 核心指标为单位能耗碳排放量(每吨标准煤产生的碳排放) 体现园区在保持高质量发展前提下实现近零碳排放的目标 [2] - 设置5项引导性指标:清洁能源消费占比 园区企业产出产品单位能耗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 余热余冷余压综合利用率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2] - 建设主体限定为省级及以上开发区 或省级政府批复的新兴产业园区 允许以"园中园"形式建设但需明确边界和管理责任 [3] 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 - 建设过程涉及可再生能源 储能 微电网 氢能利用 需求侧管理等多领域技术创新 为前沿技术提供应用场景并加速产业化进程 [4] - 推动能源 建筑 制造 金融 运营等多行业深度融合 催生具备系统技术解决方案和创新金融模式的综合能源服务商 [5] - 通过绿电直连 新能源就近接入等制度创新激活市场活力 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4] 能源系统绿色转型 - 需系统集成能源供给与消费转型 全面摸底非化石能源资源并与用能需求匹配 推进建筑交通用能低碳化 [6][7] - 优化产业结构 探索"以绿制绿"模式 通过绿色化与数智化 高端化互促共进降低非技术成本 [7] - 开放示范应用场景 加大政策扶持促进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推广应用 [7] 实施路径与保障机制 - 采用梯度推进策略 根据能耗结构 碳排放水平 技术基础等条件科学划分优先建设园区 [8] - 统筹宏观规划与微观设计 系统论证可再生能源接入 负荷管理 碳排放等关键环节 完善绿色基础设施体系 [8] - 资金保障方面统筹现有资金渠道 鼓励政策性信贷支持 允许发行专项债券 服务保障方面引入外部人才和技术机构 要素保障方面创新节能审查和区域审批模式 [9]
中国微电网行业竞争策略及投资风险展望报告2025~2031年
搜狐财经· 2025-07-05 16:02
微电网行业综述 - 微电网定义为具备自我控制、保护和管理能力的自治系统,可并网或孤岛运行,核心特征包括微型化、清洁性、自治性和互动性 [4] - 与虚拟电厂相比,微电网侧重物理系统集成,而虚拟电厂聚焦聚合分布式资源的商业模式 [4] - 主要分类包括并网型、孤岛型及混合型微电网,应用领域覆盖城市片区供电、偏远地区电力接入及工业园区能源管理 [4] 行业发展必要性 - 大电网存在供电可靠性低(尤其自然灾害场景)和新能源并网消纳难题,微电网可提升供电安全性与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4] - 微电网价值体现在:保障关键负荷供电(如医院)、解决偏远地区2,800万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实现电力效率提升15%-30% [4] 全球市场现状 - 2024年全球微电网市场规模达320亿美元,2018-2024年复合增长率12.5%,非洲地区新增连接数增速最快(年增18%) [21] - 美国累计装机领先(2024年达4,200MW),欧洲以社区微电网为主,日本2050年规划实现80%市町村覆盖微电网 [21][6] 中国市场发展 - 2019-2024年中国微电网总资产规模从280亿元增至620亿元,示范项目数量年增25%,涵盖28个新能源微电网示范工程 [6][21] - 竞争格局呈现"国家队主导"特征,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占据60%市场份额,民营企业安科瑞在智能监控设备领域市占率12% [6][16] 关键技术进展 - 储能技术中锂电池占比达65%,液流电池商业化加速,钠离子电池成本已降至0.5元/Wh [8] - 控制技术专利申请量2024年突破1,200件,国家电网、清华大学专利持有量占比38% [8] - 光伏逆变器成本从2019年0.8元/W降至2024年0.35元/W,推动分布式光伏微电网经济性提升 [10] 典型应用场景 - 村级微电网:山东小增家庄项目实现光伏+储能100%覆盖,村民用电成本下降40% [12] - 海岛微电网:浙江南麂岛项目集成风电/光伏/柴油机,供电可靠性达99.99% [12] - 工业园区:金风科技亦庄园区通过微电网实现80%绿电占比,年减排CO₂ 2.3万吨 [13] 政策支持体系 - 国家层面出台《推进并网型微电网建设试行办法》,明确微电网准入标准和并网管理流程 [18] - 地方政策聚焦补贴,如内蒙古对风光储微电网项目给予0.2元/kWh运营补贴 [18] 未来发展趋势 - 技术方向:2025-2030年将实现多能互补微电网群智能调度,AI预测算法精度提升至95% [19] - 市场空间:预计2030年中国微电网市场规模突破1,200亿元,偏远地区应用占比将达35% [19]
工业绿色微电网驶入发展“快车道”
科技日报· 2025-05-13 00:56
微电网技术发展现状 - 微电网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等组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既能并网又能独立运行 [3] - 微电网是分布式能源灵活高效利用的重大创新,能推动分布式电网与大电网融合发展 [3] - 工业绿色微电网具有清洁低碳、灵活自治、高效互动的特点,是零碳园区建设的重要抓手 [4] 政策与实践进展 - 相关部门及各省区市出台政策支持微电网及相关产业发展,如河南省出台《工业企业园区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指南》 [5] - 风电光伏发电成本大幅下降,氢能、新型储能等技术广泛应用,工业绿色微电网已具备技术基础和推广条件 [5] - 全国超300个工业绿色微电网项目在建或运行,山东省泰安市发布13个智能微电网项目,江苏省形成6个示范案例累计装机738兆瓦 [5] 发展路径与目标 - 工业绿色微电网需遵循低碳化、多元化、数智化、电气化、市场化"六化"路径 [6] - 核心目标是"三高三低":可再生能源比例高、系统可靠性高、系统综合效率高,碳排放低、污染物排放低、用户综合用能成本低 [6] - 需推动修订技术规范和应用标准,探索市场化投资运营创新模式和机制 [6] 行业挑战 - 工业绿色微电网仍处于试点示范阶段,技术标准、市场化机制、与大电网协同等方面存在挑战 [3] - 经济效益有待提升,标准化建设水平亟需提高,商业模式需进一步明确 [5]
常州:微电网“小”智慧构筑零碳时代大未来
扬子晚报网· 2025-04-23 07:44
新能源产业布局 - 常州立足新能源产业优势,以生态环保与低碳发展为核心,打造绿色发展样板,为零碳时代贡献"常州智慧"和"常州方案" [1] - 常州武进高新区创新产业园区拥有江苏省规模最大的工业园区级微电网,覆盖屋顶太阳能光伏和地面储能站 [1] - 常州新能源产业基础扎实,世界变压器之都、动力电池产销量、充电设施等全国领先,助力微电网场景建设 [8] 微电网经济效益 - 武进高新区微电网光伏年发电量170万度,年收益140万元,储能利用峰谷电价差年收益290万元,收益让渡给园区企业 [3] - 园区建设5处车网互动区,采用v2g双向充电桩,员工可在低电价时充电、高电价时放电,实现成本节约 [3][5] - 金谷花园小区微电网年发电量1.7万度,节约资金约1万元 [6] 微电网技术应用 - 微电网由光伏板、储能箱、能源管控系统组成,可独立运行或连接大电网,实现自给自足和降本增效 [7] - 常州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调度12万度绿电,相当于4万户家庭一天用电量或800万次手机充电量 [7] - 虚拟电厂聚合太阳能发电、电动汽车电池、楼宇空调等资源,通过信息技术促进新能源消纳和供需平衡 [8] 产业集群与投资 - 常州已建成39个微电网项目,覆盖15类应用场景,拉动投资11.8亿元 [8] - 新能源配套企业向常州聚集,如江苏沃莱新材料公司复合材料边框占全球出货量60%-70% [11] - 常州计划未来三年打造300个微电网项目,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实现毫秒级电力供需响应 [13] 政策与示范效应 - 常州入选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为江苏省唯一入选城市 [10] - 政府推动、电网示范、企业实施、社会共建模式夯实产业根基,吸引上下游企业聚集 [13] - 常州在微电网产业链对接大会上向全省推介多个微电网场景,树立全省乃至全国示范 [10] 行业数据 - 2023年一季度常州规上工业企业煤炭消费量同比下降6.24% [8] - 截至2023年3月底,常州新能源装机占全市总发电装机近40%,成为第一大发电装机类型 [8]